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天氣日漸變冷,小夥伴們難免想圍坐在一起吃頓熱氣騰騰的火鍋,既溫暖你的胃,也溫暖你的心。開胃、溫暖、香辣,那是一種對吃貨的致命誘惑,想想就過癮啊!
但是有的小夥伴在飽餐一頓火鍋之後,出現了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唇皰疹,腹部脹痛不適、腹瀉,消化道出血,甚至痛風發作等表現,稱為「火鍋症候群」。那麼如何更好地吃火鍋,溫暖又不失健康?這也是一門學問。
如何健康吃火鍋:有對策!
選鍋底、清湯好首選清湯鍋底或者菌湯鍋底,所含嘌呤低,熱量相對較少。吃辣要量力而行,辛辣刺激易引起胃腸道不適。
順序先涮薯類開始涮鍋時,撇去鍋底的浮油後,先涮點土豆、山藥、紅薯等既能當蔬菜又能當主食的薯類,保護胃腸。
早點涮蔬菜吃,可以提前增加飽腹感,否則不但飽腹感不強,還會攝入過多油脂和嘌呤。
如果是鴛鴦鍋,蔬菜儘量在清湯一側涮著吃,以免攝入過多油脂。
涮完火鍋濃美的火鍋湯或許是許多人的最愛。殊不知,這樣的湯裡已經溶解了很多嘌呤,喝太多可能引發痛風。
還有的海鮮、酸菜鍋底裡,亞硝酸鹽含量也不低,對健康有一定危害。因此,久煮的火鍋湯最好不要喝。
食材搭配均衡吃火鍋很容易實現食材多樣化,絕大多數食材都可以涮著吃,比如綠葉蔬菜、菌菇類、豆製品、魚蝦類、紅肉類等。
此外,還要注意各種食材之間均衡搭配,吃1份肉類,至少需要2份蔬菜與之搭配,而且最好邊吃肉邊吃菜。
需要提醒的是,豬腦等內臟類食物雖然非常美味,但膽固醇比正常紅肉高出很多,吃的頻次和量一定要儘量少,高血脂的人尤其要注意。
勿太燙、控熱量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 50℃的溫度,從火鍋中取出的食物量要少,等降溫後入口為宜,「寧舍三鮮,不要太燙」。還應控制肉類的攝入量,蘸料不宜多。
吃火鍋的對策你get到了嗎?寒冷的冬季即將來臨,是否約一頓美味的火鍋?溫暖的同時也要注意吃的健康,吃火鍋不可太任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