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十二釵正冊哪首詩詞對應了雍正皇帝胤禛的結局

2020-12-24 一夢解紅樓

愛新覺羅胤禛

是康熙皇帝二十四位序齒皇子中的第四子

生於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

母親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

由於母親出身低微

所以胤禛自幼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撫養

十一歲時孝懿仁皇后薨逝,胤禛又回到自己生母德妃身邊。

雍正

那麼十二釵正冊中哪首詩詞對應了雍正的一生及結局呢?

便是書中第五回 遊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 中的

只見畫著一張弓,弓上掛著一香櫞,也有一首歌詞雲:「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夢歸。」

我們看「畫著一張弓,弓上掛著一香櫞」

先看「香櫞」怎麼解釋,香櫞通佛手,佛手是香櫞的變種,卻不似香櫞內心苦澀,佛手色澤嬌黃(皇家專用之黃色)形態玲瓏,自古以來被譽為富貴吉祥之寓意

那麼「弓上掛香櫞」的意思就是大清朝弓馬得天下,雖然戰爭苦,但是終於江山到手,香櫞已入我囊中,自然富貴、吉祥、好比如意在手之人,指代掌權者。

「二十年來辨是非」這句中的「二十年」,又是作者不得已而為之的迷惑之語,反向思維法,實則是十二年,從1722年雍正繼位(次年1723年改年號雍正)到1735年雍正駕崩,1735減去1723等於十二年(實則當權十三年),作者用句子中的「來」字化解掉了這個誤差。「辨是非」分辨一下孰是孰非。

「榴花開處照宮闈」雍正的母親孝恭仁皇后,薨於1723年6月25日,陰曆五月,正是北京石榴花開的季節。「照」有類似用「風月寶鑑鏡」照一照,你的皇位來路正不正的意思。「宮闈」有奪宮,韋背的意思。說明作者是不相信雍正的。

整句的意思是,在雍正的母親這裡(或者是她的薨逝這件事上)便能照見他的皇位來路不正。因為雍正的母親在得知是雍正繼位後,表現非常反常,先是要自己殉葬康熙皇帝,而後在雍正的繼位大典上又極不配合,拒絕朝賀,拒絕皇太后尊號,拒遷寧壽宮。而後半年的時間便薨逝了。

孝恭仁皇后

「三春爭及初春景」這裡的「三」就是代表一二三,加上初春,那麼三春就是排行第四,指代胤禛,初春指代大阿哥胤禔。

這樣就說明雍正有類似胤禔一樣迫害其他阿哥之意,胤禔鎮魘太子胤礽,胤禛繼位後把其他阿哥關的關,流放的流放,大多死在雍正的前面了。

也有胤禔死後半年緊隨著雍正便駕崩之意。

「虎兔相逢大夢歸」這就簡單了,1722年是虎年,走過了一個完整的十二地支,到1735年兔年,從虎年輪迴再遇到兔年,雍正便結束了他的帝王生涯。

一個讓世人爭論最多的雍正王朝便結束了。

相關焦點

  • 《紅樓夢》裡十二釵正冊哪首詩詞對應了廢太子胤礽的結局
    愛新覺羅.胤礽是康熙皇帝二十四位序齒皇子中的嫡次子生於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由於嫡長子早殤同年六月初三胤礽被冊封為皇太子>而母親孝誠仁皇后則由於難產崩逝愛新覺羅胤礽《紅樓夢》中所寫的「金陵十二釵正冊」「金陵十二釵副冊」這兩冊則對應了康熙皇帝的序齒的二十四個兒子至於又副冊另說至於為什麼用釵裙女子來寫男子這點以後會解說那麼金陵十二釵詩詞中哪首是照應了他的一生呢?
  • 《紅樓夢》裡哪首詩詞對應了皇九子胤禟的一生及結局
    愛新覺羅胤禟是康熙皇帝二十四位序齒皇子中的第九位生於1683年10月17日母親為宜妃郭絡羅氏胤禟那麼在《紅樓夢》裡哪首詩詞對應了胤禟的一生及結局呢?那就是第五回「遊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中的「後面便是一片冰山,山上有一隻雌鳳。其判雲: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衰。」
  • 悲情金陵十二釵小結
    金陵是一個省,是《紅樓夢》故事的發生地;「釵」指女兒,太虛幻境薄命司以十二為一組將賈府上、中、下三等女子編成正、副、又副三冊。第五回完整出示了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姐、李紈、秦可卿十二位正冊女性名單。
  • 攻略《紅樓夢》裡的十二釵,可能是一代人對國產黃油最後的回憶
    《十二金釵》一開始就提供給扮演賈寶玉的玩家一個「科舉考試」的主線劇情,在三個月的時間裡,玩家不僅要「好好學習」通過考試,還要按照劇情攻略居同樣住在大觀園中的姐妹們(不過這「十二金釵」並非原著中的十二釵)。
  • 百年誤讀紅樓夢--《通解紅樓夢》目錄
    作者筆鋒再次直指雍正,矯詔篡權奪位。(展開……)九 茫茫大士與渺渺真人……(39)觀看講座  雍正《醒世歌》裡面杳杳(渺渺)之類,再加上王莽的莽莽,能湊成茫茫大士(堪比王莽的隆科多),渺渺真人(胤禛的藩邸舊人:年羹堯)。正是這兩人大展換術,助四阿哥胤禛坐上了龍椅寶座。
  • 雍正當皇帝後,八爺、九爺、十爺下場如何?並不是電視劇中結局?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駕崩,胤禛繼位,即為雍正皇帝,胤禩的後半生就此定性。雍正皇帝剛一上位,為了表現兄弟友愛以及包容大度,任命了胤禩與胤祥、馬齊、隆科多等四人一起總理事務,並且還進封了他為和碩廉親王,也正是這時候開始,雍正的兄弟們將胤字改為了允字。之後,胤禩又被理藩院尚書,受命辦理工部事務。好日子也到此為止了,等到雍正進一步鞏固了政權後,就開始對胤禩下手。
  • 紅樓夢裡的詩詞到底是什麼水平?這三個方面很不錯
    《紅樓夢》是一本白話小說,但是很多初讀的人都會認為它是文言文,是不好讀懂的小說,可是真實情況並不是如此。書中有很多的詩詞不假,可是它們並非不能理解,相反地為了讓大家都能夠讀懂,其中的詩詞都採用了不同的方式去呈現,正因為這樣書中的詩詞有了不同的意義。那麼在《紅樓夢》中的詩詞到底是什麼水平呢?
  • 揭密雍正皇帝的十四位成年兄弟的結局
    微信ID:shuolishigushi這十員虎將,歷史中威震三軍,但在演義中卻被人忽視矮化,可悲可悲清朝入關後第三位皇帝,愛新覺羅胤禛,經過九王奪嫡,終於得到皇位。後來,這些政治上的反對派,逐漸被胤禛一個一個處理掉。大阿哥允禔,在太子廢立中得罪皇父,被奪封爵,幽於府第。康熙派貝勒延壽等輪番監守,並嚴諭:疏忽者,當族誅。允禔已成為一隻不見天日的死老虎。雍正十二年(1734年)死,以貝子禮殯葬。這是玄燁直接封殺的。不能算到胤禛頭上。二阿哥即廢太子允礽,被禁錮在鹹安宮。
  • 《雍正皇帝》和《雍正王朝》裡,與歷史相衝突的一個謎團
    國產良心劇《雍正王朝》,自打播出後好評如潮。但是卻又有解釋不清的BUG。筆者曾寫過一篇文章《優秀歷史劇<雍正王朝>也有雷人的劇情,存在個謎一般的無頭公案》,講述的是《雍正王朝》裡邊的廢太子胤礽為什麼要毒殺自己的情婦鄭春華。但其實《雍正王朝》裡還有BUG,而且是一個更大的BUG,堪稱全劇第一謎團,與這個謎團相比,廢太子毒殺自己的女人的事小的不能再小了!
  • 雍正稱帝後,「四爺黨」成員結局如何?
    號稱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一生雄心不已,創下一番霸業。但英雄遲暮,桓公晚年時,由於他的五子熱衷於爭權,連病重的老子齊桓公都無暇顧及。齊桓公被餓死後,兩個多月都無人給其發喪,遺體都生了蛆蟲。對於齊桓公的晚年慘況,康熙皇帝都不勝唏噓,擔心自己步齊桓公的後塵。康熙皇帝的擔心也是不無理由的。
  • 紅樓夢閨閣昭傳三春人物共幾人?揭秘判詞從晴雯始至可卿終的寓意!
    紅樓夢閨閣昭傳三春人物共幾人?揭秘判詞從晴雯始至可卿終的寓意!《紅樓夢》金陵十二釵一共有幾人?很多人認為一共有九冊,共一百零八人!而且把很多男子也算入在內!姜子認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那麼,《紅樓夢》閨閣昭傳,三春人物共幾人?
  • 康熙皇帝是被雍正毒死的嗎?
    對於康熙皇帝的死因也有著各種傳言,而牽涉其中的依然是清朝歷史上爭議最多的雍正皇帝,因為有人說康熙就是被雍正害死的,這也是後世對雍正的皇位合法性持懷疑態度的原因,但到底康熙是怎麼死的,有著各種爭論,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都拿不出確鑿的證據。
  • 通解紅樓夢40 | 正十二釵的名號特徵
    直到現在東北方言還是這麼讀哦。4)八阿哥胤禩,禩是個異體字,同祭祀的「祀」。右邊「異」是「異」的繁體字。5)十四阿哥胤禎,反切注音:之盈切zhēng,音貞,正也,即正月的正。現代漢語裡,「禎、貞」都讀做zhēn了。其它字如:祐、禟、祹,讀半邊是可以的。
  • 《紅樓夢》判詞中的秘密(上)
    在太虛幻境中,賈寶玉看到了《紅樓夢》中很多角色的判詞。這些判詞,是用比較隱晦的詩句,講出了故事中主要人物的結局。這對紅樓夢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因為紅樓夢是一個缺失了結局的故事。讀者可以從這些判詞中猜測人物的結局。
  • 《雍正王朝》:鄭春華作為胤禛繼位的重要棋子,如何制約3位皇子
    《雍正王朝》是一部近年來極為經典的歷史題材電視劇,講述了雍正大帝波瀾壯闊而又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其中,雍正皇帝胤禛艱辛而又充滿殺機的繼位之路想必給許多觀眾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無論是四阿哥胤禩也好,還是十四阿哥胤禵也罷,是萬萬不敢舉報胤禛私藏妃子的。試想一下,如果有人想靠鄭春華扳倒胤禛,那麼勢必會需要一番調查,把皇帝的醜事揭穿,會有好果子吃嗎?另一方面,鄭春華還有三大價值。 第一,可以防止十三阿哥胤祥背叛自己。
  • 雍正、孝聖憲皇后、敦肅皇貴妃、郭絡羅氏,竟現身紅樓夢!
    清世宗雍正(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以勤儉著稱,死後葬清西陵之泰陵。雍正王朝僅兩任皇后: 孝敬憲皇后(1681年6月28日—1731年10月29日):烏拉那拉氏。於雍正元年1723年03月10日被冊立為皇后。死後葬於清泰陵。
  • 雍正王朝:雍正能放過知道他太多秘密的鄔思道嗎?鄔思道結局如何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一個神一般的人物,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運籌帷幄,最終幫助胤禛走向至尊之位。在封建王朝歷史裡,「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悲劇不斷上演,有很多一心輔佐主子成為帝王的人物,功勞顯赫卻落沒有好結局。那麼,鄔思道的結局又如何呢?聰明的鄔思道懂的「高處不勝寒」的道理,在幫助雍正奪嫡成功後,選擇遠離權力核心,以「半隱」的原則,才能保命。
  • 鄔思道為胤禛殺掉坎兒,難道沒有預料到自己結局?他非常清楚
    在書裡有這麼一段是比較悽涼的,這天晚上,夜黑風高,大雪紛飛。胤禛在九龍奪嫡中終於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成為了康熙的接班人,未來的雍正皇帝。可是他有一件心事沒有了,當天夜裡,他沒有住在皇宮,而是在安排好宮中的事務後,打道回府。那麼這位新皇帝回府是要做什麼呢?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殺人滅口。這天晚上,曾經幫助胤禛奪取皇位的所有府上成員,一起吃了一回慶功酒。
  • 在《雍正王朝》中輔佐過雍正的鄔先生,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
    在《雍正王朝》中輔佐過雍正的鄔先生,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雍正王朝》是講公元一七二三年清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北京九城戒嚴,康熙皇帝駕崩,舉國震驚。繼位者不是當了近四十年太子的二阿哥胤礽,不是精通經史的三阿哥胤祉,不是賢名遠揚的八阿哥胤禩,也不是深受康熙鍾愛的大將軍王十四阿哥胤禵,而是素有「冷麵王」之稱的四阿哥胤禛。胤禛並不是朝野看好的人選。
  • 雍正皇帝上位之後,到底是怎麼對待其他幾個和爭儲的兄弟?
    四皇子胤禛是個野心很大的人,既然太子被廢了,自己何不也爭一下呢,同時四皇子胤禛也是個心思縝密,頭腦聰明的人,如果明爭,容易被八皇子胤禩陣營的人算計,並且還容易招來父親康熙皇帝的厭惡,綜合考量之下,四皇子胤禛選擇暗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