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說:我們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價值,我們過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裡的參與。於是,孤獨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們惶惑不安。
很多時候,我們懼怕孤獨,為了不孤獨,我們不惜失去自我,成為了他人希望的模樣,而失去自我的結果,人生就像《霸王別姬》中的四面楚歌。
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講述了京劇名角兒程蝶衣和段小樓的故事,二人一起學戲、唱戲,成角兒,個人愛恨情仇的矛盾在時代變遷中不斷演化、升級。
無論是程蝶衣一生活在戲中,還是段小樓活在現實之中,二人的人生在時代的變遷中,都漸漸失去自我,活成了悲劇。其實,人生終其一生不過就是程蝶衣師傅的那句話:人得自己成全自己。
1、戲如人生,不瘋魔不成活
程蝶衣是個倔強的人,這從他燒了母親送給他的衣服就可以看出。母親切掉了他的六指,把他送入戲班,留下了一件衣服,而他毫不猶豫的燒掉了,既然母親狠心走了,又何必留下這件衣服。
沒有了母親的愛,他依然倔強的活著,只是這種倔強在他下定決心要成角兒,要融入戲中虞姬的角色時被扭曲了。
他一直唱錯那句臺詞「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因為他知道自己是男兒身,並不是女兒身,可是奈何命運無情,要想生存,他必須要扭曲自己的性別,而一直疼愛他的師哥,親自用菸袋杆兒扼殺了他的真實性別,從那一刻起,真實的程蝶衣死了,他終於成為了別人眼中的「女嬌娥」。
「男兒身」的消失,讓程蝶衣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自我價值,與其說他為藝術瘋魔,不如說從那一刻開始,他就為了對師哥的情意,為了對京劇的熱愛獻身了,他早已經不是他自己。
程蝶衣雖然活著,可是他只能活在戲中,做為虞姬他愛著戲中的霸王,做為程蝶衣他愛著現實中的師哥,因為他已經沒有了現實中的自己,他已經無法為自己而活。
他扭曲了性別,倔強地想要與師兄唱一輩子戲,說的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可人生終究是孤獨的,當我們為了成為他人眼中的樣子失去自我的時候,就註定了會走上一條不歸路,也註定會陷入犧牲自己,卻無法得到的絕望。
一輩子「從一而終」,聽起來很美,卻終究不能建立在虛假的自我之上,師哥和菊仙走了,那一句祈求「師哥別走」,看得人心都碎了。
只是師哥走了,程蝶衣糾結一生,最後還是姬別霸王,回歸了真實的男兒身。
闊別11年,最後一次跟師哥唱《霸王別姬》,他又唱錯了,這次唱錯,其實是他終於放下了,放下了為愛去成為戲中人,放下了為成角兒而活在戲中,放下了成為他人希望的樣子。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無論何時,都不要忘記自己成全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道路,做真實的自己。只有如此,路才能越走越寬。
網球冠軍李娜的自傳《獨自上場》中,記錄了李娜曾經退出賽場,尋找自我的一段旅程。
李娜從小在父母的安排下打網球,雖然20歲以前,已經獲得了13個世界冠軍,可是她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打球?她感受不到自我價值。
於是她毅然放棄了榮譽,重新回到了學校,上了兩年學,李娜重新復出,回到賽場,雖然還是打網球,可是網球在她眼中有了不一樣的意義,她開始為自己而打,也找到了真實的自我。
程蝶衣一生為戲痴狂,痴愛師哥,看起來是活著,實際上他的真實自我已經死亡,當師哥與菊仙在一起時,他更是痛心不已,因為他從來就不是為自己而活。
2. 人生如戲,戲中霸王,卻不是真的「霸王」
段小樓原是一個有擔當的孩子,為了讓程蝶衣逃跑,他寧願自己挨打,為了不向日本人低頭,他被抓了起來,為了救下菊仙,他在花樓大碗喝酒,那時的小樓有戲中霸王的「剛」。
可是,演戲對於段小樓來說,只是演戲,所以他不介意霸王在臺上是走六部,還是走七步,他在意的是世俗的生活。
如果說程蝶衣對於段小樓是戲中人生,那麼菊仙對於段小樓,就是現實中的人生,段小樓在戲與現實中間徘徊,他離不開演戲,他從小只會演戲,他又無法像程蝶衣那樣活在戲中,他只能在兩者的夾縫中艱難前行。
然而不幸的是,現實也只不過是一齣戲,在歷史變遷的戲臺之上,小樓的人生戲越演越難,最終不得不失去了霸王的剛,也失去了小樓的真,他不再是視死如歸的霸王,為了救程蝶衣,他向四爺低頭認錯,為了活下去,他揭發師弟,背叛菊仙,現實這場大戲,比霸王別姬更加殘酷。
無論是活在戲中的程蝶衣,還是活在戲外的段小樓,最終都失去了自我,段小樓從來沒有理解程蝶衣,程蝶衣也從來沒有成為段小樓的虞姬,他們的故事在歷史變遷的舞臺上,最終只能越來越失去自我,直到最後以悲劇收場。
原來,不僅戲如人生,人生亦如戲,在這場戲中最重要的是不要失去自我,無論何時都記得咬緊牙關,自己成全自己。
3. 無論戲中戲外,丟失自己,終究成不了角兒
除了程蝶衣和小樓,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另外一個角色是小四。
程蝶衣被太監「玷汙」之後,回家的路上撿到了小四,那天是程蝶衣成角兒的開始,也是跟小四相遇的開始。
最初的小四,很像程蝶衣,師傅去世了,其他師兄師弟都散了,而他依然堅持師傅的教訓,堅持罰滿7天。
看到小四的倔強,程蝶衣似乎看到了自己,他收下了小四,可是小四卻成了程蝶衣的噩夢。
解放以後,看到新的軍隊到來,小四很興奮,似乎換了一個新時代,他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成角兒了,於是他再也不服從師傅的管教,他相信他可以不用挨打、受苦就可以成角兒。
借著新軍隊的勢力,他反對程蝶衣關於戲曲的教導,他用不正當手段,頂替程蝶衣成了「虞姬」,他在批鬥中趁機扣帽子,逼著小樓揭發程蝶衣和菊仙。
當小四拿著袁四爺送給程蝶衣的行頭時,他成角兒的欲望滿足了,可是他為戲而甘願自罰的精神卻早已經沒有了。
當一個人失去自己的本真,只是成為欲望的奴隸時,就算他成了角,他也不是真正的角兒,他只是一個被卸磨殺驢的可憐人而已。
世間路有千萬條,可是要想成為真正的角兒,必須要保持自我,不怕苦不怕累的拼出來,這樣的角兒才是真的角兒,成角兒沒有捷徑,走歪門邪道只能自掘墳墓。
有些人為了欲望,總想走捷徑,甚至不惜出賣朋友的利益,也許他能夠得到他想要的,可是除去看得到的想要,他會失去更多看不見的東西,而且是不容估量的。
就像小四,他扳倒了程蝶衣和段小樓,可是最後自己也成為了被批鬥的對象,得不償失。
看完了電影,久久不能平靜,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說起,程蝶衣戲裡的人生不如意,段小樓人生如戲也不輕鬆,小四戲裡戲外都無法成為真正的角兒,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一生到底要如何度過?
世事浮沉,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選擇,可是無論怎麼選擇,請都不要失去自我,不要委屈自己,不要活成別人希望的模樣,而是按照自己的本心,痛痛快快地去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