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沁鑫戲劇工作室落戶杭州 打造首部戲"弘一法師"

2021-02-08 中國新聞網

田沁鑫戲劇工作室落戶杭州 打造首部戲"弘一法師"
2014-10-15 09:25:39來源:錢江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最近一段時間,杭州文藝界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估計就是「中國國家話劇院」了。

  作為錢報文藝家金秋文藝季的主打項目,國話演出季正在火熱出票中。而昨天,國話四大導演之一的田沁鑫,宣布在杭州落戶自己的戲劇工作室。

  在國話,大家都知道田沁鑫對杭州的喜愛,甚至有人打趣,「老田啊,讓她隨便買張機票飛,她肯定『目的地杭州』」。

  再加上去年的大戲《青蛇》,故事背景又是在杭州,田沁鑫形容「跟杭州簡直親上加親」。

  杭州這座城市的「X因子」,也撩撥著田沁鑫的冒險神經。她說,一部新戲出品後,按照傳統思路,上海、深圳這些城市「閉著眼睛都要去」。但每次點到杭州,院裡都會頓一頓、想一想。

  「為什麼不能把杭州的戲劇市場,也做成想都不用想?」這也是關於工作室落戶杭州,田沁鑫告訴自己的一個理由。

  因為田沁鑫的好人緣,這件事也得到了許多好朋友的支持。十多天前,好閨蜜、文化學者於丹,陪田沁鑫在杭州做了一場講座。於丹說,自己百分之百贊同姐妹在杭州做工作室,「這樣我就有理由多來杭州了。」而昨天,幫田沁鑫站臺的則是「打飛的」過來的楊瀾。

  既然落戶了,田沁鑫肯定是有備而來。據田沁鑫透露,工作室成立後,每年會在杭州上演多場她的作品。此外,以田沁鑫為紐帶,一些國內外藝術家也會定期來到杭州,舉辦文化交流、演出、講座、畫展等各類藝術活動。

  而她為杭州打造的第一部戲,名字暫定《弘一法師》,說的是李叔同的故事。

  田沁鑫向來喜歡改編經典,加入個人風格,這次卻破天荒表示,自己一定會老老實實照本宣科,把弘一法師的故事搬上舞臺。

  至於男主角,曾一度傳出是「禪意」十足的陳坤。不過昨天田沁鑫卻賣起了關子,表示會給大家驚喜:「我的男主角一向很強大,你們不用擔心。」

  本報記者 陳宇浩

相關焦點

  • 田沁鑫工作室落戶杭州籌拍《聆聽弘一》 編劇是章子怡中戲同學
    2014年10月16日訊,昨日,杭州西子湖畔,風清日朗,歡聲笑語,中國國家話劇院著名導演田沁鑫的戲劇工作室,正式在杭州文化廣播電視集團安家落戶,田沁鑫同時也成為杭州文廣的藝術總監,宣布首個合作項目《聆聽弘一》正式啟動。陽光媒體集團主席楊瀾、《時尚》雜誌的董事總經理徐巍等田沁鑫的好友,都紛紛從北京特意趕來道喜祝賀。
  • 田沁鑫戲劇工作室落戶杭州·都市快報
    發布會    田沁鑫戲劇工作室  落戶杭州  昨天下午,中國國家話劇院導演田沁鑫的戲劇工作室,正式攜手杭州文化廣播電視集團,在杭州安家落戶,雙方首個合作項目舞臺劇《聆聽弘一》也宣布正式啟動。  說到田沁鑫,她在杭州上演的戲有《青蛇》《羅密歐與茱麗葉》等,票房都不錯。
  • 「田沁鑫戲劇工作室」杭州落地 楊瀾徐巍等現身助陣
    楊瀾來杭為田沁鑫戲劇工作室落戶助陣 杭州文廣總經理餘新平與田沁鑫導演一起為「杭州田沁鑫戲劇工作室」的落地揭牌 田沁鑫戲劇安家西湖從古至今,杭州向來不缺少文化,亦不缺少推動文化的人文志士,這也是田沁鑫鍾情於杭州的原因
  • 田沁鑫借弘一法師為世人開智
    田沁鑫邀可一法師聯合編劇《聆聽弘一》本報記者郭佳自杭州報導 水墨江南在導演眼中從來都是靈性之地,昨天,國家話劇院導演田沁鑫攜手杭州文化廣播電視集團,在杭州落戶安家,田沁鑫接過杭州文廣集團藝術總監的聘書。
  • 田沁鑫最新話劇《聆聽弘一》:「喜樂一時,自覺一會」
    話劇《聆聽弘一》因由我們的誤解和探問,使「身披忍辱甲,手提智慧劍」的弘一法師,去掉粉飾的胡編,用戲劇「道場」,開啟人生智慧。我們試圖擺脫戰戰兢兢的懼怕那張弘一法師圓寂的死亡照片,及那幅難以理解的「悲欣交集」。我們會被李叔同這樣的「奇珍」耀眼,我們會感動弘一法師,致敬「天心月圓」。話劇《聆聽弘一》不是心靈雞湯,不是公知論壇。田沁鑫用極富創造性的佛學探索,打量弘一的「自覺性與自控力」,用看得見的一場聆聽,挑戰戲劇的平庸,和觀眾一起,靠弘一法師更近,穿越時空,回歸話劇開創者李叔同的緣起。
  • 於丹對談田沁鑫:最愛杭州這座最具戲劇氣質的城市,沒有之一
    浙江在線10月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虞飛 倪雁強)今夜,一場名為「城市無界,戲劇有生,一場面對面的生命頓悟」的對談在杭州圖書館報告廳開講,對話的雙方分別是曾因《論語心得》走紅的學術女超人於丹以及著名戲劇導演田沁鑫。
  • 壹戲劇大賞:年度大戲 / 年度最佳導演
    先生問:我哪部小說可以改成戲?我脫口:北京法源寺。這部小說在大陸暢銷,早時看過,且有興趣於北京這座唐代古剎的緣分。於是,多次往返臺北與李先生溝通後,2015年底,終於讓諸多戲劇觀眾得見話劇《北京法源寺》。81歲的李敖先生因病無法赴京觀劇,祝福先生長壽安康!感謝上海靜安區政府、感謝壹戲劇大賞給我這份殊榮!感謝我的單位中國國家話劇院及周予援院長!
  • 弘一法師:花枝春滿,天心月圓
    病中,弘一法師曾喚妙蓮法師抵臥室寫遺囑。幾天後,他寫下「悲欣交集」4字交妙蓮法師。 李叔同是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 執著時是驚才絕豔的李叔同,放下後是弘一法師!
    他叫李叔同,也叫弘一法師。 許多人只知李叔同,卻不知弘一法師;了解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帶給我們的驚喜,卻不知他在佛學上的造詣與貢獻;只知他遁入空門苦修戒行,卻不知他前半生鮮衣怒馬。 李叔同的半生,光輝燦爛;弘一法師的餘生,終歸寂滅。
  • 弘一法師
    欲論人者先自論,欲知人者先自知。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裡。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林語堂如此評價他:「李叔同是我們時代裡最有才華的幾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個人,最遺世而獨立的一個人。」  周總理生前曾囑咐著名劇作家曹禺說:「你們將來如要編寫《中國話劇史》不要忘記天津的李叔同,即出家後的弘一法師。他是傳播西洋繪畫、音樂、戲劇到中國來的先驅。」
  • 夏丏尊:弘一法師的出家因緣
    說起來也許會教大家不相信,弘一法師的出家,可以說和我有關,沒有我,也許不至於出家。關於這層,弘一法師自己也承認。有一次,記得是他出家二三年後的事,他要到新城掩關去了,杭州知友們在銀洞巷虎跑寺下院替他餞行,有白衣,有僧人。齋後,他在座間指了我向大家道:「我的出家,大半由於這位夏居士的助緣,此恩永不能忘!」我聽了不禁面紅耳赤,慚悚無以自容。
  • 弘一法師幾幅有趣的書法
    弘一法師(左)  時年28歲《茶花女》描寫的是外表與內心都像白茶花那樣純潔美麗的少女被摧殘致死的故事弘一法師是服裝設計師  通過春柳社的演出,李叔同對西方戲劇的布置設計未卜先知的弘一法師  弘一法師是提前預到自己死期的人,他臨終前,與劉質平、夏丏尊等一一道別,安排好後事,一切都從容不迫,涅槃之像,面帶微笑,慈祥安然,如睡著了一般。
  •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弘一法師書法藝術初探
    文/陳敦三(一)弘一法師是中國近代的一位偉大的藝術家,新文化運動早期的活動家,出家後成為佛教律宗的高僧。他在中國的藝術史上和宗教史上都享有崇高的地位。弘一法師(1880年—1942年),俗姓李,名文壽,字叔同。法名演音,字弘一。
  • 弘一法師的人生,看破是紅塵,最終解脫
    弘一以當時在世的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印光法師為榜樣,一度想拜入其門下。因此,他時刻苦行節儉:惜物,惜緣,惜福。弘一從佛法中悟出:守清規戒律不只是佛門中人的事,人的天性若不受約束,便如塵埃四處飄蕩,生是非,惹禍端,從小偷小盜,到國將不國,根源就是凡夫不持戒。
  • 弘一法師進退兩難的童年處境
    弘一法師在俗時臨黃山谷《松風閣》 李叔同的父親以進士身入仕途,又在天津成功地經營鹽業,還是沽上有名的錢莊銀行家,終於成為家資巨富的津門望族。弘一法師《解了滅除七言對聯》篆刻。這十多年內,李叔同接受了儒學色彩很濃的傳統教育。
  • 田沁鑫生命中的三部戲丨新京報年度藝術家
    攝影:新京報郭延冰2田沁鑫「我生命中的三部戲」《斷腕》處女作是部中國歷史劇劇照來自新浪戲劇回顧之前20年的導演經歷,田沁鑫今年在烏鎮戲劇節上的一句話讓記者印象深刻,「我就像穿著中國傳統衣裳,站在一群世界名牌面前
  • 弘一法師一生中最大作品 在出家百年之際重回故裡
    錢文忠教授介紹了弘一法師的墨寶(攝影:妙月)錢文忠教授代表文化界致辭,他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弘一法師書法作品的內涵與神韻,並祝願《甬上留香一一弘一法師翰墨展》取得圓滿成功。誠信法師為眾人介紹(攝影:妙月)本次展覽由寧波博物館、慈谿市弘一書畫院承辦,匯聚了平湖李叔同紀念館、上海博物館、溫州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浙江圖書館、杭州博物館、杭州李叔同弘一法師紀念館、慈谿市博物館等8家國有博物館的藏品共
  • 弘一法師誕辰140周年:兩大特展追溯「一生兩世三重天」
    1943年豐子愷繪《弘一遺像圖》弘一大師,法名演音,號弘一,俗名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祖籍浙江平湖,世居天津。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 弘一法師津門尋蹤
    在東京美專專攻油畫,是中國最早嘗試裸體畫畫家之一(那時他認識了伴侶雪子),另在音樂專校攻鋼琴,又在藤澤淺二郎門下學西洋戲劇。參加春柳劇社後曾在《茶花女》《黑奴籲天錄》等劇中飾演女主角。(弘一法師編選),蓋取李義山「天意憐幽愛,人間重晚情」之意。內有一句至今為我的座右銘:處眾處獨,宜韜宜晦。若呀若聾,如痴如醉,埋光埋名,養智養慧,隨動隨靜,忘內忘外。意即:若不知潛藏,智若無智;智慧是自己的,知識不是智慧,因戒開悟,順其自然,內外皆忘,才可成[一真法界]... 我欣賞李叔同的境界,一個人往往在反省後頓悟,他做到了極至,對世事決絕,做事卓越,令我輩唯有讚嘆!
  • 弘一法師 | 半生繁華,半生空門
    1918年8月19日,李叔同來到杭州虎跑寺削髮為僧。皈依老和尚了悟門下,法名演音,號弘一。從此,那個會作詩填詞、書法作畫、篆刻音樂,會演戲的李叔同走向了紅塵深處,再見時,他是弘一法師。弘一法師曾言:「見我字,如見佛法。」他就是通過書法不遺餘力地弘揚佛法,而書風也由在俗時的絢爛蛻變為平淡、稚拙,這是修行佛法後心靈的跡化。他的書法藏鋒入紙、線條圓渾,字形更是打破稜角,形散神不散,泯滅鋒芒、氣息內斂,有一種超然物外、安然恬靜的禪趣。弘一法師的學生豐子愷提出「人生三層樓」說,對法師由藝術人生升華到宗教人生作出了最為得當、透徹的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