《霸王別姬》他是真虞姬?原本就是男兒身,卻偏偏活成了女嬌娥

2021-01-07 洪灩心世界

三毛說:我們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價值,我們過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裡的參與。於是,孤獨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們惶惑不安。

很多時候,我們懼怕孤獨,為了不孤獨,我們不惜失去自我,成為了他人希望的模樣,而失去自我的結果,人生就像《霸王別姬》中的四面楚歌。

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講述了京劇名角兒程蝶衣和段小樓的故事,二人一起學戲、唱戲,成角兒,個人愛恨情仇的矛盾在時代變遷中不斷演化、升級。

無論是程蝶衣一生活在戲中,還是段小樓活在現實之中,二人的人生在時代的變遷中,都漸漸失去自我,活成了悲劇。其實,人生終其一生不過就是程蝶衣師傅的那句話:人得自己成全自己。

1、戲如人生,不瘋魔不成活

程蝶衣是個倔強的人,這從他燒了母親送給他的衣服就可以看出。母親切掉了他的六指,把他送入戲班,留下了一件衣服,而他毫不猶豫的燒掉了,既然母親狠心走了,又何必留下這件衣服。

沒有了母親的愛,他依然倔強的活著,只是這種倔強在他下定決心要成角兒,要融入戲中虞姬的角色時被扭曲了。

他一直唱錯那句臺詞「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因為他知道自己是男兒身,並不是女兒身,可是奈何命運無情,要想生存,他必須要扭曲自己的性別,而一直疼愛他的師哥,親自用菸袋杆兒扼殺了他的真實性別,從那一刻起,真實的程蝶衣死了,他終於成為了別人眼中的「女嬌娥」。

「男兒身」的消失,讓程蝶衣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自我價值,與其說他為藝術瘋魔,不如說從那一刻開始,他就為了對師哥的情意,為了對京劇的熱愛獻身了,他早已經不是他自己。

程蝶衣雖然活著,可是他只能活在戲中,做為虞姬他愛著戲中的霸王,做為程蝶衣他愛著現實中的師哥,因為他已經沒有了現實中的自己,他已經無法為自己而活。

他扭曲了性別,倔強地想要與師兄唱一輩子戲,說的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可人生終究是孤獨的,當我們為了成為他人眼中的樣子失去自我的時候,就註定了會走上一條不歸路,也註定會陷入犧牲自己,卻無法得到的絕望。

一輩子「從一而終」,聽起來很美,卻終究不能建立在虛假的自我之上,師哥和菊仙走了,那一句祈求「師哥別走」,看得人心都碎了。

只是師哥走了,程蝶衣糾結一生,最後還是姬別霸王,回歸了真實的男兒身。

闊別11年,最後一次跟師哥唱《霸王別姬》,他又唱錯了,這次唱錯,其實是他終於放下了,放下了為愛去成為戲中人,放下了為成角兒而活在戲中,放下了成為他人希望的樣子。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無論何時,都不要忘記自己成全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道路,做真實的自己。只有如此,路才能越走越寬。

網球冠軍李娜的自傳《獨自上場》中,記錄了李娜曾經退出賽場,尋找自我的一段旅程。

李娜從小在父母的安排下打網球,雖然20歲以前,已經獲得了13個世界冠軍,可是她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打球?她感受不到自我價值。

於是她毅然放棄了榮譽,重新回到了學校,上了兩年學,李娜重新復出,回到賽場,雖然還是打網球,可是網球在她眼中有了不一樣的意義,她開始為自己而打,也找到了真實的自我。

程蝶衣一生為戲痴狂,痴愛師哥,看起來是活著,實際上他的真實自我已經死亡,當師哥與菊仙在一起時,他更是痛心不已,因為他從來就不是為自己而活。

2. 人生如戲,戲中霸王,卻不是真的「霸王」

段小樓原是一個有擔當的孩子,為了讓程蝶衣逃跑,他寧願自己挨打,為了不向日本人低頭,他被抓了起來,為了救下菊仙,他在花樓大碗喝酒,那時的小樓有戲中霸王的「剛」。

可是,演戲對於段小樓來說,只是演戲,所以他不介意霸王在臺上是走六部,還是走七步,他在意的是世俗的生活。

如果說程蝶衣對於段小樓是戲中人生,那麼菊仙對於段小樓,就是現實中的人生,段小樓在戲與現實中間徘徊,他離不開演戲,他從小只會演戲,他又無法像程蝶衣那樣活在戲中,他只能在兩者的夾縫中艱難前行。

然而不幸的是,現實也只不過是一齣戲,在歷史變遷的戲臺之上,小樓的人生戲越演越難,最終不得不失去了霸王的剛,也失去了小樓的真,他不再是視死如歸的霸王,為了救程蝶衣,他向四爺低頭認錯,為了活下去,他揭發師弟,背叛菊仙,現實這場大戲,比霸王別姬更加殘酷。

無論是活在戲中的程蝶衣,還是活在戲外的段小樓,最終都失去了自我,段小樓從來沒有理解程蝶衣,程蝶衣也從來沒有成為段小樓的虞姬,他們的故事在歷史變遷的舞臺上,最終只能越來越失去自我,直到最後以悲劇收場。

原來,不僅戲如人生,人生亦如戲,在這場戲中最重要的是不要失去自我,無論何時都記得咬緊牙關,自己成全自己。

3. 無論戲中戲外,丟失自己,終究成不了角兒

除了程蝶衣和小樓,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另外一個角色是小四。

程蝶衣被太監「玷汙」之後,回家的路上撿到了小四,那天是程蝶衣成角兒的開始,也是跟小四相遇的開始。

最初的小四,很像程蝶衣,師傅去世了,其他師兄師弟都散了,而他依然堅持師傅的教訓,堅持罰滿7天。

看到小四的倔強,程蝶衣似乎看到了自己,他收下了小四,可是小四卻成了程蝶衣的噩夢。

解放以後,看到新的軍隊到來,小四很興奮,似乎換了一個新時代,他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成角兒了,於是他再也不服從師傅的管教,他相信他可以不用挨打、受苦就可以成角兒。

借著新軍隊的勢力,他反對程蝶衣關於戲曲的教導,他用不正當手段,頂替程蝶衣成了「虞姬」,他在批鬥中趁機扣帽子,逼著小樓揭發程蝶衣和菊仙。

當小四拿著袁四爺送給程蝶衣的行頭時,他成角兒的欲望滿足了,可是他為戲而甘願自罰的精神卻早已經沒有了。

當一個人失去自己的本真,只是成為欲望的奴隸時,就算他成了角,他也不是真正的角兒,他只是一個被卸磨殺驢的可憐人而已。

世間路有千萬條,可是要想成為真正的角兒,必須要保持自我,不怕苦不怕累的拼出來,這樣的角兒才是真的角兒,成角兒沒有捷徑,走歪門邪道只能自掘墳墓。

有些人為了欲望,總想走捷徑,甚至不惜出賣朋友的利益,也許他能夠得到他想要的,可是除去看得到的想要,他會失去更多看不見的東西,而且是不容估量的。

就像小四,他扳倒了程蝶衣和段小樓,可是最後自己也成為了被批鬥的對象,得不償失。

看完了電影,久久不能平靜,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說起,程蝶衣戲裡的人生不如意,段小樓人生如戲也不輕鬆,小四戲裡戲外都無法成為真正的角兒,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一生到底要如何度過?

世事浮沉,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選擇,可是無論怎麼選擇,請都不要失去自我,不要委屈自己,不要活成別人希望的模樣,而是按照自己的本心,痛痛快快地去過一生。

相關焦點

  • 《霸王別姬》程蝶衣,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初到戲班,小豆子以為戲如人生,始終不肯練習《思凡》「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因不堪師傅的責打而逃走。在逃跑的時候看了一場名角兒的霸王別姬對京劇有了真正的認識和欣賞,決定回來跟著師傅繼續學習。因著開門放跑了小豆子和小癩子,師傅鞭打眾人,小癩子害怕在成為角兒的路上,少不了的挨打和辛苦,選擇了自殺。這也讓一眾人免了責罰。
  • 《霸王別姬》: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唱盡程蝶衣的辛酸淚
    霸王別姬》,但筆者認為,改變程蝶衣一生的起點是《思凡》。《思凡》中有一句詞: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但程蝶衣一直唱成: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段小樓為了保住他,先下手為強用煙杆燙了他的嘴。這一燙,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程蝶衣像是大徹大悟般,重新唱了一遍,唱對了。這一轉折,讓程蝶衣從此以後把自己當成了女嬌娥。而後在江公公府上順利演出,並被其玷汙似乎都是必然結果。而後順利成角兒,更加順理成章。
  • 霸王別姬:程蝶衣寧死不從的是世間條條框框,所以他活成了真虞姬
    為了緬懷哥哥,我又看了一遍《霸王別姬》。這個成就他的電影,也是讓哥哥的人生如程蝶衣般的落幕。現在我們就看看程蝶衣是如何在動蕩不安的世間做了回真虞姬的!程蝶衣從小就被母親賣到了戲班子,師傅看他長得清秀,從小當旦角培養。《思凡》中的一句:"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可是年幼的程蝶衣。認為自己是一個男子漢,為什麼說自己是女嬌娥呢?死活不改口,任師傅千般打萬般罵。
  • 《霸王別姬》經典臺詞,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
    第一次看《霸王別姬》的時候是在2007年,那時候在石家莊學習編導。那時候老師讓看一些比較好的電影,像什麼《黃土地》《大紅燈籠高高掛》《我的父親母親》《霸王別姬》等等,也就那時候才剛剛注意到這樣令人深省的電影。在那之前看的電影基本就是動作片或者喜劇片。
  • 「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揭秘《霸王別姬》的幕後故事
    「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從「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到「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程蝶衣一輩子都沒有走出來《霸王別姬》這部、蜚聲國外的影片,其藝術水準達到了華語影片史上的巔峰,為了這部電影,創作人員付出了很多努力,今天我們就走進這部影片,了解它背後的故事。
  • 《霸王別姬》:程蝶衣---成也虞姬,敗也虞姬
    看完這部影片,我有一個深深的感覺:程蝶衣,成也虞姬,敗也虞姬。 1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這主句出自於京劇《思凡》,小豆子(小時程蝶衣的名字)在這齣戲裡扮演的是旦角(女性角色),可是他那時對這個角色並不認可,所以總是念錯臺詞。
  • 霸王別姬:「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再見了,我的霸王!
    他剛到戲院的時候被一群野小子嘲笑,他二話沒說燒了衣服、他總是固執的長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娘,這都是男性意識的覺醒,但是這份覺醒似乎並沒有持續多久,或者說存在感並不強,畢竟電影一開始就奠定了程蝶衣就是虞姬的基調。一開始小豆子因為是六指兒被班主拒絕,說這是祖師爺不賞飯吃。為了吃口飯,更為了成全自個,小豆子的第六根指頭被剁了,乾淨利落。雖說只是一根指頭,但依舊觸目驚心。
  • 《霸王別姬》:真正掰彎小豆子的,並不是那一句「我本是女嬌娥」
    因為當時唱戲的即使成了角兒,無論有多出名,有多少戲迷,他們最終還是屬於下九流,他們人前風光,他們被喊做「老闆」,但背後還是得靠有權有勢的人捧著,一個稍不留神,就從高高的臺上跌落至粉身碎骨了。就如當初段小樓與菊仙的定親禮上所說的:「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一語成讖,最終程蝶衣真的成了真虞姬,在一切風波都平定下來後,在最後一場戲後,虞姬烏江自刎,程蝶衣舞臺斷頸。
  • 男兒郎演女嬌娥真假難辨,程蝶衣為愛情和藝術獻身:《霸王別姬》
    小豆子本是男兒身,卻要在戲中扮唱旦角,有一段戲映射出他的無奈;在唱《思凡》時,劇中原話是「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師傅削去了頭髮。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直到嘴巴被師兄用煙杆戳得流血不止方才改口;也標誌著其性別開始轉換,這一次的轉換,讓程蝶衣入戲至深再也沒能出來!
  • 《霸王別姬》我本是女嬌娥
    假期中重溫了電影《霸王別姬》,感觸最深的還是程蝶衣對戲的執著,程蝶衣對戲是不痴魔不成活兒。》,都想到程蝶衣給他師兄化妝的片段,那個柔情脈脈的眼神,根本不需要多加描述,也能讓人感覺到他對師兄的依賴和情感。
  • 霸王別姬:段小樓用一根菸斗,把程蝶衣從男兒郎變成了「女嬌娥」
    小豆子本能裡對自己男性身份的認同,總是將那句「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唱反,招來師傅們的不少打罵。小豆子委屈:「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當小豆子在貴客太監張公公面前又唱錯時,一向對他包容體貼的小石頭,憤怒地把菸袋杵進他的嘴裡使勁攪拌來懲罰他,滿口血汙的小豆子含淚開了竅,他這一生的命數就在這聲拔尖嗓音裡,荒了腔走了板……有人認為這種含有「性」隱喻的行為,致使小豆子改變了自己的心理性別,才克服了口誤,清晰地唱完了整段唱詞
  • 《霸王別姬》:成也虞姬敗也虞姬
    成也虞姬敗也虞姬——影評《霸王別姬》《霸王別姬》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片,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在好奇心得推動下,當晚筆者便看了《霸王別姬》,在影片一開始,霸王和虞姬扮相的兩個人,其中這兩個人的對話起到了鋪墊的作用,「我們哥倆兒有21年沒見了吧」「是22年」,這仿佛預示著什麼。盛裝(圖為網絡截圖)影片正式開始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具有濃重年代感的氣息撲面而來。貧窮是給我的第一印象,在那個年代,唱戲的雜耍的可以佔得一席之地。
  • 程蝶衣:《霸王別姬》,一個假霸王,一個是真虞姬
    千古傳誦的霸王別姬已是絕唱。電影《霸王別姬》戲中有戲,除了霸王和虞姬,還有程蝶衣,還有段小樓,還有張國榮。他們是傳奇中的傳奇。更有一種不能言表的情愫,那就是想與段小樓一輩子在一起。演戲,相伴。可是,段小樓並未如他般沉入戲中,他笑他太痴迷。他對程蝶衣說,我是假霸王 而你是真虞姬。
  •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品《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
    《霸王別姬》是張國榮的巔峰之作,更是他最滿意的一部影片。哥哥與程蝶衣的緣分從文華酒店開始,在那裡他從陳凱歌的講述中,第一次聽到程蝶衣,只那一次,哥哥就知道他就是程蝶衣,程蝶衣就是他。02我本是男兒郎,誰使我成女嬌娥,時代變遷中的悲慘宿命。小豆子初次亮相,是女孩子的打扮。
  • 從「霸王別姬到姬別霸王」,霸王不再是真霸王,虞姬還是真虞姬
    其中影片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莫過於段小樓(張豐毅飾演)說程蝶衣(張國榮飾演)的那句話,「他就是個戲瘋子,都不看看這戲到底唱到哪出了,臺下坐的是什麼觀眾,只管一個人在那兒可勁兒地唱啊唱……」事實上,戲是不分朝代
  • 《霸王別姬》:風華絕代張國榮,自你走後,世間再無程蝶衣
    一部《霸王別姬》,不僅是國產電影跨進世界行列的裡程碑,意義非凡,還是反思文革最優秀的一部影片,不僅感人,而且沉重。年少時第一次看《霸王別姬》,只看到淺薄的同性之愛,直到現在反覆觀看,才稍微領悟了一點電影的深處內涵,小編在這裡進行簡短的評論,如有不足,虛心接受批評。
  • 27年後再看《霸王別姬》:我們懷念程蝶衣,卻都活成了段小樓
    這是《霸王別姬》的開篇,也是程蝶衣悲慘一生的序章。被母親砍掉手指的程蝶衣,本已心如死灰,卻偏偏遇見了師哥段小樓。段小樓護著他,在意他,替他擋師傅的板子。「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這句唱詞,從入戲班開始,程蝶衣就一直唱錯,總是唱成「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這句唱詞並不難,可是他從來都唱不對。
  • 《霸王別姬》:程蝶衣與虞姬的差距到底在哪裡?
    小豆子每次唱《思凡》,也還是改不掉「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的口誤。即便經歷過出走被師傅毒打,親眼見過小癲子把自己吊死在空蕩蕩的練習場中央的場景,他還是無法放下自己本是男兒郎的「執念」。小石頭滿臉是淚地拿著菸斗狠狠塞進小豆子口中攪動那一刻,小豆子的心底像被撕裂了一個大洞,眾目睽睽之下,他木然地任小石頭擺布,不曾掙扎半分。
  • 28年後再看《霸王別姬》:我們懷念程蝶衣,卻都活成了段小樓
    這是《霸王別姬》的開篇,也是程蝶衣悲慘一生的序章。 被母親砍掉手指的程蝶衣,本已心如死灰,卻偏偏遇見了師哥段小樓。 「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這句唱詞,從入戲班開始,程蝶衣就一直唱錯,總是唱成「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不是他不會,而是他心裡有很強烈的性別意識:他是男的,不是女的。
  • 影評|《霸王別姬》:盛世元音——程蝶衣
    霸王別姬,道盡人間悲歡離合,唱盡世間愛恨情仇!此劇稱得上是人間絕響。電影以歷史發展為軸,段小樓、程蝶衣的人生軌跡為線索,展示了時代之變遷,社會之發展,動蕩人生之悲涼。劇中最為鮮活的人物當為程蝶衣。京劇貫穿了他的一生,成為了他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