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光武帝手下第一謀士,東漢開國第一功臣,雲臺二十八將第一位

2021-02-13 鄧氏宗親圖譜

關注鄧氏宗親圖譜,就是鄧氏基因圖譜。只要您姓鄧,這裡就應該有您的身影和聲音。留言或轉發,您隨喜!點上面的藍色的鄧氏宗親圖譜,就解密了鄧氏家族的基因圖譜!

在中國歷史上,西漢王朝麒麟閣十一功臣、東漢王朝雲臺二十八將、以及大唐王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這三個系列的功臣,是後世文臣武將一直追求的最高榮譽。在這三個系列的功臣當中,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可能是後世最熟悉的了,今天小編不談凌煙閣功臣,談雲臺二十八將。所謂的雲臺二十八將,是指當年輔助東漢光武帝劉秀建立帝業、復興漢室江山的二十八位功臣,當然功臣也是有排名的,今天小編給讀者們介紹雲臺二十八將第一位,他是光武帝手下第一謀士,東漢王朝開國第一功臣,他就是鄧禹。(鄧氏宗親圖譜)

鄧禹生於公元2年,出身一個較為殷實的家庭,他自幼勤奮好學,年紀稍長就去了長安學習。在長安,鄧禹結識了漢室後人劉秀,很快成為莫逆之交。【春祭雲臺首將 清明緬懷元侯】鄧氏家族清明祭湘鄉鄧禹墓這時候王莽剛剛篡奪漢室江山,建立了新朝。不過王莽實行的改革措施非常超前,根本無法實行並適應時局,新朝在建立後的短短數年間,統治就搖搖欲墜,滅亡已是近在咫尺。

劉秀和鄧禹見長安混亂,經常在一起談論對於國家的未來,兩人的想法高度一致,於是分別離開長安回到家鄉等待時機。公元23年,是新朝統治的最後一年,綠林軍、赤眉軍相繼起義,劉秀得知情況,也在家鄉南陽郡起兵,鄧禹遵守當年的承諾,前往投靠劉秀,成為其心腹謀士。綠林軍率先攻入長安,滅掉了新朝,隨後綠林軍擁立漢室後人劉玄為帝,建立玄漢,因劉玄年號「更始」,又叫「更始政權」。

本來劉玄、劉盆子、劉秀這幾個人都是漢室後人,光復漢室江山是共同的目標,但因為種種原因,他們互相敵對和決裂。公元25年,劉秀稱帝,建立東漢王朝,年號「建武」,開始統一天下的大業。同年,更始政權的軍隊先後被劉盆子的赤眉軍和劉秀的東漢軍擊敗,劉盆子率先取代劉玄,國號還是玄漢,但皇帝換成劉盆子,因年號「建世」,又叫「建世政權」。【鄧氏祭祖】全球鄧氏家族祭拜河南御駕莊鄧禹冢最新資訊(請以此為準)

在劉秀統一天下的過程中,鄧禹作為劉秀的心腹謀士,他提出得到民心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每下一城,劉秀率先做的都是安撫百姓,得到百姓的熱烈響應和支持。同時鄧禹認為己方實力尚且不能與建世政權決戰,必須廣納人才、招攬英雄,開創與劉秀的先祖漢太祖劉邦那樣的宏圖大業。短短兩年時間,在鄧禹的出謀劃策下,劉秀手下就收攬了一大批有真才實學的文臣武將,其中很多都成為雲臺二十八將之一。

公元27年,劉秀派了鄧禹、馮異等人率軍與建世政權決戰,最終成功擊潰建世軍隊,建世帝劉盆子向劉秀投降,建世政權滅亡,劉秀入主長安,延續漢室江山。但此時天下仍為平定,全國仍有很多的割據政權,劉秀先後派出包括鄧禹在內的文臣武將率兵平定。最終在公元37年,劉秀稱帝的第12年,平定了所有割據政權,統一了中國。【祭拜鄧元侯·鄧氏豫聚首】熱烈祝賀鄧氏家族濟源祭拜鄧禹公大典圓滿落幕

劉秀統一中國後,對昔日輔助自己的文臣武將論功行賞,因鄧禹和劉秀是布衣之交,從劉秀起兵開始就一直跟隨自己,十數年來為東漢王朝的建立、統一中國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勞。劉秀和鄧禹的關係,用劉秀自己的話來說,就好像當年劉邦和張良的關係一樣,鄧禹當之無愧的東漢王朝開國第一功臣,官至王侯。

雖然鄧禹位居王侯,但他從不為自己謀私利、置私產,而是兩袖清風,因此深得劉秀和朝臣的高度稱讚。最終在君臣同心下,經過戰爭洗禮後的劉漢王朝,很快在一片斷壁殘垣下恢復過來。

公元57年,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去世,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由第四子漢明帝劉莊繼承皇位。作為先帝功臣,鄧禹得到了劉莊非一般的尊重,他臥病在床時,劉莊親自前往探望。直到公元58年,鄧禹安然離世,壽終正寢,終年56歲。後來劉莊為了紀念那些輔助先帝建立東漢王朝、統一中國的一眾功臣,命人設立「雲臺二十八將」畫像,鄧禹位列第一位,居功至偉。

相關閱讀:

【緬懷先祖·禹公千古】2017年春祭四十七世祖鄧禹公

【鄧氏盛會】首屆鄧氏家族祭拜鄧禹公活動盛大啟幕

【禹公祭祀·漢禮大典】全球鄧氏家族祭拜鄧禹公大典

【鄧氏護冢】香港鄧氏宗親會高度關注禹公冢的保護

【迎聖祖回族 抬禹公過河】鄧氏家族迎禹公回族儀式

鄧禹和劉秀的同窗之誼,間接成就了東漢霸業,流傳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東漢雲臺二十八將 鄧禹排第一?
    古人說雲臺二十八將上應二十八星宿。他們在西漢末年波雲詭譎的亂世中,審時度勢,感會風雲,擇良主而棲,最後封侯拜相,垂功名於竹帛。永平中,漢明帝劉莊追憶感懷前世開國功臣,在南宮雲臺圖畫二十八將。雲臺二十八將為什麼鄧禹能排名雲臺二十八將之首?一、軍師兼導師。鄧禹十三歲受業長安,與遊學長安的劉秀相識,兩人的同窗之情非常好。當聽說劉秀受更始帝派遣持節徇行河北時,鄧禹甩門而出、杖策北渡。
  • 同為王佐之才,東漢的雲臺28將,為何沒唐朝凌煙閣24功臣名氣大?
    同為王佐之才,東漢的雲臺28將,為何沒唐朝凌煙閣24功臣名氣大?劉秀的雲臺28將,為何沒李世民的凌煙閣24功臣名氣大? 其實,早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被繪圖表彰之前的東漢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漢明帝劉莊便命人在洛陽南宮雲臺閣畫了二十八位大將的畫像,史稱「雲臺二十八將」。
  • 鄧禹:東漢開國的第一功臣
  • 東漢雲臺的二十八將中,如果單論軍事能力,誰最厲害?
    眾所周知,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手下「雲臺二十八將」,在這二十八人中,鄧禹排名第一,但那是按功勞而論。 岑彭與馮異都在「雲臺二十八將」之列,一個排名第六,拜舞陽侯,徵南大將軍;一個排名第七,陽夏侯,徵西大將軍。
  • 成語「披荊斬棘」由來:東漢雲臺二十八將之一:大樹將軍馮異
    一、初識劉秀:馮異,字公孫,潁川郡父城縣(今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東)人,出自姬姓馮氏,周文王后裔,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雲臺二十八將第七位。馮異又推薦許多同鄉,如後來同為雲臺二十八將的銚期等,劉秀任命他們為掾史,馮異、姚期等人,隨從劉秀到一起達洛陽,馮異很快成為劉秀的得力助手。當時,綠林軍更始政權定都長安,但是,山東赤眉軍、河北銅馬軍不服,割據隴蜀的隗囂(AO,二聲)、公孫述等人也不服,劉玄急欲平定河北,想派劉秀前往討平河北,部下諸將皆以為不可。當時流行一個童謠:「得不得,在河北。」
  • 光武中興先賢--雲臺二十八將
    漢明帝永平年間,明帝追憶當年隨其父皇打下東漢江山的功臣宿將,命繪28位功臣的畫像於洛陽南宮的雲臺,故稱「雲臺二十八將」。後世民間傳說,雲臺二十八將對應上天二十八星宿,是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下凡轉世。為漢光武帝劉秀重興漢氏江山的二十八員大將。二十八星宿    傳說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下凡轉世。鄧禹字仲華,南陽新野人,太傅高密侯。
  • 細數雲臺二十八將 鄧禹高居榜首無爭議!
    加入鄧氏家族群請添加微信號:dx474830549最近小編在刷一部影視劇《秀麗江山》,看到大家都在談論光武帝劉秀和皇后陰麗華,卻忽略了幫劉秀打天下的雲臺二十八將。細數雲臺二十八將,我們鄧氏家族鄧禹公高居榜首無爭議!
  • 東漢覆滅,是因為桓靈二帝嗎?
    桓帝和靈帝是東漢覆亡的開始。這個說法對嗎?咱們先看一下東漢的帝系表。東漢從公元25年到220年,共196年。共有14個帝王。         光武帝(劉秀),在位33年。  明帝(劉莊)、光武帝第四子,在位18年。  章帝(劉炟)、明帝第五子,在位13年。  和帝(劉肇),章帝第四子,在位17年。
  • 一直打敗仗的鄧禹,為什麼能位居雲臺二十八將之首
    但不同於後世,新朝末年的亂局僅用了十數年便得以終結,而一統之功則歸屬於光武帝劉秀和他的功臣集團。為了追感功臣,劉秀之子明帝劉莊命人在洛陽南宮雲臺閣畫了二十八位開國元勳的畫像,正應天上星宿,是為雲臺二十八將。這其中,有平定巴蜀的吳漢,有攻破鄴城的賈復,有威震隴西卻英年早逝的岑彭,有為人愛戴的「大樹將軍」馮異……總之都是久經戰陣,武名赫赫的大將。
  • 古代開國之君為何偏愛屠殺功臣,真實原因令人抓狂
    「愚忠」,如果韓信在楚漢爭霸的關鍵時期聽信謀士蒯徹之言,選擇「另起爐灶」,自立為王,從而三分天下,那會是一種怎麼樣的局面?為了平天下、定社稷,他們既對功臣很是不放心,但也對功臣很倚賴,因為在徵戰的關鍵時刻還離不開這些功臣們的智謀和勇猛,因此,絕不能赤裸裸地屠殺這些功臣。比如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他建立隋朝時,南邊還有陳國存在,直到多年後,隨著隋朝的強大,這才派兵將陳國給滅了,完成了南北大統一。這個時候,他對手下功臣們的依賴還來不及,又怎麼會怎麼敢屠殺功臣呢?
  • 這和功臣們一特性有關
    光武帝劉秀在「雲臺二十八將」等功臣的輔佐下,建立東漢王朝。劉秀在位23年期間,沒有殺過一位功臣,也沒有一位功臣造反,君臣關係非常融洽,因此後人稱讚「君臣交盡其美,唯東漢為盛焉」。那麼劉秀稱帝後,為什麼沒有大規模殺戮開國功臣呢?
  • 東漢時期劉秀手下的武將誰最厲害?
    東漢時代劉秀手下的武將,誰最兇猛?劉秀的兒子漢明帝劉莊已經給他們做了排名,這就是他在洛陽南宮雲臺閣命人給劉秀座下二十八名將的排名繪像,史稱「雲臺二十八將」。馮異字公孫,潁川父城人,從小性喜念書,尤好《左氏春秋》與《孫子兵書》這類的兵書,首先其軍事理論程度就絕對是雲臺二十八將之首。別的馮異的帶兵極為「整潔」。他的兵打起仗來,無論是進是退都極有章法,攻堅衝在最前面,行軍則走在末了面,並且毫不與其它戎行爭道,以免爆發不必要的辯說。亂世中的兵不免有些軍紀上的問題,但只需馮異所部從來沒有過一次擾民舉動,這是一支真正的威武之師仁義之師。
  • 雲臺二十八將之一:蓋延
    東漢中興將領,雲臺二十八將之一。力大能挽硬弓,以勇力聞名邊疆,原為郡守彭寵部下。後來,隨同吳漢歸順劉秀,久經戰陣,協助劉秀建立東漢。劉秀稱帝後,任虎牙大將軍,封安平侯,參與消滅王郎、劉永、董憲、蘇茂,周建,龐萌、隗囂、公孫述等割據勢力,平定先零羌族。建武十一年,拜左馮翊,領兵如故。建武十五年,卒於任上。蓋延身高八尺,能挽弓三百斤。
  • 東漢雲臺二十八將之劉隆簡介,被劉秀封為什麼侯?
    長大後參加反對王莽政權的活動,後投奔劉秀,久經戰陣,協助劉秀建立東漢,是東漢中興名將,「雲臺二十八將」中排名第十六。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為此,他派鄧禹兵進關中;命寇恂經略河內,負責兵馬糧餉補給;又任命馮異為孟津將軍,統率魏郡(郡治鄴縣,今河北臨漳西南鄴鎮東)、河內郡的部隊防守孟津(古黃河津渡名,在今河南孟津東北,孟縣西南),以防洛陽的更始軍隊北上;自己親率主力北徇燕趙。
  • 中國古代魔幻戰爭:流星怪雲助陣,東漢光武帝劉秀1萬擊敗40萬人
    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領軍的「昆陽之戰」,堪稱中國古代最魔幻的戰爭,場面堪比科幻大片。劉秀這個人,從老天爺那裡領了一個人生贏家的劇本。首先他有個牛逼的姓氏——劉,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槓槓的皇族後人,所以能夠理直氣壯地扛起大漢的旗號。
  • 疾風知勁草,東漢開國大將王霸的霸氣人生
    本文是作者《清林劍客聊古代名將》系列之31,東漢開國名將之王霸的故事。王霸(?—59年),字元伯,潁川郡潁陽(今河南省許昌市)人 ,東漢著名的開國將領,也是雲臺二十八將之一,位列二十三位。是最早的一批追隨劉秀的高級將領,在劉秀困難時不離不棄,到後來獨立鎮守邊關二十餘載,為維護東漢邊疆穩定立下了極大的功勞。
  • 他才是三國第一謀士!
    東漢末年,亂世三國,給無數英雄創造了一個施展自己才華的絕佳的平臺,能在亂世中建立功業,被世人所傳唱。尚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的,不是一人能單挑上千敵軍的將軍,更不是紙筆如劍的文臣,而是大將手下的頂級謀士!
  • 為什麼人們在提到東漢創業團隊的時候,僅僅能夠想到劉秀一人呢?
    ,而他手下的功臣幾乎很少讓人能夠銘記,而這個王朝就是東漢,那麼為何人們在提到東漢創業團隊的時候,僅僅能夠想到劉秀呢?其實,劉秀的創業團隊也是人才濟濟,功績最為耀眼的就是後世稱為「雲臺二十八將」的武將們,這些人追隨劉秀蕩平河北,消滅各路諸侯,最終重新建立大一統的大漢王朝,也就是說從創業的角度去看,這些功臣們能力絕對沒有問題,甚至可以說是那個時代能力最突出的一群武將了,否則也不會成為最後的勝利者,而導致這些功臣不出名的原因,在小編看來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 雲臺二十八將:耿弇
    那是因為他在長平之戰後,把趙國四十萬的降卒給坑殺殆盡。唐朝的黃巢、明朝的常遇春,也算是殺人眾多。但常遇春、白起和黃巢三個人,都比不上另一個人,那就是東漢的開國大將——耿弇。戰場上殺死人原本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古代的冷兵器時代,更需要士兵貼身搏鬥。刀槍不長眼,死傷是家常便飯的事情。
  • 東漢故事:劉秀第一位超級猛將,熟銅鐧大戰岑彭不敗,逼岑彭用鏢
    ,儘管東周列國系列,以及楚漢爭霸系列也都是評書話本的常見素材,但是在那些小說中,突出名將個體的內容不多,即使是「春秋六傳」中有野龍袁達和李牧、獨孤臣等名將,但也沒有東漢雲臺二十八將那麼鮮明而又精彩的單挑故事,包括楚漢在內,一個西楚霸王項羽就可以秒殺群雄,所以袍帶書最典型的單挑特色,在這些相關小說中體現得不明顯,直到劉秀滅莽興漢的故事,才有了各路名將展示風採的細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