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期間這些中國傳統習俗你知道嗎?趕緊收藏吧→

2021-02-07 玉林發布


  好多朋友吐槽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那關於年你又了解多少呢?就讓小編帶你去了解一下從初一開始的中國傳統習俗吧!


初一


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到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除夕前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初二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初三


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傳說這天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現在人們難得春節團聚,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財神的日子,過去,老闆想將某人「炒魷魚」,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對方也就心知肚明,自個收拾走人。還有傳說說,灶王爺這天要來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遠出。


初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裡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將出去。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


初六


大年初六: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於除夕的境況。傳說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當年滿12歲的男孩,因為12是6的二倍,這叫六六大順。這一天,每家每戶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這叫送窮鬼。


初七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據《佔書》記載,由初一開始,上天創造萬物的次序是「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這天,香港市民喜歡吃及第粥,所謂及第,是希望科考狀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個人,連官府也不能在這天處決罪犯,家長也不能在這天訓孩子。


初八


初八:是穀日,傳說是穀子的生日,也叫順星節,傳說是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鬥出得最全,如果這天天氣晴朗,則預示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初九


大年初九:民間習俗是玉皇大帝的誕辰,要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臺灣新竹不少信眾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擁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天公壇,向天公祝壽,並且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健康。


初十


大年初十:是石頭的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要祭祀石頭。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的說法。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早晨,用繩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個小夥子輪流抬著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正月十一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嶽父宴請女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過了正月十一: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從正月十二開始選購燈籠,搭蓋燈棚。童謠是這麼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了,它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稱為「上元節」。


信息來源:網絡

值班編輯:覃維



↓↓↓點擊「寫評論」就可暢所欲言,覺得不錯就點個唄↓↓↓


相關焦點

  • 過年啦~春節的傳統習俗你都知道嗎?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年味是讓人最眷戀的味道。你知道過春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古代人怎麼過春節嗎,都做些什麼事?且聽小編為你一一道來。春節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人們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
  • 年初一這些習俗很重要 但這些忌諱你真的全都知道嗎
    年初一這些習俗很重要!但這些忌諱你真的全都知道嗎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     年初一這些習俗很重要!但這些忌諱你真的全都知道嗎     大年初一吃餃子     在除夕時吃餃子,取「更年交子」(來年交好運)之意,大年初一吃餃子則是為了一年交好運。     年初一這些習俗很重要!
  • 農村過年期間「迎喜神」這一習俗你可知道?
    迎喜神,是中國舊時過年時祈求吉祥的一種風俗,也叫迎喜節。喜神,相傳是古代專司喜慶之神。在古籍中有這樣的記載:「遇得喜神,則能致一歲康寧」。意思就是說,如果在年初的時候能夠有幸遇到喜神並得到喜神的照應,那麼就可得以在一年內保持平安順遂,福祿富足。
  • 臺灣過年重要的習俗與祭拜!這些你了解嗎?
    平溪數千盞天燈齊飛,蔚為壯觀。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家家戶戶都會準備過年拜拜,不僅是告別舊的年度,也祈求新的一年好運到,不同的地方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屬於自己特色的過年習俗,在臺灣,過年習俗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 這些習俗與禁忌你都知道嗎?
    大年初二回娘家你準備好了嗎?為什麼大年初二回娘家?回娘家,在中國北方又稱走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中國歲時風俗。至於為什麼大年初二回娘家?其實小編認為,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其中的含意是嫁出去的女兒已經是別人家的媳婦了,過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來拜年,媳婦要幫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回娘家」這個習俗據說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來的。當年,朱元璋是怎麼想到要規定出嫁的女兒在大年初二這天回娘家的呢?
  • 【網絡中國節·春節】春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你都知道嗎?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年味是讓人最眷戀的味道。你知道過春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古代人怎麼過春節嗎,都做些什麼事?且聽小編為你一一道來。  春節起源春節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人們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  古代的賀年卡
  • 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中國春節過年傳統習俗介紹
    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後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裡一瞧,只見裡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禦它的方法,於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 馬上就要過年了,你知道春節的由來嗎?傳統習俗又有哪些呢?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
  • 十五的月亮·中秋特輯|這些傳統習俗,你知道嗎?
    在這個闔家團聚的日子裡,與家人一起賞月,共嘗月餅,歡度佳節,已是我們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那麼,你知道中秋的由來嗎?各地有什麼習俗?川川子帶你談古論今,來盤一盤這月圓背後的故事。月滿中秋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而它的由來傳說也有很多。
  • 中秋佳節,這些傳統文化習俗你知道嗎?
    中秋佳節,這些傳統文化習俗你知道嗎?中秋鐫刻著歷史始見《周禮》,盛於唐宋到明清時期成為最主要的節日之一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充滿了傳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唐明皇遊月宮等種種神話故事口耳相傳成為民族想像力的底色中秋節當天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
  • 大年初一,這些的習俗和禁忌你知道嗎?
    大年初一,這些的習俗和禁忌你知道嗎?那麼大年初一有哪些習俗和禁忌呢?節日習俗拜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
  • 韓國什麼時候過年 中國和韓國春節習俗不同之處
    但你知道嗎?與我們隔海相望的鄰國韓國,也過春節。韓國什麼時候過年呢?韓國的春節是什麼樣的呢?韓國的春節與中國的春節有什麼不一樣呢?我想你一定迫不及待想知道了。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篇韓國春節習俗介紹,透過這篇介紹,你可以一窺韓國的春節,同樣非常有趣喲!  在韓國,「農曆新年」是僅次於中秋節的第二大節日,全國放假3天,這也是全年最長的法定假日。
  • 過年時候這些傳統美食,哪一道是你們家鄉的?你知道的還有哪些?
    過年時候這些傳統美食,哪一道是你們家鄉的?你知道的還有哪些?明天是南方人的小年,雖說鈺姐是蘇北人,不過我們這兒也是明天過小年。距離過農曆鼠年只還有幾天了,離除夕夜就更近了,也將更忙了,打工返鄉的人也紛紛啟程。
  • 新年到,關於春節的傳說、習俗大盤點,你都知道嗎?快幫孩子收藏
    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就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 這些過年的禁忌,你相信嗎?
    這些過年的禁忌,你相信嗎?女兒出嫁不守歲、不見娘家的燈除夕夜已經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守歲。有種說法是,如果回娘家意味著會把娘家吃窮,所以女兒只能在年初二或者是在年初三的時候回家。初一不吃稀飯大年初一不能吃稀飯,否則這一年外出被雨淋,稀飯還代表著貧窮,吃了稀飯你就等著一輩子受窮吧。
  • 農村過年上墳有何習俗?為何現在農村上墳不讓燒紙放炮?你知道嗎
    中國是一個講究仁義孝悌的國家,逢年過節和祖宗忌日祭祀祖先,是中華民族一直以來的傳統美德。所以,在我國農村裡面過大年的時候上墳祭祖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但是由於農村地區天高地遠,所謂五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各個地區的祭祖的風俗習慣有所不同。
  • 今天初一這些習俗和禁忌你早知道 能旺一整年!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天初一這些習俗和禁忌你早知道 能旺一整年! 初一,是專指農曆每月第一天,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自然每月的第一天也是非常重要的,當然最重要的要算正月初一了,它是一年的第一天,第一個初一,自古就有很多習俗,比如聚財、飲酒,放炮   原標題:今天初一這些習俗和禁忌你早知道 能旺一整年!     初一,是專指農曆每月第一天,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 大年初六的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大年初六的這些習俗,你知道嗎?時間:2020-01-30 00: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六的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正月初六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在這一天, 還有一項頗具特色的歲時風俗:送窮。 在古代,人們希望在送走舊年的同時送走窮困, 迎來富足生活。
  • 這些春節旺運旺財,納福開運的習俗你都知道嗎?
    究竟要怎麼過年,才能順心又如意呢?你是否知道春節習俗有哪些呢?古人如何過春節你又是否了解過呢?據說流年交替之時,正是納福開運的關鍵時候。下面這些民間的旺運習俗,你知道多少?今天,道長就為你介紹過年開運法,一起看看吧!已掙錢的晚輩孝敬長輩或長輩給晚輩的"壓歲錢",可以拿出一部分放在枕頭裡面,儘量長放,據說這樣可以增加來年財運。民間大年三十有貼過門錢的習俗。
  • 春節傳統拾趣:真有年獸嗎?過年的風俗知多少
    在繪本《中國傳統節日》之《春節的故事》裡,為孩子們講述了一個關於打敗「年」的故事:「年到處亂跑,糟蹋了牲畜、還傷了很多人。人們聚在一起想對付年的辦法,發現它最怕鮮紅的顏色、怕火光還怕響聲。等臘月到了頭,年來了,鞭炮聲聲響,鑼鼓震天動地,人們又唱又跳。年嚇壞了,趕緊逃跑!」年不見了,過年的風俗卻保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