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胤禛
是康熙皇帝二十四位序齒皇子中的第四子
生於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
母親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
由於母親出身低微
所以胤禛自幼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撫養
十一歲時孝懿仁皇后薨逝,胤禛又回到自己生母德妃身邊。

那麼十二釵正冊中哪首詩詞對應了雍正的一生及結局呢?
便是書中第五回 遊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 中的
只見畫著一張弓,弓上掛著一香櫞,也有一首歌詞雲:「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夢歸。」
我們看「畫著一張弓,弓上掛著一香櫞」
先看「香櫞」怎麼解釋,香櫞通佛手,佛手是香櫞的變種,卻不似香櫞內心苦澀,佛手色澤嬌黃(皇家專用之黃色)形態玲瓏,自古以來被譽為富貴吉祥之寓意
那麼「弓上掛香櫞」的意思就是大清朝弓馬得天下,雖然戰爭苦,但是終於江山到手,香櫞已入我囊中,自然富貴、吉祥、好比如意在手之人,指代掌權者。
「二十年來辨是非」這句中的「二十年」,又是作者不得已而為之的迷惑之語,反向思維法,實則是十二年,從1722年雍正繼位(次年1723年改年號雍正)到1735年雍正駕崩,1735減去1723等於十二年(實則當權十三年),作者用句子中的「來」字化解掉了這個誤差。「辨是非」分辨一下孰是孰非。
「榴花開處照宮闈」雍正的母親孝恭仁皇后,薨於1723年6月25日,陰曆五月,正是北京石榴花開的季節。「照」有類似用「風月寶鑑鏡」照一照,你的皇位來路正不正的意思。「宮闈」有奪宮,韋背的意思。說明作者是不相信雍正的。
整句的意思是,在雍正的母親這裡(或者是她的薨逝這件事上)便能照見他的皇位來路不正。因為雍正的母親在得知是雍正繼位後,表現非常反常,先是要自己殉葬康熙皇帝,而後在雍正的繼位大典上又極不配合,拒絕朝賀,拒絕皇太后尊號,拒遷寧壽宮。而後半年的時間便薨逝了。

「三春爭及初春景」這裡的「三」就是代表一二三,加上初春,那麼三春就是排行第四,指代胤禛,初春指代大阿哥胤禔。
這樣就說明雍正有類似胤禔一樣迫害其他阿哥之意,胤禔鎮魘太子胤礽,胤禛繼位後把其他阿哥關的關,流放的流放,大多死在雍正的前面了。
也有胤禔死後半年緊隨著雍正便駕崩之意。
「虎兔相逢大夢歸」這就簡單了,1722年是虎年,走過了一個完整的十二地支,到1735年兔年,從虎年輪迴再遇到兔年,雍正便結束了他的帝王生涯。
一個讓世人爭論最多的雍正王朝便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