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金剛川這麼「爛」,它還是值得高分?

2020-11-06 用心生活了沒

說實話,我們這一代人,離戰爭年代十分遙遠。除了偶爾上線的諜戰劇,很少有人一去電影院就選擇戰爭片去看。

不僅僅因為不熟悉,還因為不敢。

在那樣一個動亂的年代,生命這個詞,聽起來如此隨意。

讓人膽寒,也讓人敬畏。

《八佰》之後,很多人對我國的戰爭題材電影備感興趣。

因為那記錄的不僅僅只是一個時代,還有面對戰爭的真實存在過的無數英雄。

坦白說,《金剛川》上映以前,太多人抱著絕高的期待想要一睹為快了。

然而觀影后的評價,卻並沒有如所有人預料的那樣強烈。

做出了新拍攝嘗試的影片《金剛川》,也難免淪落到了一個口碑呈現嚴重兩極分化的局面。


這一次由3位名導,多位實力派演員合作完成的《金剛川》,有著與眾不同的歷史意義。

很多人說這場電影裡的幾個角色,觀眾們很難第一時間在歷史上找到相對應的人物原型。

而今天,我想談談關於演員魏晨背後的、真實存在於歷史上的連長張振智這個人物。

《金剛川》的背景立足於1953年爆發的金城戰役,這一戰也是抗美援朝的最後一個階段。

為配合前線的進攻,志願軍後勤部隊要確保在前線在發起完全進攻前就運送物資順利通過金剛川。

難的是,金剛川這條河脾氣大得很,常年水流湍急,單憑人力很難直接渡過。

更何況,在戰事完全拉響之前,金剛川上原本完備的一座車行橋和一座人行橋均已被敵方炸毀。

在這樣的不利情況下,面對即將拉開的攻堅戰,為確保戰事補給充足,志願軍工兵第十團第三連連長張振智得到了上級指令,命令其在金剛川重新架起一座承重橋,以確保後線物資運輸的通暢。

從命令發出到要戰事完全拉開,張振智僅僅只有8天的時間。

在這短短的8天裡,張振智所要面對的,不僅僅只是橫空架起一座足以運輸後方補給的承重橋,還有美軍近乎瘋狂的狂轟亂炸。

為阻止張振智的兵工團架橋,美軍開啟了地毯式的轟炸模式,儘可能多地炸毀了金剛川周邊的一片森林。

而在緊張的局勢裡,張振智連長利用美軍轟炸森林過後留下的樹木就地取材,將沒有被炸斷的、還能承重的樹木直接用作建橋的木料,帶領兵工團連趕7個日夜,終於趕在期限前完成了這座救命橋的搭建。

在一眾兵工團志願軍歡欣鼓舞的時刻,美軍發現了這座可能影響戰事結果的關鍵木橋,隨後派出24架次擁有巨大殺傷力的轟炸機「黑寡婦」,對這座剛建設完成的木橋發動了襲擊。

不過兩小時,在近千枚炸彈的轟炸下,金剛川上的橋梁再一次被損毀,損毀面積達70%。

無奈之下,張振智連長帶領整個兵工團志願軍,以血肉之軀抵抗美軍壓倒性的戰鬥力,先後7次補救已被損毀半數有餘的承重橋,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無可複製的神話。

電影《金剛川》的歷史背景就來源於此,而現實中張振智連長及其整個兵工團所做出的貢獻,也遠比電影更加震撼。


在享受著國家和平富庶所帶來的「高枕無憂」環境下,我們太需要這樣的作品出現了。

不為別的,就為那些為國家奉獻出生命的知名的,以及未來得及知道姓名的英雄。

他們之中的很多人,或功勳卓著,或碌碌無名,但卻為戰爭與和平的到來永遠地留在了戰場上。

電影,並不是為了滿足華麗特效與恢弘場景的「炫技」。

一個堪稱經典的作品,該帶給我們的,應該是深思,更是緬懷。

在部分觀眾對《金剛川》嗤之以鼻的當下,我依然感恩這部影片所給與的關於戰爭、關於英雄事跡的最佳回饋。

相關焦點

  • 《金剛川》: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
    《金剛川》海報《金剛川》的英文名是《(The) Sacrifice》,我覺得它可能比原名更貼切。這就是一部講述無私、講述犧牲的電影。不管是渡河戰士的奮勇向前,是守橋高炮戰士的捨生忘死,還是修橋戰士的前赴後繼,影片中的每一位角色都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心中想的只有保衛祖國、保衛家鄉。
  • 《金剛川》: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
    》海報《金剛川》的英文名是《(The) Sacrifice》,我覺得它可能比原名更貼切。不管是渡河戰士的奮勇向前,是守橋高炮戰士的捨生忘死,還是修橋戰士的前赴後繼,影片中的每一位角色都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心中想的只有保衛祖國、保衛家鄉。
  • 電影《金剛川》值得花錢去電影院看嗎?帶你扒一扒
    10月22日電影《金剛川》首映,這是繼電影《八佰》之後,短期內又一部以戰爭為題材電影,據說這部電影從拍攝到殺青,只花了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不免讓人有所擔心,花這麼短的時間,拍出來的電影質量會好嗎?咱們今天就來扒一扒這部《金剛川》到底值不值咱們花錢去電影院觀看。
  • 為什麼說《金剛川》是值得被吹爆的戰爭大片?
    「快手」,在一些細節上也需要繼續打磨,部分藝術表現手法和鏡頭意象也值得繼續商榷,但大伊萬依然認為:這是一部足夠感人、足夠細膩的「非主流戰爭片」。》是一部「非主流戰爭片」,首先,它給出了一幅非常宏大與確定、加之令人信服的背景,相比《我的戰爭》裡把抗美援朝戰爭簡化成了莫名其妙的「四大戰役」(而且這些「戰役」還都是「戰鬥」,連戰役和戰鬥都分不清,可見導演缺乏最基本的軍事常識),《金剛川》的背景非常明確:中國人民志願軍1953年7月夏季反擊作戰中的金城戰役,此役志願軍動用兵力2個兵團共4個軍,斃傷俘敵九萬多人。
  • 《金剛川》不如《八佰》,但也沒你們罵的這麼差
    《金剛川》採用了多視角敘事,在一定程度上有借鑑諾蘭《敦刻爾克》的意思。然而這種敘事手法是有些考驗觀眾的忍耐力的,因為它幾乎就是一個故事主線變著法重複多次,如果大家看過《羅生門》和《公民凱恩》應當明白這種角度的敘事是設有門檻的。
  • 是誰在給《金剛川》打低分?
    要知道,這樣的卡司和陣容還有抗美援朝的主旋律,這個評分並不喜人,也不值得高興,因為這樣的分數勢必會拉低之後的票房數據,這一點從預測票房降至15億就可知一二。那麼問題來了,《金剛川》真的很差?浪費了這些導演和演員?又是誰在給《金剛川》打低分呢?
  • 《金剛川》,預測這波票房要炸
    湊巧,今天也是電影《金剛川》上映的日子。先給大家概況性匯報一下,明天一定寫長評。《金剛川》拍攝時間很短,任務又緊又重,所以原本我是沒有多少期待的。圍繞抗美援朝時一座美軍炸不爛的橋。同樣的故事,以步兵、美國空軍牛仔、炮兵,不同的視角講了三遍。客觀來評價的話,電影的質量大約3星半,7.5分左右。不過作為一部主旋律戰爭片,它勢必帶著爭議,不可能客觀。張譯加半星。我是軍人,太多地方勾起我的回憶和共鳴了,再加一星。所以最後我給了5星。
  • 別迷信爛番茄啊,「雷神3」真的不值得這麼高分
    正巧,朋友「騎士君」寫了一篇評論,雖然無法完全認同,但許多內容還是同意個七七八八,在此轉發一下吧。當然這部電影打鬥很精彩,笑點很出彩,故事也算是講的的比較溜刷,只是這是口碑爆棚的《雷神3》啊,我本來期待它應該是與《美國隊長2》,和《奇異博士》一檔的超越級別的作品,可惜,它只是做到了『精彩!』而已。
  • 金剛川,又被管虎拍爛的一部電影
    昨天金剛川電影剛上映,看到有吳京,張譯飾演的角色,滿懷期待的去了電影院觀看,結果失望至極,整個故事被導演所運用的拍攝手法拍的爛到極致,也有可能因為時長不足故意用來補片長,要不是看到有兩位演員是自己想看的,本來看到管虎這個導演名字就不想看,管虎(管吹)從《八百》還沒上映就狂吹管虎是拍攝戰爭片第一人,拍攝戰爭片有多厲害,自從看了八百就完全失望,知道了管吹,這次看了金剛川更加確定這個導演就是垃圾,純屬吹牛逼
  • 《金剛川》爆了,關於它的三大質疑被全部解開
    第一大疑團:打美軍還是打韓軍?因為本片的歷史背景是抗美援朝的金城戰役,戰鬥的雙方是中國志願軍和李承晚為首的韓國軍隊,所以上映前一度傳來一條消息:《金剛川》裡打的是韓軍。第三大疑團:趕工之作還是裡程碑作品?當然,《金剛川》再牛,一個殘酷的事實是它的拍攝周期極其短暫。
  • 為什麼《金剛川》被罵慘?因為它同時侮辱了志願軍和美軍的智商
    比如志願軍作為一支輕裝備的部隊,為什麼一定要等到橋完全架好了才能過去呢大部隊過河的時候,為什麼不扔燃燒彈?難道武裝到牙齒的敵人,忽然彈藥短缺了?在電影中,似乎志願軍和聯合國軍都是智商下線一樣,簡直看得人目瞪口呆。
  • 電影《金剛川》值得一看
    電影《金剛川》所講述的是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金剛川是金城前線附近的一條河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故事圍繞著這條河上的一座橋所展開。後勤補給是戰役的生命線,為了切斷志願軍後勤補給,美軍飛機對橋梁實施狂轟濫炸,橋梁數次被摧毀,我們的志願軍工兵戰士用血肉之軀修復橋梁恢復通道,用金剛般的身軀修復了打不垮炸不爛金剛般的橋!
  • 原來《金剛川》是這麼拍的啊...
    任何東西其實它都有背後的邏輯,你如果想明白了就會發現它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就拿藝術來說,在整個社會中,它本就不是最重要的東西。》比起《八佰》這樣的商業作品,它必然還會帶上一層更為濃厚的任務性質。為什麼會發這樣的任務。
  • 五部「令人失望」電影:《金剛川》榜上有名,第一爛出新高度
    但是影片上映後,雖然取得一定的票房成績,但是卻在口碑上翻車了,甚至有的都爛出了新高度。ps:五部影片你是否都看過?第一部《月半愛麗絲》黃景瑜、關曉彤上世紀的故事模式,80年代的套路,幾乎照搬了《庸人哈爾》的設定,別以為拐到童話層面就看不出來。
  • 同樣三條故事線,《金剛川》比《敦刻爾克》差在哪裡
    的確,電影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曲折複雜的情節,無非就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個片段,觀眾甚至不需要仔細了解它的歷史背景這麼快的節奏剪出兩小時來,還講得這麼平?看到第二段的時候,觀眾已經完全看透的導演的把戲,無非是用不同人的角度來描述這場戰爭而已,被用爛的招數,誰還沒看過幾部類似的片子?
  • 我為什麼被「金剛川」震撼?
    其中,金剛川便是後勤物資運送至前線的必經之地。它位於金城前線附近,最寬處達60米,水流湍急,不藉助橋梁根本無法通行。因此,工兵連接到一項重要任務——最短時間內,在金剛川巖裡渡口上架起一座橋,並且保證它的暢通。乍一聽,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是在志願軍的手裡,哪有什麼任務不可能?
  • 《金剛川》的天敵是軍迷、歷史愛好者和細節控
    全片最佳無疑是張譯,他和吳京的氣質相近,二人的表演對影片都是加分項,說是導演拯救者也不為過,片尾的高潮,張譯的情感爆發還是比吳京老練。《金剛川》是抗美援朝題材大爆發的前奏,期望多高壓力就有多大,三位新銳導演接下這樣的重要任務,多半既興奮又惴惴不安,好題材一生難求,但高關注度也意味著你沒有任何犯錯的空間。
  • 《金剛川》實在太特殊了,四個數字證明它註定不平庸
    《金剛川》已經上映近兩周。儘管影片收穫的評價褒貶不一,但說實話,放眼目前的整個秋季檔,包括近兩周的新片在內,我也沒有看到其他比它更加值得一說的電影——不因為別的,只因為它實在是太特殊了。而且令人遺憾的是,並非所有人都能看到這部電影真正可貴的地方。
  • 《金剛川》首日破億:這座橋「炸不爛」,因為最可愛的人用血肉築起新的長城
    造橋、炸橋、修橋、再炸、再修……看似周而復始,其實不過是三個字「炸不爛」。在昨天上映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中,就有這樣一座「炸不爛」的橋。故事根據1953年7月真實發生的歷史改編,那座真實存在過的英雄橋將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大部隊送往金剛川的南岸,直到金城戰役勝利,直到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於1953年7月27日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 豆瓣6.9,《金剛川》贏了票房,輸了口碑,網友:注水嚴重
    近日,由管虎、郭帆、路陽聯合執導,吳京、張譯、魏晨等人主演的主演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正式於10月23日火熱上映。貓眼、淘票票分別給予9.4/9.5的高分好評,但是解禁的豆瓣評分卻僅有6.9分,甚至該片還遭遇網友吐槽:注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