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途秋恨》是許鞍華導演的由張曼玉主演的一部講述親情與家鄉的文藝片。它在豆瓣有著8.5的高分。全篇都圍繞著兩位主人公如客人一般的在旅途中,那淡淡的如深秋一般的悲涼與怨恨。據說這是一部許鞍華導演的半自傳電影。
影片圍繞著兩位主人公(張曼玉飾演的女兒與陸小芬飾演的母親)之間的情感關係變化串聯了全文。影片前半部分講述了母女矛盾,因為母親身份特殊並不會講中文,在哪個特殊的年代母親舉步維艱,在家庭中小心翼翼依然無法得到公公婆婆的喜歡,女兒也離她越來越遠,形成了母女的矛盾。
影片接著講述了兩段女兒回家的情況,一段是女兒離開爺爺奶奶來到父母身邊上高中,面對著父母與妹妹的如家人一般的關係,她卻始終無法融入,像一個客人一般若近若離,面對著整天打麻將的母親,她卻要負責家務,面對著父親的一味偏袒最終爆發,搬離了家去住校。另一段是影片開頭女兒英國碩士畢業打算留在英國卻得知妹妹結婚不得不回家,回到家她依然無法融入家庭,每次交談都與母親不歡而散,她像只被母親擺弄的木偶,在整個婚禮過程中如客人一般無法融入。
接著影片來到第二部分,妹妹結婚後要搬去加拿大,姐姐也表明以後呆在英國不會回來香港,心灰意冷的母親決定回到家鄉日本,但因母親自結婚後沒有回過家鄉,且沒有與家人聯繫過,作為女兒,最終還是不放心陪著母親一同回鄉。
回到母親的家鄉,身在異國他鄉且語言不通的女兒,慢慢理解了母親當初的艱難,而母親這次回到家鄉雖然與兒時好友相聚,與哥哥弟弟見面,但早已物是人非,當哥哥要賣掉老宅時她說:「賣掉了房子家鄉她還剩下了什麼」。最後她同意賣掉房子,因為她發現家鄉早已不是她當初心心念念的家鄉,早已沒有容身之地,她就像是一個客人一般,來這裡見見老朋友可以,卻不在是她安身之所。
影片的最後是母女心結的和解,她理解了母親,母親也接納了她和公公婆婆。
影片當中也有幾段臺詞讓我感慨,那句最親的人如今離得越遠,離得遠的現在反而離得近,這是多麼現實的寫照,有多少人與曾經要好的朋友、親人關係密切,也許一個決定就離得越來越遠,反而當初一般般關係的人卻是現在離自己最近的人。
還有爺爺老一輩對國家的熱愛與希望同樣讓我不能忘懷,那為祖國甘心奉獻的精神讓人動容。
還有那女兒的獨白,大意是以前我也像母親這樣頭也不回地離開家鄉,但幸運的是現在我有機會回到家鄉修復關係,但我不知道母親這樣的年紀是否還有機會如我一般地與家鄉和解,歸來不再是客。如今我們有多少人離開家鄉太久,慢慢的越來越遠,最後故鄉變它鄉,你我都成了客。
最後希望每一個離家的遊子歸來都不是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