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移植後還會復發嗎?概率是多少?劉德琰老師告訴你答案(上)

2021-02-15 陸道培醫學團隊

文章摘自:「向日葵兒童「公眾號

第42期,我們有幸邀請到劉德琰老師為我們解答關於兒童惡性血液病方面的問題。

劉德琰,副主任醫師,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2012年至今工作於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科。

本期問答如下,大家可以尋找自己關心的問題。(本期由於問題較多,劉德琰醫生的回覆會分成兩期發布,如果在今天的文章中沒有看到你想要的,請關註明天的推送。)

01

 

Q:劉主任您好,孩子7歲零4個月,2014年12月確診為淋巴細胞白血病,融合基因TEL,低危採用2015方案,停藥一年零兩個月後,出現睪丸刺痛感,經活檢確診睪丸浸潤復發,先做了活檢後再做的骨穿,塗片是好的。後面發現mrd跳了0.7%,醫生說是因為活檢後低燒帶出來mrd跳高,算是髓外復發,移植效果不好,基因陰性的情況下還是化療,想聽聽劉主任的建議。

 

A:隨著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化療方案的進展,尤其重用大劑量MTX以及加強強化,睪丸白血病發生率已經顯著降低,國外文獻報導,如果單純睪丸復發,給予高危化療方案結合睪丸足量照射,仍有接近60%的長期生存率。患兒睪丸復發,同時骨髓殘留復發,應該評價為高危類型,應該積極全身化療加睪丸照射後,積極進行骨髓移植。

02

 

Q:急淋B孩子13歲3個月,入院時無任何白血病臨床表現,就是白細胞高,基因檢測ABL陽性。目前已經化療第三療,19天檢測殘留0.52。請問這樣情況是否應該選擇移植?謝謝!

 

A:首先,13歲發病已經屬於中危,如果是BCR/ABL陽性,應診斷Ph陽性ALL,2017年歐洲白血病網將該類型白血病規定為預後差的類型。目前國際上大量文獻報告Ph陽性急淋通過化療聯合TKI靶向藥物緩解率可以高達90%。

一般認為如果化療進行到第2~3月能達到完全分子生物學緩解,即BCR/ABL低於0.001%,可暫不移植。如果伴有高白細胞起病、中樞白血病等髓外浸潤,存在基因突變或預後不良的附加染色體,則應儘早進行骨髓移植。大樣本的臨床數據證實,骨髓移植復發率低於化療聯合TKI靶向藥物。

03

 

Q:男孩,13歲,18年6月確診為急性淋巴B細胞白血病,初診時白細胞5.67、中性粒細胞2.0、血紅蛋白59、血小板105、異常細胞群佔59.6%,43種融合基因和29種PH樣基因均陰性,染色體檢查17號缺失、TP53基因也缺失,定中危。用15年方案化療19天骨穿殘留7.53,46天骨穿殘留降為零。現進入中間維持階段第四個24小時用藥。請問老師,TP53基因是不是預後不良的指標?您那兒的預估治癒率有多少?有什麼改進的方案可以提高治癒率嗎?

 

A:TP53基因突變是預後差的指標,一般評價為高危類型。目前對於TP53突變無明確效果的靶向藥物。我們臨床上採用的硼替唑咪聯合化療對部分患者TP53突變有效。

04

 

Q:您好,請問急性髓系M5低危白血病ETO融合基因轉陰是不是就有長期生存的希望了?

 

A:在NCCN指南的白血病預後評估中,將單純的AML/ETO陽性,規定為預後好的類型。但如果伴有預後不良的基因突變如C-KIT、FLT3、TP53等,或伴有-Y染色體、複雜異常核型染色體,或伴有髓外浸潤,或在化療中持續的基因陽性,則要考慮首選骨髓移植。

05

 

Q:您好,孩子剛6歲,急淋標危停藥半年了。停藥這幾個月經常感冒咳嗽,又有鼻炎,10月份以來白細胞都在9以上,最高12。請問白細胞這麼高會不會不好?謝謝!

 

A:定期、密切監測骨髓形態、免疫殘留或基因定量。

06

 

Q:劉教授您好,孩子9歲,被診斷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L2型,低危。基因為TEL_AML1陽性;染色體存在TEL/AML1基因陽性,同時伴隨TEL(12p13)缺失異常和AML1(21q22)擴增異常。染色體報告結論為預後不良,為什麼還會定為低危?這個染色體情況對預後有沒有什麼影響?謝謝!

 

A:單純的TEL/AML1基因陽性預後好,但如果同時伴有異常核型染色體,就該患兒染色體根據歐洲白血病網預後評估標準講,至少屬於中危。

07

 

Q:我女兒1歲5個月,巨核細胞白血病,大夫說M7,說要化療後移植且預後不好,請問您認為有希望治癒嗎?另外血小板低已4個月確診、白血病也一個多月了。

 

A:M7預後較差,單純化療2年無病生存率文獻報導為25%~45%。目前NCCN指南中推薦通過化療爭取達到完全緩解,積極行異基因骨髓移植。如果移植前持續CR且MRD陰性,移植後復發率低。

08

Q:劉主任,請問保留臍帶血的意義大不大?

 

A:捐獻給公共臍帶血庫,可以為惡性血液病患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患者,或其他非惡性血液病患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免疫缺陷病等患者,提供臍血移植的幹細胞來源。

09

 

Q:請問(縱膈)T淋巴母細胞白血病/淋巴瘤做了幹細胞移植後復發的機率是多少?存活率是多少?

 

A:要看具體分期,如果分期I~II期,化療無病生存率接近60%;如果分期IV期,自體移植復發率高。

10

 

Q:女,12歲,ALL-TEL-AML1,2008方案治療中。目前第12個黃藥水(MTX)結束,根據孩子的體表面積,去甲氧已經130毫克,第5、9兩個黃藥水後跟左旋門冬醯胺酶各十針,12個黃藥水前骨穿結果顯示融合基因0.016%,及時補培門冬4.7的量。請問劉醫生:這樣的治療方案是否有效?如果下一次骨穿結果融合基因不能轉陰,該怎麼辦?謝謝!

 

A:建議:1、完善原發病時骨髓塗片基因突變篩查;2、密切監測TEL/AML1定量,如持續大於0.01%,則要考慮做移植的準備。

11

 

Q:醫生你好,我孩子今年8歲,9月份確診為急性髓性白血病M4,12月進行異體幹細胞移植,供者是爸爸。我想問的是,孩子進行移植較於大人來說有哪些優勢?

 

A:移植後無病生存的獨立預後因素是移植前是否達到持續MRD陰性,和年齡關係不是太大。

12

 

Q:請問劉主任,CAR-T後多久橋接移植最佳?

 

A:我們自己的臨床經驗是CAR-T後1~3月之間橋接HSCT。

13

 

Q:患兒為急性淋巴B細胞白血病,伴骨髓表達,當時定為標危,化療順利,上了三個培門冬、三個阿糖、四個大劑量,也就是兩輪藥,還用再用藥嗎?用上第三輪嗎?

 

A:可以根據兒童的標準方案化療,密切監測骨髓MRD。

14

 

Q:急淋移植後1年10個月,沒有壞基因,但是每次都有檢查WT1,忽高忽低的,我的主治醫生要我吃一段時間烏苯美司,然後停一段時間又接著吃,有必要嗎?骨穿檢查沒有殘留。

 

A:目前文獻資料報告WT1突變預後不良,但我們醫院不把WT1作為特異的監測白血病殘留的指標。但如果沒有其他可以定量的融合基因,或持續MRD陰性,可以密切注意WT1的變化趨勢,如果呈持續升高趨勢,要警惕。

Tips:因為無法對患者面對面進行診斷,不了解患者的具體病情,醫生的意見僅作參考,具體治療方式請諮詢主治醫生 。

了解更多內容請登陸:http://www.daopei.net

相關焦點

  • 幹細胞移植後還會復發嗎?概率是多少?劉德琰老師告訴你答案 | 向日葵問答
    (本期由於問題較多,劉德琰醫生的回覆會分成兩期發布,如果在今天的文章中沒有看到你想要的,請關註明天的推送。)後面發現mrd跳了0.7%,醫生說是因為活檢後低燒帶出來mrd跳高,算是髓外復發,移植效果不好,基因陰性的情況下還是化療,想聽聽劉主任的建議。
  • 贛州市人民醫院血液內科開展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
    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12月4日,在自體造血幹細胞回輸後的第17日,贛州市人民醫院血液內科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順利康復出院
  • 血型非同型 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如何輸血?
    前不久,我院腎內科收入一位臨床診斷為系統性血管炎的患者,該患者於2015年曾行血型非同型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移植前的血型為AB型,移植後經實驗室檢測血型正定型為B型,反定型為AB型,目前患者治療需要輸注血漿,那麼,什麼是造血幹細胞移植呢?為什麼血型非同型可以造血幹細胞移植?
  • 科學家探究幹細胞移植改善多發性肌炎/皮肌炎的效果及安全性
    01研究背景DM/PM是一組異質性疾病,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且因人而異,缺乏系統有效的臨床方法,多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其他還包括生物製劑、免疫球蛋白等,但不良反應大,對相關併發症的效果不理想,仍有部分患者無緩解和出現臨床復發
  • 骨髓移植、捐獻的真相,你真的知道嗎?
    被擬人化後有趣得不行不過你知道嗎?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採集 以往,造血幹細胞移植要求非常嚴格HLA(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必須完全匹配同卵(同基因)雙生兄弟姐妹之間這個概率是100%一方面,人體內的紅骨髓中棲息著大量造血幹細胞。只有約5%的造血幹細胞參與日常造血活動,另外95%則處於靜止休眠狀態。當人體捐獻造血幹細胞時,一旦察覺到工作中的造血幹細胞數量減少,處於休眠狀態的造血幹細胞會馬上活躍起來參加造血活動。另一方面,供者捐獻的幹細胞採集物中,90%以上為各類成熟的血細胞,真正意義上的造血幹細胞含量極少。
  • 濱醫附院完成黃河三角洲首例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在許多影視劇的演繹下,白血病帶給人們的常常是這樣一幅畫面:清冷的病床上,蒼白而憔悴的臉龐,頭巾掩蓋著因化療而掉光了的頭髮,一雙渴望生存的眼睛讓人心顫……白血病,在絕大多數人眼裡都是難以治療的。其實,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進步,現在不僅能夠很好地控制白血病,部分患者還會獲得治癒的機會。近日,濱醫附院為一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成功實施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術。
  • 劉小梅醫生:血液腫瘤患兒移植後多久可以上學?
    新生開學季,血液腫瘤科收到了很多家長發來的喜報:康復後的孩子已經正常入學,開啟多彩校園生活!這樣的消息鼓舞著每一位臨床醫生,鼓勵了每一位正在接受治療的患兒及家屬!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更多的患兒可以背上書包,走進校園!
  • 抑鬱症治癒後還會復發嗎?
    如果患上抑鬱症,一定要重視,及早進行治療是關鍵。   眾所周知,很多大紅大紫的明星就是因為嚴重的抑鬱症而走上了自殺的道路,結束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可想而知抑鬱症的危害是我們不能忽視的。如果患上抑鬱症,一定要重視,及早進行治療是關鍵。
  • 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3歲女童重獲新生
    經了解,她是海南省第一例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實體瘤的患兒,這也意味著海南省在兒童腫瘤治療技術上取得新突破。6月18日上午,小雪順利出倉,家人都十分開心。記者 王洪旭 攝寶寶嘔吐消化不良 一查竟是脊髓膠質瘤「寶寶剛滿1歲,出現嘔吐、消化不良的情況。」
  • 懷孕6月得白血病被迫引產,移植後再復發,人生低谷陪伴我的只有父母
    (圖為病床上的黃悅) 當我把這一切的不幸告訴遠在新疆的老公,我想他的震驚和難過不亞於我。他來到我身邊,我可以想像他在引產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時的心情。(圖為病床上的黃悅) 醫生建議化療後做造血幹細胞移植,可是化療加移植就要幾十萬元。
  • 謝謝你!幸運女孩兩次獲捐造血幹細胞,恩人是同一個人
    「謝謝你,救了我!」,湖北省受捐者胡磊見到恩人黃偉的那一刻,瞬間淚目,深深彎腰鞠躬。時隔6年,這對「血脈相連」的「親人」終於相見。這是在15日舉行的慶祝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1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上發生的一幕。胡磊來自湖北,是一名80後。
  • 你的幹細胞可不這麼想!
    1它在殺死你的幹細胞每年,喝酒直接導致了全球280萬人的死亡,是第七大致死和致殘因素!酒精對人體的傷害人人皆知,但你知道它對人體裡珍貴的幹細胞的影響嗎?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乙醇→乙醛→乙酸。
  • 疫情下高博患者非血緣造血幹細胞生命接力獲各方馳援
    ,非血緣供者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她能夠獲得「新生」的唯一希望。為了讓患者可以如期輸注造血幹細胞,李先生在嚴格遵守防疫出行要求的前提下如約抵達採集醫院,在先後兩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後,於 2021 年 1 月 11 日上午八點進行了造血幹細胞的採集。為保證採集的造血幹細胞能夠及時、順利地輸入待移植患者體內,北京博仁醫院方面負責人第一時間與中華骨髓庫國家級管理中心及河北省管理中心協商運送方案,協調運輸、交通等各個環節,以確保配送的順利。
  • 感謝你,給我捐獻造血幹細胞的臺灣兄弟!如果有機會,我想當面跟你說聲謝謝
    移植後快兩年了,他想找找當初給他捐獻造血幹細胞,並一直寫卡片鼓勵他的臺灣兄弟。這張騎車的照片為 2018 年夏天所拍。你好啊,這裡是暖白小屋默然相識,溫暖相依,我們不定期更新暖白康復故事。你會發現,白血病真的一點不可怕!要不,我們怎麼叫它「小白」呢?
  • 抑鬱症被治癒後會復發嗎?如果復發怎麼辦呢
    不少的抑鬱症來訪者都有這樣的疑問:當抑鬱症治癒後,還會復發嗎?因為不再想要體驗那種抑鬱的痛苦了。其實這個答案是從兩方面來解釋,可以復發,也可以不復發,關鍵原因在於自己是否去勇敢面對抑鬱的到來,並且有相對應的方法去解決抑鬱的產生。
  • 眼花繚亂「幹細胞治療」,靠譜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400萬讓你年輕30歲!眼花繚亂「幹細胞治療」,靠譜嗎?聽聽專家怎麼說幹細胞在理論上可分化成任何一種成體細胞,因而被認為具有醫療價值。「幹細胞旅遊」是指患者前往他國接受通常未經認證、具有潛在危險的幹細胞移植治療。全世界範圍內,各種幹細胞應用眼花繚亂,宣傳的效果令人神往。
  • 瀰漫大B淋巴瘤移植後復發,這一次我選擇了 北京博仁醫院
    2019年1月25日出倉的我以為終於可以歇口氣了,然而惡戰才剛剛開始……   輾轉上海兩大醫院,從滿懷希望到徹底絕望   2018年3月5號我在上海復旦大學腫瘤醫院病理科確診為瀰漫大B淋巴瘤結節外一期,主治醫師是淋巴瘤專科的知名大夫,六個療程的標準化療後,
  • 幹細胞治療能夠緩解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痛苦!
    MS患者接受幹細胞治療 初次注射後,接受脊髓液幹細胞治療的患者中約有20%表現出改善。六個月後,這一比例上升至73%,患者的行走能力,肌肉力量,神經功能的認知功能以及手部靈活性得到顯著改善,功能性MRI還顯示患者運動功能的改善。 整個治療過程中,患者沒有發生任何與治療相關的嚴重副作用。在為期1年的隨訪中,40%接受靜脈注射幹細胞的患者和60%中樞神經系統接受幹細胞治療的病例「凍結」了病情發展,而安慰劑組僅為10%。
  • 湖南首例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腫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患兒順利出倉
    紅網時刻1月7日訊(通訊員 梁輝 賀俊)「姐姐,我想你」「你要快點好起來,早點和爸爸媽媽回家過年」1月6日上午,湖南首例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腫患兒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經過在移植病房25天的治療,10歲的吉吉於2020年1月6 日順利出倉,轉入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隔離病房,這意味著他的生命即將邁向新的裡程。
  • 第10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幹細胞移植應用澆灌生命之花
    幹細胞是珍貴的生命資源,患者急需幹細胞挽救生命,科學家需要幹細胞開展醫學研究。對於急需使用幹細胞的人來說,幹細胞已經十分稀缺,能與自身匹配的幹細胞少之又少。2017年,大學二年級的冰冰偶然看到當地紅十字會在學校裡組織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宣傳活動,於是抱著一半好奇一半懵懂的心態去了解了有關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具體事項。當得知成為造血幹細胞的應用可以治療「絕症」,並拯救患者的生命,冰冰便馬上決定加入這個隊伍,並在當時留取了血樣,成為中華骨髓庫的一名入庫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