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 | 悼念今 敏:作品的凝視與和解——關於《OPUS》的前前後後

2021-02-18 幻想現動研

名作之壁吧視頻版同時發布!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5101273/

原文首發Anitama。

今 敏四部最廣為人知的電影中,就有三部以女性為主角。但今敏最後一部漫畫作品《OPUS》(簡體版譯名:作品)卻偏偏是關於男性的故事,這部「元漫畫」既是當時他漫畫家身份的寫照,也是作為創作者立場的寫照——他的創作者立場的凝視貫穿創作生涯始終。

《未麻的部屋》(パーフェクト ブルー,1997)的騰空出世開始,今 敏開始被捧為「天才」,這個在海外名不見經傳的動畫人做出這樣一部結構複雜、驚為天人的處女作,似乎今 敏從動畫導演出道一開始就已經以「完成體」呈現給世人,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相比他的動畫導演作,他的漫畫作品最能反映一步步走來的足跡。

在隨筆集《KON'S TONE 「千年女優」への道》(簡體版譯名:我的造夢之路)收錄的文字中,今 敏如此寫道:「這(指《OPUS》)是我風格最統一的作品。」與此同時,今 敏接到了《未麻的部屋》這份工作,這也正是他對漫畫這種職業開始厭倦的時候。實際上,今 敏的漫畫家生涯遠不如動畫人時蓬蓽生輝。1995年開始連載《OPUS》的時候,今 敏作為漫畫家出道已經12年,雖然早期收穫一些漫畫獎,並且被自己的偶像大友克洋相中,並收為助手,但12年內僅有兩本單行本(《海歸線》《恐怖桃源》)出版,難以說得上非常成功。

而《OPUS》這樣的漫畫生涯集大成傑作呈現給讀者,以及轉行動畫人一鳴驚人的成就,更不是一蹴而就。今 敏如今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無疑是他在動畫中驚人的匹配剪輯技巧——或說鏡頭編排能力,因為動畫並不像實拍電影那樣存在真正的剪輯——但若衝著這一點看他早期的漫畫,大概許多讀者大所失望——包括筆者。我們不妨回到今 敏的起點來娓娓道來。

今 敏大學期間的出道作《虜》(虜 -とりこ-,1984)就已經為他後來的作品定調,即幻想與現實交織:故事中的男主角在最後大肆搞破壞,殊不知這是管理機構利用機器讓他做的一個發洩自我的施暴夢。這樣的故事離不開《十三層空間》(The Thirteenth Floor,1964,1999年被改編成電影,又名《異次元駭客》)這樣的虛擬實境題材,倒不如說這正是當時科幻作品的潮流:同年,威廉·吉布森的經典小說《神經浪遊者》(Neuromancer)出版,早兩年則有《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這樣的遊戲潛行題材科幻電影,而日本方面則有《無限地帶23》(MEGAZONE 23,1985)這樣的虛擬實境OVA,更別說後來的《黑客帝國》(The Matrix,1999)。即便今 敏後來曾自信說到自己沒有老師,但光是《虜》的SF元素、人物畫風、線條運用,甚至是極具《阿基拉》(AKIRA,1982-1990(漫畫))特色的小混混主角(在《OPUS》中的作中作的男主角林也是這樣的人設),都可窺見大友克洋對今 敏的影響。

《虜》

 但今 敏在早期漫畫裡犯了許多新人漫畫家都會犯的問題:分鏡邏輯不連貫,比如這一格人物站位在下一格產生變動,中間沒有相關動作進行過渡,比如無意義的越軸讓讀者無法順暢閱讀;分格大小與情節內容的分配不嚴謹,漫畫媒介雖然不像影視媒介一樣可以控制鏡頭長度,但讀者的視線停留時間卻是漫畫家可控的,比如將某段情節的展現用小格子還是大格子,甚至是全頁、跨頁,格子裡面放置多少文字,這些漫畫表現都影響讀者的閱讀速度,無形中構成了漫畫特有的「剪輯」,但今 敏早期漫畫經常重點不明,比如重要情節用了小格子,讓讀者不知不覺快速閱覽忽略了重點……這些缺點的出現原因,筆者認為是今 敏在腦中先建立了一段影像的運動邏輯,在轉化成漫畫時「想當然地」以為漫畫讀者可以「意會」其中的畫面邏輯,而忽視了很多關鍵信息造成的。

舉個例子,1985年的短篇《雕刻》中,這一格的帽子男原本在女孩身後五米遠,下一頁就突然站在了女孩身邊,沒有相關動作進行過渡,表示帽子男的走動。而中間給女孩兩個格子的特寫又略顯累贅。

 總之,這是技術不成熟的原因。反過來大概也證明,今敏天生適合做動畫,而且今 敏深受電影藝術的影響,這些影響更是伴隨他整個創作生涯。而八十年代,恰恰由大友克洋等人掀起了偏向劇畫(一種漫畫風格,風格比主流漫畫更寫實、符號化程度較低的作品)的寫實漫畫風潮,這也和之前的少年、青年漫畫風格涇渭分明。

即便如此,今 敏進步神速,這離不開今 敏自身的努力,連載《OPUS》時今 敏還和擔任了押井守為原作的漫畫的作畫《Seraphim 2億6661萬3336隻天使之翼》(セラフィム 2億6663萬3331の翼,1995-1996)——從此可見今 敏的拼命程度。除此之外他不僅在《阿基拉》中擔任漫畫助手,期間創作了多篇短篇漫畫,還在大友克洋的邀請下進入動畫業界,一開始擔任《老人Z》(1991)、《機動警察劇場版2》(機動警察パトレイバー 2,1993)的Layout(構圖)製作,之後在OVA《JOJO的奇妙冒險》(ジョジョの奇妙な冒険,1993-1994)中還接到了編劇、分鏡、演出(類似於單集導演)的工作。動畫工作反過來鍛鍊了今 敏的漫畫技巧。

 

《OPUS》是一部關於漫畫家與筆下角色、故事進行博弈、對戰的作品,這是關於創作作品的作品,也是是今 敏創作生涯中承前啟後的作品。

在今 敏開始《OPUS》的連載之前,他接到了短篇集動畫電影《回憶三部曲》(Memories,1995)中之第一部《她的回憶》(彼女の想いで)——由動畫工作室Studio 4℃創始人森本晃司擔任導演的作品——的編劇等工作,通過這份工作,今 敏也確定了他對「『交織的現實與幻想』的偏愛」,他最愛的電影之一《五號屠場》(Slaughterhouse-Five,1972)成了他多時空交織的風格啟蒙。光《OPUS》就分了三層時空:漫畫家永井力筆下的漫畫空間(指永井力創作的漫畫《RESONANCE》),永井力所處的、由「今 敏」(指漫畫中的今 敏,為了與今 敏區分,特意加上雙引號)創作出來的的漫畫空間,「今 敏」所處的「現實」空間。

《RESONANCE》的彩頁

 這三層空間本來如同俄羅斯套娃,空間之外的人凝望著內部空間——永井力、他的漫畫讀者以及「我們」(指翻閱《OPUS》的各位讀者與作者今 敏本人)凝望著《RESONANCE》的空間,「今 敏」與「我們」也同樣凝望永井力所處的空間,同理「今 敏」的空間也如是。而當空間內部的人開始凝望起外部的空間時,故事便開始了。

 《OPUS》空間內部的人凝望外部的空間

 在《OPUS》之後的一些電影作品,今 敏同樣也設置了被凝望的作品與空間。

 「未麻の部屋」(「部屋」實際就是「房間」的意思),這是狂熱粉絲為未麻開的的個人網站名,同時也是中文片名「未麻的部屋」的由來(雖然不知道是誰翻譯的),這本身就已經是指代作品中的一個空間,這暗示著故事聚焦於未麻她的私人空間,她的私生活、她的秘密被凝視,未麻被他者「塑造」。筆者曾經在別的文章中如此寫道:

主角未麻在自己的房間裡有養殖小魚,未麻的房間、房間裡的魚缸、未麻的內心構成了三層空間,層層嵌套。在電影中,幾處都通過魚缸內部的角度拍攝外部空間,未麻的臉也透過玻璃的透射作用,印在魚缸玻璃上,魚缸的玻璃面就像屏幕,未麻的臉成為影像的信息。在這種視角下,無疑也暗示了未麻處於一種生活被窺視的狀態,她的生活就像《楚門的世界》,是被觀察、圈養的。

這種偷窺在影片中不僅來自跟蹤狂、真兇的窺視,作為一個從偶像轉型成演員的藝人,她也被迫處於各種媒體的窺視,如她的影視作品,跟蹤狂的照片,寫真等等,戲內的攝影機以及戲外該動畫電影的虛擬攝影機(因為動畫不存在真正的攝影機,但是卻有著設置攝影機的意識),透過這些攝影機,人們刺向她的視線無孔不入。

 原文:映畫 | 《未來的未來》:細田守家族觀的雋永對望

《未麻的部屋》裡未麻的臉映在魚缸玻璃上

 未麻就像被這些媒介物化,塑造成人們想讓她成為的「作品」,狂熱粉絲、經紀人留美子皆塑造了純潔無瑕的未麻形象,各種攝像機同樣也在塑造著另一個未麻,各種媒介讓「未麻」這個作品通往不同地方。

 這種塑造也同樣貫穿於《千年女優》(2001)中。作為《未麻的部屋》積極向上的姐妹篇(今 敏語),女主角藤原千代子的一生被她的粉絲立花源也拍攝成了紀錄片,千代子的一生通過立花的鏡頭成為了故事,成為了作品。只不過與《未麻的部屋》那種「作品」之間互相廝殺的情況不同的是,《千年女優》裡的「作品」是千代子(原作者)與粉絲立花(受眾)共同協助下完成的。

少女千代子(中)和立花(右)

同時立花也是紀錄片的創作者,可見受眾與創作者的身份並非對立,可隨時轉換,正如現實空間與幻想空間的辯證關係一般。從被凝視的作品空間的角度來看,《OPUS》這樣一部作品空間與現實空間交互轉換的作品承載怎樣的過渡作用也不難理解了。

 

 《OUPS》與《未麻的部屋》、《千年女優》相似的是,這些主要男角色基本都有著御宅族色彩。御宅族的定義的定義眾說紛紜,筆者較為贊同的看法之一是御宅族是一群對自己的愛好(尤其小眾愛好)比其他大眾更為深入、不惜投入時間與金錢成本的群體,甚至會以愛好作為原動力去進行創作、創造活動。

比如《未麻的部屋》裡跟蹤狂偶像宅「創造」一個完美偶像形象的「未麻」(這是消極層面的),以及《千年女優》中作為千代子頭號粉絲的立花親自為偶像創作一部紀錄片(積極層面的創作),這兩者都包含了男性視角對女性(被創作物)的凝視。而在《OUPS》裡,這種創作比前兩者更為明顯,創作貫穿了整部作品的主線。作為男性漫畫家、同樣也是御宅族的永井力亦將自己的暗戀對象作為筆下作品女主角理子的原型。明尼蘇達大學發行的關於日本ACG等流行文化的學術雜誌《Mechademia》中,作者Ogg Kerin在研究今 敏的文章中如此寫道:「今 敏故事的情節走向取決於只有御宅族才能產生/合成的知識。」③筆者認為這種觀點雖然有所片面,但籍他人觀點亦佐證了御宅族角色在今 敏諸多作品中的重要性,包括生前發表的最後一部作品《紅辣椒》(パプリカ,2006)中的男主角,同樣塑以和御宅族相似的nerd形象。

但相比跟蹤狂偶像宅心中的「未麻」,立花鏡頭下的千代子,這些被塑造的女性都基於現實素材的再創造,永井力作為漫畫的原作者,則是對作品空間裡的人和事有著絕對權利的神,在本作中,發揮創作能力的御宅族是一切的源頭,一切的造物主——也就是作品的父親。《OPUS》整個故事就像是關於父親的孩子們覺醒了獨立人格後,希望通過對抗父輩而獲得自我價值。尤其是永井力創造出來的男主角林,更是具備這樣對抗掌權者(反派、成年人、作者)的素質(關於少年的漫畫經常會有這類故事,比如《阿基拉》的鐵雄極力對抗對他管制的機構,比如漫畫雜誌《少年Jump》裡的男主角們經常以成年男性、父親為超越的對象,甚至是敵人)。

而正如許多讀者所說,《OPUS》可以看到今 敏日後的作品的影子,筆者注意到的是今 敏對鏡子的運用。仔細觀察今 敏的影視作品可發現,鏡子一直是今 敏喜愛的戲劇道具,《紅辣椒》的開場曲畫面中有一幕則以多面鏡反射出紅辣椒這個角色的不同截面,《未麻的部屋》中鏡子反射出不安的未麻與她所處的、不再安全的房間,同時也是反射出留美子這個角色之醜陋的照妖鏡,更別提最後未麻對著鏡中的自己自信地說出:「私は本物だよ(我可是真的)。」鏡子無處不在。

與《OPUS》中,鏡子則變成了生成整個漫畫空間的裝置,在最後幾話中,每當漫畫情節被認為改變時,漫畫空間便會出現平面的裂痕。在此或許可以有趣地套入這樣一個解讀中——小說家博爾赫斯在其作品《特隆、烏克巴爾、奧比斯·特蒂烏斯》中如此寫道:

鏡子和父親身份是可憎的,因為它使宇宙倍增和擴散。④

博爾赫斯將父親等同於鏡子,若站在本文的角度來談,便是等同於父親的創作者筆下的作品便是鏡子,鏡子誕生出了人(角色)、宇宙(作品世界)。《OPUS》在最終打破了作品之鏡,故事中的角色、以及故事本身才獲得了凝視外部空間的權利。作為創造出諸多活生生的角色的今 敏,他借他筆下的、和他同樣是漫畫家的永井力之口,當「孩子」凝視外部時,對「造物主」的影響:很多時候創作者會被角色牽引,發展出創作者也意想不到的故事情節,這可以說是角色的意志,故事亦反過來侵蝕現實。《OPUS》從作者與角色對立,到互相合作,宛如《千年女優》中故事的本體千代子與男性創作者立花共同協助完成了作品——這樣一個故事框架的雛形。Ogg Kerin在同一篇文中如此寫道:

 

現代人被媒體淹沒的同時,也通過媒體存在。他們的精神風景是電影、遠古神話、文學、電視節目、模因(memes)和圖像的混合物。在這種情況下,故事不僅僅是為我們人類消費而存在,同時故事也消費著我們,填充著我們的思想,並構築起我們的記憶與現實的連接點。⑤

(相信永井力的原型就是《Jump》出身的漫畫大師永井豪,永井豪原本將其《惡魔人》裡的角色飛鳥了「畫死」,但伴隨他的死,永井豪喪失了創作靈感,最終在編輯建議下讓他在故事中繼續「存活」,而最後飛鳥性格大變成為大反派更是作者一開始從未想過的事情,永井豪稱「飛鳥了不顧作者的意圖開始了暴走」。筆者認為今 敏很有可能從這件逸事得到靈感創作出這部作品。)

 

今 敏對《OPUS》這部作品並不滿意,筆者認為原因很簡單,雖然今 敏最後堅持繪製完最終回的手稿,當時很明顯是草草收尾,作品裡的角色沒有通過故事的內部規則來摧毀面具人支配這個世界的陰謀,而是讓永井力反穿回「今 敏」的現實空間,通過外部更高一級的權限來讓故事收尾,可謂十分讓人不暢快,當然最終回未曾勾線的原稿被集結發表出版本身也是一種遺憾。 

無獨有偶,在日本動漫畫界有後來者以相似的設定、論題創作了一部原創動畫,這便是由導演青木英(《放浪息子》《Fate/Zero》)和漫畫家廣江禮威(《黑礁》)等人為主創《Re:CREATORS》(2017),該作雖頗受爭議,但卻暗藏創作者們的一個觀點:只有作品被發表,有了觀眾/讀者,作品才能成為作品,故事才能成立。

《OPUS》中,只要作者相信角色與設定的真實性,那麼便是存在。

 《OPUS》有一個情節,是永井力可憑藉一己之力在空白的世界裡畫出了女主角理子,讓她活過來,這個情節與《Re:CREATORS》所傳達的觀念恰恰相反——這些有意思的對比日後另談,不過就筆者看來,《OPUS》如此被集結發表以不完美的形態呈現在讀者面前,其不完整的遺憾也無疑為「作品」添上傳奇一筆,雖然並非作者本意,但也足以津津樂道。

《作品》的形態最終脫離了作者的控制,卻承載著作者生前的意志,既飛入到讀者的思緒裡,又延展至《未麻的部屋》、《千年女優》、《東京教父》、《妄想代理人》、《紅辣椒》這些今 敏日後的作品空間中恆久生息。

 

 

參考資料:

1. 今 敏 ,Mrs.X譯,《OPUS 作品》,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9.8.

2. 今 敏 ,焦陽譯,《夢的化石》,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11.

3. 今 敏 ,焦陽譯,《我的造夢之路》,雅眾文化、新星出版社,2015.12.

4. 博爾赫斯,王永年譯,《小徑分岔的花園》,上海譯文出版社,2015.7.

5. Ogg Kerin,《Lucid Dreams, False Awakenings: Figures of the Fan in Kon Satoshi》,出自《英語圏における日本のアニメーションの研究動向;今敏》,徳江 剛,2014.1.

 

參考影視作品:

1. 森本晃司,《她的回憶》(彼女の想いで),1995.

2. 今 敏,《未麻的部屋》(パーフェクト ブルー),1997.

3. 今 敏,《千年女優》,2001.

4. 今 敏,《紅辣椒》(パプリカ),2006.

5. 青木英,《Re:CREATORS》,2017.

我帶領的自媒體社團名作之壁吧(B站UP主)最近和後浪圖書合作,發售今 敏的漫畫《OPUS》的簡體中文版!低於市場價(88元)26元,僅售62元!購買地址:https://j.youzan.com/pXKuzi (可以點擊底部「閱讀原文」進入)
認準名作之壁吧在有贊上的唯一官方店「壁姐姐的雜貨鋪」!
本人第一次親自找出版社拉業務,各種不易和不周,請各位多多支持了!除外,我也掏一點錢為自己的業務做點促銷,在自己的微博做個轉發抽獎,抽獎地址:https://weibo.com/1725185332/I2NXNi327?from=page_1005051725185332_profile&wvr=6&mod=weibotime&type=comment#_rnd1566584852390在我們這裡買的話可以轉發本微博,抽選一位買家獲得今 敏漫畫短篇集《夢的化石》一本,和《OPUS》配套閱讀,兌獎時請出示在我們這購買的訂單截圖,否則不算。周日(8月25日)下午5點開獎。【內容簡介】漫畫家「永井 力」筆下的人物竟破紙而出,盜走了原稿中蕞關鍵的一頁!截稿期限將至,他不得不一路追進自己所創造的世界……「熱血女警」「連環殺手」「時空穿越」「VR 洗腦」無辜被害者的鮮血,並不僅僅是漫畫家的「筆墨」而已,現實與虛構,交織成「作者」無法脫身的迷宮……各路登場人物與他相遇,兩個正在崩潰的世界,將會如何結局?

文&編輯/塔塔君

美工/勃雞下山

投稿幻研請點擊我

本文由塔塔君撰寫,原載於動畫學術趴,轉載請在幻想現動研留言。

動畫 | 漫畫 | 映畫 | 音樂 | 小說

趣談 | 玩樂 | 有聊 | 一遊 | 節目

幻想實驗室

次元中立

JABBERWOCKY | 垃圾回收站 | TARDIS

相關焦點

  • 作品的凝視與和解:關於《OPUS》的前前後後
    這些缺點的出現原因,筆者認為是今 敏在腦中先建立了一段影像的運動邏輯,在轉化成漫畫時「想當然地」以為漫畫讀者可以「意會」其中的畫面邏輯,而忽視了很多關鍵信息造成的。連載《OPUS》時今 敏還和擔任了押井守為原作的漫畫的作畫《Seraphim 2億6661萬3336隻天使之翼》(1995-1996)——從此可見今 敏的拼命程度。
  • 作品的凝視與和解——關於《OPUS》的前前後後
    今 敏四部最廣為人知的電影中,就有三部以女性為主角。但今 敏最後一部漫畫作品《OPUS》(簡體版譯名:作品)卻偏偏是關於男性的故事,這部「元漫畫」既是當時他漫畫家身份的寫照,也是作為創作者立場的寫照——他的創作者立場的凝視貫穿創作生涯始終。
  • 「今 敏的異想世界」·《OPUS》廣州分享會 | 後浪 x YITOPIA
    今 敏導演漫畫生涯最後的作品——《OPUS》,後來在各方努力下終於重見天日,首度以單行本的形式結集出版,且遂其所願地收錄了生前曾被拒絕刊登的「最終話」結局。回顧今 敏的創作生涯,《OPUS》是一個意義非常的轉折點。而今 敏及其作品,也給後世無數創作者、研究者帶來啟迪。
  • 《未麻的部屋》今 敏只用前兩部作品,就可以封神了!【譯】
    今 敏非但沒有陷入「第二部作品低迷」的怪圈,反而執導了一部更有價值的接班之作。《千年女優》是他精湛的敘事技巧的又一例證,也是對日本電影史的宏大而迷人的一次致敬。你的作品似乎主要是一種個人表達的媒介,對嗎?今 敏:嗯,在某種意義上是的。在製作動畫之前,我是一個漫畫家。我曾經在美術大學學習,那時我想靠畫畫謀生,成為一個插畫師或漫畫家。
  • 今 敏遺作重見天日,中文世界首次引進!
    在這裡,歷經 200 個超越極限的日夜,今 敏畫出了最後一部長篇連載漫畫——《作品》(OPUS)——一部「關於漫畫的漫畫」。 即便如此,今 敏卻並未輕易言棄,趕在停刊前預留的有限篇幅中,巧妙設計了可以「自圓其說」「呼應原始設定」的神結局,以天才般的創意收筆,勾出了半成品線稿。沒想到,被雜誌社拒絕刊登,未能最終發表。
  • 今 敏:在捨棄了許多幸福後……才得到了幸福的真髓
    十年前的今天,今 敏因胰腺癌逝世。「我要懷著對世界上所有美好事物的謝意,放下我的筆了。我就先走一步了。」 在那封長達7000字的遺書裡他談了疾病,談了死亡,談了家人朋友,談了自己始終無法放下的對動畫的執念。最後,選擇用這樣一句輕盈的話向大家、向世界告別。
  • 今 敏只用《未麻的部屋》和《千年女優》,就可以封神了
    今 敏非但沒有陷入「第二部作品低迷」的怪圈,反而執導了一部更有價值的接班之作。《千年女優》是他精湛的敘事技巧的又一例證,也是對日本電影史的宏大而迷人的一次致敬。今 敏:嗯,在某種意義上是的。在製作動畫之前,我是一個漫畫家。我曾經在美術大學學習,那時我想靠畫畫謀生,成為一個插畫師或漫畫家。機緣巧合之下,我在上大學的時候就開始了漫畫家的生涯,但是當你製作漫畫的時候,你需要在視覺層面創造故事和調度的天賦。
  • 專題丨今 敏逝世十周年,也是他繼續影響電影史的十年
    他逝世後的這十年間,日本動畫也不乏佳作。但懷念今 敏的呼聲,從未斷過。 無論有意或者無意,他在創作中對今 敏作品的吸收是顯而易見的。  就在今 敏導演逝世十周年的日子,我們為大家盤點一下受他作品影響的新一代電影和動畫們,共同見證一下,仍然活在後繼者作品中的今 敏風格吧。 《幸福路上》X《千年女優》 《幸福路上》是一部上映於2018年5月的臺灣電影。
  • 今敏漫畫OPUS簡體中文版來了!
    在開始作為動畫導演之前的多年,他已經開始進行漫畫創作。剛剛引進的這部《OPUS》就是今敏作為漫畫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那我們就來詳細聊聊這本書。看這部作品之前,你要先知道漫畫標題是什麼意思。2014年中國獨立動畫電影論壇現場在講座現場,我和今敏生前摯友、知名動畫製作人丸山正雄先生,今敏夫人今京子
  • 版權糾紛和解後《高分少女》漫畫將於7月再開連載
    兩年前身陷版權糾紛的押切蓮介原作漫畫作品《高分少女》在去年與版權方達成和解後,今天(5月23日)正式宣布再開漫畫連載。
  • 日本最偉大的動畫導演今 敏,內心敏感得一塌糊塗
    識別文末二維碼,購買日本導演四巨頭今 敏、大島渚、今村昌平、小津自傳套裝,享 8.5 折優惠(限時一周)。雖然起了「戰記」這個誇張標題,但實際算不上什麼。內容是我導演的《未麻的房間》這部動畫的製作花絮。
  • 神次元劇《W-兩個世界》,居然抄襲了日本漫畫?!
    然鵝,就在瓜眾擔憂兩位主角怎麼破次元談戀愛的時候,韓國網友突然自爆——哦莫,我們這部電視劇,情節仿佛是有抄襲日本漫畫大師今敏的作品《opus》!多次被殺未遂後,男主死著死著就習慣了。並不!他發現幕後黑手看似是一個穿披風的怪蜀黍,其實應該有一個掌控他人生的人存在。
  • 當你凝視黑暗,黑暗也凝視著你——黑白魅力之閒話《百鬼夜行抄》
    但在熒幕之下,漫畫背後,不如先從今市子本人說起。11年堅守的漫畫之夢今市子(いまいちこ)出生於4月11日,富山縣冰見市人。畢業於東京女子大學文理學部。在今市子小的時候,因為生長於富山縣鄉下,身邊幾乎沒有看漫畫的朋友,所以是受姐姐的影響而看起了漫畫的。
  • 山本直樹的短篇漫畫將被拍成電影 永瀨正敏主演 窪田正孝小西櫻子也將參演
    ▲據日媒22日報導,由永瀨正敏主演,窪田正孝、小西櫻子參演的電影
  • 假面騎士空我漫畫:翔二承認擊殺了螳螂妹,真不愧是敏鬼的作品!
    不過很可惜的是空我沒有自己的劇場版,不過在去年的時候假面騎士空我的漫畫就開始了更新,而且編劇還是熟悉的井上敏樹。這次空我漫畫的故事裡是空我和亞極陀共同聯動的故事,五代雄介和翔二這個噁心人的傢伙。在假面騎士空我的漫畫裡翔一這個人物的刻畫是真的噁心,他和駿河兩個人真的是般配。之所以翔一會如此招人嫌棄,是因為在假面騎士空我的漫畫裡翔一擊殺了螳螂妹。
  • 今 敏的《紅辣椒》,每句臺詞都是詩篇,每個鏡頭都是經典
    此視頻為音樂人平澤進,紀念今 敏所進行的パプリカ (紅辣椒)現場化工能源的泡沫充斥著身體,車輪和破舊的輪胎在血肉中穿行
  • 鈴木敏夫與吉卜力展 感受言語的魔法
    「吉卜力工作室」近期舉辦「鈴木敏夫與吉卜力展」。原來鈴木敏夫與宮崎駿和高畑勳識於微時,當時為了讓兩位鬼才能有一個專用的動畫製作環境,才成立了「吉卜力工作室」,並擔任起長篇動畫的製作人,參與多部經典作品的製作,如《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和《千與千尋》等。曾經撼動人心的吉卜力魔法言語,如今經由他手,揮墨在展場的白牆上,讓文字結合動畫發揮療癮心靈的力量。
  • 堺作品展第七期 - cy | 「今 敏博物館·夢之公園」
    「今 敏博物館·夢之公園」 | 指導:成師傅 | 3monthQ1:做這個作品的契機是什麼?堺的老師給了您怎樣的幫助?博物館其實是我大三時候的學校課題,算是我們做的第一個大型公共建築設計。他的作品很少,電影一共有四部:《未麻的部屋》《千年女優》《東京教父》《紅辣椒》,最後一步未完的作品名為《造夢機械》。2010年,他因肝癌去世。博物館選址在釧路縣最繁華的商業街後的一片小空地,以及後面的和平公園。熱鬧的商業街和靜謐的公園間自然的形成了對比。參觀序列由南端開始,將人流擬作能量帶穿過主館, 通過地下通道跨過馬路進入公園的地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