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父母的三道關:用心陪伴、做好榜樣、永遠負責

2020-12-28 人生五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父母的教育格局,決定了孩子未來的高度。

孩子是一張白紙,從一出生來到這個世界上,父母就是他的第一任老師。

教育孩子是一場隆重且漫長的考試,孩子最終擁有怎樣的人生,就看父母交出怎樣的答卷。

01

用心陪伴

經常聽到父母說,現在的孩子太難養了。

買幾本好一些的輔導書就沒了好幾百,報幾個好一點的補習班就沒了好幾千。

「都忙著賺錢養家了,哪有時間陪孩子?」

可如果你不陪孩子,買再好的練習冊孩子也不會做,報再好的補習班孩子也不會學。

沒有管教,教育等於零。

而陪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

哈佛學霸詹青雲,去年《奇葩說》的冠軍,小時候成績並不好。

媽媽為了鼓勵她,每年都說她下一年一定會逆襲,儘管一直落空。

爸爸很開明,給她看各種各樣的書,帶她去出差,去看世界。

在父母的陪伴下,詹青雲像太陽下的幼苗一樣茁壯成長,不僅學習越來越好,整個人也越來越自信,優秀。

好孩子是管出來的,優秀孩子是陪出來的。

父母的教育是有「有效期」的,一旦你不珍惜,錯過了這個有效期,就會耽誤孩子的成長。

有些父母陪是陪了,但不是做自己的事,就是玩手機、看電視、打麻將、只是「陪」在孩子身邊而已。

粗線條的孩子可能覺得手機有趣,連爸爸媽媽都捨不得放下,所以他們也迷上了手機。

敏感的孩子卻察覺到父母的忽視,認為自己不重要,與父母的距離也越來越遠。

這樣的陪伴沒有引導,沒有教育,更給不了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

陪伴不一定要時時守在身邊,只要用心了,就是高質量的陪伴。

有一位老師天天早出晚歸,無法親自教育自己的孩子,於是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他讓兒子把想說的話、想問的問題寫下來放在茶几上,等他回家再一一解答、回復。

雖然父親不能常常陪伴兒子,但兒子學習生活中的開心、煩惱、疑惑、迷茫,他都參與其中。

這對父子在紙短情長之中對話,教育也在一來一回中發生。

在「父母」這個角色還有效的時間裡,一定要給他們最用心的陪伴。

02

做好榜樣

有人說,如果家庭是複印紙,孩子是複印件,那麼父母就是原件。

複印件的成品如何,取決於原件的質量。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會無意識地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甚至連父母的小動作、口頭禪都模仿得十分相似。

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可能察覺不了,但會改變孩子一生的模樣。

父母做好榜樣,率先垂範,才是對孩子最好的習慣教育。

曾國藩是清代著名的大臣,然而哪怕公事繁忙,他也會抽時間出來教育孩子。

不僅時時過問孩子的讀書學習情況,還親自製定嚴格的學習計劃,督促孩子執行。

不僅要求孩子知書識禮,還要求他們做到「勤、孝、儉、仁、恆、謙」。

小到吃飯走路,大到治國平天下,任何事情都嚴格要求,不允許孩子有絲毫懈怠。

正因為曾國藩的嚴格管教,以身作則,曾氏一族才培養出很多卓有成就者。

培養孩子的習慣,不能高高在上地指點,必須身臨其境地示範。

父母都無法百分百做好,又如何要求孩子做得完美?

你和孩子的距離越近,孩子就越願意親近你,向你學習;

你對孩子的態度越恰當,孩子就越願意尊重你,信任你的教育。

作家列夫·託爾斯泰說過:

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一個熱愛學習的孩子,身後一定有一個做事嚴謹,耐心十足的母親,有一個工作負責,積極上進的父親。

一個熱愛集體的孩子,他的家庭關係一定很和睦,父母相愛,也疼愛孩子,給予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和無言的信任與支持。

孩子未來能走多遠,我們都不知道,但父母的教育格局,決定了孩子未來的高度。

父母是孩子永恆的生命範本,你想讓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先做一個那樣的人給他看。

03

永遠負責

一位教育專家說過一句很刻薄的話:

「我們親自把孩子生下來,卻從來不把孩子當親生的來養。」

我們可能把孩子交給老一輩了,眼睜睜看著孩子被老人家寵壞;

我們可能把孩子交給學校了,孩子出了問題就說,這是你們學校和老師的責任。

有一些父母,確實沒盡好為人父母的責任。

無數父母希望把孩子送去最好的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拼盡全力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教育環境,但往往忽略了,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教育是一場漫長的修行,每一個父母都要擔負起對孩子的責任。

有個名人從來不抽菸,不是覺得抽菸不好,而是因為崇拜自己的「菸鬼」父親。

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天天抽菸,而且一天要抽至少三包,弄得家裡煙霧繚繞。

他實在受不了了,就對父親說:

「爸爸,煙的味道那麼好嗎?抽菸到底是什麼滋味啊?」「你喜歡吃餅乾吧?對爸爸來說,這就跟餅乾一樣。」「爸爸,我不喜歡你的餅乾,你能不能不抽菸?」

父親欲言又止,想了一會兒後反問兒子:

「如果爸爸從現在開始不抽菸了,你長大後也能像爸爸一樣不抽菸嗎?」

兒子拼命點頭。

從那以後,父親再也沒抽過煙,兒子也遵守了諾言。

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父母的每一個決定都有可能改變孩子的人生。

沒有人能完完全全扛起確保孩子成長成才的責任,如果說教師負責教書育人,那麼父母就要對孩子的一生負責。

生娃難,更難的是不知道如何正確養娃,如何讓孩子長得棒、自己也舒心。

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說過:

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為了我們的孩子,請所有父母都成材,變得更強大。

為了我們的孩子幸福快樂的成長,讓我們一起做個合格的負責的父母吧。

相關焦點

  • 班杜拉心理學實驗的啟示:父母如何做好榜樣?
    班杜拉實驗的重要啟示:育兒先育己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的一切社會學行為都是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通過對他人示範行為及其結果的觀察學習而得以形成的。孩子通過觀察榜樣的行為獲得學習,因此榜樣對孩子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 養育孩子:三分疼愛三分嚴,還有四分做榜樣!
    陪伴要及時  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疼愛,就是用心的陪伴。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而孩子0-12歲所得到的陪伴將影響他一生的性格。因為父母的陪伴是給孩子精神上的富養。有研究證明,孩子如果長時間和父母分離,會因有一種「親子中斷」的感覺,而造成性格上的自卑、敏感、和不信任,一旦這種性格在孩子心中紮根,這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情緒要關注  孩子:媽媽,這兒好熱。媽媽:熱什麼熱,今天天氣預報才剛剛零上。
  • 董卿: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談吐大方、靈活機敏、笑容親切,曾13次登上春晚舞臺,也陪伴了我們13個除夕夜。而前段時間董卿上了熱搜卻不是因為春晚,而是因為另一個叫《主持人大賽》的節目。這個節目中的選手個個專業能力強,全程高能不煽情,所以觀眾把《主持人大賽》稱為「神仙打架」。
  • 楊冪微博鮮少曬孩子:真正懂得陪伴的父母,都做到這一點
    (圖片來源網絡)  01 85後的女性榜樣裡,楊冪算是一個。 記得前些年,有兩次「四小花旦」的評選。 許多人送給楊冪的外號是「工作狂」,以至於媒體一度質疑:永遠在趕場、永遠在奔忙事業的楊冪算不算得上一個好母親。 說幾個細節: 楊冪送自己孩子上下學,無數次被媒體拍到。 百忙之中赴香港給女兒過生日。
  • 合格父母應注重後天教育,全程陪學輔導以身作則,重視言傳身教
    榜樣的力量,家長全程陪學輔導,更應該以身作則 全程輔導不見效果,過程中要注重效率 合格的父母不僅要天生的力量,更是重要的是後天自我教育 很多時候並不是缺少陪伴時間,而是缺少用心陪伴
  • 「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為關城好人點讚!
    「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為關城好人點讚!2012年下暴雨發大水時,還救了一名掉到井裡差點被雨水順著下水道吸走的小姑娘,他的為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工作中,他認真負責、用心動腦,凡事都能帶頭幹在前面,勤於鑽研,善於換位思考問題。生活中善於和隊員交流談心,樂於助人。 避免出錯,他用心記錄每次押運環節。呼志峰家住山海關,每天堅持早起床,早上6點半之前準時趕到公司。「工作的特殊性,這麼多年早就習慣了。」呼志峰說,不管寒冬酷暑,他從沒感覺過辛苦。
  • 如何做合格父母?在曲周劇場聆聽了一場課,讓千人恍然大悟
    ▲縣劇場講座現場  途龍以詼諧、幽默的語言風格從父母如何成為孩子的榜樣,如何解決孩子的叛逆、懶惰、沉迷遊戲等問題,如何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等方面,全方位解讀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如何做一名智慧父母
  • 父母該如何愛孩子?「父母合格證」真的有用嗎?不合格怎麼辦?
    「建議父母持證上崗」的呼聲久矣。從政協委員的提案到各地的實踐,比如舉辦家長課堂以提供家庭教育的相關課程,或者用星級計分的方式量化父母持證上崗的資格……支持的聲音少不了。自然,反對甚至戲謔的聲音也沒停止過。不合格能退回去嗎?不合格還能生嗎?
  • 陪伴是最好的老師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陪伴是最好的老師。孩子一出生,置身於家庭環境中,夫妻關係和諧,家庭環境整潔溫馨,無形之中給了孩子安全舒適感,你別以為孩子感覺不到。哺乳期的母親,在給孩子餵奶的時候,要和孩子進行互動,不要只顧玩手機。
  • 霍啟剛郭晶晶結婚8周年上熱搜:父母相愛,是給孩子最好的榜樣
    ,也是父親對子女,最好的榜樣。孩子一天天在長大,而對於孩子來說最好的愛就是爸爸跟媽媽的陪伴,最好的榜樣就是爸爸愛媽媽。父親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寵愛妻子。而那些在有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成年後的婚姻幸福指數也會明顯升高。父親能夠給孩子的,除了自信,就是我相信我行的信念,霍啟剛在這一點上可以稱得上是典範。
  • 學會用心和父母相處,是人成熟的表現,讀《陳情表》有感
    孝文化盡孝,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是用心,最重要。我中華,自古推崇孝道看過一篇文章,說是我們盡孝,不單單是給予父母生活費,給父母買禮物這麼簡單,精神上,應該給予父母更多的陪伴,同時,要讓父母覺得自己還有用,自己對家庭還很重要,自己還被需要
  • 讓孩子變優秀,從做好這些小事開始!送給父母和孩子的行動清單
    「是否可以讓孩子的父母回本地來工作?」王莉老師繼續問道。奶奶又搖了搖頭。「是否可以讓孩子的爸爸或媽媽每隔一兩個禮拜抽空回來陪伴孩子?」王莉老師追問。奶奶終於點了點頭:「這個應該是可以做到的。」6.孩子在身邊時遠離手機當家長在陪伴孩子時,可以將手機提前靜音或放在固定的場所,保證家長的陪伴是一心一意的。這也能給孩子樹立榜樣,擺脫手機癮!7.睡前和孩子擁抱並互道晚安孩子成績差,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力在內心衝突中消耗殆盡。在安全中,就能探索。可以說,每一個學霸都離不開愛的滋養。
  • 家有兒女|看這位家長用心、用情陪伴孩子帶來的驚喜……
    用心陪伴 用情呵護都說孩子是上天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確實,在與孩子相處的幾千個日日夜夜中,我越來越發現,只要我們做父母的用心陪伴、用情呵護,孩子會不斷地帶給我們驚喜。並且他自己後來也發現了這一習慣對自己的益處,因此,即使我們後來不能陪伴他,他也能自覺遵守了。如今,升入初二,雖然作業量在增加,但是在學校老師的引導下,他總是能有條不紊地做好安排,刷題、背誦、默寫,他都能自己調節好,按自己的學習情況一一完成。看著他每晚檯燈前學習的身影,我就特別想說:用心呵護,另起一行,父母一定會得到一個別樣的禮物。
  • 培養像易烊千璽一樣優秀的孩子,起碼父母做好這幾點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期待孩子優秀,父母要先合格!首先,父母以身作則,引導孩子學習。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切忌以 「愛「」為你好「的名義,將很多想法行為,強加到孩子身上,而對自己卻又放縱,」網開一面「。自己都沒做好,又怎能要求孩子優秀呢?
  • 被孩子嫌棄是中年父母的宿命?做好這4點,安全度過
    別人家孩子懂得體諒父母,自己的孩子卻讓父母心寒「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很多父母感嘆道。很多時候,父母也總是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相比,總覺得別人家的孩子各方面都優秀。那些「別人家的孩子」後面,也都站著的是「別人家的父母」,他們奮力託舉,讓孩子可以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順暢。父母想要讓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就要先成為「別人家的父母」。
  • 崔柳:用心陪伴靜待花開
    執教生涯的16年,她始終銘記自己當老師的初心,始終在「要當一個孩子們喜歡的好老師」路上默默地付出,用愛澆灌用心陪伴。  出生在教師之家的崔柳,很早就樹立了「當老師」的人生目標,從自己真正成為老師的那一刻起,她就準備好了要給孩子們最美好的陪伴。
  • 抗疫群英譜丨王玫:用心做好每一項工作
    王玫:用心做好每一項工作——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兵團)的戰「疫」「硬核」故事之十九「在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我們的團隊以過硬的技術、昂揚的鬥志全力以赴救治患者。」看著電視裡每天播放的新聞,王玫暗暗做好了迎戰的準備。2月3日,當得知五師醫院要派遣醫護人員支援武漢的消息後,王玫第一時間找到科室護士長請戰:「我報名!我有10年的護理工作經驗,家裡沒有小孩,丈夫也支持我,讓我去!」來不及多陪伴家人一刻,王玫匆匆收拾行李,和隊員們一起奔赴武漢。
  • 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聽聽老師們分享的妙招|微言夜讀·親子
    父母的陪伴,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又該注意什麼呢?學會傾聽,讀懂孩子的需要「@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第一中學楊金燕高質量的陪伴取決於父母要懂孩子
  • 學不會陪伴孩子,將是父母一生的遺憾
    其實,生活中跟這位父親一樣迷茫的父母有很多,他們為了擔負起家庭重擔,選擇奔走遠方,錯過陪伴孩子的最佳時光,最終與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而有的父母,雖然每天陪在孩子身邊,給孩子錦衣玉食,但與孩子之間,依然很難溝通。其實,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愛的陪伴,這種陪伴不是用金錢來衡量,更不是用時間來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