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率先出臺廣告性別平等審視指南

2021-01-18 金臺資訊

性別平等是社會發展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1月15日,《深圳市廣告性別平等審視指南》(以下簡稱《審視指南》)主題採訪活動舉行。據介紹,《審視指南》由深圳市婦聯、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衛生健康委、市國資委、市市場監管局、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等七部門聯合出臺,為我國內地首部廣告性別平等審視指南,得到全國婦聯和社會各界專家高度肯定。

據悉,《審視指南》主要適用各種渠道傳播的商業廣告,公益廣告、公告、啟事、聲明等參照執行,首次明確了涉嫌廣告性別歧視的情形,創設了廣告性別平等審視的標準,創建了審視機制,明確了審視重點,加強了對性別歧視廣告的審視處置,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審視指南》列舉了六種可以認定為涉嫌性別歧視廣告的情形,如廣告中含有性暗示,對人的身體存在貶低、侮辱、暴力或傷害等情形,物化人的形象、身體,貶低人的能力和作用,刻意突出女性的從屬角色和地位等,重點對家庭用品、醫療美容、教育培訓等領域的廣告進行審視,重點從廣告的設計、製作、發布等各環節、全過程審視,重點對點擊量大、覆蓋廣、影響大的影視、戶外、自媒體、網際網路等渠道發布的廣告進行審視。

《審視指南》明確規定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負有廣告性別平等審視的主體責任,任何單位和個人認為廣告中存在性別歧視問題,可向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投訴,也可向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性別平等促進辦公室和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或投訴。另據《審視指南》規定,當事人對審視結果存在爭議,可以向市性別平等促進辦公室提出申請,由該辦公室組織專家委員會認定,並出具專業意見。

市婦聯相關負責人表示,《審視指南》的出臺是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的有益探索,也是對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積極回應和責任擔當,對推動廣告領域性別平等,消除或減少廣告領域性別歧視具有重要作用,將進一步提升深圳市民的文明素養、法治意識和城市文明程度,推動深圳更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全國文明典範城市,建設法治城市示範。(記者 黃子芸)

相關焦點

  • 對性別歧視廣告說「不」!深圳率先出臺《廣告性別平等審視指南》
    據介紹,2020年12月,深圳市婦聯、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衛生健康委、市國資委、市場監管局、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等七個部門,依據《廣告法》和《深圳經濟特區平等促進條例》,聯合出臺了《深圳市廣告性別平等審視指南》(以下簡稱《審視指南》)。
  • 深圳率先出手,對性別歧視廣告說「不」!
    不少網友批評:該廣告侮辱女性、三觀不正近日深圳七部門聯合發布了廣告性別平等相關審視指南1月15日,深圳衛視&壹深圳客戶端記者從深圳市婦聯獲悉,市婦聯、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衛生健康委、國資委、市場監管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等七個部門
  • 深圳對性別歧視廣告出手了!
    廣告中的性別歧視現象性別不平等和刻板印象的存在男性和女性都是受害者希望所有人共同提升性別平等意識一起構建包容、公平、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為了回應公眾關切進一步提高深圳城市文明水平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圳對性別歧視廣告出手了↓↓↓
  • 原來你是這樣的深圳女孩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園「深圳女孩」是近期的網絡熱詞,形容全身心投入事業的新時代特區女性。日前,深圳發布《2019年深圳市社會性別統計報告》(以下簡稱《性別報告》),從性別視角對深圳人口特徵、婚姻及家庭狀況、文化教育、就業與收入、參政議政等情況進行了統計,具體描繪了深圳女性群體畫像。
  • 深圳地鐵站保險套廣告被撤:失語的性教育如何破壁?
    撰文 | 趙蘊嫻據《南都周刊》報導,8月初,深圳後海地鐵站出現大面積保險套廣告,不少市民因感「不適」,向深圳地鐵有關部門進行投訴,建議整改。廣告已於8月4日全部撤下。報導一出,立即在微博上引發熱議。一些網友表示,廣告本身並沒有什麼低俗露骨的成分。相反,其設計精美,文辭含蓄,為何還要被撤除?
  • 真正的人人平等,無關性別,所以《男人要自愛》!
    《男人要自愛》故事劇情中不是塑造女權社會,更不是強權崇拜,正是用性別完全置換去諷刺男權已如此根深蒂固。先讓你性轉男權社會,等到自己和男主一起慢慢接受這些設定時,結局的對比就是震撼的點睛之筆,讓你重新審視了社會乃至自己的生活,伴隨著女權口號結束很贊,配樂很棒。
  • 新華社:「新基建」在深圳率先火起來!
    原標題:新華社:「新基建」在深圳率先火起來!今年以來,「新基建」頻頻出現在媒體和熱搜上,成為疫情下各地推動經濟快速恢復發展的「利器」。深圳市長陳如桂也敏銳地洞悉到,「深圳市正面臨新一輪重大發展機遇,而這一機遇的核心就是『新基建』。」為此,深圳把目光聚焦在以AI、5G等為代表的「新基建」上,針對5G、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基建領域,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部署了一大批重點項目。其中,「AI+5G+8K」為引擎的新基建正展現強勁的動能。
  • 性別平等不是反對女性中止妊娠的藉口
    有網友認為,在性別平等的基礎上,夫妻雙方關係平等,是否生育孩子應綜合考慮夫妻雙方的意見,最高法的這一解釋實質上剝奪了男性的正當權益。但在筆者看來,性別平等不應成為反對女性中止妊娠的理由,相反,這一解釋是在性別平等觀念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家庭生活中女性常處弱勢地位的實際狀況而做出的,強調女性在生育問題上的優先級別,以法律形式實現對女性的特別保護。
  • 人造子宮,可以解決許多性別不平等
    我昨天在推文的置頂也說了,昨天的文章無關什么女權女拳,就是想說一個數據用錯了的問題:男女平等還有很長一條路要走。就像昨天我們討論的這篇《2020全球性別差距報告》裡提到的一樣:女性無論在職場參與度上、最後達到的職業天花板上還是總體年薪上,都和男性有較大差距。這不僅僅在中國,在全世界都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 全棉時代反轉廣告:無意識滋生的性別偏見與歧視
    在這裡,我們將探討性別刻板印象在廣告中的作用,以及在未來的廣告迭代中,這種作用將如何轉變。01早期廣告中的性別刻板印象自廣告誕生以來,廣告反映的不僅是消費者購買的產品,還有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這些產品。19到20世紀,人們普遍認為女性嬌弱、要主內,而男性是養家餬口力量象徵。因此,企業在向男性和女性做廣告時,往往反映了當時常見的現實情況。
  • 從社會性別視角看電視廣告中「賢妻良母」型女性形象
    本文選擇電視廣告中的女性「賢妻良母」形象進行分析,探討其所展現的女性形象對社會性別建構所起的影響,並為構建大眾傳媒和女性群體的良性關係提出建議。[2] 電視廣告作為市場經濟時代大眾傳媒商業性的代表,在最大程度運用消費者定位進行商業宣傳的同時,其展現的廣告內容也受到社會文化的深刻影響,並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社會性別建構的作用。本文選擇電視廣告中的女性「賢妻良母」形象進行分析,探討其所展現的女性形象對社會性別建構所起到的影響,並為構建大眾傳媒和女性群體的良性關係提出建議。
  • 女權主義社會,男人要「潛規則」,網友:性別平等,性別平權!
    女權主義社會,男人要"潛規則",網友:性別平等,性別平權!電影中男主人公跨入一個性別角色顛倒的世界。女人是上司,消防員,屠夫,心理醫師,男人在家裡是家庭煮夫,在職場被女上司性騷擾,走在路上被女人評頭論足或者吹口哨,在夜店裡跳鋼管舞。男人有美的義務,穿超短褲,帶絲巾,跳芭蕾,做瑜伽,做眼膜,在內褲裡面墊屁墊讓屁股看起來更挺翹。女人生孩子的時候男人放產假照顧女人。女人偶爾出軌也很正常可以理解。
  • 全媒派 | 「茶藝學」風靡背後:習以為常的汙名化修辭和性別不平等
    在現代社會中,女性在職業地位和社會地位獲得中仍處於不利地位,男性卻由於性別優勢和社會傳統仍是社會中各行各業的主導力量,他們整體上掌控著各種資源,並在資源分配中掌握著主導權。「綠茶」們為了獲得利益和資源就不講倫理和道德,把容貌或者性別資源作為資本,通過各類心計手段獲得與自身能力不匹配的成果,置本來能夠體現公正、公平原則的正式原則於不顧。
  • 深圳出臺購房新細則!
    深圳人你買房了嗎? 如果還沒,這篇文章你一定要認真看 因為這可能會影響 你以後能否在深圳買房!
  • 支持性別平等對男性而言更難嗎?從楊笠爭議說起 | 隨機信箱
    我感覺男性身份對於理解性別議題確實有一定障礙,但不是根本性的,只要願意聆聽女性的聲音就可以逐漸降低這個障礙。就像我聽了相聲很多年,從來沒有留意到《託妻獻子》當中非常落後的性別意識,是聽了隨機波動在一期節目中對於它的討論後,才開始有意識地把它們聯繫起來,才開始可以想像女觀眾聽傳統相聲的感受,這件事對我來說是蠻震驚的。不過在了解到性別議題之後,從對平等的認同走到對女性主義的認同於我來說是不難的。
  • 嘉興出臺養老機構失智症照護專區建設與服務指南
    排除老年公寓運營時間短的因素,說明該機構對老人的日常照護效果較好,沒有出現大面積不安、焦慮現象;由於該機構老人主要集中在80~99周歲(80.88%),按照認知症年齡越大比例越高的規律,在不分等級的前提下,總佔比達到75%以上符合認知症發病規律;按性別統計,女性認知症老人為47人,男性認知症老人為15人,女性認知症老人是男性認知症老人的3.13倍,符合認知症人群中女性多於男性的發病規律;按年齡段統計結果
  • 子宮自由論:男女懷孕機率各為50%,真的就能性別平等了嗎?
    於是,一個奇怪的言論就誕生了:女性不被重視的原因在於承擔著100%的生育責任,如果讓男女懷孕的機率各為50%,男女就真的平等了!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男女之間所造就的地位差距僅僅只是因為生育能力嗎?顯然這並不是問題的最優解,而要想推翻這個謬論,我們就必須要理清楚一個問題:為什麼會有「重男輕女」?
  • 深圳發布中小學生營養配餐指南 保障返校就餐營養安全
    央廣網深圳5月7日消息(記者劉禕辰)自上月底高三、初三學子返校複課後,孩子們如何就餐、學生午餐如何確保營養充足均衡,受到家長廣泛關注。隨著五一假期的結束,非畢業班學生的返校複課工作也在按照計劃穩步推進。
  • 人人都想當渣男的背後,不平等的性別等級。
    即使是一些軟體或者廣告也很喜歡打著性的擦邊球去宣傳。某網絡的洗腦廣告最近一個朋友陷入了一場分手風波。他在和前女友分手的時候,意外得知了其前女友疑似曾經墮胎的消息。他想以「為你好」的出發點去勸說一下自己無法挽回的前女友。但卻激怒了前女友。不過他似乎是處於一個道德上風的位置。僅僅因為他是性別男。
  • 家暴事件報導應關注暴力背後的性別不平等
    為繼續推進我國防治家庭暴力工作,媒體應增強社會性別意識、超越就事論事的案件報導模式、特別注重平衡報導,努力營造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社會輿論氛圍。■ 王春霞涉家庭暴力事件或案件是媒體報導的一個重要領域。在涉家暴事件或案件報導中,媒體應增強社會性別意識,為推進反家暴進程、促進社會性別主流化發揮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