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人幫忙,別人卻拒收禮品,人脈其實是麻煩出來的

2021-01-18 董點先森

01

表弟初入職場不久,很多事情,想得特別的簡單,比如在求人辦事這件事情上。

前段時間,他有件事情需要找別人幫個忙。那人雖然與他有些熟悉,但也沒有熟到,能夠熱心地幫他這個忙。

於是,他就尋思著,提些東西,去見見別人,打通打通關係。

剛開始見面的時候,情況如他想的那樣特別順利,可就在話到末尾,他要離開的時候,對方卻讓他把提過去的東西通通都帶了回來。

他說盡了好話,就想讓別人把那些禮品留下,可對方似乎很堅決,完全聽不進他所說的話。

這讓他很有挫敗感,也感到有些無奈,覺得自己費了好一番功夫,最終換來這樣一個結果,多少有些令人不甘心。

後來我們在一次聚餐的時候,他和我們聊起了這件事情。

雖然他話裡還是充滿著遺憾與沮喪,但是,我當時就告訴他,事情走到這一步,真不是別人的問題,而是他自己太過於心急了。

02

與一個不太熟的人建立人脈,一開始就送別人東西,對方怎麼可能會欣然的接受呢?

想一想就知道,如果你跟對方只是模糊有個印象,在第一次正式接觸的時候,對方就提著東西來看你,你會收他的東西嗎?

很顯然你不會。因為你不知道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他帶著東西過來究竟是在圖你什麼,所謂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既然你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別人不收你的東西,也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了。

若想要處理好雙方的關係,發展成為自己的人脈,首先就送東西,顯然是不明智的選擇,你要做的,應該是下面兩件事情。

第一,找到一些和金錢無關的小事情去求助他,讓他感覺到被需要,讓他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

這些小事情對他來說都是舉手之勞,你一旦求助於他,反而會激發出他的某種滿足感,讓他覺得,他的這些價值對你來說非常之有用。

不需要你主動的提出什麼,一旦你開了口,他就會非常樂於幫助你。

第二,送一些小禮品作為回敬,表明你是一個懂得知恩圖報的人。

別人既然已經幫你了,那你總得給一個回應,而最好的回應就是對對方的幫助表示感謝。

那個時候你再送出一些東西給他,就是名正言順的事情。他不會拒絕你,反而會大方地收下,因為他會覺得你是一個講胃口的人,你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03

只有多次的經過這兩個步驟的循環往復,你們之間的關係才會在一次又一次的交往過程中,越來越深刻,才會逐步加大彼此的熟悉程度。

也只有到這種時候,你再送些大禮,求助他做一些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費一番功夫,才能夠做出來的事情,他才不會拒絕,他才會收下你的東西,並認真地去思考。

跳過前面的兩個步驟,直接開始最後的交往,顯然是不現實的事情,它缺少了必要的基礎和前提條件。

總歸就是一句話,人脈並不是送禮送出來的,人脈最開始就是從麻煩裡走出來的。當你麻煩別人次數越多,雙方之間就越是糾纏不清,越是如此,關係才會越親密,越穩固。

那些越是想把關係分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的人,反而不容易建立起廣闊的人脈。

說白了,人脈就是一種糾纏不清的狀態,如果兩個人可以把這件事情說得明明白白,人脈也就不復存在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們總是害怕去麻煩別人?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避免不了跟人接觸交往,在交往過程中我們互相幫助加深彼此友誼,但是總是有一些人每次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都會害怕別人麻煩,從而糾結很久,最後還是決定不去麻煩別人。不過當別人麻煩自己想讓自己幫忙的時候,總是會毫不猶豫的去幫助對方。
  • 找別人幫忙,為何少說「不好意思麻煩了」,別說「只是幫個小忙」
    「不好意思麻煩了」、「可以幫我個小忙嗎」,這些是不是你請別人幫忙時說的第一句話?其實,你以為的「客氣話」只是自作多情,而且還有可能把事情搞砸。但我這個東西一定要麻煩你才行,真的很不好意思,要請你幫忙。我其實應該要自己做才對,畢竟你這麼忙。我真不想找你麻煩……」你熟悉這樣的話吧?有人想請您幫忙,卻一直不停道歉,但你真正感受到的不是歉意,而是不得不幫忙的「壓力」。這樣開口求助,其實讓人感覺很不舒服,覺得自己被操控。對方或許會勉為其難答應幫忙,但更想趕快從這種「壓迫」中解脫。
  • 真正的成熟,從學會麻煩別人開始
    打著吊瓶上廁所,很困難,但也沒找人幫忙。後來,是鄰居看到他的難處,主動輪流給他做飯、送飯,照顧他,還幫他看店。經歷這次住院,阿澤爸爸感受到被人幫助的溫暖,此後,他也學會了麻煩別人。要回老家辦事,他會讓鄰居幫忙看店;阿澤出國比賽,自己不能陪同,就拜託鄰居德善前去照顧;鄰居出去打工,孩子沒人看,也會送到阿澤爸爸那裡。不願麻煩別人的人,不敢消耗人情,也往往錯失了與人交好的機會。適當地麻煩別人,不僅不會消磨關係,反而會增進感情。
  • 一個同事有急事找我幫忙,可她經常找我的麻煩,該幫她嗎
    我在生活中還算是個樂於助人的人,但是也不是什麼忙都幫,因為自己時間精力都有限,也不大可能來者不拒。尤其是像題主遇到的問題,還是個以前經常找你麻煩的前同事,似乎也有了一些不幫忙的理由。我來把我是否幫忙的原則分享給你,看看你能不能用得上:幫忙的這件事很重要。
  • 職場上,如何擁有優質人脈?做到這3點,主動出擊職場無難事
    六度人脈理論認為,這個世上就沒有找不到的人,除非你不用心尋找。你能走多遠,取決於誰和你同行。 既然人脈如此重要,那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建造自己有優質人脈呢?人脈的建立不是漫無目的的勾搭,而是有目的地吸引,讓自己想要交接的人看到自己,認識自己,了解自己。這就需要你明白,下面三點。
  • 工人日報:就該讓「給群眾找麻煩」的人「有麻煩」
    故意找麻煩的原因可能有兩個,第一,是相關部門一直以來就是這種拖沓的辦事作風,打遊戲、炒股票、聊天為重,群眾的事為輕,總覺得自己是權力部門而非服務部門;第二,拖著不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是不辦,而是要看辦事的人「懂不懂事」,如果請相關工作人員吃吃飯、送點禮品或者現金,很多麻煩或許就沒了。這幾天,基層政府部門「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話題再次成為焦點。
  • 不麻煩別人是一種教養
    佛祖說:「你雖然吃齋念佛,但是你卻不斷地化緣,謀求別人的布施,你給別人增添了麻煩;他雖然只顧自己,但他卻從沒麻煩別人。記住,不麻煩別人也是一種功德,是一個修行者最重要的功德!」每個人都不能做到「萬事不求人」,但可以做到儘可能的少求人。不願意麻煩別人的人是善良的人,不麻煩人是一種美德,體現的是一個人的修養。古語有云:「己之事,自完成;毋煩人,大事成。」
  • 不麻煩別人是一種教養,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修養
    文/小雪少給別人找麻煩的一個最佳辦法,就是把麻煩在自己手裡解決掉。01.表妹為了免單也是真的拼了一大早閒得無聊,拿著手機刷頭條,刷屏之間收到表妹一條消息「姐,幫我砍一刀」,這某多多是真的特招人恨,我可煩可煩了你懂吧。
  • 長途行駛你會找人幫忙開車嗎?車主:寧願累一點也不給別人開!
    長途行駛你會找人幫忙開車嗎?車主:寧願累一點也不給別人開!大家在買車後一般都會非常愛惜,開車上路生怕磕著碰著,但是大家買車後一般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是別人會跟你借車開,有些車主雖然內心並不願意,但是又擔心傷害到朋友與自己的關係,所以就只好答應了,但是車子借給別人開又很擔心車子被蹭了被颳了,小刮小蹭這種事情好解決,最怕的就是別人借你車子開卻發生了交通事故!
  • 俗話說:「求人不如求己」,如果經常麻煩別人,會討人喜歡嗎?
    在日常生活中,你會厚著臉皮去找對方幫忙嗎?哪怕這件事,微不足道。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人都開不了求別人幫忙的口,甚至找別人幫忙這個想法,只存在腦海一秒,下一秒就自己去解決了。
  • 職場上別害怕麻煩別人,真正混得好的人,往往懂得「找麻煩」!
    不過找別人幫忙,麻煩別人是一件尷尬的事情,怎麼做才能夠既解決問題,又不被對方討厭呢?第一及時表達感謝。職場中的大家只有利益關係,沒有親戚關係,所以任何人都沒有義務免費的幫助你,當同事們幫你解決了問題時要及時的感謝對方,這會讓自己舒心也會給對方帶來快樂。表達感謝的方法有很多種,小事情可以口頭感謝,多說些漂亮話,讓對方有個高興的心情。
  • 心理學:無法拒絕別人,不願麻煩別人,是一種危險的人格
    但危險在於這類人格往往會丟失自己,他們會無底線的,無原則的討好身邊的人最終在他人的期待中崩潰。會讓自己有很大的感情障礙,障礙的表現在於做事小心翼翼,甚至,自我犧牲以換取別人的同情和在意。內心有極端痛苦和不情願,最終還是會妥協。但我想說其實生活並不是他們所想的這樣。我們有時會發現製造麻煩的人往往越容易接近。
  • 《三十而已》暴露殘酷社交真相:你把別人當人脈,人家只把你當頭像
    我聽後跟Cici說,按照你的描述,你的學姐顯然是職場精英,她有權利去篩選哪些人有資格進入她的朋友圈,而你顯然不夠格。可以說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有些人費盡心思認識一些厲害的人,加各種「大咖」為好友,希望藉此拓展人脈。但其實他們沒有想明白,「你把別人當人脈,別人把你當頭像。」
  • 為什麼說職場上混得好的人,往往都會麻煩別人
    01掌握好度,不做「伸手黨」首先,我們要分清楚,麻煩別人不等於讓對方直接幫你解決問題。有的人,遇到什麼事都第一時間依靠別人,教一步做一步,完全不會自己思考,最好別人幫忙全部做好。而如果你在工作上,對沒做過的工作需要「麻煩別人」的時候,可以先上網找一下有沒有現成解決的好方法,如果沒有,那就可以找有經驗的同事尋求協助。在請教別人之前,一定要整理好你要問的問題,儘量簡潔地表達出你的思考,你的需求,而不是直接丟出一個問題給對方,你幫我解決吧。
  • 你的人脈關係中不可缺少的十種人
    每個人的人脈關係是不一樣的,但下面的這10種人是你的人脈關係中必須有的,因為他直接關係到你的品質。你的人脈網中有這10種人,你生活和工作起來就會左右逢源,輕鬆愉快。
  • ...十而已》暴露出的殘酷社交真相:你把別人當人脈,人家只把你當頭像
    但其實他們沒有想明白,「你把別人當人脈,別人把你當頭像。」如果你沒有價值,別人真的就只把你當成好友列表裡躺著的一個頭像而已,不知什麼時候就會被刪掉。看看那些在學校的時候混各種社團,認識很多哥們姐們,唯獨專業沒學好的人,畢業找不到好工作,後來也沒多少人搭理;有些職場新人出入各種行業聚會,混各種圈子,見人就掃碼加微信,就算加到5000人,真要跳槽換工作的時候,發現沒幾個人幫忙。
  • 學會不輕易麻煩別人的時候,你就是真正的成熟了
    有人說過,教養和文化其實是兩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可是卻很沒有教養,有的人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是仍然有很高的教養,很有自己的分寸。一個人的素養怎麼樣和他的教育水平的高低,勤不勤奮和有沒有錢等都沒有關係,其實要知道一個人真正的素質,就是不輕易的去麻煩別人。
  • 收銀員耍大牌嫌數錢麻煩,稱驗鈔機不能數零錢,想拒收
    12月18日,黑龍江省雙鴨市,供熱公司收銀員耍大牌,嫌數錢麻煩,說驗鈔機不能數零錢,想拒收,當客戶問道:我就問你我這零錢是不是真錢,收銀員表示:我不知道,我驗鈔機在這呢,你這零錢我晚上怎麼交?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按照人民幣管理條例,人民幣是國家法定貨幣,包括紙幣和硬幣,拒收實際上是挑戰了法定貨幣的地位。行動支付、智能貨幣,實際上都是法定貨幣的一個補充,不能替代法定貨幣,也不能減少它的應用場景。
  • 農村辦紅白喜事為啥不找人幫忙,而是花錢請服務隊?人情味沒了?
    導讀:農村辦紅白喜事為啥不找人幫忙,而是花錢請服務隊?人情味沒了?進入冬季之後,農村的紅白喜事明顯的增多起來。農村有句老話叫做紅事禮到人不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到扔出來,可見白事跟紅事還是具有很大差別的。
  • 職場上請人幫忙,情商高的人這樣說話,別人幫忙了還在內心感謝你
    在職場上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領導布置安排的任務有時完成不了,或自己在職場中遇到問題解決不了,這時候我們需要尋求他人的幫忙來解決問題,那麼怎麼溝通才能別人聽著舒服,而且又願意給你幫忙呢?這時如果自己解決不了可以找同事幫忙,情商一般的人找到同事會說:小王,我有個事情想找你幫下忙,你有時間嗎?這時大部分得到的回覆要麼沒有要麼讓等下。職場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別人幫忙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所以站在對方的角度為看下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