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賣出700000套鴨子,重歸南京的北京烤鴨這樣吃!

2021-02-27 更南京

每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傳奇。就像熱乾麵之於武漢,雲吞麵之於廣州,麻辣兔頭之於成都,烤鴨之於南京。

南京人對鴨子是很挑剔,能在他們心中佔到一席之地的「外地鴨」都有不同的閃光點。

而既不失傳統工藝,又有創新吃法的北京羲和雅苑烤鴨坊作為美食屆的一股新生力量,成功在南京的「烤鴨屆」逆襲成功。

羲和烤鴨是羲和雅苑的經典菜,基本上是每桌必點,每年都能賣出700000多套!

要想烤鴨好吃,食材非常重要,這裡的鴨子生長於雁棲湖畔,由天然穀物飼料加維C餵養的北京填鴨,而且烤制時間長達50分鐘,因為去除了多餘油脂之後鴨肉才會更香。

和其他的烤鴨店不一樣的是,在這裡吃烤鴨多了一份趣味。【一鴨三吃】你嘗試過嗎?這裡的三盤肉加八寶盒的吃法可以說是獨一份兒了。

第一盤是酥脆的鴨胸脆皮。這一盤只有8片,可以說是整隻鴨子最精華的部分。鴨皮酥脆,入口即化。這裡一定要強推【藍莓醬+跳跳糖】的組合!真的不是黑暗料理!

用鴨皮蘸著跳跳糖和藍莓醬放進嘴裡,感覺就像是在舌尖上跳動的一曲踢踏舞,充滿著童年的回憶。

第二盤是口感細膩的鴨胸肉,搭配上羲和秘制芥末醬,酸中帶甜,猶如一支熱情迷人的倫巴,讓人怦然心動。

第三盤是連皮帶肉的鴨腿肉,肥而不膩。最適合傳統的卷餅吃法(鴨餅+鴨腿肉+甜麵醬+蔥絲+黃瓜條)。當然, 輕輕轉動八寶食盒,還可以通過不同配料的組合把傳統烤鴨吃出西式甜品的味道!

如果你以為羲和雅苑只是一家烤鴨店,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這裡還有各路經典美食來等你發現,這裡給大家推薦幾道必點精品吧!

這道灌湯海膽小黃魚看起來很普通,但在烹飪的講究可不少,且配料極多。

黃魚肉質非常鮮嫩,而且小小的一條魚配料極多。

手工熬製的皮凍,搭配新鮮海膽,讓小黃魚的口感更豐富;手打蝦滑用來封住魚肚中的滿腹小驚喜……

吃的時候,輕輕劃開魚肚,滿溢的湯汁鮮上加鮮,幸福感MAX!

大多數人對老壇酸菜的第一印象都是汪涵的廣告語「有人模仿我的臉」,但羲和雅苑的這道老壇酸菜魚一般人可模仿不了。

老壇酸菜都是從成都坐飛機來的,脆爽開胃,然後用3年以上老雞、老鴨和8年以上金華火腿等花費7-8小時來吊湯,每一滴都是精華。

酸爽的味道並不是醋帶來的,而是來自雲南酸木瓜秘制濃鬱酸湯,嘗起來有淡淡自然果香。魚肉是鮮活淡水鱸魚最嫩部分,入口即化。一片魚,一口酸湯,巴適得很!

松茸茗嶺養生老雞湯,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道大補的菜品。從食材到器皿,無處不透露著補補補的氣息,很適合現在「保溫杯裡泡枸杞」年輕人。

先從器皿來說,這道菜用的都是產於四川雅安的縈經砂鍋,不同於其他玻璃製品,這樣熬出來的雞湯會更醇厚。用來煲湯的水是「川藏水5100」的礦泉水,富含多種礦物質。

配菜採用雲南的姬松茸、火腿、梅肉、瑤柱等多種食材,增加雞的鮮香味!

配菜都這麼講究,那主菜當然要求更高。這道菜選用的都是3.5斤左右的老雞,因為這時雞肉最肥美,而且營養價值最高。

用滎經砂鍋小火慢燉,有效鎖住雞的鮮香,開蓋香氣彌溢,回味悠長。

這道菜的食材都是從昆明遠道而來的,宣威雲腿和牛肝菌的品質超高。取肥瘦相間的火腿肘部,與牛肝菌一起用高湯煨燴,味道極其豐腴,回味無窮。

興化酥鱔燉魚麵筋也是羲和雅苑的招牌菜之一。


一道看似簡單的張氏炒肉絲,但蔥的挑選和剝法、肉絲的切法和重量、以及各自的寬度和長度、烹飪火候等等,都有著嚴格的要求。

這裡不得不誇味道濃鬱的秘制醬汁,口味微甜微酸,讓蔥香與醬香相互襯託。蔥絲脆嫩,肉絲嫩滑,再配上炸得金黃酥脆的手工芝麻狀元酥餅,每一口都超滿足,根本停不下來!

興化酥鱔燉魚麵筋也是羲和雅苑的招牌菜之一。

選用鮮活興化筆桿青,因為它肉質的最為細嫩。再取最肥嫩的鱔背部分,大火爆成酥鱔,將鮮活草魚手工剔骨後,捶打成魚丸,製成魚麵筋。

最後將魚麵筋放入濃鬱雞湯中吸飽湯汁,輕輕一咬,Q彈勁道又多汁。

鰣魚是長江三鮮之一,對生長環境要求極高,所以羲和雅苑的鰣魚都是養殖供應商每天快運到店,這樣才能保證食材新鮮。

一般有古法蒸和湯蒸兩種方法,羲和雅苑採用的是古法蒸:用頭抽(高級黃豆醬油)經過複雜工藝文火熬製濃稠醬汁,讓魚鱗中的脂肪滲入魚肉,魚肉更香。

一家餐廳的環境是否符合自己的品味,有時候比菜品本身更重要,只要來到羲和雅苑,就能感受到精緻的中國風。

雕花、屏風、山水畫,這裡既有古色古香的東方經典,又有南京城的現代都市風格,和印象中吃烤鴨的地方大不相同。

中國風的磚牆、屏風、雕花木窗,搭配餐廳裡隨處可見的創意元素,雅致又不失俏皮,來過一次就印象深刻。

店裡有許多包間,小到3、4人的隔間,大到一二十人的包廂,不論家庭聚餐還是商務宴請,都是個讓人滿意的好地方。

是不是有點心動想來嘗試一下呢?

別急,小南南還有福利送給大家哦~

福利時間


超驚喜【更南京粉絲福利菜品】來咯~只要關注更南京公眾號,就可免費獲得乾隆白菜一份!憑本篇推文到店,原價要108元的招牌酸菜魚只要58元/份!

(當然這兩重福利都要到店消費烤鴨一隻才能生效哦)

店名:北京羲和雅苑烤鴨坊

地址:中山路18號德基廣場一期4層

 禮樂‖ 撰文 

 漆偉偉 || 視頻創作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如需轉載請聯繫

此篇內容為廣告

相關焦點

  • 南京烤鴨歧視指南
    畢竟烤鴨如此多嬌,南京的滷菜店遍布十一區,規模大致相同,水平參差有別,一場用腳投票、用嘴實踐的戰鬥在所難免。出於鴨都人民的驕傲和維護自家鴨鴨的感情,各大滷菜店的忠粉們暫時忘記了包容寬厚的大蘿蔔性格,形成了N套有組織有紀律的烤鴨鄙視鏈。
  • 南京的高端北京烤鴨店—羲和雅苑
    我自己一個人偷偷的去,悄悄的吃,自己花錢自己吃。作為一個有輕微社恐的人,我很煩跟這店那店的老闆產生那麼多私人友誼,所以就不要來那套了。我所寫的只代表我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在我個人到店時的所有感受。我能保證我寫的真實反映我到店的情況。店家把東西做好吃,把環境服務做好,把控好細節,別割韭菜別搞過分的噱頭。遠比跟我這散扯強。
  • 中國最愛「吃鴨」的城市,每年將吃掉上億隻鴨子,是不是你家鄉
    人們說到烤鴨,就會想起北京,但鴨子的做法有很多,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其中,沉迷於吃鴨的並不是北京,而是南京這個城市的人們。基本上每年都能吃到2億隻的鴨子,簡直太讓人驚訝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張烤鴨,成都的燒鴨子
    張烤鴨,成都的燒鴨子作者 : 車輻 節選自<川菜雜談>吃過幾次張烤鴨,感覺它就是老成都的燒鴨子
  • 南京人到底有多愛吃鴨子?
    網絡上有這樣一個段子,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遊出南京。雖然是個笑話,但足以體現南京人有多愛吃鴨子了。 充滿貴氣的古都金陵,如今因為對鴨子的狂熱而被稱為「鴨都」。南京人常說:三天不吃鴨,走路要打滑。據說南京人一年要吃掉一億多隻鴨子。
  • 「鴨」力不大,鹽水鴨配老滷,價格親民,南京人吃鴨子的確正宗
    上一期說了北京鴨烤北京烤鴨,經過追查才發現北京烤鴨來源於「六朝古都」南京,南京烤鴨可以說是北京烤鴨的前身,今天我們就正式向大家介紹一下南京的鴨子。南京的鴨子據史書記載,早在公元前500多年的春秋戰國時期,南京就開始「駐地養鴨」。
  • 說說北京烤鴨
    北京人喜歡吃烤鴨,全聚德的烤鴨自然是最地道的,最正宗的,我從小到大應該去全聚德吃過三次烤鴨吧。烤鴨的做法最早是朱元璋建都於南京後,明宮御廚便取用南京肥厚多肉的湖鴨製作菜餚,為了增加鴨菜的風味,採用炭火烘烤,使鴨子吃口酥香,清末年間廣州沫沫烤鴨,肥而不膩,受到人們稱讚,即被皇宮取名為"烤鴨"。公元15世紀初,明朝遷都於北京,烤鴨技術也由南京帶到北京,並被進一步發展,北京烤鴨由此出現。
  • 商細蕊在南京吃的鹽水鴨,是金陵人的心頭好
    ,有這麼一句話——沒有一隻鴨子可以活著離開南京,每年被南京人吃掉的鴨子連起來可以圍著地球好幾圈,而鹽水鴨就是南京人的心頭好。鹽水鴨是南京著名的特產,又叫做桂花鴨,因為每年桂花盛開的時候也是鴨子最肥美的時候,此時醃製的鴨子也是一年中色味最優質的。南京位於長江中下遊地帶,北邊是遼闊的江淮平原,東邊是富庶的長江三角洲,全市河流、湖泊星羅棋布,非常適合鴨子的生長。
  • 美食丨史上最走心北京烤鴨排行榜:你考慮過鴨子的感受嘛
    有篇文章記載,日本皇室有段時間(大概是1980年代)從全聚德買了烤鴨,用專機和專用的設施再運回東京品嘗,這大概是一個記錄。老胡曾經在柏林吃過中餐館的北京烤鴨,在布拉格有名的「好兵帥克」餐館吃過當地版的烤鴨,更在東京的華人餐廳裡吃過烤鴨……在國內,很多城市都有簡化版的烤鴨即「京式片皮鴨」,但最後發現去北京皆遠矣。
  • 這隻北京烤鴨是北京鴨做的嗎?另一個角度看北京烤鴨
    今天我們聊一下鴨子,從首都北京的北京烤鴨成名於明朝宮廷皇室,所說是農民皇帝朱元璋愛吃,後被他的後代帶到北京城的。朱元璋最初吃的烤鴨應該是南京地區的高郵鴨,高郵鴨是中國「三大名鴨」之一,有「未聞高郵人,先知高郵蛋」的美譽。後來明成祖不是遷都到北京嗎?古代運輸條件比較低下,只好就近取材,剛剛北京鴨進入當時廚師視線。
  • 北京烤鴨的家庭做法,讓您在家就能吃大菜!
    這兩道菜品用料講究、製作工序複雜,一般來說只有在飯店才能吃到,家庭廚房很難做得出正宗的北京烤鴨和九轉大腸。廚房達人胡雅雯也表示,在家可以做出北京烤鴨!對此,許大廚和飯小二都覺得難以置信,許大廚認為,真正的北京烤鴨要符合這幾點要求:皮酥肉嫩、棗紅色、肥而不膩、味道純正,而胡雅雯信心滿滿地表示自己做的家庭版烤鴨都符合要求!
  • 烤鴨和北京相愛,並不是一場意外!
    看來賞心悅目,吃來唇齒生香,欲罷不能。作為一隻企鵝,內心是很羨慕隔壁家大紅大紫的鴨子的。一隻烤鴨是這樣爬上世界美食之巔的北京烤鴨,其實是個混血雖然叫做北京烤鴨,但其燜爐技法來自南京,切絲的蔥白來自山東,面醬來自保定,大蔥面醬式的搭配吃法,則是北方民族的專利,更不用說,填鴨的鴨種選擇、
  • 聽說……日本人吃烤鴨只吃皮?
    坊間一直盛傳,日本人吃烤鴨只吃皮,不吃肉。你聽說了嗎? 以我們樸素的智慧來看,一隻鴨子由鴨皮和鴨肉組成,只吃皮、不吃肉完全不科學啊。所以,這是真的嗎?這次我們就來說說日本的中國烤鴨,順便說說中國的烤鴨……首先,在日本的中華料理店吃烤鴨,的確有隻吃皮、不吃肉的吃法。
  • 一個南京人可能不懂做飯,但他一定知道鴨子的「365種死法」
    © juliagolysh雖然北京烤鴨名揚全球,但在中國,說起最會吃鴨的人,南京人認了第二,無人敢認第一。南京的鴨子不像正宗北京烤鴨那般只能作為發了工資後的自我獎勵,而是成了南京人生活的一部分。最低只要¥1.5就能得到舌尖滿足。
  • 北京烤鴨吃哪家?答曰:意境烤鴨!
    大董烤鴨原為北京烤鴨店,總經理董振祥暱稱大董,由此得名。
  • 「煮熟的鴨子不會飛……」這段南京人zan鴨子的視頻火了!
    這兩天,家樓下的烤鴨店接連開門了,惦記了個把月的南京人火速集結,只為zan半隻鴨子解解饞。 萬萬沒想到的是,我大南京zan個鴨子都自帶「熱搜體質」。下面這段視頻,火了!
  • 海爾生態合伙人:讓北京烤鴨成為家宴上最橫的一道菜
    相傳,朱元璋「日食烤鴨一隻」,兒子朱棣也遺傳了老爸的口味。篡位遷都北京後順便帶走了不少南京烤鴨高手,很快北京烤鴨名聲大噪,成為官府人家的席上珍品。萬萬沒想到600年後,3個男人發起了一場烤鴨革命,讓舊時王謝堂前鴨,飛入尋常百姓家。今天,我們一起走進3位烤鴨生態合伙人的故事。
  • 《穿越時空的愛戀》——80、90後的北京烤鴨記憶,饞到你流口水!
    ▲吊爐烤鴨不過這種烤鴨也不是北京原生的,而是從南京傳入的。我們都知道,明朝最早是建都於南京的,後來到了永樂朝才遷到北京。而這種吊爐烤鴨的方式,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從南京傳到北京的。永樂年間的老便宜坊,也就成了今天北京烤鴨的鼻祖。一隻優秀的烤鴨煉成吃北京烤鴨,最好的季節是秋天,其次是春冬季。秋天時鴨子的脂肪最為肥厚,而夏天填餵出的鴨子容易「掉膘」,烤出來皮薄有花紋。鴨子的選擇,大致有下面這幾種:
  • 關於北京烤鴨,大多數人不知道的一些「秘密」
    華人餐館和超市更喜歡北京鴨,除了鴨肉以外,他們還購買鴨子的其他部分,如鴨舌、鴨腳、鴨心、鴨肝、鴨胗和鴨頭。美國農業部(USDA)統計,美國人平均每年每人消費鴨子三分之一磅,遠遠落後於雞肉的消費。由於亞裔美國人喜歡鴨舌、頭和腳產品,將其視為美味,因此許多過去都丟掉的鴨頭和鴨腳,現在都成了食品。因為許多美國人養鴨,讓一些農產品也找到了市場。
  • 吃不到北京烤鴨?大叔教你家常烤鴨,外焦裡嫩,香氣撲鼻,超好吃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首發,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分享是一種美德~廣東人寧可吃福建人,都不想吃半片北京烤鴨,這也許真的不是誇張。講真,要不是鵝的腦子有包,燒鵝和烤鴨根本傻傻分不清楚。不過賣相終究只是誘騙食客下嘴的膚淺陷阱。對於吃慣了肥嫩鵝肉的廣東人民來說,北京烤鴨就是徒有虛名,吃起來皮幹肉糙口感極差,它唯一的優點大概就是能刮掉食道死皮。對烤鴨極其引以為豪的老北京,聽到這裡忍不住要,他們根本無法理解,老廣究竟是如何把那不冷不熱外皮軟塌的燒鵝吞進喉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