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包容的,但是什麼樣的藝術,才能稱得上真正的藝術呢?

2021-01-08 菌菌有理

大家好,我是「菌菌有理」。

前兩天一個朋友問我,你認為什麼才是「藝術」,你心裡的藝術是什麼樣子的?

這一下把我問的有點懵。因為從來沒認真思考過「藝術」。多年以來積累的知識,自我感覺也算勉勉強強踏進了藝術圈,但當這個問題出現的時候,又為答不上來而臉紅。後來我便問自己,藝術是什麼?我心裡的藝術到底是什麼樣的?為此還刻意去搜索了「藝術」這個名詞。

很奇怪啊!當我認真思考這些的時候,感覺世間萬物都可以稱之為藝術!

這麼說的原因,是因為在藝術眼光的基礎上,去看待事物的。就像「藝術」這個名詞一樣,藝術可以是宏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

是啊!往大了說,生活中處處都是藝術,大到飛機火車汽車,小到手錶衣服褲子鞋,生活用品,出行工具,似乎一切都是一種藝術形式!之所以稱之為藝術,因為它們都有「美」在裡面做著強大的支撐。所以「藝術」也離不開「美」。

而美,要展現的淋漓盡致,就需要不斷地學習專業知識,開闊思想,提升格局。藝術不光光是畫一幅畫,寫一首音樂,美麗的穿搭等等(通常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才是真正的藝術)就能定義它的。任何一個行業的頂尖人士所表達出來的專業思想,都可以稱之為藝術。機械老師把齒輪研究完成了藝術,音樂老師把樂器玩成了藝術,醫生把病人完成了藝術,電工把電玩成了藝術,軍人把打仗玩成了藝術,主持人把說話玩成了藝術……

思考一切似乎都與藝術有或多或少的關聯。

藝術是包容的,可以通過任何一種形式來表達。任何事物原本都是沒有生命的,我們賦予它情感,讓它成為靜止狀態下的生命,這便是「藝術」,也是藝術的價值所在。

如果現在還有人問我藝術是什麼?我會說:是任何東西學到精髓之後的表達,他可以簡單,也可以複雜。是世間的一切事物,它是生命的象徵,也是生命的延續,如果非要用一個名詞來定義它,我想這個名詞在我心裡應該是「情感」。因為有了情感,才能把無聲之物變成有聲,去影響一代又一代人。

領會藝術需要持久戰,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來為自己的藝術形態更新優化。

這便是我思考過後的藝術形態,也只不過是現階段的一種感受,並不能完全肯定的定義它,果真把藝術加上一個定義,那「藝術」便失去了它原有的意義。淺談而已,歡迎批評指正。

我是「菌菌」。

帶您領略不同的藝術形式

為您展現不同的藝術風採

喜歡別忘記關注我喲!

您心中的藝術是什麼樣子呢?評論區留言寫下您與藝術的故事吧!

相關焦點

  • 《和食》:什麼樣的日料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好料理呢?
    算是半個日料鍾愛者的我,看著琳琅滿目的日料店,有時候總在想什麼樣的日料店算是正宗的?什麼樣的日料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好料理呢?想要知道真正的好日料,要先了解日料的起源和發展過程,以及日本的飲食文化。日本飲食文化的3個特點為了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日本飲食,走進日本文化的另一種形態,徐教授在書中,向我們展現了日本飲食文化的3個特點:1、對食物原始滋味和其季節性意味的纖細感受日本文化中的美學藝術中對於美學的追求,給日本的料理文化帶來了顯著的影響
  • 純藝術 | 概念藝術與裝置藝術研討會
    如果一定要給純藝術定性的話,那它就應該是建立在美學範疇之上的藝術形式,分為裝置藝術、概念藝術、行為藝術、造型藝術等。好的作品集等於敲門磚,那麼如何能讓自己的作品集更打動面試官呢?這就要求你在調研階段中進行一些裝置藝術相關的創作,積累素材從而幫助豐富你的設計元素。所以製作一些純藝類作品,對於各專業的設計過程都非常重要。有些設計師之所以能設計出具有個人創意性的作品,在於他們了解從哪些方式來開拓自己的思路、增添自己的靈感。
  • 星空回顧 | 李博:這些孩子在告訴我們什麼是真正的藝術
    在這個艱難時期,如何對待弱勢群體,體現著每個國家文明的刻度,也體現了人心的抉擇;如何關照弱勢群體,多一點包容,多一點聯結,是公益與藝術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責任。藝術一直是全世界數十億人連結彼此的源泉,藝術跨越國界,展示人類的創造力、創新性和多樣性。
  • 藝術創作,是個什麼樣的狀態
    《藝術創作,是個什麼樣的狀態》作者:黛荷翁(原創)讀書,不是藝術創作?竊以為,藝術創作(Artistic Creation)的最終定義,應該是孤獨而另類的所謂藝術家,妄想著會有人跟他一樣懂得或明白,而以自以為是的不同手法和形式,把深淺程度各不相同的所謂對人生、生命或生活的體會、認識、精神積累或思考痕跡,試圖最徹底、最全面表現出來的一種行為的總和。
  • 徐震 x 潘瑋柏:潮流藝術要先成為潮流,然後再是藝術
    在消費社會,十分有意思的景觀是:一種文化現象、或一種文化場景,要先被消費,才能被更廣泛地討論和認知。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出圈」。樂隊的夏天、民謠,沒有一個不是。從這個角度看,以消費的方式「倒逼」藝術出圈的行動,可以說是激進的。再往前追溯,安迪·沃霍爾擁抱藝術和商業的結合,善於利用商業來消解資本的作用。
  • 《藝術死了》藝術畢竟活過
    沒想到影片很完整而理性地展現了所謂「藝術」在當代面臨的艱難格局。粗略地劃分下來,影片前半段在講藝術是怎麼死在娛樂至死、自以為是的「藝術評論家」手裡的,後半段在講藝術是怎麼死在市場運營中的。我認為「藝術死了」這句話在片中是站得住的。而根據深焦對導演的採訪,影片前半段令人震撼的真實感來源於真實的人對虛假信息的反應。導演發布了偽造的新聞,然後拍攝下收到新聞的人各式各樣的反應。
  • 藝術你真的理解了嗎?談談對藝術的理解!
    藝術的作用不是削弱更重要的是老黑格爾曾經預言,19世紀的藝術是藝術的最高高峰,後來的藝術會衰落,哲學會發展,因為絕對的思想會突破藝術的感性外殼,回歸自我,這就是哲學。二十世紀藝術的複雜發展證明了老黑格爾預言的失敗。在20世紀的頭50年裡,各種西方到20世紀50年代末,雖然藝術發展的勢頭有所減弱,但到了20世紀末十年後,西方將有藝術的復興。
  • 日本關西最大的藝術院校——大阪藝術大學
    今天名美美術教育為大家帶來日本關西最大的藝術學校——大阪藝術大學,大阪藝術大學作為關西地區最大的藝術院校,被稱為「關西四美之一(京都精華大學、京都造形藝術大學、成安造形大學)。」專業SHOW 大阪藝術大學的專業設置大致分為3個大方向:【造形】&【音樂】&【藝術設計】,15個科系,共計55個專業小方向。
  • 《藝術哲學》:瑰麗的藝術世界需要這三個因素
    你對植物的印象是什麼呢?想必是和有記憶時,看到的第一棵樹的樣子有關。北方挺拔消瘦的楊樹,是我對植物的感覺,南方的你是什麼樣的,我真的想像不來。在北方,我們大家談論楊絮,卻不懂南部的木棉花是怎樣的好看。而是想強調,只有真正了解了當時人們的生活,並且有意識地拋下自己根深蒂固的生活模式,才能真正走入這些歷史,欣賞他們的藝術。我想帶著這樣的想法,進入下面這三個完全不同的現實世界中時,才會有更多的審美愉悅縈繞心頭。
  • 藝術關注 || 中國畫藝術新銳——邱涵
    「藝術專輯」推廣資格。成立以來,在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得到了廣大藝術青年尤其是高校師生的積極響應,目前已成為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美術組織。河北省青年美術家協會致力於團結、凝聚、帶領藝術青年在藝術創作、學術研究、藝術交流、教育培訓、公共教育、藝術展陳、美術評論、投資收藏、藝術傳播、文創開發等諸多領域全面開展工作,努力打造「開放、包容、團結、合作」的藝術專業組織。
  • 《現代藝術大師》藝術破壁者
    四位現代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亨利馬蒂斯、巴勃羅畢卡索、薩爾瓦多達利。他們在某種程度上都是「chain breaker」,挑戰、打破是關鍵。安迪沃霍爾打破人們對藝術家的認知,藝術家可以以任意一種方式創造藝術,不只是繪畫雕塑等;馬蒂斯的色彩和構圖打破了古典繪畫的平衡、和諧與美:畢卡索打破傳統事物的表現形式我認為這些藝術家最偉大之處不僅在於自己的作品,更在於他們對當時乃至後來社會各界的影響。
  • 「潮流藝術」迅猛而來:塗鴉藝術、KAWS聯名,如何理解年輕人喜歡的...
    在近日舉行2020藝術上海圓桌論壇·藝享會上,知名藝術家、收藏家等專家學者與一線從業者從《同脈:藝術與金融》、《風口:迅猛而來的潮流藝術》、《賦能:中國現當代藝術的傳播與收藏》、《破浪:世界視野中的中國當代紙本》四場平行論壇中,共話藝術市場的新機遇、新版塊和新傳播渠道。
  • 挖掘真正有魅力的當代藝術
    從文化的角度對中國美術史進行研究,也包括西方美術理論的研究和討論,現任朱乃正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在去年的「一刻talks先見未來大會」上,她大膽預測藝術家不會被AI取代,然而今年她卻產生了顧慮與恐懼。當量子計算機時代到來,機器已能超越人類自主產生編碼語言,在未來,藝術家應該付諸什麼樣的行動來發揮人類的創造性呢?請聽她在「一刻talks 先見未來大會2019」上的分享。
  • 國際藝術雙年展給新疆藝術帶來什麼
    中國油畫學會會員、新疆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副主任亞裡昆·哈孜說,守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如何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優勢,轉化為當代文化語言,是新疆藝術家所面臨的研究課題,這也是新疆美術發展的突破點。  新疆畫家既要有本土的東西,也要吸收和借鑑現當代藝術的一些表現方式,才能讓創作不走老路,讓新疆的美術有一個更新更好的面貌。
  • BACC曼谷文化藝術中心|與世界新溝通,在藝術裡的生活看藝術人生
    泰國曼谷的當代藝術中心bacc坐落於曼谷市中心的暹羅廣場區,是一幢集藝術,音樂,戲劇,電影,設計和文化/教育活動於一體的文創大樓,每個時段都有相關主題展覽或者活動。        通常一樓都是舉行小型主題文創event的會場,二樓到五樓分布著咖啡館,商業藝術畫廊,書店,工藝品商店和藝術圖書館。
  • 天水藝術畫室培訓學校,文化與美的藝術之旅
    天水藝術是一所注重人文素養和學生核心素養全面發展的藝術優質學校。為了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拓展美術領域的文化視野,提高學子們的美術學科文化素養,我校於(2019年11月3日)精心組織了一場文化與美的藝術之旅,前往【全山石藝術中心】和【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參觀美術傑作。
  • 關於羅馬藝術的特點及建築繪畫藝術
    關於伊特魯斯坎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常常籠統的把希臘藝術與羅馬藝術混同在一起。自然,羅馬在消滅希臘之後,許多方面受到了希臘的影響,例如:神話、哲學、建築形式,甚至政治理念……羅馬後來建立了疆域遼闊的大帝國,領土範圍遠遠超過希臘文化活動的地中海區域。
  • 紀念聯合國成立75周年線上藝術研討會:藝術與可持續發展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葉小鋼圍繞「藝術與可持續發展」的主題,探討了在新冠疫情這次百年以來最嚴重的公共衛生事件中文藝的價值與作用,他以音樂文化為例,認為音樂文化應當面向時代發展、賦予其新的內涵,堅持交流互鑑,賦能當代音樂進步,依託科技進步,加快創新步伐;他同時表示,人類社會的探索與進步需要秉持多維、開放、包容的文化胸懷。
  • 藝術電影論壇 | 重燃藝術之光,奉獻藝術電影之美
    ,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舉行了「重燃•藝術之光:優秀國產藝術影片全國放映計劃」的主題發布暨啟動儀式。,努力為藝術電影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去年藝術電影論壇成為北京國際電影節六大主論壇之一,今年該論壇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持續提升。
  • 藝術 · 觀點 | 藝術經紀人時代(上)
    眾所周知,經紀人是順應某個行業的市場興起而產生的,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起伏變化已經歷數十載,大眾藝術消費的需求來臨已經讓一些畫廊主和古董商逐漸轉變為藝術品經紀人的角色。柯桐枝作品:《花好百合》68x68cm 2012年 紙本國畫 在西方,藝術品經紀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