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部紀錄片中想要通過(Arian)的故事來講述的是這些女性的鬥爭和她們所做的犧牲。我想要在這部紀錄片當中展現的是這些女性為了性別平等所做出的努力,我也希望用這部紀錄片向這些女性主義戰士致敬。」
西班牙女性紀錄片導演阿爾巴·索拖拉這樣描述她的這部《戰火中的女神》。她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記者問她如果用兩個詞來描述這部片子的主題,她會選哪兩個。她回答說:「女性解放。」然後又遲疑了一下說,「愛和犧牲」。
《戰火中的女神》的英文叫「Commander Arian」,指揮官阿莉安。講述的是遭遇ISIS野蠻入侵的敘利亞鄉村裡,30歲的阿莉安率領她的娘子軍與恐怖分子對抗的故事。經過艱苦卓絕的戰鬥,她們解放了小城Kobane,阿莉安也付出了代價——她身中5發子彈,好在沒有性命之虞,回家休養傷愈後又立刻重返戰場。
「我剛到那裡的時候,我就見到了阿莉安,我們兩個人的關係也還不錯。後來我們一起去了前線,阿莉安是庫德女子自衛軍(YPJ)的一個指揮官,她是這些女性的力量的縮影,因此我就選了她作為故事的主角。」
戰火中的女神2014年6月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攻佔摩蘇爾,8月佔領摩蘇爾水壩。不少人擔心ISIS開閘放水,繼而殃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8月18日,伊拉克宣布成功收復摩蘇爾水壩,而則當中扮演主要力量的就是一直庫德婦女武裝——「庫德自由鬥士第二營(2nd Peshmerga Battalion)」。這也讓庫德婦女武裝開始進入公眾的視野。阿爾巴·索拖拉在新聞中看到,敘利亞抵抗ISIS的主力軍之一居然是一支女性武裝力量。她感到很驚訝,這也成為她獨自前往敘利亞拍攝這部紀錄片的一個原動力。
「我之所以感到震驚是因為在敘利亞是這樣一群女性在出來抵抗,然而ISIS對待女性的態度就是把她們當作空氣。令我更為驚訝的是,這群女性並不僅僅是反抗ISIS的攻擊,而且也在努力對抗ISIS形成的精神基礎。在這一地區最重要的就是改變男性看待女性的方式,改變女性的生存現狀。我覺得我同她們在性別平等上有相同的觀點。」
阿莉安所在的庫德女子自衛軍是庫德工人黨在敘利亞的一個分支,成立於2012年,與庫德男子自衛隊共同作戰。索拖拉從2015年開始曾多次獨自前往當地與她們生活在一起,每次待上兩個月左右。這當中還多次前往戰爭的前線。記者問她,前線會不會特別危險,有沒有感到恐懼?
「前線確實有點危險,當時我是一個人在拍攝這部紀錄片。這些庫德女子自衛隊成員非常鎮定,我也就非常鎮定了。不過,前線最危險的並不是槍擊,而是地雷。那裡布滿了地雷,很多人因為踩在上面不幸喪生。只是,你並不會因為地雷而感到恐懼,因為你幾乎看不到它們的蹤影。」
西班牙導演阿爾巴·索拖拉阿爾巴·索拖拉介紹說,她們在當地其實受到了一些非議。有人說她們其實是在製造戰爭,而不是向她們說的那樣,想要阻止戰爭。
「庫德女子自衛軍確實受到了一些非議,甚至受到了攻訐。這中間尤其是土耳其。土耳其害怕境內的庫德人也希望分裂出去建立自己的國家。但是實際上,土耳其的庫德人甚至都不信民族主義那一套。對於她們來說,她們的戰鬥是一場女性解放的戰爭。」
女性拿起武器保護自己,在這一區域並不常見,在戰時更不常見。女性通常是作為難民逃難,或者被迫嫁給ISIS的恐怖分子。這也是為什麼庫德女子自衛軍的成員面臨著極大的困境。
在《戰火中的女神》這部紀錄片裡面就有這樣的一個姑娘,她的名字叫希艾克(Cieck)。她想要離開庫德女子自衛隊,回歸到當地普通女性的生活裡去。
阿莉安對希艾克說了很多富有哲理的話:「我們為了什麼而戰,我們為了愛而戰,我們為了民族而戰,我們為了自己的土地而戰。對於我們而言家意味著什麼?我們希望生活在一個安全民主的敘利亞,不同性別能夠平等地生活在一起。」阿莉安還說到,她們當中不能夠出現弱者,如果有一個軟弱的成員,那麼整個團隊就會變得軟弱。
索拖拉說:「那之後,我們就看到時間漸漸消磨了Cieck的戰鬥意志,她沒辦法繼續堅持下去了。這裡我是想要表現這場戰爭的艱難。」
當地時間2017年11月23日,伊朗總統魯哈尼宣布極端組織ISIS已經被剿滅。但是索拖拉在接受採訪中一直強調,ISIS的意識,這種意識一直存在,阿莉安她們的戰鬥遠沒有結束。
「ISIS在軍事上被消滅了,但是在思想上並沒有。在當地人當中依然存在ISIS的擁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