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111:宋真宗受奸臣蠱惑,泰山封禪,自認高過三皇五帝

2020-12-27 聊文史

景德四年正月,皇城司向宋真宗稟報:承天門上飄一黃緞。宋真宗一面差人去看,一面說:「去年冬天有神人託夢,對我說有天書下降,莫非真有其事?」全程拜賀。

宋真宗又說:「朕須親自去接天書。」於是走出殿階,直奔承天門。遠遠望見黃鍛子隨風飄蕩。宋真宗望空再拜,並派人取下來,然後讓知樞密院事陳堯叟打開天書宣讀。

宋真宗又派遣官員告示天地宗廟社稷,大赦天下,以大中祥符為年號(1008年)。過了幾天,宰相王旦率領文武百官、將校官吏兩萬多人,請求封禪。至此,舉國若狂,足足籌議了好幾個月。

宋真宗又命王欽若到泰山去預備封禪。不久,王欽若派人奏報:「泰山有蒼龍出現,天書降福。」宋真宗裝模作樣地說:「朕自愧無德,難報天賜的吉祥。」文武百官又頌揚拜賀。

於是宋真宗又親自去泰山封禪、接書,免不得一番興師動眾。一班寵臣王欽若、丁謂等又連上頌詞,說得天花亂墜。宋真宗也自以為三皇五帝也不過如此。

正當丁謂又上封禪祥瑞圖,請東封、西封之時,可巧,徐州兗州發大水,江淮大旱,金陵起大火,不祥之兆屢屢發生,才暫時停止封禪。

當時京城附近大旱,穀米昂貴。龍圖閣侍制孫爽毅然上書,勸皇帝多務實際,勿崇虛名。宋真宗看罷,置之不理。

此後,宋真宗仍然到處封禪,任命王欽若為樞密使,升丁謂參知政事,又用林特為三司使。這三個人專門談仙記怪,歌功頌德,又與綽號九尾狐的經度制置副使陳彭年、內侍劉承珪互相勾結,朝中成為「五鬼」。

相關焦點

  • 封禪與泰山
    現在一說到封禪就聯想到泰山,其實泰山只是其中祭天的地方。由於史上的封禪中,「封」的地方一直是泰山,而「禪」的「小土丘」時常變,從梁父山、肅然山到蒿裡山、石閭山、社首山甚至少室山,結果也就讓泰山成為了封禪的代表。  傳說中封禪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齊、魯的儒士佔據了輿論高點。泰山正在齊魯分界上,所謂「齊魯青未了」,就是在泰山上可以看齊魯兩地。
  • 檀淵之盟後,宋真宗為何迫不及待地要到泰山封禪?
    總覺得真宗的行為在現代也是處處透著熟悉,是真宗的先例開好,還是其他就不多解釋了。總之,這件事讓真宗十分看重,且勢在必行。一切準備就緒,在景德五年(公元1008年)正月初三,宰相王旦率群臣早朝完畢時,有司來報,稱「有黃帛曳左承天門南鴟尾上」,宋真宗馬上「召群臣拜迎於朝元殿啟封,號稱天書」。
  • 封禪記 | 泰安大道景觀設計
    原來荒蕪的兩側地塊上,紛紛有了居住區和商業體入主,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更多地塊也在籌劃建設中,而這條景觀大道的建設目的似乎也達到了,作為貫通整個高鐵新區南片的公共基礎設施,當有老人、父母帶著孩子在場地上休憩遊樂的時候,這就是場所的意義所在。
  • 為了封禪,宋真宗聯合朝臣真是演了一齣好戲,甚至就此沉迷其中
    封禪,是指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舉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禮,一般有帝王親自去泰山舉行所以封禪,歷來也是有能力對社會有貢獻的君主,比如秦始皇一統天下,漢武帝的太平盛世,他們都封過禪封禪的君王,也大多集中在漢、唐兩個朝代,大宋朝只有一位君王封過禪,並不是開國皇帝太祖,而是宋真宗趙恆
  • 泰山封禪:《山海經》神話傳說(9)
    原文又南三百裡,曰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其鳴自詨。環水出焉,東流注於江,其中多水玉。譯文再向南三百裡有座山,名叫泰山,山上有許多玉,山下有許多金。山中有一種野獸,它形狀與豬相似,體內有珠子,這種獸名叫狪狪,它發出的叫聲像是在喊自己的名字。環水發源於此,向東流入汶水,水中有很多水晶。
  • 除了李林甫,宋朝還有三位奸臣竟也能善終
    同時,為禍一時的奸臣也屢見不鮮。不遂如人意的是,唐宋這四位奸臣竟也得以善終。李林甫口蜜腹劍講的就這位唐玄宗朝宰相,善交通權貴,卻每每構陷於暗處,屢興大獄。澶淵之戰前,一力密請真宗前往金陵,為寇準所不齒。寇老西兒惡搞了一把,將王欽若派往前線邊城坐鎮。每日竟坐在堂中,不知何所為,只能瑟瑟發抖。因為命好,契丹這時竟然退兵了,王欽若立了大功……
  • 為何玉帝文化頗受宋人...
    二、宋真宗封禪泰山與道教的第二次發展 在宋太宗之後即位的宋真宗,對於道教的推崇程度遠遠超過了自己的父親,這也和他當時所處的歷史環境有關。 從宋太宗在位時期開始,北宋便和遼國展開了多次大規模的戰爭,但是北宋的戰績一直不是十分理想。
  • 三位不應該寫進《宋史》奸臣傳的奸臣,其中有一位只做了半年宋臣
    在《宋史·奸臣傳》的記載裡面,一共記載有二十二名奸臣,分別是:蔡確、吳處厚、邢恕、呂惠卿、章惇、曾布、安惇、蔡京、蔡卞、蔡攸、蔡翛 、蔡崈、趙良嗣、張覺、郭藥師、黃潛善、汪伯彥、秦檜、万俟卨、韓侂胄、丁大全、賈似道。這二十二個人中間有不少是否是奸臣?
  • 《清平樂》中的奸臣夏竦終於下線了,為何反而有點心酸?
    《宋史》中的他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奸臣,但他可是一位非常勵志的全能型選手。父親早年戰死沙場,並不是個有權有勢的官二代。他勤奮好學,毛遂自薦,憑藉強有力的文字功底走上仕途,步步高升,官拜樞密使,在政治,軍事,文學上都頗有建樹。我們從時間上推算一下:夏竦出生於985年,嫡長子出生於1008年,姑且推測夏竦最晚於1008年初娶了楊氏,已經23歲了。
  • 劉秀一年兩次光顧魯國,是想封禪泰山?還是為了阻止兄弟鬩牆?
    從打天下的皇帝變成治理天下的皇帝後,劉秀覺得自己的成就怎麼著都能學習秦始皇、漢武帝一樣到泰山去搞點動作,弄點儀式,給自己的人生畫上一個精彩的句號。可封禪泰山這種向臉上貼大金片的想法,是絕對不能從自己的嘴裡說出來的,那怎麼辦?劉秀就不辭辛勞的一遍又一遍光顧魯地,第一次去了回來大臣沒反應,那就第二次去的時候離泰山稍微近一點,大臣還是沒反應,劉秀沒辦法了,只得把《河圖會昌符》中的「赤劉之九,會命岱宗」這句話拿出來裝不懂問大臣們是什麼意思。
  • 中亞合集-如果這是宋史
    《如果這是宋史新版(1-7)(套裝共7冊)》分為《大宋開國卷》《太宗真宗卷》《仁宗盛世卷上》《仁宗盛世卷下》《王安石變法卷》《後改革時代卷》《北宋亡國卷
  • 一代奇才,被冤枉近千年:大宋最應該平反的「奸臣」
    宋朝出「奸臣」。但有的是「真奸臣」,有的是「被奸臣」。官修正史《宋史》中,《奸臣傳》4卷共21人,蔡確、邢恕、呂惠卿、章惇、曾布、安惇等人榜上有名。第二,兩宋300多年,一共出了21個奸臣,而王安石的支持者和追隨者竟然佔了1/3,《宋史》的編撰者究竟企圖說明什麼問題?第三,這幾個人,果真都是奸臣嗎?
  • 大宋第一前夫哥
    宋代雖然倡導守節,但是主流社會上並不歧視再婚的女子。這個再嫁,不僅僅指的是夫死之後的再嫁,即便是丈夫活著改嫁,在社會上也有非常高的寬容度,甚至在整個宋代,有三位皇后都有「改嫁」的嫌疑。其中仁宗的曹皇后是老公沉迷道教「於女色上不十分要緊」而逃婚,徽宗的韋皇后(後來趙構封的)是給人當丫頭,勉強可以不算是改嫁。但是真宗的劉皇后,卻是正兒八經給人當過老婆的。
  • 霍去病早逝7年後,漢武帝一場封禪泰山,戰神霍家的血脈至此斷絕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一場泰山封禪,害死了霍去病的獨子霍嬗。7年前,在漢武帝籌備殲滅匈奴主力時,24歲的霍去病英年早逝,漢武帝反擊大計宣告破產。悲痛中的劉徹做了三件事:1.終止漢帝國與匈奴的決戰;2.調北地五郡鐵甲軍,自長安列軍陣到茂陵,致敬封狼居胥的大司馬霍去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