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表弟初入職場不久,很多事情,想得特別的簡單,比如在求人辦事這件事情上。
前段時間,他有件事情需要找別人幫個忙。那人雖然與他有些熟悉,但也沒有熟到,能夠熱心地幫他這個忙。
於是,他就尋思著,提些東西,去見見別人,打通打通關係。
剛開始見面的時候,情況如他想的那樣特別順利,可就在話到末尾,他要離開的時候,對方卻讓他把提過去的東西通通都帶了回來。
他說盡了好話,就想讓別人把那些禮品留下,可對方似乎很堅決,完全聽不進他所說的話。
這讓他很有挫敗感,也感到有些無奈,覺得自己費了好一番功夫,最終換來這樣一個結果,多少有些令人不甘心。
後來我們在一次聚餐的時候,他和我們聊起了這件事情。
雖然他話裡還是充滿著遺憾與沮喪,但是,我當時就告訴他,事情走到這一步,真不是別人的問題,而是他自己太過於心急了。
02
與一個不太熟的人建立人脈,一開始就送別人東西,對方怎麼可能會欣然的接受呢?
想一想就知道,如果你跟對方只是模糊有個印象,在第一次正式接觸的時候,對方就提著東西來看你,你會收他的東西嗎?
很顯然你不會。因為你不知道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他帶著東西過來究竟是在圖你什麼,所謂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既然你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別人不收你的東西,也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了。
若想要處理好雙方的關係,發展成為自己的人脈,首先就送東西,顯然是不明智的選擇,你要做的,應該是下面兩件事情。
第一,找到一些和金錢無關的小事情去求助他,讓他感覺到被需要,讓他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
這些小事情對他來說都是舉手之勞,你一旦求助於他,反而會激發出他的某種滿足感,讓他覺得,他的這些價值對你來說非常之有用。
不需要你主動的提出什麼,一旦你開了口,他就會非常樂於幫助你。
第二,送一些小禮品作為回敬,表明你是一個懂得知恩圖報的人。
別人既然已經幫你了,那你總得給一個回應,而最好的回應就是對對方的幫助表示感謝。
那個時候你再送出一些東西給他,就是名正言順的事情。他不會拒絕你,反而會大方地收下,因為他會覺得你是一個講胃口的人,你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03
只有多次的經過這兩個步驟的循環往復,你們之間的關係才會在一次又一次的交往過程中,越來越深刻,才會逐步加大彼此的熟悉程度。
也只有到這種時候,你再送些大禮,求助他做一些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費一番功夫,才能夠做出來的事情,他才不會拒絕,他才會收下你的東西,並認真地去思考。
跳過前面的兩個步驟,直接開始最後的交往,顯然是不現實的事情,它缺少了必要的基礎和前提條件。
總歸就是一句話,人脈並不是送禮送出來的,人脈最開始就是從麻煩裡走出來的。當你麻煩別人次數越多,雙方之間就越是糾纏不清,越是如此,關係才會越親密,越穩固。
那些越是想把關係分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的人,反而不容易建立起廣闊的人脈。
說白了,人脈就是一種糾纏不清的狀態,如果兩個人可以把這件事情說得明明白白,人脈也就不復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