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點擊標題下方的動畫學術趴關注我們。
也歡迎將文章分享至朋友圈。
本文在港臺地區研究日本流行文化的著名網站「知日部屋」上發表,作者羊廷牧。
羊廷牧不僅擔任過《摩爾莊園》系列、《神秘世界歷險記》系列、《快樂奔跑》、《終極大冒險》等多部動畫電影的分鏡工作,為《二次元狂熱》及其他雜誌撰寫過諸多文章,還是原臨界漫畫社的社長。目前,他的主要工作是慈文動畫有限公司的製作總監。
這篇文章是幾年前我準備研究生考試時無意中讀到的,卻是我讀過的關於今敏的文章中最喜歡的一篇。文章雖寫就於七、八年前,但現在看來仍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啟示意義。(李萌)
《千年女優》是今敏監督的第二部作品,它在2001年與《千與千尋》同時獲得日本文化廳多媒體藝術節選為年度最佳動畫大賞,並且在加拿大與西班牙兩地等的奇幻影展獲得了最佳動畫大獎、最佳突破導演獎及最佳亞洲電影獎。
今敏也因此得到了與宮崎駿、大友克洋、押井守齊名的動畫大師稱號。這種經歷在日本動畫史上或許是相當罕見的:僅僅監督了兩部作品就達到了如此地位。或許只有大友克洋還有過相似經歷吧,他的第一部監督的作品《阿基拉》便讓他獲得了世界級的地位。
將今敏監督的幾部作品都找來看看——《perfect blue》《千年女優》《東京教父》《妄想代理人》——便能體會到今敏與另外三位大師那種截然不同的味道。他所有的作品都烙印上了極為濃鬱的「今敏風格」。
不同於宮崎駿的豪放童真,今敏的片子顯得內斂;也不同於大友克洋的尖銳沉重,今敏作品中時常流露出令人回味的情感;也不同於押井守的冷漠哲思,今敏富於那種來自活生生現實的反省。
國內對有關今敏經歷的資料比較缺乏,但可以得知他早年是畫漫畫出身,大友克洋的兩部漫畫《童夢》《阿基拉》對他產生過很大影響,而後他又是被大友領入動畫業,參與過大友的多部作品製作,與押井守、大友克洋、北久保弘之都合作過。同時今敏個人還十分喜歡黑澤明和小津安二郎(他在《千年女優》中甚至有明顯向黑澤的《蜘蛛巢城》致敬的鏡頭段落),或許是這些已知的和未知的因素使得他的作品在厚重中夾雜細膩、現實中夾雜幻想、傷感中夾雜批判。
從題材選擇上來看,宮崎駿喜歡童話或傳說,大友偏愛末日題材,押井迷戀「人與機器」的反思,這些都具有強烈的幻想色彩。但今敏不同,至少在目前為止他監督的所有作品中都表現出「現實色彩」。他是那種從現實中踏出一隻腳的想像,而不是其它幾位大師習慣的那樣,站在想像的彼岸回應和影射現實。正是這股「根植現實」的衝動,讓今敏作品裡充斥著眾多的現實映射或批判的細節。而這些細節又統一在了今敏的敘事風格中。《千年女優》是「今敏風格」的典型和集大成者,他在某種意義上說已經將一種風格發展到了極致,以致今敏在他下一部作品《東京教父》中都顯得刻意迴避著《千年女優》中的風格形式(當然這個是新的話題了,關係到今敏未來的突破方向)。本文的重點是從《千年女優》中簡述今敏獨特的風格,重在形式的分析,而非故事本身的解讀。
今敏作品中最為明顯的特徵恐怕是華麗的可以被稱為「頂針鏡頭」的蒙太奇被大量地使用。
「頂針(或稱頂真)」原來在文學修辭中指的是下一句的開端和上一句的結尾重複同樣詞性的詞或短語、句子、頭尾蟬聯的修辭技巧。這裡的頂針鏡頭是指類似今敏這種形式的,以動作為前後鏡頭的剪輯點,而前後鏡頭之間情節被跳躍甚至幾乎沒有邏輯相關的鏡頭形式。比如說一個人在拳擊場上被對手一拳擊倒出鏡,下一個鏡頭以跌倒的動作為剪輯點描述他倒在病床上,這種前後鏡頭之間的關係就形成了「頂針鏡頭」。
這種鏡頭的銜接某種意義上說是重於形式邏輯而非敘事邏輯的。頂針鏡頭並非今敏獨創的東西,它至少在60年代法國新浪潮的電影中就已經出現了,但卻從來沒有人像今敏這樣在動畫或電影裡如此大量地、巧妙地使用,甚至變成了風格的代言詞。當然,這裡或許是有技術原因的,動畫畢竟是畫出來的,在這種場景的大幅度轉換的同時,也能夠順暢地將動作銜接。這點剪輯在真人電影中恐怕是有些難度的,因此在真人電影中並不適合大量使用,這便給動畫留下了一個超越的角度。
今敏頂針鏡頭的運用通常是與「現實—虛幻」相互交錯的敘事手法結合一起使用的。「現實—虛幻」的反覆交錯,從今敏做腳本的《memories》三部曲第一部《在她的思想裡》到他第一部監督的作品《perfect blue》,這種形式就已經成為他的偏好了,而在《千年女優》中,這種敘事手法更是發展到巔峰。
《千年女優》裡跨越了日本近千年的歷史,從江戶、幕末、明治、大正、昭和到現代,甚至到未來,這種複雜多重的時空的相互轉換,如果使用普通的手法,難免會顯得重複羅嗦並且且難以駕馭。而頂針鏡頭卻能夠很好的將這些融合在一起,這種技巧某種意義上說既是時空交錯的途徑,也是時空交錯的原因。
今敏頂針鏡頭的技巧成於《perfect blue》,精於《千年女優》,而這兩部片子所選的主角都是演員身份,這種特殊的職業為複雜多重的「現實—虛幻」結構提供了必要條件。在這種環境下,主角的身份是多重的,她既是現實的人、也是作為活在「劇中劇」的人,同時還是自己想像中的人。
在《perfect blue》中,未麻活在現實中、演出的劇情中、精神分裂的自己幻想中的三個時空中。雖然整部片子獲得了當年柏林電影節的好評,但很明顯今敏此時對這種相互穿插的多重敘事技巧掌握得並不夠純熟,劇情最後講得並不清晰(這點他自己也承認)。從這個片子可以看出單純的使用頂針鏡頭代替普通手段雖然在視覺衝擊上更強,但依然難以清晰地解決複雜的多支線敘事問題。
在幾年後的《千年女優》中,千代子跨越的時空大大增加了,不僅是現實、幻覺(有些幻覺已經和劇中劇重合)、還包括十幾部劇中劇。但這次的劇情構架採用的是一種主幹十分明晰而枝幹繁富的方式,主幹情節是一個少女追逐一生的戀人的故事,而枝幹情節是那些複雜的劇中劇分支。這個主幹情節其實相當簡單,比起《perfect blue》來沒有多少轉折,但卻正是簡化了主線情節,技巧上才可能更加開放的發揮,因為敘事的任務已經大大減輕了。
頂針鏡頭在其中的任務便是在主幹中不斷追加枝幹的細節信息,但信息是否完整清晰在這裡並不重要,它的目的只是營造那瞬間的感情片段。因此,《千年女優》在某種意義上幾乎也可以看作一部以感情為線索、而情節為附加的片子,這與26集的tv版《eva》有某種程度上的相似:在細微劇情上有著大量不完整的信息,但在主人翁的感情歷程卻是一條完整的人物弧線。
《千年女優》為了使主幹情節清晰連貫、觀眾不至於迷失在繁複細節劇情中,除了將感情為主要線索將敘事任務減輕之外,今敏獨有的一種「主調式反覆」的劇作模式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今敏編的劇情就像一首完整樂曲,其中主幹情節是主旋律A,而紛繁的劇中劇呈現的是A1、A2、A3、A4…的形式,所有的劇中劇都是主幹劇情的不同變奏,所有的劇中劇都在以不同的側面來「回放」主劇情的旋律。
這種主線劇情與所有劇中劇劇情的特殊關係是比較少見的,至少沒有像今敏風格這樣明顯與強烈。今敏編劇的每部作品都可以看出這種思路的延續,甚至在今敏幾乎是有意逃避《千年女優》風格的《東京教父》中,那三位主人翁的特有的身世命運也是不斷在三個人身上重演的。
這種「反覆」的認同作用,使得今敏的故事有一股潛在的暗流:在《perfect blue》和《千年女優》中它是相似的劇中劇,在《東京教父》中它是三個人相似的命運,在《妄想代理人》中是社會眾人對球棒少年的恐懼和靈異事件(當然,因為是tv版的緣故,劇作的思路和結構上是與劇場版有很大不同的,但依舊可以看出今敏的某些思考模式)。
這種不斷的認同作用就仿佛是一張無形的網將劇作的開放性束縛了(但今敏的劇作不完整性還是使它帶有開放性),裡面的人物與情節是一個個被引出的,就如同是已經特地安排好的巧合反覆發生,它是「計劃好的」而不是「突然遇見」的劇情發展,這點上是與宮崎駿等大師很不相同的。
這種「主調式反覆」的方式一方面就像不斷排比一樣把主劇情的效果層層高漲,而另一方面又將劇情壓抑在一種「和諧」中,減弱了劇情中衝突給人帶來的震驚感受。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今敏將那紛繁的頂針鏡頭的激進前衛色彩矛盾地凝聚成厚重劇情的秘密之一。
如果說宮崎駿喜歡「飛翔」,那麼今敏便是偏愛著「跑步」的。跑步在今敏的作品中十分常見,它與其他人劇情中的跑步不同,今敏的跑步鏡頭後大都帶有強烈的「動機」,像某種符號預示著某種重大轉折的發生,這仿佛是在故事敘述中為自己標註的「重點段落示意符」。這種跑步的效果讓人不由得聯想起《阿甘正傳》中阿甘跑步帶有的特殊意義。
今敏在《千年女優》中的各種技巧要比他自己的其他作品中使用的相同技巧純粹得多,跑步也一樣,它更加純粹地展現著今敏風格的跑步運用。頂針鏡頭基本上是需要一個強烈的動勢才可以將前後鏡頭剪接在一起的,否則會顯得很「跳」。
這種動勢可以是攝影機運動帶來的,也可以是畫框內運動帶來的,或者是兩者結合。而在《千年女優》中,今敏幾乎是從始至終將跑作為這種頂針鏡頭賴於剪接的動勢(在相似的《perfect blue》中並沒有用得如此純粹)。於是當那首《睡蓮》的主題旋律響起的時候,總是伴隨著千代子的跑,同時劇情就從現實轉向了虛幻,從主幹劇情轉向了劇中劇。跑成了《千年女優》「現實—虛幻」的切入點,再加上頂針鏡頭的運用,90分鐘的《千年女優》便呈現著一種異樣的mtv色彩。
跑是一種運動感很強的形式,宮崎駿的飛也是一樣。宮崎駿在飛翔的快速鏡頭中盡顯其豪放的色彩,但今敏在《千年女優》中的跑在某種程度上卻是被「壓抑」著的。在《千年女優》中,很多跑步的鏡頭並沒有刻意突出跑的動感,而是採用了正面拍攝來削弱它的動勢,似乎是一種怎麼努力也難以向前的跑,一種在時代和夢想的壓力下的奔跑,沉重的氣氛便在鏡頭之間緩緩瀰漫。
這和佐藤忠男分析黑澤明《七武士》中的高潮段落相似,強盜們騎馬攻入村莊的時候,採用的是正面拍攝,特意壓抑了馬奔跑帶來的強烈動感,使得一種沉重的氣息一直在凝聚,如果是從側面拍攝馬那種運動感強烈的奔跑,那種凝重的氣氛就會一下子散去,很容易淪為一種感官上的刺激。今敏把黑澤明和小津安二郎視為偶像,這兩位世界級的電影大師可能在其作品中還留下其它更多的痕跡。
《千年女優》就仿佛是一個被提純的「今敏風格」或者「今敏技巧」的集合體,從中可以分析出相當多的今敏獨有因素。這裡只是將其最明顯的「頂針鏡頭」、「主調式反覆」、以及「跑」等因素的運用做了簡單的分析,希望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感謝您的閱讀。您可以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學術趴專注於動畫學術與理論研究,致力於分享優秀文章和深入分析動畫作品。歡迎點擊標題下方的動畫學術趴訂閱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