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節展映片|《戰火中的女神》:致敬為性別平等奮鬥的她們

2021-01-18 澎湃新聞

「我在這部紀錄片中想要通過(Arian)的故事來講述的是這些女性的鬥爭和她們所做的犧牲。我想要在這部紀錄片當中展現的是這些女性為了性別平等所做出的努力,我也希望用這部紀錄片向這些女性主義戰士致敬。」

西班牙女性紀錄片導演阿爾巴·索拖拉這樣描述她的這部《戰火中的女神》。她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記者問她如果用兩個詞來描述這部片子的主題,她會選哪兩個。她回答說:「女性解放。」然後又遲疑了一下說,「愛和犧牲」。

《戰火中的女神》的英文叫「Commander Arian」,指揮官阿莉安。講述的是遭遇ISIS野蠻入侵的敘利亞鄉村裡,30歲的阿莉安率領她的娘子軍與恐怖分子對抗的故事。經過艱苦卓絕的戰鬥,她們解放了小城Kobane,阿莉安也付出了代價——她身中5發子彈,好在沒有性命之虞,回家休養傷愈後又立刻重返戰場。

「我剛到那裡的時候,我就見到了阿莉安,我們兩個人的關係也還不錯。後來我們一起去了前線,阿莉安是庫德女子自衛軍(YPJ)的一個指揮官,她是這些女性的力量的縮影,因此我就選了她作為故事的主角。」

戰火中的女神

2014年6月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攻佔摩蘇爾,8月佔領摩蘇爾水壩。不少人擔心ISIS開閘放水,繼而殃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8月18日,伊拉克宣布成功收復摩蘇爾水壩,而則當中扮演主要力量的就是一直庫德婦女武裝——「庫德自由鬥士第二營(2nd Peshmerga Battalion)」。這也讓庫德婦女武裝開始進入公眾的視野。阿爾巴·索拖拉在新聞中看到,敘利亞抵抗ISIS的主力軍之一居然是一支女性武裝力量。她感到很驚訝,這也成為她獨自前往敘利亞拍攝這部紀錄片的一個原動力。

「我之所以感到震驚是因為在敘利亞是這樣一群女性在出來抵抗,然而ISIS對待女性的態度就是把她們當作空氣。令我更為驚訝的是,這群女性並不僅僅是反抗ISIS的攻擊,而且也在努力對抗ISIS形成的精神基礎。在這一地區最重要的就是改變男性看待女性的方式,改變女性的生存現狀。我覺得我同她們在性別平等上有相同的觀點。」

阿莉安所在的庫德女子自衛軍是庫德工人黨在敘利亞的一個分支,成立於2012年,與庫德男子自衛隊共同作戰。索拖拉從2015年開始曾多次獨自前往當地與她們生活在一起,每次待上兩個月左右。這當中還多次前往戰爭的前線。記者問她,前線會不會特別危險,有沒有感到恐懼?

「前線確實有點危險,當時我是一個人在拍攝這部紀錄片。這些庫德女子自衛隊成員非常鎮定,我也就非常鎮定了。不過,前線最危險的並不是槍擊,而是地雷。那裡布滿了地雷,很多人因為踩在上面不幸喪生。只是,你並不會因為地雷而感到恐懼,因為你幾乎看不到它們的蹤影。」

西班牙導演阿爾巴·索拖拉

戰鬥尚未結束

阿爾巴·索拖拉介紹說,她們在當地其實受到了一些非議。有人說她們其實是在製造戰爭,而不是向她們說的那樣,想要阻止戰爭。

「庫德女子自衛軍確實受到了一些非議,甚至受到了攻訐。這中間尤其是土耳其。土耳其害怕境內的庫德人也希望分裂出去建立自己的國家。但是實際上,土耳其的庫德人甚至都不信民族主義那一套。對於她們來說,她們的戰鬥是一場女性解放的戰爭。」

女性拿起武器保護自己,在這一區域並不常見,在戰時更不常見。女性通常是作為難民逃難,或者被迫嫁給ISIS的恐怖分子。這也是為什麼庫德女子自衛軍的成員面臨著極大的困境。

在《戰火中的女神》這部紀錄片裡面就有這樣的一個姑娘,她的名字叫希艾克(Cieck)。她想要離開庫德女子自衛隊,回歸到當地普通女性的生活裡去。

阿莉安對希艾克說了很多富有哲理的話:「我們為了什麼而戰,我們為了愛而戰,我們為了民族而戰,我們為了自己的土地而戰。對於我們而言家意味著什麼?我們希望生活在一個安全民主的敘利亞,不同性別能夠平等地生活在一起。」阿莉安還說到,她們當中不能夠出現弱者,如果有一個軟弱的成員,那麼整個團隊就會變得軟弱。

索拖拉說:「那之後,我們就看到時間漸漸消磨了Cieck的戰鬥意志,她沒辦法繼續堅持下去了。這裡我是想要表現這場戰爭的艱難。」

當地時間2017年11月23日,伊朗總統魯哈尼宣布極端組織ISIS已經被剿滅。但是索拖拉在接受採訪中一直強調,ISIS的意識,這種意識一直存在,阿莉安她們的戰鬥遠沒有結束。

「ISIS在軍事上被消滅了,但是在思想上並沒有。在當地人當中依然存在ISIS的擁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她世界 拿起畫筆倡導性別平等 聯合國舉辦漫畫比賽前三甲得主均是男性
    二等獎作品為小紅帽打贏大野狼,象徵女性打破性別不平等的努力。三等獎第一名的作者薩姆爾·阿克芬瓦·安烏薩,1987年出生在西班牙。三等獎第二名的作品意在表明,實現男女平等的目標是全球共同建立並為之奮鬥的。為此目標抗爭的女性,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 中國性別平等排名世界第99位 | 生育期與高知女性是重災區 | 過完女神節 該說性別歧視了 | 數說司法 | 第131期
    在大家歡歡喜喜過完女神節之後,是時候聊聊性別歧視這個嚴肅的話題了。▌超兩成女性認為存在嚴重性別歧視《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白皮書中強調,平等參與經濟活動和公平享有經濟資源是婦女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而就業中的性別平等是女性平等參與經濟活動和公平享有經濟資源的關鍵。
  • 遙遠星系中,也有性別不平等?《星球大戰》你真的看懂了嗎?
    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很久很久以前,一個獨立完整的虛擬宇宙,一場酣暢淋漓的正邪之戰……不過,在這個遙遠的星系,怎麼還延續著地球上物化女性這一類性別不平等事件?       一部影響力巨大的電影,尤其是冠以科幻、名垂史冊之作,是否應更注意其所傳播及暗示的信息?
  • 《屋頂上的女孩》,忽略性別符號才是真正的平等
    比如女醫生們集體剪頭髮被報導,卻很少有媒體關注她們作為醫生的專業素養,讓身體符號凌駕在職業符號之上;衛生巾不算救援物資,超過十萬女性醫護人員的衛生健康不被重視;再比如前幾天熱搜上所謂的「女生的朋友圈平等觀」,點開來看並沒有任何有營養的內容,不過是給性別的刻板印象雪上加霜。
  • 女權主義社會,男人要「潛規則」,網友:性別平等,性別平權!
    女權主義社會,男人要"潛規則",網友:性別平等,性別平權!《男人要自愛》讓我們把影片中若干細節,男女倒置來看看:女人需時刻注意衣著,不可裸露上身,不可穿透視的衣服;商場路邊廣告牌上隨處可見的性感裸露美女;酒吧餐館服務員多為女性,且遭到客人的言語調戲乃是常態;獨自在酒吧喝酒的女性很容易被醉酒男人調戲甚至強姦;校園裡的一個女孩喜歡上一個帥氣男孩,卻遭到為對方口交的要求,且她別無選擇只是選擇接受,而對方只是拍拍屁股走人,什麼也沒給她;婚姻中丈夫出軌
  • 《沒有硝煙的戰火》上線 應禹誠致敬無名英雄
    《沒有硝煙的戰火》是由陳敬瑋編曲,應禹誠擔綱製作人並演唱的歌曲,該曲作為《黨建引領·復興強國夢》全國百場公益巡迴演唱會主題曲於2020年8月1日發行,之所以選擇建軍節發布,一方面以此傳遞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另一方面向我軍無名英雄致敬。
  • 深圳率先出臺廣告性別平等審視指南
    性別平等是社會發展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1月15日,《深圳市廣告性別平等審視指南》(以下簡稱《審視指南》)主題採訪活動舉行。據介紹,《審視指南》由深圳市婦聯、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衛生健康委、市國資委、市市場監管局、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等七部門聯合出臺,為我國內地首部廣告性別平等審視指南,得到全國婦聯和社會各界專家高度肯定。
  • 對性別歧視廣告說「不」!深圳率先出臺《廣告性別平等審視指南》
    《審視指南》列舉了六種可以認定為涉嫌性別歧視廣告的情形,如廣告中含有性暗示,對人的身體存在貶低、侮辱、暴力或傷害等情形,物化人的形象、身體,貶低人的能力和作用,刻意突出女性的從屬角色和地位等等。《審視指南》創設了廣告性別平等審視的標準。《審視指南》明確了六個倡導性審視標準和五個否決性審視標準,並對否決性標準逐一列舉了表現形式,實現了標準具體化,改變審視標準模糊的現狀。
  • 她是早期加入種族平等的白人明星,呼籲好萊塢不要忘記性別平權
    現階段好萊塢種族平等運動佔據了主流,大部分知名演員都通過社交平臺發聲,通過各種方式推動好萊塢的平權。作為早期加入種族平等的白人明星,獲得過艾美獎的霍蘭德·泰勒,就在北京時間6月15日的採訪中呼籲:「我很高興看到各界人士為種族平等發聲,然而我們不要忘記好萊塢的性別平權。」
  • 性別平等不是反對女性中止妊娠的藉口
    有網友認為,在性別平等的基礎上,夫妻雙方關係平等,是否生育孩子應綜合考慮夫妻雙方的意見,最高法的這一解釋實質上剝奪了男性的正當權益。但在筆者看來,性別平等不應成為反對女性中止妊娠的理由,相反,這一解釋是在性別平等觀念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家庭生活中女性常處弱勢地位的實際狀況而做出的,強調女性在生育問題上的優先級別,以法律形式實現對女性的特別保護。
  • 艾美獎的性別平等走在了奧斯卡前面,將主辦以女性電影為主的評選
    在這幾個月的好萊塢新聞中,可能大家看多了「NBC出現了首位非裔主持人」這樣的消息,不少人預測在明年延期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中,混血演員與電影人的獲獎數量將明顯增多。這些都是好萊塢開始意識到種族平等的標誌,在這個領域轟轟烈烈的性別平權,還有多遠的路呢?
  • 子宮自由論:男女懷孕機率各為50%,真的就能性別平等了嗎?
    但當我學著魯迅先生一樣在寫滿仁義道德的書頁中仔細翻看時,才猛然驚覺——這完全就是赤裸裸的狹隘主義!何為「值得的世界」?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人們開始憑藉自己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來決定一個新生命是否應該被孕育了。當然,我並不認為孕育一個新生命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做的事,更不是將孕育的責任歸結到女性身上!
  • 致敬女性力量,點購廣場啟動「尋找最美女神」活動
    平時生活中,她們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或乖巧、或溫柔、或慈愛;但在疫情阻擊戰中,她們是女漢子、女戰士、女英雄,把人民利益舉過頭頂,把可怕疫情擋在身後,用溫暖驅散疫情陰霾。這次戰「疫」中,我們看到了成千上萬的白衣女戰士,迎難而上,逆風飛翔,匯成一道美麗的抗疫風景線。
  • 包浩斯也存在性別不平等?看看這些「包浩斯女孩」的故事……
    圖片:© Géza Pártay / Photo © Bauhaus-Archiv,Berlin 在一篇以包浩斯為主題的匿名文章《女孩想學點什麼》(Girls Want to Learn Something)中,闡釋了這樣一個事實。這篇發表於1929年德國某周刊,長達三頁紙的文章,展現了這所著名的德國學校的年輕女性在尋求創意、職業生涯新道路時懷抱的希望。
  • 專訪|楊瀾:性別平等不僅是正義之選,也是聰明的選擇
    楊瀾引用《2020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的最新預測,完全消除男女之間的性別差距至少還需要99.5年。這一數據在2019年是108年,8.5年的縮短是一種進步的證明,但同時99.5年宣告性別平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除了呼籲全社會關注女性群體,楊瀾在演講中支持女性突破偏見、突破自我限制。
  • 全媒派 | 「茶藝學」風靡背後:習以為常的汙名化修辭和性別不平等
    在現代社會中,女性在職業地位和社會地位獲得中仍處於不利地位,男性卻由於性別優勢和社會傳統仍是社會中各行各業的主導力量,他們整體上掌控著各種資源,並在資源分配中掌握著主導權。「綠茶」們為了獲得利益和資源就不講倫理和道德,把容貌或者性別資源作為資本,通過各類心計手段獲得與自身能力不匹配的成果,置本來能夠體現公正、公平原則的正式原則於不顧。
  • 無奮鬥 · 不青春——向正在奮鬥的你我他致敬
    無奮鬥 · 不青春——向正在奮鬥的你我他致敬 2020-05-05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支持性別平等對男性而言更難嗎?從楊笠爭議說起 | 隨機信箱
    我感覺男性身份對於理解性別議題確實有一定障礙,但不是根本性的,只要願意聆聽女性的聲音就可以逐漸降低這個障礙。就像我聽了相聲很多年,從來沒有留意到《託妻獻子》當中非常落後的性別意識,是聽了隨機波動在一期節目中對於它的討論後,才開始有意識地把它們聯繫起來,才開始可以想像女觀眾聽傳統相聲的感受,這件事對我來說是蠻震驚的。不過在了解到性別議題之後,從對平等的認同走到對女性主義的認同於我來說是不難的。
  • 【創·星】應禹誠 顏敬傑|《沒有硝煙的戰火》致敬抗疫前線工作者
    ,奔赴在一線的醫務人員們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拼命的與這場「戰役」做鬥爭,為了守護國家而努力奮鬥著。為此,顏敬傑和應禹誠演唱了一首歌曲《沒有硝煙的戰火》,以此來致敬抗疫前線的工作者,並於8月1日建軍節當天全網發行。
  • 真正的人人平等,無關性別,所以《男人要自愛》!
    《男人要自愛》故事劇情中不是塑造女權社會,更不是強權崇拜,正是用性別完全置換去諷刺男權已如此根深蒂固。先讓你性轉男權社會,等到自己和男主一起慢慢接受這些設定時,結局的對比就是震撼的點睛之筆,讓你重新審視了社會乃至自己的生活,伴隨著女權口號結束很贊,配樂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