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光RX-50 出乎意料好用的膠片旁軸相機

2021-12-12 24航的自留地

理光RX-50 出乎意料好用的膠片旁軸相機

 約片微信:214270345  微博:@24-航 

很偶然在我朋友的店鋪得到這一臺相機,按照他的說法就是,這部實在便宜的不行,你就拿去試著玩玩拍拍吧~
於是乎在用了這部機一個月差不多之後,就有了這篇文章啦~
用一句話來概況就是「出乎意料的不錯」
哈哈~其實就是在價格還不錯的情況下(就是三位數~)在功能還有使用體驗上還感覺不錯的相機~
然後接下來就邊看相機照片還有妹子搭配照片慢慢聽我說下個人感覺啦~

下面三張就是這部相機的外觀~

雖然我承認我一開始並不太喜歡他的樣子。。。有點圓潤哈哈哈~
因為同是理光出品,很難不把這部相機跟理光的GR系列相機對比
不過其實拿在手上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然後操作基本就是旋鈕開機,就可以直接拍了
不過對自動對焦不太放心的話,還可以自己在波輪上選擇對焦的距離~

這部RX-50怎麼說呢~一開始拿上手的時候感覺很輕飄飄,塑料感十足
的確不太放心他會出一個什麼效果出來哈哈哈~
然後懷著這份很忐忑的心情,我把她帶去了廈門,剛好我跟老闆娘要去廈門旅行
也順帶試試這部機的出品如何~

然後就是一周下來使用之後感覺,拋開略微廉價的手感
這部RX-50的操作就是傻瓜到讓我感動~
一路下來,我就是遇到合適的景,然後從口袋掏出相機,然後撥撥輪開關
然後對準按快門就好了(廢話。。。哪部相機不是這樣哈哈哈)
開個玩笑,RX-50搭配的是30mm f3.9的鏡頭,基本上看到就是拍到的
還有就是因為是膠片機,省去了與調整參數,效果
於是整體下來就顯得很簡單隨便,就這一點來說我覺得就很喜歡了哈哈哈~

關於這部RX-50,也沒有太多可以講的,我希望更多讓我用這部機所拍攝的照片來告訴你
這部相機在我手上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感覺
廉價,但是並不「廉價」~
接下來,看照片吧~

P.S:器材黨時間
相機就是這部RX-50
膠捲全是富士C200,因為我覺得135我就玩最便宜就好了,要好的我用120
然後衝掃店家是廣州的新彩(廈門的照片)
還有香港的DOTWELL(香港塔門島的照片)
這個只是滿足部分朋友對於數據的偏好,其實這些真的都不重要,不要迷戀數據參數!

好了,接下
來,看照片吧~

感謝耐心看到這裡!!
相信對於這部相機,通過我拍的照片,你們也能知道一部分啦~
很高興跟這部RX-50有這個緣分接觸到
每一部膠片相機的性格都不一樣,這部RX-50雖然傻瓜,但是拍出的照片我很喜歡
這就足夠啦~相機不就是為了滿足拍攝人的需求麼~
我用著很開心哈哈哈~

所以再次感謝看到這裡的你們!
如果有興趣交流的可以微博搜索關注@24-航
或者微信加:214270345(註明膠片)就可以啦~
期待跟你們交流~
我們下期膠片相機主題再見~~

歡迎關注微煦攝影工作室!
要打造最有人情味的攝影工作室!
不同於一般影樓與工作室我們有著自己拍攝風格特色~
【關注後點擊底部下面菜單可以查看微煦的各項資訊】

約片或者合作請聯繫:
工作室微信:214270345
微博:@24-航

地址:深圳市龍崗區布吉大芬地鐵站旁桔子坑村芬龍7巷2號四樓
關注後點擊【查看歷史消息】查看我們工作室以往發布的作品與企劃!
讓我用鏡頭去拍下屬於你的美麗吧~

相關焦點

  • 經典旁軸膠片相機—七劍篇
    歷史上佳能曾經有過漫長的旁軸相機生產記錄,其中最著名的應該算是1960年代可換鏡頭的Canon 7系列,世界上最大光圈鏡頭紀錄的保持者就是用於該系列相機的50mmF0.95標準鏡頭。
  • [攝影]晚來的首發-Nikon S2旁軸膠片相機
    入坑膠片攝影之後,就一直想入手一部旁軸相機專門用來掃街。作為多年的尼康粉,雖也考慮過徠卡M3、M6之類的主流機型。
  • 【膠片的味道】旁軸相機讓你成為更好的街拍攝影師
    對街拍攝影來說,我堅信沒有所謂的「最佳」相機。1.你會掌握紮實的基本功在我開始攝影時,對曝光、感光度、光圈和快門都不太理解。我不懂什麼叫「級」,以及數碼單反如何計算出合適的曝光值。儘管我有這些基礎知識,但還是依賴相機的計算結果,我的手動設置一直存在缺陷。但用Contax III膠片旁軸相機時,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這是一臺純手動相機,我被迫必須熟練掌握感光度、光圈、快門之間的關係。
  • 膠片拾遺,旁軸相機
    從攝影誕生到現在到數位相機的普及,中間一百來年間的相機都是膠片相機,款型可就太多太多了,差異極大,畢竟一百年科技發展。當然個人的能力有限,很多機器我是沒用過乃至沒聽過,就盡力談下了解的機器,其中的適合入門的機器,性價比高的機器,或者現在來看不太好用但足夠經典的機器。
  • 膠片相機與膠捲推薦指南
    ,現在收藏著的也有很多,但自從用過AE-1後,其他的相機基本上都是放在書架上吃灰的狀態,有些相機裡面的膠片甚至是去年十月份裝進去的,一直沒有拍完。我只能說,在相機造型方面和現在佳能的數碼機型沒什麼太大差別,用kiss拍照可能你會常常忘記自己手裡拿著的是一臺膠片相機。
  • 器材初級指南|膠片相機
    全稱是單鏡頭反光照相機,這些概念也來自於膠片時期。你可以發現,數位相機上的鏡頭可以裝到膠片機上,甚至也可以自動對焦自動曝光。所以這種全自動的膠片相機會是一個拍照特別方便的選擇。旁軸相機幾乎就是所謂「文藝」的代表了。不同於單反的結構,旁軸沒有機頂碩大的五稜鏡,所以機身方方正正,非常好看。上到Lecia下到Fuji,都是機械復古的代表。還有雙反,也是屬於旁軸,像祿來、海鷗等相機都非常好看。
  • 膠片入坑看這裡~關於「膠片攝影」都幫你整理好啦!
    ——辦公室一位小夥伴發出的感慨「原來這麼拍」和「原來這麼毒」視頻節目,分享了不少關於膠片的教程,今天給膠片攝影小白、以及即將入坑膠片的大家,整理了一份從膠片機、到如何自己動手碟片分裝-衝洗(黑白)-放大(黑白),希望能夠大家一點點的小幫助。各種膠片相機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在「原來這麼拍」第116集中,攝影師章柯越用了用到了3種膠片相機和1臺手機來告訴大家。
  • 富士X-Pro3無反相機模擬膠片+旁軸,街拍者復古之選
    富士第三代2600萬像素可換鏡頭無反相機X-Pro3整體保存了經典旁軸相機外觀和取景方式,機身框架由鎂合金製成,而頂蓋和底板(表面飾面)則由耐腐蝕的鈦製成(這個材料和工藝成本相當高)。最特別的是,它採用了隱藏式LCD取景屏。富士X系列相機總體採用特色鮮明的「經典」設計風格,其中尤其以效仿著名旁軸相機外形的X100和X-Pro系列為代表。
  • 理光
    理光GR1系列理光多數產品是中低檔相機,但是GR系列卻是真正的高級袖珍相機。
  • 膠片復興元年2020(120相機及膠片推薦)
    所以120的膠片會比135清晰大概6倍左右~~~因為大部分135膠捲本身不會太清晰(對於數碼機來說),所以120會顯得更加好,更加適合衝曬比較大型的照片120膠片畫幅較多有是66,67也有69與645的。135是36mmx24mm。
  • 遲到的一組黑白-紀念我的理光GR
    在GR之前,理光從2005年到2011年,一共發布了4代同樣焦段的GRD系列,只不過GRD系列的成像元件是1000W像素的1/1.7英寸的小底CMOS。理光GR, 18.3mm f2.8 鏡頭,APS-C CMOS    談到GR相機,肯定離不開日本攝影師森山大道。正是森山大道,讓這部理光DC成為了「街拍的信仰」。
  • 《國家地理》評選出10部最適合旅行的便攜相機
    這樣的搭配無疑是昂貴的,所以近日《國家地理》評選出了10臺對適合旅行攜帶的相機,這樣能夠在減輕你行李的同時,也能夠支持你拍攝出高水平的照片。富士 X-T1隨著膠片時代漸漸退出了時代的舞臺,越來越多的攝影愛好者都在抱怨再也沒有那種康泰時旁軸那樣緊湊而且漂亮的小相機,小小的相機裡面蘊藏著出乎意料的能量。
  • Leica M膠片旁軸相機的選型5要素
    而且喜歡旁軸的玩家至少會有兩臺LeicaM機:一臺無測光的古典機型,可用於裝X;一臺能測光的現代機型,常用於出片。為什麼?喜歡就不需要理由。關於Leica M膠片旁軸的選型,請你抽個空閒,捫心自問以下5個問題:v 我需要自動快門嗎?v 我需要機內測光嗎?
  • 便攜相機理光Ricoh GR1
    >      王琛影像博物館收藏的這臺35mm相機是1996年推出的理光GR1,它的定位是隨身便攜機,用於抓拍生活中的點滴。雖然已經生產了很多經典的口袋便攜相機,但是理光GR1的出世依然得到了業界和發燒友的極大矚目,一般觀念上都認為理光只能生產低檔相機,但是GR1不一樣,這是一臺卓越,強力的高級便攜相機,無論是性能還是可靠性都足以滿足苛刻的專業攝影師的要求
  • 深度解析徠卡膠片相機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膠片相機」是何方神聖,為何在這數碼當道的年代,仍有人痴迷於它。卷片鈕:底片的回卷與取出,如上片杆無法撥動時標示底片已經拍完,此時必須將底片回卷到片筒內。1.將過片鈕轉向R。2.將拉起式過片杆向上拉起(最高約11mm)。
  • 膠片攝影的一些心得
    而且相比於理光XR8取景器中的裂像對焦圈更大,更容易看清所以對焦要容易很多。當然尼康FM2不管是體積還是重量都在理光XR8之上。有多重呢,反正拿在手裡很墜手。當初選擇購入尼康FM2除了傾慕其超高的顏值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剛開始拍照的第一臺相機就是尼康的相機,現在已經不用了,閒置一個50 f1.8的手動鏡頭。查了一下可以用在尼康FM2上面完全沒有問題就果斷入手了。這顆鏡頭的成像質量也是很不俗的。
  • 10款最適合旅行的便攜數位相機
    自從數位相機取代膠片後,許多愛好者都抱怨再也沒了康泰時旁軸那樣緊湊漂亮的小相機。富士 X-Pro1 算是一個選擇,機身夠小成像夠好,然而和單反相比它的對焦和反應速度都難以令人滿意。這款相機的最新版本加入了延時拍攝、GPS 定位及 Wi-Fi 功能。丹讓我去大堡礁時帶上了這臺相機,我用它拍了很多水下的照片,它出片的通透令人難忘。這讓同行的人很是嫉妒,尤其是那個花了大把房費好沒拍到好片的。——Carolyn Fox,《國家地理旅行》雜誌主管奧林巴斯 OM-D E-M1
  • 回溯舊時光 膠片相機入門指南(上)
    相信不少朋友在選擇膠片相機時,都會迷茫很久。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膠片機的購買選擇吧!要入門膠片的話,首先要選擇一臺合適的相機(當然前提是有了一定的攝影基礎),跟數位相機不同,不同的膠片機用途、功能、操作可就大不一樣了。
  • 燕驚寒」說說我用過的相機鏡頭們(徠卡、富士、理光篇)
    :五、理光、富士篇沒錯,賓得被理光收購了,但賓得和理光原本是兩條路子,賓得相機和理光相機也並沒有合併。賓得相機除了K3上面加了理光的Logo之外,後面也沒再加過。而理光GR吸納了賓得的TAV檔,GR2還附加了賓得幾種色彩模式。除此之外,二者基本上還是不同的路數,所以單獨來寫。至於富士,本來我沒資格評價的,也就用過一款相機,用過幾天,想想還是簡單說兩句,也許是以偏概全,還望諒解。
  • 中畫幅旁軸新秀 富士發布GF670W相機
    近日,富士公司發布了新型中畫幅旁軸相機新品GF670W Professional,與現有的GF670類似,使用120/220格式膠片,擁有6×6、6×7雙格式拍攝功能,但用一支55mm f/4.5鏡頭替換了80mm f/3.5鏡頭。該機將在2010 Photokina 2010上展出,具體價格並未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