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赫斯:5句話感悟人之生死,「人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

2021-01-08 五句文學館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阿根廷詩人、小說家、散文家兼翻譯家,被譽為作家中的考古學家。

其主要作品為:《老虎的金黃》、《小徑分岔的花園》、《私人藏書》、《探討別集》等。

博爾赫斯是當今世界最為偉大的文學巨匠,被稱為「作家中的作家」,他的作品開創了新的創作方法,儘管後人一直在模仿他,但是都沒有得到其中的精髓。

其實像是博爾赫斯這樣級別的作家來說,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是因為一件事,卻讓他從此與諾貝爾文學獎徹底告別。

這件事就暫且不提,今天我還是從這位文學巨匠的作品中挑選了五句話,希望這五句話讓我們懂得生活的真諦,從中找到讓自己成長的方法。

一、我心裡一直都在暗暗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我們自己也曾經這樣想過,天堂該是什麼樣子的?天堂應該是能夠滿足我們所有欲望的地方。而在博爾赫斯的眼中,他所有的欲望就是書籍本身。

博爾赫斯一直擔任著阿根廷國立圖書館館長,對於他來說,只要有書的地方,就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地方。除了應該重視書籍的作用,我們應該好好想想,自己的天堂應該是什麼樣子,這比讀書更加重要。

二、你的肉體只是時光,不停流逝的時光,你不過是每一個孤獨的瞬息。

有的時候,我們感覺,外界的所有一切都無法拯救我們,所以我們只能選擇拯救自己。我們的肉體在時間的作用下慢慢發生變化,成長,衰老,乃至死亡。

而我們也在這漫長的時間長河中慢慢消失,不帶有一點痕跡。生活對我們的惡意向來是買一贈一,儘管悽慘卻並不應該絕望。始終堅信,儘管我們的生活已經一團糟,可仍要相信它無限美好。

三、死亡是活過的生命,生活是在路上的死亡。

世界上沒有哪件事是註定的,古人也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如果非要說人生註定的事,那就是死亡了,每一個生命的出生,就代表著將來會有一個人死亡。

剩下的,只不過是時間的表演罷了。有的人說,其實死亡並不是在肉體消亡的那一刻才發生,當我們的內心慢慢喪失了所有的動力的時候,人就死亡了。所以博爾赫斯所說的生活是在死亡的路上,也並沒有什麼錯。

四、人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

人類的思考中,對於死亡的思考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無論是欣慰也好,恐懼也好,最終我們都會消失在時間的長河裡,但是這並不要緊。

正如我們在水中來,也必將在水中離去。在人海中來,也必將在人潮中離去。正如有一個人出生就代表著將來有一個人死亡一樣,生和死並沒有什麼區別,兩者只不過是在相互轉化罷了。

五、使他覺得遙遠的不是時間長,而是兩三件不可挽回的事。

其實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我們從來不會想起几几年怎樣怎樣,如果非要想起是什麼時間,必定是我做這件事的時候是几几年,說几几年做什麼事,大多是在文字中展示出來的。

時間並不是多麼遙遠,如果你覺得時間一晃而過,那說明這段時間裡並沒有讓你值得牢記的事情。如果你覺得時間遙遠,那麼必定有事刻骨銘心,正如博爾赫斯所說,是不可挽回的事情。

大家對博爾赫斯還有什麼其他的了解嗎?趕緊來跟我們一起分享一下吧!

相關焦點

  • 「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應該如何理解這句話?
    《莊子》中說: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應該如何理解這句話?「哀莫大於心死」這句話我們今天還用得很多,大多是用來指代對一件事情,或者對一個人完全失望,以至於進入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狀態。就是隨便你怎麼樣吧,反正已經與我無關了。
  • 博爾赫斯的影子|何塞·多諾索
    我真想聽一聽他們的對話,但是他們的聲音隨即消失在空曠幽深的地鐵通道裡了。又一輛客車停下來,旅客又把站臺淹沒在腳下。這時,博爾赫斯抱著女友的胳臂站起來,用他那雙明亮的眼睛不知注視著什麼幻影,走進了那群旅客,仿佛想感覺他們,體會他們,聞聞他們,雖然他並不是他們中的一員。等站臺上的人走光後他才回到原來的凳子上,重新和他的女友交談。
  • 李佳琦推薦的「水」,堪稱化妝水中的阿瑪尼,用後閉口痘痘全消失
    李佳琦推薦的「水」,堪稱化妝水中的阿瑪尼,用後閉口痘痘全消失!現在有很多的年輕女性在平常的生活當中會用各種各樣的護膚品來保養自己的肌膚,但是肌膚的狀態還是會變得非常的差,尤其是臉上出現粉刺痘痘閉口這些,這也是讓我們感到非常的煩惱,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一款非常好用的化妝水,堪稱化妝水當中的阿瑪尼,它的效果非常的不錯,用完了以後閉口痘痘這些全部都會消失了,而且還是由李佳琦推薦的。
  • 博爾赫斯曾如此直書:「我相信國家這東西最終會消失.」|唐諾
    」博爾赫斯晚年,曾以某種死者的、遺言的說話方式如此直書:「我相信國家這東西最終會消失。」——至少,對我們這一整代人而言,這並不是個太出奇的判定(或說希望),就像他在另一回訪談中講的,他是在「個人和國家相對立」這樣的信念薰陶下長大的,我們全都是。有趣的是,這極可能既不在遙遙未來也不是什麼悽絕壯麗的歷史大事、大時刻,僅僅只是當下的日常事實而已——國家確確實實正在消失之中,以雷蒙德·錢德勒說的那樣「每次都死去一點點」的告別方式,漫長的告別。
  • 水中之書:什麼是快樂?
    當時的香港,剛剛送走金融海嘯,賴聲川走在中環的街頭,看著每一個人面上的表情似乎都很沉重,好煩惱。賴聲川希望《水》劇可以帶來一些正能量、一些正面的啟示,啟發大家深思一下原來快樂並不是這麼遙遠難尋。2010年,該劇改名為《快樂不用學》,在臺灣地區演出。
  • 卡爾維諾:博爾赫斯是一位簡潔大師
    我想起哪怕其詩學與博爾赫斯大相逕庭的義大利作家也對他表示讚賞;想起為了達到在批評上定義他的世界而作的深入分析;尤其想起他對義大利文學創作、文學品味以至文學這一理念的影響: 我們可以說,從我這一代人開始,過去二十年來從事創作的人都深受他的潤澤。
  • 張治︱博爾赫斯研究翻譯之名文的漢譯指謬
    博爾赫斯形容伯頓在阿拉伯諸聖城的漫遊所遭受的艱苦考驗,提到「他那已經被薩姆松風吹乾的嘴唇」時,譯註裡解釋「薩姆松」:「土耳其城市,瀕臨黑海。原文作『Samun』,疑誤。」強作解人,以致要動手改博爾赫斯原文。
  • 重溫經典詩歌|博爾赫斯:雨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來自阿根廷詩人博爾赫斯的《雨》。這是一首關於「世界」的詩,其中的思想超越了一切時空,不經意透露了其探索宇宙本初的蛛絲馬跡。雨水本來就延綿細膩,忽然像記憶那樣傾盆而下,伴隨著甘甜和凜冽,讓人難以逃脫。本期音頻選自中外傳世詩歌散文精華《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 老祖宗10句話:讓人舒服,讓人明白
    出處:《淮南子·道訓》釋義:善於遊泳的人常常會被水所淹,善於騎馬的人往往會從馬上掉下來。感悟:有一技之長的人不必為自己的長處沾沾自喜,而是應該小心謹慎,「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3、魚乘於水,鳥乘於風,草木乘於時。
  • 羞澀的博爾赫斯
    博爾赫斯是否有過真正的性生活,得由他本人或他的親密伴侶來回答。那只是桑塔格的一種直覺,用來延伸說明博爾赫斯「相當的孩子氣」的獨特形象,只是伸得有點遠。我一直記得博爾赫斯晚年的一幅黑白照片:他身體略微前傾,向觀者遞過左耳,似乎在諦聽什麼有趣的事情。他的嘴唇翕動,一對盲目向右側傾斜。——確實是「一副無助的樣子」。至於說到孩子氣,仿佛是許多傑出藝術家的個性標記之一。
  • 李佳琦力薦的「水」火了,被稱化妝水中愛馬仕,閉口痘痘消失了
    很多人在平時的時候都會發現我們的肌膚雖然用了各種各樣的護膚品,但是肌膚狀態也非常的差,尤其是臉上很多人容易長粉刺痘痘,閉口這些,所以這也是讓我們大家非常煩惱的,那麼今天我就分享給大家一個李佳琦推薦的水。
  •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許
    初識這句話,大概是在看《神鵰俠侶》的時候吧,其中有一個叫莫愁的女子,一位美貌而又略帶憂傷的女子。她痴痴的追求自己的愛情,卻又為情所傷,最後在情花烈焰中死去――自始至終,她總是在叨念著這樣一句話: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那時年齡尚小,十一二歲的樣子,懵懵懂懂,安識人間情味?
  • 拉康與博爾赫斯的《死亡與指南針》
    正經的例子是卡夫卡的《法律門前》,「鄉下人」想進法律之門,可是看門人不讓進,於是鄉下人一直坐在門前,等待著,等到死也沒能進去,將死的時刻看門人居然告訴他這道門是專為他開的,既然他要死了,門就要關上。
  • 「哀莫大於心死」,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莊子》中說: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應該如何理解這句話?
  • 我們在持續地與人、與事物說再見|博爾赫斯
    博爾赫斯:比奧伊·卡薩雷斯曾對我說《戈萊姆》是我最好的詩,因為這首詩有幽默感,而其他的詩中沒有。 《界限》對應的是一種人人都曾有、也許有些詩人還未表述過的經驗——「人到了一定年紀許多事都是最後一次做了」這個事實。
  • 又有博爾赫斯遺作被挖掘,大師是怎麼看探戈的?
    幾位已去世的作家都有遺作出版,其中包括博爾赫斯、羅貝託·波拉尼奧、大衛·福斯特·華萊士。已讓人等待了四年之久的,就是博爾赫斯的遺作《博爾赫斯論探戈 》(El tango: Cuatro Conferencias)。這本新書除了能讓讀者通過文字領略博爾赫斯的智慧,還可以聽到這位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博爾赫斯本人的聲音。
  • 2020年感悟深的5句話!太深刻了!
    2020年感悟深的5句話!太深刻了!
  • 大魚巴哈姆特|博爾赫斯
    但天使沒有立足之處,所以他又在天使腳下創造了一座紅寶石峭壁。但這座峭壁沒有根基,所以他在峭壁之下創造了一頭天生四千隻眼睛、耳朵、鼻孔、嘴巴、舌頭和腳的公牛。但這公牛沒有立足之處,所以他在公牛腳下創造了一條名為巴哈姆特的魚,在這條魚之下是水,在水之下是黑暗,而人類的認知無法到達黑暗之外。
  • 博爾赫斯和他的迷宮
    《雙夢記及其他》這篇短短的小說可以說是博爾赫斯玄學思辯的小試牛刀,在這些小說中博爾赫斯模糊了夢與現實、生與死、過去與未來、有限與無限、短暫與永恆的界限,在《墨中鏡》中讀者甚至可以看到日後博爾赫斯的名篇《阿萊夫》的雛形。有了《雙夢記及其他》,博爾赫斯日後創作出《小徑分岔的花園》這樣的作品就一點也不會顯得奇怪。
  • 鳳凰鳥|博爾赫斯
    阿道夫·艾爾曼寫道,在赫利奧波利斯神話中,鳳凰鳥(太陽鳥)是大周期之主,或時間輪轉之主。希羅多德,在他一個著名的片段(《歷史》II,73)中,帶著執著的懷疑態度提到了這個傳說的早期形式:另一隻鳥同樣神聖,它被稱為鳳凰鳥。我自己從未見過它,僅僅看過它的畫像而已;因這神鳥每五百年才會訪埃及一次,赫利奧波利斯人是這麼說的。傳說鳳凰鳥只在其父死亡之時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