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嚇掉的,不止筷子

2021-01-18 自說文史

青梅時節,曹操煮了點酒,邀請劉備一起來喝酒。曹操的意思,主要是想探探劉備的話兒,看看他有沒有其他想法。當然,曹操是知道劉備的志向的。

劉備來了之後,小心謹慎。碰巧天邊出現「龍掛」,於是曹操大談龍之為物。曹操說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就像英雄一樣,能屈能伸,但不管怎麼樣,終究有一天會「乘雷上九天」,這其實是暗指劉備是英雄。

話題一轉,曹操又讓劉備說天下英雄。劉備故作糊塗,說出袁術、袁紹、孫策、劉表等人。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一聽,嚇了一跳,手裡的東西掉落地上。

電視劇裡,劉備嚇得筷子掉在了地上。實際上,劉備掉的可不止是筷子。《三國志》裡說,「先主方食,失匕箸」;《三國演義》中,也是這麼說的,不過內容更詳細。

以手指玄德,後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

正史說的是「失匕箸」;演義說的是「匙箸落於地下」,很明顯,劉備掉落在地的,不止是筷子(箸)一樣,還有匕(匙)。

首先要聲明,所謂「匕」,不是匕首,劉備不是帶著匕首去行刺曹操呢。匕與叉和箸一樣,都是古人的進食工具。

最初的時候,古人吃飯堪比今天的西餐,需要用刀叉,因為雞魚肉多是整個煮熟的,需要用刀切開,再用叉子叉起來吃。我們看《史記》中,鴻門宴裡,項羽賞給樊噲「彘肩」,樊噲沒有刀,就用劍割著吃的。

所以說,西方刀叉取餐的制度,看起來很高貴,其實都是我們老祖宗玩剩下的。而且,就在三百年前,西方很多貴族還用手抓的方式吃飯呢。用刀叉吃飯,這在西方也就兩三百年的歷史。

後來,人們便不用叉了,用匕。最初,匕是用薄而細長的骨片或木片製成,根據刀發展而來,前頭雖然是勺狀,但最前面很尖,既可以切,也可以撈。那個時候,刀和匕極為相似,大概在先秦之後,刀和匕才徹底分開。

骨匕

叉退出餐桌後,從先秦到宋元時期,人們吃飯都用匕和箸,二者搭配,缺一不可。箸,就是通常說的筷子,主要用來吃主食,比如米飯等;而匕,主要用來吃羹食,尤其是裡面的菜。唐代敦煌有一幅《宴飲圖》,在餐桌上,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個匕和一副筷子。到宋代時,趙構還這樣做。

必置匙、箸兩副,食前多品擇取欲食者,以別箸取置一器中,食之必盡;飯前則以別匙減而後食。吳後嘗問其故,曰:不欲以殘食與宮人食也。——《西湖志餘》

說的就是,宋高宗趙構在德壽宮用膳時,必用到兩副箸和匕。這裡就說了箸和匕(匙)是分工的,其中箸是用來取食的,而匙則是用來進食的。趙構之所以這麼做,是不想讓宮裡人吃自己的剩飯,表現了他的品性之高。

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能藉此看出筷子和匕的分工作用。

因為羹食就是菜加水一起煮,單用匕不行,必須輔以筷子,所以元代之前的人們,尤其是貴族,吃飯時肯定會用到筷子和匕。

故而,《三國演義》電視劇中,劉備只掉了筷子並不對,劉備既然吃飯,不可能只用到筷子,而是筷子和匕一起用。曹操說出「唯使君與操耳」時,劉備可能是在用筷子和匕取食,所以嚇得掉在地上了。

當然,影視劇並不一定要完全符合歷史或者原著,本文也只是藉此說說當時人吃飯的工具罷了。

相關焦點

  • 青梅煮酒,為什麼曹操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青梅煮酒,為什麼曹操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在三國演義裡,曾有一段著名的青梅煮酒的故事,曹操與劉備論天下英雄,在曹操眼中:『袁紹需雄霸四州,兵甲數十萬,但剛愎自用、見小利而忘大義,非英雄也;袁術兵精糧足,卻只是冢中枯骨,也不是英雄;劉表雖雄居一方,卻虛有其表,守城之賊也,不算英雄;孫策、張魯、劉璋等也不算英雄。'劉備在曹操這番話之後,就說:『那誰才算英雄?'曹操指著劉備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 「煮酒論英雄」,劉備為什麼不稱曹操為英雄
    劉備又說孫策,劉璋等,還是不被認可,劉備無法,把張繡韓遂等人也拉出來湊數,曹操實在看不下去,直接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不料,這個哥倆好的舉動把劉備嚇得不輕,筷子直接掉地下了,幸好此時天上打了一個大雷,劉備說他被雷嚇到了,把自己的失態掩飾了過去。這時關羽張飛跑到曹操家找劉備,劉備這才脫身。
  • 曹操在煮酒論英雄時,那麼好的機會為什麼不殺了劉備?
    操曰:「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誰能當之?」操以手指玄德,後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操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聖人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
  • 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論的是什麼?
    在那麼多的英雄人物中,曹操怎麼就能看的出來劉備是一個英雄呢?在看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時,我們可能不由自主的想到另外一個著名的一個歷史故事《鴻門宴》。範增也是在無數反秦英雄中一眼看出,劉邦才是項羽的最大的對手。相對於項羽,曹操一眼就看出劉備的非同尋常,眼光是非常敏銳的。而項羽自始至終都沒有看出劉邦強在哪裡。直到項羽最後死時,還說這是上天的安排,不是他自己的過錯。
  • 三國風雲:青梅煮酒,論天下英雄只此二人
    沒想到,還是被曹操一再試探,最為有名的就是這一番煮酒論英雄。當時青梅成熟,曹操想起自己望梅止渴的典故,不由多了感慨,正好劉備在他麾下,便邀請他青梅煮酒,一番敘話。酒興一時起,曹操便想和劉備點評天下英雄。
  • 劉備曾騙走了曹操五萬大軍,為何軍中無人叛變?背後原因很現實
    劉備也曾投過死對頭曹操的帳下,後來還曾發生過這樣的一件「趣事」。在投入曹操帳下後,生性多疑的曹操,曾多次試探劉備,有一次問道:「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明白其中的利害,嚇的筷子都掉在了地上,碰巧剛打了道雷,故說被雷驚的。曹操卻哈哈大笑,說:「大丈夫也怕打雷嗎?」
  • ️四大名著 ▏《三國演義》動畫版第21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附習題+答案)
    劉備,天天喝醉酒C. 劉備,在後園種菜D. 馬騰,在後園種菜2.這日曹操派許褚張遼來請(  ),要與他(  ),期間曹操更是說天下英雄,(  ),嚇得他把筷子都掉在了地上。A. 劉備,青梅煮酒,唯使君與操耳B. 劉備,開密謀會,唯使君與操耳C. 董承,青梅煮酒,唯我自己耳D.
  • 當時的劉備是個無權無勢的人,他有資格與曹操「煮酒論英雄」嗎?
    說直白點,「青梅煮酒論英雄」這純粹是一段杜撰的故事。這就是事實。羅貫中之所以會有這個靈感,其真實故事的原型來自於劉備依附於曹操麾下時所發生的一些事情。歷史上劉備好心收留呂布,但被呂布奪取了徐州城後,劉備一直心有不甘。後來曹操東徵呂布,劉備眼見機會來了,因此劉備投靠了曹操,幫助曹操對付呂布。
  • 劉備青梅煮酒,關羽溫酒斬華雄
    青梅煮酒&魏武大帝劉備和曹操曾經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把劉備的筷子都嚇掉了。在劉備的皮膚「青梅煮酒」中,可以看到慌張的神色以及對面的曹操,而曹操的「魏武大帝」皮膚中,出現了該場面中經典的雷電。正是這道雷電,讓劉備有了藉口,將這件事敷衍搪塞過去,否則後續可能就沒有劉備的故事了。兩張皮膚分別兩個視角,將武將的神態完美描繪,非常的有意思。
  • 讀了36遍《三國演義》,才明白「煮酒論英雄」中曹操的「潛臺詞」
    劉備想來想去沒敢加入,為了防範曹操猜忌,他天天躲在菜園裡擔糞澆菜。 一天,曹操派人請劉備赴宴,兩人「青梅煮酒」。 「煮酒」期間,曹操詢問劉備:老兄你走南闖北,可知道當今天下有哪些英雄?
  • 曹操既然認為劉備也是天下英雄,為何煮酒論英雄時不殺了劉備?
    三國時期,曹操特意青梅煮酒與劉備討論天下英雄,許多人不理解,當時那麼好的機會為什麼曹操不殺了劉備?其實,以曹操的行事風格,當時不殺劉備肯定有諸多方面的考慮。許昌是曹操的大本營,兵多將廣,人多勢眾,並且防守嚴密。劉備則無兵無卒,只有關羽和張飛在身邊,四周都是曹操的眼線,根本無法有所做為。寄人籬下的劉備,早已英雄氣短,對曹操構成不了任何威脅,正如曹操所說「實在吾掌握之內,吾何懼哉?」因此,曹操沒有必要去殺劉備。
  • 歷史上的曹操,到底有沒有與劉備和孫權這兩人見過面?
    東漢末年,皇帝無能,宦官亂政,劉漢失權,天下遂群雄並起,明爭暗鬥各據一方。而經過幾年的殊死爭奪後,天下形成了鼎足三分的局面,即曹魏、蜀漢、東吳。而這三個政權的開創者則分別是曹操(雖然稱帝的是他兒子曹丕,但這個基業完全是曹操打下來的)、劉備、孫權,他們是那個時代的絕對主角。那他們三個互相見過面嗎?
  • 青梅煮酒論英雄,看英雄演戲,對曹操來說,何嘗不是一種樂趣
    曹操一句話,把劉備嚇得面如土色,心裡想著莫不是「衣帶詔」的事情敗露了,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應答。曹操瞅了一眼劉備的表情,一把抓住劉備的手,朝著府中的後園走去,邊走邊說:「玄德學圃不易!」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曾奔走四方,想必對於天下英雄頗有些見解吧!」曹操的這番比喻,其實非常直白。他根本不是想要劉備扯什麼袁紹、劉表、孫策之流。他是說,英雄人物和天上的龍一樣,時機成熟了,他就能夠呼風喚雨;時機不成熟的時候,他就會隱藏自己。曹操就是那條乘勢變大可翻雲覆雨的龍,劉備就是那條隨勢隱身潛伏於人海波濤的龍。
  • 張佳瑋 劉備為何總躲著曹操?
    他永遠站在曹操正對面,不只為了跟曹操爭天下,也是免得被曹操害都說曹操一輩子精明,劉備仁厚老實。然而老實人讓奸雄吃過一次大暗虧:當日劉備被呂布打出徐州,曹操給劉備表奏了個豫州牧——好比是河南省長,一起去打呂布,平徐州,打贏了,把劉備妻兒老小搶回來了。
  • 青梅煮酒說英雄
    說是曹同學有一次和別人幹仗,路遇酷熱天氣,隊友都渴壞了,沒有一點士氣,曹同學就說,前面不遠處有一個梅林,隊友一想到梅子,酸酸的,甜甜的,口中生唾,頓時來了精神,頓時精神大振,結果我們贏了。這故事,溫馨中帶著劍氣,浪漫裡露著殺招,把劉備都要嚇出尿來了。
  • 曹操和劉備:英雄?奸雄?梟雄?
    兩個曾改寫天下的人物於亭中煮酒對飲。一個是曹操,一個是劉備。酒至半酣,天邊密雲不雨,陽光隱隱從雲縫中透出,蜿蜒有如龍形。席間也醞釀著一場煞是精彩的心理博弈。曹操問道:「劉使君知道龍的變化麼?」劉備作懵懂狀:「未知其詳。」曹操慷慨激昂道:「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
  • 青梅煮酒論英雄時,劉備為何不主動推舉曹操為當世英雄?
    而很多讀者對這個情節疑惑的點在於:劉備已然知道此宴系「鴻門宴」,曹操要試探自己,那麼在曹操詢問,誰可當天下英雄的時候,劉備為何不直接稱曹操是英雄,以作諂媚之狀,卸下曹操對自己的警惕,反而遍舉各路諸侯?,所以青梅煮酒論英雄時,劉備稱「天下英雄,只有曹丞相一人」,曹操絕對不會認為劉備是在奉承,因為劉備本身就不是個奉承的人,相反,曹操會覺得:劉備真具慧眼,竟然能識天下英雄,久後必為大患,當早除之。
  • 寂寞曹操平生唯一知己是誰?
    青梅煮酒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在席間曹操稱道: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當時嚇得劉備手中的筷子都掉了,希望用一副窩囊樣矇騙曹操。
  • 皇帝後代劉備,比太監小孫孫曹操,一生中要多奮鬥多少年?
    劉備出生時,距離老祖宗漢景帝駕崩,中間已經隔了三百餘年。作為破落戶貴族,少年喪父的劉備最大的優勢就是姓劉。這讓他能享受國家補貼的教育,勉強讀到了初中畢業。但漢朝四百年,漢室宗親多如狗。在皇帝都已經自身難保的時代,那些疏遠在各地的宗親們,也只能自求多福,散落在全天下自謀出路。很顯然,初中畢業後劉備沒有找到正式工作,於是他開始在涿縣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