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還會有人不喜歡吃義大利麵嗎?那他一定少了很多樂趣。
雖然義大利麵的統稱是Pasta,但它種類實在是太多了,每個種類都有它特定的名字。當你在一家義大利餐廳點菜的時候,一定遇到過這樣的困惑:我就想吃義大利麵啊!哪來這麼多spaghetti,capellini,看得我腦仁疼。
其實也不用感到奇怪,就像我們中國也有很多種類的面啊:鹼水面,粉條,粉幹,掛麵,泡麵,米粉,人家外國人內心的os不比咱們少。
看了今天的文章,以後你在餐廳點義大利麵就不會腦袋一團漿糊啦~
◆細條型◆
==========
Spaghetti
長面
▼
Spaghetti是最傳統的義大利麵形狀,也是我們平時最常見到的一種義大利麵。它是義大利麵中的基本款,也是一款比較百搭的義大利麵,既可以搭配由番茄製成的紅醬或以羅勒與橄欖油為主料的青醬,還可以與芝士、奶酪一起搭配,不過最常見的是加意式番茄肉醬一起食用。
Capellini
天使的髮絲
▼
Capellini是比Spaghetti更細一點的面,因為形狀細長金黃,就像傳說中天使的秀髮所以又叫做「天使的髮絲」(Angle Hair)。Capellini適合搭配清淡或是較稀的醬汁,如橄欖油及剌山柑醬或是由海鮮製成的醬汁。如果用太過濃鬱的面醬,可能吃幾口就會覺得膩了,而且配料的味道太濃,會完全蓋掉面的美味。
Bucatini
▼
Buca就是孔洞的意思,它比Spaghetti粗一些,中間是空心的。
Fusilli
螺旋粉
▼
Fusilli就像放大版的螺絲釘,其螺旋的形狀,能更好的將醬料捲起,是最適合用於製作沙拉的義大利麵形狀之一。
Vermicelli
▼
也是細面,介於Spaghetti與Capellini之間,一般是短於5cm。
◆扁條型◆
==========
Fettuccine
義大利寬面
▼
Fettuccine意為「薄片」,是片狀較窄的麵條,有點像我們平常吃的河粉,但Fettuccine嘗著更有彈性和嚼勁。
Lasagne
千層面
▼
千層面通常是由新鮮麵皮,中間夾入肉餡、奶酪或是蔬菜層層疊起,大多為方形,用焗烤的方式料理而成,有時還會淋上一層用無鹽奶油製成的白醬汁。
Linguine
小舌頭
▼
因為形狀貌似鳥的舌頭而得名,像Spaghetti,但扁一些,類似中國的掛麵,適合搭配比較濃稠的醬汁。
Tagliatelle
意式乾麵
▼
與Fettuccine相比會窄一點、厚一點,是新鮮揉制的麵團壓切而成的,和白松露搭配是經典吃法之一。
◆通心粉型◆
==========
Macaroni
通心粉
▼
Penne
斜管面
▼
Penne兩頭尖尖的,其斜口處類似於鵝毛筆筆尖的造型,中空部分與表面淺刻紋可最大限度地鎖住醬汁的美味。不僅可以加番茄、大蒜、食用油和紅辣椒來調製最古老的義大利菜式,還可以配合肉末、洋蔥、西芹、胡蘿蔔和番茄調製成波倫尼亞菜式。
Rigatoni
粗通心麵
▼
直著切出來的筒狀意面,帶橫槓,比較粗。
◆故意弄出花樣騙小孩吃飯型◆
==========
Orecchiette
貓耳朵
▼
耳朵形狀,一般為手工製作。內軟外韌,不論是搭配醬汁作為主食,還是加入橄欖油與其他食材拌成沙拉作為配菜,都十分適宜。
Farfalle
蝴蝶面
▼
捏成蝴蝶形的片狀意面,兩側細薄,中間厚實,適合搭配番茄醬或奶油醬。
Conchiglie
貝殼面
▼
形狀像貝殼的面。適合搭配細碎的肉醬、鮪魚醬或奶油醬,也可以用來做麵條湯,或是用於意式油醋醬汁的沙拉中。
Jumbo Shells
大貝殼面
▼
貝殼形的大片,用來填塞奶酪。
Strozzapreti
扼殺教父
▼
是義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區的代表性意面,也是最早出現的意面之一。配料簡單,只用水和小麥粉做成。直徑較小,長短合宜,形狀類似一塊被滾動的毛巾麵團,仔細看去有些「扭曲」。義大利人形象地戲謔它為「扼殺教父」面。
Rotelle
車輪面
▼
橫截面為車輪形的短通心粉。
Radiatore
層層面
▼
Alphabets
字母面
▼
通常會放在湯裡起點綴作用。
◆帶餡型◆
==========
Ravioli
意式肉餃
▼
用肉類或芝士作為餡料,做成四方形或半月形。
Tortellini
意式餛飩
▼
字面意思是「小餡餅,」這種環形的麵食裡面包著肉類和義大利乳清乾酪或帕爾瑪奶酪。較大的版本被稱為tortelloni。
◆疙瘩型◆
==========
Gnocchi
意式土豆球
▼
歷史悠久的橄欖狀的麵疙瘩,現多由土豆泥摻麵粉製成。
你最愛的面叫什麼名字呢?你記住了嗎?
(本文部分參考微信公眾號:悅食中國)
新歐洲專稿,如需轉載請私信本號獲取授權,違者必究。歡迎分享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