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歌劇院數字版「指環」延期

2020-09-04 音樂周報

《尼伯龍根的指環》宣傳海報 Jake Terrey/攝

編譯 | 李瑾

澳大利亞歌劇院(Opera Australia)近期對外宣布:原定於今年11月10日至12月5日在布裡斯班昆士蘭表演藝術中心開幕的大型四聯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將被迫推遲到2021年與「瓦迷」見面。

澳大利亞歌劇院自2019年夏季宣布推出新版華格納歌劇,便受到業界的格外關注。其原因有二:其一,該版華格納四聯歌劇與歷史上的其他版本有著根本不同——這是一部全數位化的歌劇製作,採用全球最先進的數字照明技術和LED屏幕;其二,歌劇院特別邀請華裔導演陳士爭指導歌劇,新的導演將為這部歌劇注入全新的視角和東方色彩,賦予歌劇特殊的魅力。

延期——為了更大的成全

打開澳大利亞歌劇院的官網,頗具超現實主義風格設計的巨幅宣傳彩頁格外醒目:蔚藍底色下映襯的幾位女武神身姿曼妙,讓觀者仿佛置身於跨時空的夢境,宛若古代女子穿越時空來到未來。儘管澳大利亞歌劇院在官網宣布了新版「指環」延期的消息,但尚未告知明年演出的具體日期。

原定今年11月10日開幕的新版《尼伯龍根的指環》,共計15個小時,演出三輪,最後一套「指環」原定於12月5日演出,最高的套票售價2200澳元。根據歌劇院透露的信息,從3月中旬起,澳大利亞歌劇院已取消了多場歌劇的演出,如原計劃在3月演出的《卡門》《阿提拉》,4月雪梨海港歌劇節演出的《茶花女》,以及5月在墨爾本藝術中心演出的《蝴蝶夫人》《阿提拉》和《羅恩格林》。

澳大利亞歌劇院執行長羅瑞·傑夫斯向媒體透露,推遲歌劇演出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是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帶來的隔離問題,「大多數購票人住在昆士蘭州以外,由於昆士蘭州目前對維多利亞州和新南威爾斯州部分地區關閉了州境入口,國際旅行限制也仍在繼續,持票人能否前往布裡斯班觀演都是未知數。儘管境外觀眾接受入境後隔離兩周,但是邊境限制和社會距離限制,仍然給觀眾帶來很多問題和很高風險。」傑夫斯認為,「指環」堪稱是歌劇界的「珠峰製作」,如果歌劇院要「登頂」,絕不希望因為一些外部因素而讓這個項目懸在半空中。「歌劇院前期對這部歌劇投入了非常大的人力和財力,如果對外公演,那一定是希望給前來觀看歌劇的觀眾帶去全方位的精神體驗,而絕非缺憾。因此,這個延期的決定是正確的。我相信,我們這個項目的合作方和樂迷朋友們,一定會理解我們的決定。延期,其實是為了更大的成全。」

愛之主題——打造新的古老神話

「愛與死」的哲學思考始終貫穿在華格納的歌劇創作中。出生於中國、目前常住美國紐約的華裔導演陳士爭,曾因執導在紐約林肯中心演出的全本崑劇《牡丹亭》而聞名國際樂壇。

不過,在剛剛接到指導華格納這部大型四聯劇的時候,他還是心存疑慮,畢竟「指環」是歌劇界的巔峰之作,而且經典版本很多。面對這樣的挑戰,陳之爭既興奮又擔憂。「這樣的經歷,人生中只有一次。我當時擔心自己的經驗未必適合迎接這樣的挑戰,弄不好有可能是我歌劇生涯的終結。」但最終,他還是不願錯過這樣一個可以重塑古老德國神話的機會。

自打接手這個項目以來,陳士爭閱覽了所有他能拿到的資料:華格納的傳記、作曲家自己的作品和參考書等。「這就像慢煮。在過去的三年裡,我讓它在我的視野和腦海中成長。在某些特定時刻,但凡我在戲劇上有了任何的想法,我都會記下來。漸漸地,這一切思緒開始在我的腦海中逐漸清晰起來,直到我有了一個非常具體的想法:這是一種新的神話,是為未來的世界重新構想的指環。為了更新一個古老的童話,我想把它放在未來的鏡頭裡。我們想像了一個不同的宇宙,一個不同的視角。」

如何打通古老神話和未來的屏障?陳士爭決定用「愛之主題」來架構兩者之間的橋梁,這也是該歌劇最為強有力的核心主題。「在華格納的歌劇中,一旦放棄愛,人心就會衰竭,就會渴望得到更多的權力。權力腐蝕宇宙,腐蝕人心。只有愛才能戰勝一切。愛,拯救了人類。愛這個主題它是如此古老、如此原始,但它仍然反映了我們的內心世界。」

陳士爭為自己在「指環」創作中的旅程和收穫感到十分興奮,他也期待觀眾能在明年與他一同走進全新版本「指環」的世界,去體驗和擁抱一個富有想像力的神奇數字歌劇世界。

2021——

「指環」會更好

據悉,公眾有望在今年9月底之前獲悉明年「指環」上演的具體日期。羅瑞·傑夫斯將2020年形容為歌劇院「冬眠」的一年,也是劇院重整旗鼓、聚集能量的一年。「經過一年的儲備,我們期待明年是一個信心十足的新樂季的開始。這場流行病真正給我們所有人帶來的是,我們需要學會生活在不確定中,但仍要對未來滿懷希望。我們有信心,無論在2021年推出什麼,我們都有能力做到。」

重新安排開幕時間給歌劇院行政帶來一定的壓力,比如歌劇院還需協調參與歌劇項目的45個外部合作夥伴。傑夫斯說:「昆士蘭政府在這一點上幫助我們做了很多的工作,昆士蘭表演藝術中心、昆士蘭歌劇院以及我們所有的合作夥伴——包括酒店合作夥伴、旅遊合作夥伴、餐館和所有相關人士,都在積極協調我們的工作。這是一項艱巨的工作,但大家都很支持,我們也有信心能夠在明年實現新版歌劇想要達成的目標。」

澳大利亞歌劇院裁員渡難關

編譯 | 賈安琪

8月21日,澳大利亞歌劇院宣布將出售其名下位於亞歷山大港的倉庫以緩解其財務危機——那裡設有一些排練廳和辦公室,伴隨著固定資產出售,相關工作人員可能也將被裁員。

澳大利亞歌劇院執行長羅瑞·傑夫斯(Rory Jeffes)已於21日下午將這一決定告知所有員工。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表演藝術公司,澳大利亞歌劇院已取消超過570場演出,這使總收入佔比達50%的票務收入全線流失,金額達7500萬美元。傑夫斯在告全體員工的信中說:「2021年演出還將受場地容量、健康規定、旅行限制等各種不確定因素影響,預計本輪出售亞歷山大港倉庫也只能短期緩衝財務危機。為了保護我們引以為傲的藝術成就、豐富澳大利亞的文化生活,我們需要重新架構組織和新財務方案來謀求長期運營。」

今年3月,澳大利亞歌劇院以部分員工停崗並支付80%薪水的方式削減其開支,但這仍難以維持其巨大的運營支出。歌劇院現已就裁員計劃中的失業問題進行員工諮詢,固定期限合約的員工和臨時僱員的續約也被凍結。澳大利亞藝術工作者擔心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健康危機與經濟危機下,這僅僅是澳大利亞藝術行業裁員潮的開始。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中央歌劇院完美收官華格納巔峰巨作 「尼伯龍根指環」之《萊茵的黃金》
    2016年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中央歌劇院完美收官華格納巔峰巨作「尼伯龍根指環」之《萊茵的黃金》2016年9月19日,中央歌劇院歷時四年集全院之力精心打造全華班華格納巔峰巨作華格納的指環系列被認為是歌劇界的巔峰之作,世界上沒有幾家歌劇院能獨立完整上演這部鴻篇巨著,這也成為歌劇界名副其實的「試金石」。2013年,時值華格納誕辰200周年之際,作為國家級頂尖的歌劇團,中央歌劇院勇挑重擔,以極大的魄力、決心和實力以一團一院之力挑戰世界歌劇的巔峰之作——華格納的指環系列。
  • 新民晚報數字報-大腕雲集的《尼伯龍根的指環》
    有朋友知道我最近幾年特迷華格納,就借我一套德國指揮家魯多夫·肯培執棒的《尼伯龍根的指環》,英國皇家柯文特花園歌劇院演出,錄製於1957年。我是1958年生人,也就是說,在我出世前一年,就已經有了這個演出,差不多有一個甲子了。而當我在聆聽過程中越來越迷上這套錄音時,這才發覺,2016年正是魯多夫·肯培(1910—1976)去世40周年。
  • 華格納歌劇《女武神》再造「指環」傳奇
    中青在線北京 10月18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蔣肖斌)時隔12年,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再次唱響北京國際音樂節舞臺 。選自「指環」四聯劇的華格納力作《女武神》,將於10月24日、27日 兩晚在保利劇院上演。指揮大師梵志登將執棒香港管弦樂團,與多位國際頂尖華格納歌唱家聯袂登臺,再造「指環」傳奇。
  • 《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鎮三山-協助拍攝
    雪梨歌劇院是澳大利亞的地標建築,也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200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第1幅圖】此作品由江西攝影愛好者邱先生在著名的河北地區拍攝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第2幅圖】此作品由紹興攝影愛好者雍先生在著名的哈爾濱地區拍攝
  • 《指環》初級聆聽指南
    最近十年,北京和上海已經有三套四輪德奧歌劇院完整的《指環》上演,「中國製造」亦將在今年克盡全功。即便如此,能作為「千分之一」的觀眾進入保利劇院、國家大劇院或上海大劇院恐亦非易事。眼見社會各界名流都開始為輿論所動,為能躋身《指環》觀眾行列而蠢蠢欲動的時候,我們所能夠保證擁有的權利還是聽唱片,在《指環》的唱片版本面前,我們是奢侈者,奢侈到連拜羅伊特節日劇院、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倫敦皇家歌劇院、柏林國家歌劇院和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都「等閒視之」的程度。
  • 這麼多版本的《尼伯龍根的指環》 讓你一次看個夠
    《尼伯龍根的指環》是德國音樂家華格納作曲及編劇的一部大型樂劇,整劇於1848年開始創作,至1874年完成,歷時共26年。
  • 好攝之圖:澳大利亞之雪梨歌劇院
    很長一段時間裡在我的心目中,雪梨歌劇院就是澳大利亞的另一個名字,小時候的我甚至一度以為雪梨是澳大利亞的首都。
  • 無詞指環,80分鐘的華格納精髓
    83歲的指揮家馬澤爾還記得,1965年當他前往德國擔任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的音樂總監時,第一個提議,就是恢復華格納作品的演出。馬澤爾與華格納的淵源頗深。1960年,他只有30歲時就受邀前往著名的拜羅伊特音樂節指揮華格納的《羅恩格林》。1968年,他以一個美國指揮家的身份將《尼伯龍根的指環》帶回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的舞臺。
  • 華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 北歐神話的鴻篇巨製
    1876年8月13日,《指環》全劇於拜羅伊特劇院(又名節日劇院)首演,分四天上演,共演兩次,每天下午4點開始一直持續到深夜。首演的指揮是漢斯·裡希特。當時,演出盛況空前,幾乎整個歐洲的音樂人士都齊聚這個萊茵河邊的小地方,甚至到了拜羅伊特發生食物短缺的程度。
  • 庫客現場 | 華格納「指環」第三部《齊格弗裡德》
    ↑↑↑1月21日(今晚19:30)庫客現場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專欄將繼續為大家播放華格納「指環」系列中第三部樂劇《齊格弗裡德》(Siegfried),敬請收看!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次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演員陣容吧。第一幕ActI侏儒米梅在辛苦的用齊格林德留下的斷劍鑄劍,因為只有將其重新鑄造成寶劍後,齊格弗裡德才能用寶劍將【守護財寶的】巨蟒殺死,這樣米梅就可以獲得指環【金錢和權利的象徵】。
  • 拜羅伊特、《尼伯龍根的指環》與華格納
    【域外雜談】  作者:餘美慧  一直聽說拜羅伊特歌劇節一票難求,筆者很幸運,在網上搶到了套票《尼伯龍根的指環》(以下簡稱《指環》),多年的夙願終於成行。今年的拜羅伊特歌劇節舉辦於7月25日到8月28日,《指環》演出是在8月8日、9日、11日和13日。
  • 史上最偉大的唱片製作 蘇堤指揮華格納《尼伯龍根指環》全集
    1871 年華格納為了上演《尼伯龍根的指環》全劇,開始在德國南部小城拜羅伊特(Bayreuth)籌建專用的歌劇院。在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 慕尼黑新天鵝堡的建造人) 資助下,節日劇院於1876 年建成。
  • 華格納作品《尼伯龍根的指環》9月上海演出
    早報記者昨日獲悉,這部巨作將於9月16日起由德國科隆歌劇院原班人馬搬演至上海大劇院。此次上演的是四部全本,也就是說觀眾需要4個晚上總計15個小時才能看完全劇。東方早報記者 安婧 (圖片來源:東方早報)德國科隆歌劇院全新版本《尼伯龍根的指環》對華格納作品進行了哲學層面的詮釋拜羅伊特因《指環》成為樂迷聖地《尼伯龍根的指環》(下文簡稱《指環》)的劇情最早見於史詩《尼伯龍根之歌》。它來自於多瑙河地區,一奧地利人根據北歐古代傳說,約在1200年用中古高地德語寫成。
  • 庫客現場 | 華格納「指環」第四部《諸神的黃昏》
    1月25日晚19:30(今晚),庫客現場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專欄將為大家播放華格納「指環」終結篇——《諸神的黃昏》,敬請收看!(視頻點播將截止到1月28日晚19:30)華格納「指環」系列第四部《諸神的黃昏》於1876年8月17日在拜羅伊特首次上演,成功的為「指環」這部鴻篇巨作的首演畫上了完滿的句號。
  • 如何評價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
    第三幕依附指環的力氣,阿爾貝裡希統治了全族,並從弟弟米梅手中奪走黃金打造的隱形盔甲(頭盔),米梅向眾神抱怨。眾神來到地洞,阿爾貝裡希變為龍,而火神用計使其變為田雞後將其捉住。第四幕主神奪回指環和寶貝,巨人又來討債,主神交出黃金但是數量不敷,巨人要求指環,主神夷由。
  • 史上第一位錄製《尼伯龍根的指環》全劇的女指揮(下)—— 西蒙妮·揚(Simone Young)
    從陽光明媚的澳大利亞到終年見雪的挪威,西蒙妮克服了氣候反差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反應,以極大的熱忱投入到工作之中。不過,正當她在北歐默默耕耘之際,孰料這邊廂她的祖國又向她發來了熱情的召喚。原來,雪梨歌劇院的原音樂總監波寧吉離任前向劇院舉薦了他的這位昔日弟子作為自己的繼任者人選。對於這項任命,西蒙妮欣然接受了,因為那裡畢竟是她指揮生涯起步的地方。
  • 出自指環的指環賦予指環
    長篇史詩《尼伯龍根之歌》在歷史上的改編作品眾多,其中以華格納的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最為有名。塔利亞劇院話劇版《指環》將華格納歌劇和史詩中的情節相拼合,加之極具風格的人物設定和舞臺空間,為觀眾呈現了一種不一樣的《指環》體驗。劇一共分為四個篇章,含幕間休息共約七個小時。
  • 中央歌劇院創排兩部大戲 《萊茵的黃金》9月震撼首演
    中央歌劇院創排兩部大戲 《萊茵的黃金》9月震撼首演 ( / 2)發布時間: 2016-09-14 11:00:17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蘇向東  |  責任編輯: 唐佳蕾 中國網新聞9月14日訊 (記者 蘇向東)中國網記者13日獲悉,中央歌劇院兩部新排大戲——華格納鴻篇巨製《
  • 尼伯龍根指環-萊茵的黃金
    華格納歌劇院於1872年5月22日奠基。當日華格納親自指揮《貝多芬第九交響樂》以示慶祝。劇院工程費約需25萬美元,開工時只籌到三分之一;於是就劇院一面建,餘款一面籌。四年之後歌劇院落成,華格納在此舉辦了第一屆拜羅伊特歌劇節。上演了自己全套的《尼伯龍根指環》:8月13日上演《萊茵的黃金》,次日演出《女武神》;16日上演《齊格弗裡德》,17日演出《眾神的黃昏》——後面兩部是首演。
  • 尋城記 約恩烏松與雪梨歌劇院的愛恨情仇
    澳洲人也有這樣一句話:「來澳大利亞,沒看過雪梨歌劇院就相當於沒來。」 澳大利亞的雪梨歌劇院以其頗具特色的建築設計聞名於世,它的外形如同剝開的橘子瓣,又像是海邊散落的貝殼坐落在澳大利亞雪梨港畔。這座現代化的歌劇院落成於1973年10月20日,於開工14年後,終於對外開放,由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揭幕剪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