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出生於康熙十八年(1679年),父親年遐齡是清朝官員,官至湖廣總督。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裡,他自小就衣食無憂,而且非常聰明。年僅21歲便考入翰林院,此時的他可謂前途無量。其實也是,康熙皇帝非常喜歡他,特別賞識他,還破格提拔他。
特別是在打敗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的戰爭中,他為清軍提供後勤保障,顯示出卓越的才能。在九子奪嫡之時,康熙更加信任他,堅定地站在胤禛這一邊。理由很簡單,他的姐姐是側福晉,兩人有通婚。而最重要的是,胤禛能夠笑到最後,離不開年羹堯和隆科多的支持。
1622年11月13日,康熙皇帝逝世,雍正即位。雍正死後第二天,就給延信下了密令,收繳了當時撫遠大將軍允禩的全部奏摺、硃批等。此舉令胤禛十分氣憤,後來拜見父親的棺材時,不肯跪下。如此一位功勳卓著的小弟,雍正自然不會讓他再回去,便將他幽禁於景陵。撫遠大將軍的位子也因此空了,雍正把它交給年羹堯和延信,一起管理。
但實際上,年羹堯的權勢僅次於雍正,比延信和其他總督還要高出不少,因為撫遠大將軍本身的地位和雍正的一項命令。「撫遠大將軍」的權力真大,握著先斬後奏的權力不說,還可以在奏章中勾選死囚。這就是說,他想讓一些人死,即使是地方官員也行。而且皇帝對他的信任也遠遠比不上其他官員,一個是年羹堯從奪嫡時期就跟在雍正後面,另一個是他的姐姐是雍正的妃子。
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皇帝下了一道詔書,規定如果要調遣軍隊,動用糧餉,由年羹堯負責。這樣,年羹堯就把西部的一切事務統統統統統統統統統統統統統統統統統統。當時年羹堯在西北,完全是土皇帝,甚至還能參與雲、貴、川等地方的政務。大也是大,小也是小,年羹堯也有些飄忽,平時那叫囂張跋扈。
直呼其名的地方官員面對著地方官員的官吏,絲毫不把他們放在眼裡。面見皇帝派來的御前侍衛,竟讓他們為自己牽馬,這些人可都是皇帝親手所賜。更有甚者,年羹堯再怎麼做,只不過是個外臣。居然有蒙古皇子、額駙、直隸總督、陝西巡撫這些人跪拜歡迎,而他經常是看不見的,直接從這些跪拜的人身邊走過。
暫且不談總督、巡撫,蒙古王爺、額駙這些人平時不是萬人簇擁的貴族,可見年羹堯的權勢之大。於是這也註定了他會有完蛋的一天,功高震主也就罷了,還能囂張到皇帝頭上。最初為了年妃的緣故,雍正還能忍耐,但雍正三年(1725年)11月23日去世。年羹堯就這樣被抄了,年羹堯賜獄中自盡,年富被斬。各位子子孫孫,年逾十五而還,直到兩年後才得赦免,又有年羹堯兄年希堯奪了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