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時期的愛情:阿里薩經歷了622個女人,為何說自己保持童貞?

2020-12-21 心安歷史說

英國文學雜誌《瓦撒非利》曾經在多個國家的知名作家之中進行了一場調查,在過去的25年之中,對這些作家們影響最大的文學作品,即是馬爾克斯的魔幻現實主義小說《百年孤獨》。

如果你去訪問中國當代的任何一位重要的小說家,他們十有八九都會提到馬爾克斯,提到《百年孤獨》。生活在80年代的青年作家,正在經歷文學形式大轉型時期,惶惶無依之時,馬爾克斯在中國作家之中引起了文學爆炸。

1982年,56歲的馬爾克斯因為《百年孤獨》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1985年,馬爾克斯出版了人生巔峰之後的第一部小說,也是他的另一部代表作《霍亂時期的愛情》。

一個已經被諾貝爾獎封神的頂級作家,寫了一部關於愛情的小說。要知道20世紀後的現代小說已經慢慢形成了一種固執的偏見,愛情這個亙古不變的主旋律,卻成了很多小說創作的"雷區",仿佛觸及就會俗不可耐。

而馬爾克斯並沒有什麼忌諱,已經即將60歲的他,用一種氣勢恢宏的語調寫出了柔情萬分的文字。相比於《百年孤獨》,馬爾克斯認為《霍亂時期的愛情》是他最好的一部作品,傾注心血。

故事的背景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男女主角的愛情維持了半個世紀之久。讓他們分分合合的不是命運的無奈,而是他們自己對愛情的理解和選擇。

這部小說開始於一場撲朔迷離的案子,一位攝影師的自殺,引起了他的好友、德高望重的醫生烏爾比諾對年輕時代愛妻的回憶,他和妻子費爾明娜從浪漫的戀愛走向婚姻。故事似乎要繼續著烏爾比諾的回憶,描寫著這長達半個時期的夫妻情感。沒想到故事突然轉彎,烏爾比諾因為好友的去世惴惴不安,在捉鸚鵡的過程之中突然摔落梯子而死。於是男主人公阿里薩就這樣在葬禮上出現了。

當年因為私生子的身份,和費爾明娜以書信相戀兩年的阿里薩慘遭拒絕,傷心欲絕地離開了深愛的女人。幾十年的打拼之後,他終於成了內河航運公司的老闆。這半個世紀會之中,阿里薩在各種各樣的女人之間流連,但依舊在女神費爾明娜面前習慣性自卑。當他再次鼓起勇氣和剛剛喪夫的費爾明娜表白之時,卻換來了費爾明娜不可遏制的憤怒。當時的費爾明娜認為自己之時因為喪夫之痛無法忍受阿里薩的輕浮,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又止不住回想當年和阿里薩之間的愛情。

費爾明娜和阿里薩是通過書信定情相愛的,他們真正見面對話少之又少。少男少女曾經陷入愛情不可自拔,即便後來霍亂橫行,費爾明娜的父親也威逼女兒不允許和阿里薩在一起,費爾明娜依舊堅持自己。然而一切都在費爾明娜突然知曉阿里薩是一個不起眼的私生子之後突然破碎,他絕不是費爾明娜心中的良配。

於是,和愛的決絕一樣,費爾明娜斷的也非常決絕。這段愛情被封存在了費爾明娜的心中,但阿里薩的餘生一刻都沒有忘記過。為了擺脫掉私生子的陰影,他在商界摸打滾爬,為了排遣被女神拒絕的痛苦,他沉迷於獵豔遊戲之中。阿里薩經歷了和622個女人的情愛,卻認為自己還保留著天真而純真的愛情,只因為他始終沒有忘記過費爾明娜。

當暮年的阿里薩終於有機會重新站在費爾明娜面前表露心聲之時,他甚至可毫無愧疚地對費爾明娜說,自己一直為她保留著童貞。費爾明娜當然是不可能相信的,只不過即便如此,她還是再次身陷和阿里薩的戀情之中。

費爾明娜當年選擇和阿里薩分手,不過是因為真實生活之中阿里薩根本不符合她心中對結婚對象的標準。阿里薩拒絕費爾明娜的那天,阿里薩就跟在她的身後,遠遠看著費爾明娜的背影,她的優雅和早熟,深深印刻在他的心中。

離開費爾明娜之後,阿里薩的身體和精神就分裂開來。愛情是什麼?從前阿里薩認為,愛情是心靈和肉體的和諧,他願意為費爾明娜守住童貞,拒絕來自外界的一切誘惑。當費爾明娜選擇嫁給了別人,他將精神的愛留在了"腰部以上",將肉體的愛留在了腰部以下。

阿里薩纏綿於622個女人之間,依舊保持著對費爾明娜的愛。在讀書的時候我一直在思考,如果當年費爾明娜接受了阿里薩,兩個人迎來了傳統意義上的完美愛情結局,當他們的踏入了婚姻,經過半個世紀的婚姻生活,阿里薩是否能像從前一樣,一直保留著對費爾明娜的忠貞?他們的愛情還會如此盪氣迴腸嗎?

費爾明娜是一個非常理智的女人,這就註定了她無法忘記阿里薩私生子的身份。費爾明娜和烏爾比諾長達半個世紀的婚姻,並不是馬爾克斯心目之中的"真愛"。費爾明娜從一段感情之中緊急脫身,為了追求穩定的生活,糊裡糊塗得嫁給一個各個方面的條件都不錯的烏爾比諾醫生。

費爾明娜在婚姻之中並沒有感覺到愛情的延續,而是沮喪地意識到:"她嫁給的這個人其實是個無可救藥的懦夫:一個靠姓氏帶來的社會地位而耀武揚威的可憐蟲。"

在烏爾比諾臨死之前,對自己的妻子深情款款說道:"只有上帝才知道我有多愛你。"這是烏爾比諾對自己的婚姻的總結,卻也是這個故事之中最大的一個諷刺。烏爾比諾的愛,上帝知不知曉不知道,而他的結婚對象明顯是接受不到,也無力回應的。

阿里薩在失去愛情的極度絕望之中,選擇隨便找個女人失去了自己的"童貞"。這並不是對費爾明娜的報復,而是對自己的一種嘲弄。從此以後,他到處尋找宣洩愛情的女人,放浪形骸,卻始終像一隻躺在即將乾涸的水塘之中的魚。

烏爾比諾死後,阿里薩開始給費爾明娜寫信,多年之後,他們之間的通信已經不是少年時期的那種灼熱的文字了,阿里薩的信充滿了飽經滄桑的哲學,這些文字幫助費爾明娜走出了失去丈夫的痛苦之中,並且最終決定和阿里薩重新開始,兩人在一艘掛著霍亂旗的郵輪上,重溫自己的愛情。

阿里薩和費爾明娜的愛情為何能成為永恆?阿里薩經過了50多年的默默思念,和形形色色的女人沉溺於聲色遊戲之中,最終靈魂得到了最終的歸宿。當他們在郵輪的豪華總統包間裡享受著遲遲來到的愛情,阿里薩聞到了費爾明娜上了年紀的酸味,但他是安於這種相伴的。沒有轟轟烈烈,也略過了婚姻之中的無數繁瑣,直接攜手到老,他們就像是從來都沒有分開過的老夫妻一樣。

此時此刻,我們似乎明白了這段愛情的真正價值。漫長的等待和對自我的懷疑、質問、肯定,最終升華了這段愛情。烏爾比諾又何嘗不是年輕的阿里薩,一直以為自己擁有的是完美的愛情和完美的婚姻,渾渾噩噩度過了一生。費爾明娜愛上的不是一成不變的阿里薩,而是在經歷了50年風雨的阿里薩。如果當年費爾明娜是沒有拒絕阿里薩,她有勇氣接受阿里薩私生子這個事實,多年之後,她依舊會後悔。阿里薩則不會成為一個成熟的自己,他將永遠幼稚地認為,只要身體上對費爾明娜保持忠貞,費爾明娜就能和他相愛到老。

阿里薩的成長過程,就是在肉體和精神,背叛和忠誠之中不斷糾結的成長過程。他一生都在痴迷費爾明娜,卻一生在和不同的女人上床。最終他發現,費爾明娜要的並不是忠誠的身軀,而是穿越過時光依舊不變的愛情。

愛情經歷了時光的洗禮,要不成為一壇陳年佳釀,要不成為一潭死水。愛情是很美很偉大的,人們抱著對另一半的幻想結為夫婦,卻無法日日相對的點點滴滴。

阿里薩和費爾明娜都是在愛情之中有缺陷的人,費爾明娜現實,阿里薩混亂。唯有愛情最後可以赦免她們在人生之中所有的過錯和錯過,一場漫長的跋涉之後,他們終於接受了最滿意的自己和對方。

馬爾克斯說:"我對死亡的唯一遺憾就是不能為愛而死。"我們今天沉浸在物質享受之中,精神還能夠超越時間和死亡,成為戰勝一切的力量嗎?

馬爾克斯筆下的愛情和生命,融化了生活之中的枯燥和焦慮,讓你對愛情的倦怠變得微不足道。世俗之愛可能是優雅的高貴的,但終究難以抵抗時間,只有深沉的靈魂之愛才能夠超越時間,亙古不變。

相關焦點

  • 霍亂時期的愛情:和超622女性在一起過的男人,卻自認仍保持童貞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一本加西亞·馬爾克斯在憑藉《百年孤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寫下的又一本巔峰之作。書裡寫了一個名叫阿里薩的男人,半輩子沒結婚,只為了等甩掉自己的初戀——一個叫費爾明娜的已婚女人,成為寡婦,以便再追求她的故事。
  • 霍亂時期的愛情阿里薩51年622段感情,給出你關於愛情的答案
    "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這是對這本書的評價。馬爾克斯說《霍亂時期的愛情》是他最好的作品,是他發自內心的作品。作為一名活著就是為了講述的作家,他的確在用自己的全部成就這部作品。馬爾克斯將這則故事與他父母年輕時的愛情雜糅在一起,再加入馬爾克斯自己的愛情、其他一些人的愛情故事,最後成了《霍亂時期的愛情》霍亂,讓人不寒而慄的可怕疾病,作為線索貫穿始終。
  • 《霍亂時期的愛情》裡,阿里薩為何五十多年保持童身?
    前一陣有幸拜讀了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霍亂時期的愛情》,被書中阿里薩對費爾米娜長達半個世紀多的愛戀所折服,更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在這五十多年裡阿里薩一直保持了童身,這應該是愛到了極致吧。她僅僅來得及想:"我的上帝喲,真是個可憐蟲!"阿里薩勉強一笑,開口想說點什麼,試圖跟她一起走,但她把手一揮,把他從自己的生活中抹去了:  "不必了,"她說,"忘掉吧。" 就在這天下午,她父親睡午覺的時候,她讓普拉西迪娜給他送去了一封寥寥數語的信:"今天,看到了您,我如夢初醒,我們之間的事,無非是幻想而已。
  • 《霍亂時期的愛情》:只有時間知道我有多愛你
    時間之於愛情,究竟是良藥還是毒藥?馬爾克斯用這本書給了我們答案。一周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愛情巨著《霍亂時期的愛情》,讀罷依舊對這段跨越了半個世紀的愛情長歌感動不已。僅僅是位發報員的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因為一次送信經歷偶然瞥見了正在窗邊教授文字的費爾明娜·達薩,就是這偶然的一瞥,埋下了這顆橫跨50年愛情史詩的種子。在半個世紀裡,阿里薩一直在角落裡關注著自己的女神,等著她的回信,等著她的允諾。直到費爾明娜開始了自己的婚姻,擁有了自己的家庭,而阿里薩並不甘心,堅守童貞成為了他的誓言,等待成為了他的使命。
  •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後感:這才是頂級的愛情
    這兩天讀完了《霍亂時期的愛情》,剛讀完一臉懵,會想這樣的愛情怎麼會有人想擁有呢?仔細思索一番,才明白了這樣的愛情才是頂級的愛情。說他們之間沒有愛情吧,好像也有,說有吧,好像也沒有。被甩之後的阿里薩並沒有死心,對費爾明娜的愛有增無減,默默地關注著她的一舉一動,時時盼著她丈夫死後,能繼續跟費爾明娜在一起。在此期間他也沒有閒著,成為了船舶公司的董事長,時刻保持著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狀態,為了能比費爾明娜的丈夫活得時間要長。
  • 電影《霍亂時期的愛情》,重啟了我對愛情的幻想
    因為久仰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大名,看完了《百年孤獨》後,又對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的《霍亂時期的愛情》好奇 就看了這部同名電影。多年之後,男主阿里薩見到女主,女主卻被男主阿里薩的寒酸嚇退,對阿里薩說算了吧,她迷戀的只是關於愛情的幻覺,無法接受男主。女主隨後嫁給了醫生烏爾比諾。男主痛失所愛不能自拔。一度消沉。
  • 盤點《霍亂時期的愛情》裡,男主阿里薩的女伴和情人們
    一個男人一生中到底可以有多少個女人?想必大多數文學著作都是一生只愛一個人的套路。而在《霍亂時期的愛情》裡,具有詩書氣質的男主——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在成年之後便結交了數不勝數的女伴和情人。一個在黑暗中奪走阿里薩童貞的少婦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在得知自己的心上人費爾米娜·達薩和醫生結婚的消息後,便陷入了情感上的困惑。母親特蘭西多·阿里薩讓弗洛倫蒂諾的叔叔給他安排到別的地方工作,以緩解情感上的痛苦。一天晚上,在航行的遊輪上,弗洛倫蒂諾·阿里薩被一個女人拉到了房間裡,奪走了他的童貞,由於艙室過於黑暗,以至於他都沒看清那個女人的面孔。
  • 《霍亂時期的愛情》:男主阿里薩,是渣男還是情聖?
    《霍亂時期的愛情》:男主阿里薩,是渣男還是情聖?蔣鳳姣電影《霍亂時期的愛情》改編於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段跨越了半個世紀的愛情故事。故事很長,但概括起來也很簡單:男主阿里薩深愛的女主費爾米娜與別人結了婚。
  • 《霍亂時期的愛情》,愛情,是少數人的霍亂,多數人的理想
    答案是——51年9個月零4天。《霍亂時期的愛情》,一本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但為你保留了童貞,我愛你。可是,如果你知道,他在51年9個月零4的時光裡,有過622個女人,其中,因偷情而害死了一個有夫之婦,誘姦一個比自己小60歲的少女
  • 《霍亂時期的愛情》:阿里薩的病態之愛,縱然痛苦,也不忘記
    《霍亂時期的愛情》,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說這部小說是一個老套的愛情故事。如果只是單純的痴情守候,這個小說便會單薄而沒有分量,這部愛情小說之所以在文學史上有分量,大抵是因為這部小說,在一個特殊的背景下,在衰敗,死亡,時間,衰老的元素下,愛情變得深刻。
  • 霍亂時期的愛情:明明是一個人的開始,卻演化出624個人的故事
    因為有了《霍亂時期的愛情》,人們才懂得,為什麼《百年孤獨》裡那麼多情慾與愛戀都不是愛情,而整個家族的終點是走向孤獨。而因為有了《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才顯得更為獨特和重要。而且看了《霍亂時期的愛情》,就自然而然懂得了,娛樂性小說和文學著作的區別。
  • 53年7個月11天的等待|《霍亂時期的愛情》
    這段文字,是《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的結局,不知這樣的結局,對於喜歡馬爾克斯魔幻現實主義風格的讀者來說是否可以接受?當我懷揣著,這本書是否已經摒棄了魔幻光環之時,一些原因又讓我大徹大悟了一把。他是一位精明的商人,他不會允許自己的女兒和一個沒有社會地位的年輕小夥來往,因為他需要通過女兒的婚姻來換取地位的提高,這就是成為阿里薩悲情又充滿魔幻的愛情的開端。費爾米納被迫離開,而阿里薩則開始了痛苦的人生。在他被安排出去工作之時,他曾說過他會為費爾米納保持童貞。
  • 《霍亂時期的愛情》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發自內心的創作。它堪稱是一部充滿啼哭、嘆息、渴望、挫折、不幸、歡樂和極度興奮的愛情大全。——哥倫比亞文學評論家安東尼奧·卡瓦耶羅很多人可能對《霍亂時期的愛情》並不熟悉,甚至是沒有聽說過,那麼或許你聽說過另一部作品——《百年孤獨》。因為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1967年出版)太過出名,以至於讓我們忘了1985年出版的這部描寫著半個世紀的愛情著作。
  • 《霍亂時期的愛情》:用一生去愛一個人是愛的美的外表
    在婚姻生活中,她逐漸學會了如何控制自己的厭惡情緒,如何與丈夫保持穩定的關係,並與丈夫過著正常的生活。後來,烏爾比諾死了,費爾明Na又遇到了Ali薩,Ali薩也從可憐的男孩變成了富豪,並告訴她:「我等待這個機會已經9個月零4天了,在這段時間裡,我一直愛著你,從我第一眼見到你直到現在。」
  • 《霍亂時期的愛情》:阿里薩偶然的一瞥,定格了他一生的愛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爾克斯曾經說過,有兩本書寫完之後,讓他感覺自己被掏空了。一本是《百年孤獨》,另一本就是《霍亂時期的愛情》,可見馬爾克斯在這兩本書身上傾注的心血。《霍亂時期的愛情》-加西亞·馬爾克斯尤其是《霍亂時期的愛情》,它被稱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之一,因為它窮盡了愛情的所有可能,包括暗戀、熱戀、分手、相逢、相守等等,它是一本永生永世的愛情故事
  • 愛情是一場自己的霍亂,沾染了就痊癒不了,可以戰勝死亡變成永恆
    2007年上映的一部改編自馬爾克斯同名小說的電影《霍亂時期的愛情》,該小說出版於1985年,是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獎之後的又一部力作。文學界流行一種說法,「諾貝爾文學獎詛咒」,認為這些作家獲獎之後,再也很難寫出更好的作品了。但是《霍亂》卻打破了這個詛咒,讓馬爾克斯在寫出《百年孤獨》之後,超越了他以往的水準,寫出了這部《霍亂》。
  • 有經典名著《霍亂時期的愛情》,也有今天我們疫情中的愛情……
    凡讀過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的讀者都知道,這部小說描寫了女主人公費爾米納(另譯為費爾明娜)與弗洛倫蒂諾·阿里薩以及費爾米納與烏爾比諾醫生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愛情糾葛。費爾米納與阿里薩在年輕時有過一段熾熱的感情,但是他們沒能夠結婚,因為他們太年輕。後來,費爾米納嫁給了烏爾比諾醫生,成為他的忠實伴侶。
  • 《霍亂時期的愛情》:男主和623個女孩在一起過,卻只愛一人?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著名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憑藉《百年孤獨》獲得諾獎後的第一部作品。這部作品被譽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愛情小說,因為作者在這裡將人世間所有的愛情「一網打盡」。十多歲時看這部小說看到的是一種對愛情的信仰,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被阿里薩的執著所動容。
  • 霍亂時期的愛情:開始以為講得是愛情,最後才明白說的是人生
    疫情期間終於打開了這本經典的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據說是根據馬爾克斯父母的愛情寫的,雖然起名是霍亂但是跟霍亂一點關係都沒有。這部小說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完成的首部作品,打破了作家獲得諾貝爾獎之後再無經典的「詛咒」,首次發行就是《百年孤獨》的150倍,中文版已售100萬冊。
  • 《霍亂時期的愛情》:濫情而痴情,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
    愛情,從來不止一種模樣,一種滋味。它充滿了痛苦、甜蜜、糾結、渴望、嘆息、種種複雜的情緒體驗。而《霍亂時期的愛情》記載的愛情卻是最全面,最經典的愛情。在《百年孤獨》之後,他又寫出了曠世名著《霍亂時期的愛情》。當時,這本書也被稱為是「我們時代的愛情大全」。《霍亂時期的愛情》延續了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一直思考的問題:"人類為什麼會感到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