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秋天日本戰地記者拍攝的一組照片,雖然有點雜亂,但卻真實反映出了那個時代殘酷的歷史。
(1938年秋天,上海龍華機場的美國水兵)
這個時候美國還沒有跟日本翻臉,日寇侵華所用的一些戰略物質還是美國提供的。
(江西瑞昌兩名群眾向日寇抬去一頭豬)
給日本人送豬,這個當然不是自願的,在此前的文章中老兵已經多次介紹過相關史料,在淪陷區內,每個村莊一年要給日本人交多少頭豬,都有硬性規定的,交不上,甚至是時間晚一點就有被屠村的危險。所以說,為了生存,這豬能不送嗎?
(日寇山田部隊在上海廟行鎮「肉彈三勇士」紀念碑前)
所謂的「肉彈三勇士」幾句話解釋不清楚,此三人死於第一次松滬抗戰,當時被日本國內奉為英雄,他們的事跡甚至被寫入了教科書。
據記載,1932年2月22日,淞滬前線,日寇第24混成旅團在廟行鎮方向所發動的攻勢遭到了來自抗日軍隊的頑強抵抗。眼見部隊久攻不下,作江伊之助、北川丞、江下武這三位來自獨立第18工兵大隊的普通士兵抱著"爆破筒"向架設在抗日軍隊陣地前鐵絲網衝了過去,企圖為後續部隊打開一條進攻通道。最終,他們成功地炸開了一個缺口。據說,在被中國軍隊射來的機槍子彈打死之前,他們之中的一個還喊了聲"天皇萬歲"……
不過事實並不是那樣的,據川島芳子講述,這三個肉彈並不是自願去死的,他們的死可能是因為一起事故,因為日本人錯把1米的導火索弄成50釐米,所以來不極逃跑就被炸死了。對於三個人為什麼會去炸抗日軍隊的鐵絲網,史料表明,其實也不是自願的,而是被日寇軍官點名去的。
換一種說法,這三個"肉彈" 根本就不是自願為天皇送命的。
(日寇騰岡部隊在竹林之中追殺抗日軍隊)
(在江西戰場上日寇的給水部隊)
所謂給水部隊,很多時候也是日寇的生化部隊。
(在南京太平路的一張照片,車上是日本人)
儘管到了1938年秋天,整整一年過去了,南京城裡還是一片廢墟。
(這一張照片應該是來中國戰場上慰問的日本人)
(江西九江街頭的三個小孩)
日寇佔領九江之後,當地糧食管控非常嚴,人民群眾所種糧食幾乎全部都要上交給日本人,要想活命只能看日本人的臉色來施捨一點。以上三個小孩就是去日寇那領米回來,被拍下的一個鏡頭。
(一個日寇士兵和被俘的抗日軍人)
(淮南鐵路通車)
淮南鐵路1935年底全線竣工,1936年1月正式通車,1937年日軍入侵,抗戰軍興,該路為配合國民黨軍隊戰略需要,奉令破壞。1938年7月,淮南鐵路全線淪於敵手,由日軍將路礦恢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