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電影感」畫面 四個步驟輕鬆完成

2021-01-09 攝影之友

圖/文:mendowong

看電影時經常會有一些夜色弱光的鏡頭,想把這種畫面搬到照片中來,下面我們將以弱光環境中拍攝一組城市模型為例,講述如何在弱光環境中拍攝模型,並調節出電影效果的色彩和尺寸。

修改後

原圖

拍攝分析 兩招搞定弱光環境拍模型第一招.高感光+大光圈 拒絕抖動

例圖是在室內弱光條件下,拍攝的城市模型,在拍攝時因為人多光線暗,所以要手持拍攝,這樣就需要高速快門,於是我使用F1.8的光圈,並提高ISO感光度,這樣才能手持並以快速度拍攝出清晰的畫面。

第二招.CPL濾鏡 消除反光更清晰

在拍攝模型時,由於外面有一層玻璃,所以我使用了CPL濾鏡,這樣能夠有效的消除反光,但是要注意,拍攝時不能運用廣角,優秀使用50mm左右的焦距,這樣能更有效的避免反光。

重點解讀弱光拍攝小貼士1.弱光拍攝穩定很重要

若因條件限制手持拍攝不能保證快門速度讓畫面清晰,那為了穩定,只能藉助三腳架,或者找一個支點,在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來提高畫面的清晰度。

2.使用RAW格式展現畫面細節

當拍到正確的曝光時,弱光下的白平衡也很有可能出現問題;解決辦法是在後期中調出理想的色調,因此,在弱光的室內拍照時,一定別忘了使用RAW格式,保證在後期調整的時候減少對畫質有損傷,更真實地展現色彩。

製作步驟 照片變身電影畫面1.調整對比度完善畫面

首先將畫面進行初步的調整,因為原圖過於灰暗,所以先對「亮度/對比度」進行調整,提亮畫面色彩,拉開畫面層次;然後圈出汽車(如白框),進行「羽化」,為了讓邊緣自然,再單獨把汽車部分進行提亮,注意高光部分不要過曝;最後圈出汽車及周邊範圍(如紅框),再進行反選,選中畫面四個角,進行壓暗,這樣更能突出視覺中心。

2.運用色相/飽和度調出電影感色調

調色部分可根據個人的喜好來完成,我喜歡偏暖色的調子,所以將畫面整體色調向暖色調整,注意調動色相時,儘量讓色彩偏紅而不是偏黃,偏黃就會讓畫面看上去有點髒;然後再對「自然飽和度」進行調節,因為自然飽和度能讓畫面色彩顯得自然,而不是過分飽和帶來的死板畫面,這樣基本的色調就調好了。

3.剪裁出電影截圖尺寸

圖片的尺寸對電影感的產生也十分重要,我們都知道電影中的畫面比例是16:9,但是電影畫面上下有視頻黑邊,所以,想要添加黑邊;把圖像和黑邊拆分開,先將圖像按照比例裁剪成7:3,注意裁剪時的構圖,因為裁剪屬於二次構圖,所以視覺中心點和一些導線的位置都要加以注意,讓畫面構圖更美觀。

4.加黑邊讓電影感更濃厚

在裁剪好圖片的尺寸後,我們通過對「版面尺寸」的調整來添加黑邊,注意應填寫的尺寸,是圖片尺寸加黑邊尺寸的總和;然後在「版面延伸色彩」選項中選擇黑色,這樣才能添加電影效果的黑邊,尺寸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來做多種選擇;最後我們還可以添加字幕讓電影感更真實。

添加字幕加重電影感

如果你想要完全打造電影的效果,那必然不能缺少了字幕,添加字幕非常簡單,主要是字體的選擇;我們常見的電影字幕是黑體,還有微軟雅黑也是不錯的選擇,字體要突出且不花哨。添加字幕的時候可先新建文字圖層,把文字輸入進去,注意字體顏色是白色,然後左右居中,最後還要手動調節上下的距離;字幕一般是在下面黑邊上,但不是完全居中於黑邊,要稍微向上調節一點即可,也可以隨個人視覺舒服程度來調節,都是比較靈活的選擇;置於文字的內容,你就可以發揮想像,把對這幅影像的感覺添加進去,應該有不錯的效果。

相關焦點

  • 攝影篇:如何製造「電影感」?
    如果大家平時有留意電影拍攝製作,那麼在初學階段很多人問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讓你拍攝的東西具有電影感」。電影之所以有電影感,其實不光在攝影上面需要匠心獨運,在美術、道具、鏡頭語言設計、Blocking and Sequencing(表演調度)、Pre-visualazations(預先視覺化)、聲音設計都需要通力合作才能達到效果。
  • 四格漫畫:四個畫面分格的一個小故事或一個創意點子表現形式!
    四格漫畫,是以四個畫面分格來完成一個小故事或一個創意點子的表現形式。四格漫畫短短幾格就涵蓋了一個事件的發生、情節轉折及幽默的結局。讓人看完不覺莞爾,會心一笑或捧腹大笑。四格漫畫著重點子創意,畫面不需很複雜,角色也不要太多,對白精簡,讓人容易輕鬆閱讀。
  • 「電影感」及「油畫風」的調色
    1、從「優化常規渠道推廣技巧」找增長2、從「增加新渠道新模式」找增長3、從「提高網付和邀約到店」找增長  #攝影#  「電影感」及「油畫風」的調色  前期拍攝  電影感的色調類似下圖這樣——色調舒服自然、對比度低、畫面滿滿的故事感。
  • 拍攝技巧 如何製造電影感:攝影篇之透視
    對新手來說,鏡頭上的選擇非常淺顯易懂,如果實在要深究為什麼自己拍的東西和電影感無緣,那麼確實有必要深究一下透視的技巧。就拿假設你在拍外景舉例,首先選擇你的地平線:對於戶外的拍攝,最先出現的第一個問題可能就是哪裡放置你的地平線。地平線就是在畫面中天空和大地交接的地方。通常地平線的放置十分講究,總體來說有三個地方可以放置地平線。1.
  • 變形鏡頭:給平淡無奇的畫面增添電影感
    例如松下同門攝影機EVA1,使用2X變形經鏡頭時即便不裁切用到的最大成像區域也僅約為17.29*12.97mm(其他品牌S35攝影機類似),相對便宜的GH5S因為原生4:3左右傳感器比例佔了不止一點的便宜,因此在國外用GH5S拍攝寬銀幕一直是個比較火熱的選擇。
  • 如何拍出具有電影感的照片?
    點擊上方即刻關注「豆瓣電影」微信號 ↑原題 | 如何製造電影感?
  • 來,教你拍出照片的「電影感」!
    不過「電影感」是個很綜合的感受,沒有標準的公式可循,我們只從畫面尺寸、構圖、色彩、張力這些方面,簡單聊一聊~👇尺 寸不能只靠簡單的後期,真正的電影感,還是拍出來的。 比如,現在畫面的尺寸框架有了,你要在裡面放什麼內容?怎麼放?這就要看構圖了。「 畫面的縱深感 」畫面的深度和層次,可以說是普通攝影與電影的最大區別。
  • 甩開「足記「, 教你用ps自製電影感照片
    對「電影感」照片來說,不需要考慮整部電影的色彩,也不需要那麼鮮明的風格,我們可以用加減飽和度、增強冷暖調對比、加暗角、壓低高光等方法做出具有「電影感」傾向性的照片。 3.長寬比+遮幅   畫面的長寬比本身就是電影極具特色的視覺要素。但電影並非一開始就是現在這樣的長寬比。
  • 【攝影技巧】電影感大片拍攝技法
    一、什麼是具有電影感的照片  首先,為了理解什麼是具有電影感的照片,我們需要了解電影畫面究竟具有怎樣的特點。電影是連貫的影像作品,不能像拍攝照片,只需考慮一幅畫面的完整性,而是要注意畫面和畫面之間的銜接,這就是電影畫面的運動性。一場戲或一個片段,通常是用若干個畫面來表現的,每個畫面的構圖不一定要求完美和均衡,但在組接以後就能達到一個良好的表達效果。所以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通過這些畫面的銜接能感受到其中強有力的敘事性,而截取其中的某一幀畫面也能讓我們感受到一種畫面的動態感。
  • 4個手機拍攝技巧輕鬆實現電影級大片
    👇👇下面我來向大家分享電影感情緒短片是如何完成的👇一【拍攝參數設置】「解析度設置」在前期的拍攝設置上我們一般選用4K60FPS來拍攝「曝光鎖定」拍攝時我會對手機進行曝光鎖定, 來增加畫面的穩定性「拉鏡頭」拉鏡頭與推鏡頭相反,從特寫的主體畫面拉開成一個全景的畫面,常用於視頻的結尾
  • MOZA Air 2,給你一場電影感的旅拍
    旅行中,美好的畫面值得被記錄。一場具有電影感的旅拍攝影,更容易深刻的被銘記在心,讓旅拍的意義得到升華...
  • 叮咚,超好用的廈門旅拍攻略:電影感婚紗照拍攝小妙招,請查收~
    具有濃烈的劇情畫面,通過營造電影質感基調,文藝,浪漫,唯美的視覺渲染,打造構圖巧妙,色調有質感,有感染力的愛情畫面。這樣的婚紗照也是當下追求個性的年輕白領的最愛。好看的電影感婚紗照怎麼拍呢?一、場景設置選擇一些文藝氣息濃鬱或者極具生活感的場景,比如校園,街道,海邊,天台,咖啡館,復古建築,唯美夕陽等一系列場景,通過融入環境的氛圍,補充電影畫面的完整性,渲染畫面的質感。
  • 怎麼把一張照片,調出電影感,學會這三招就可以,超簡單!
    要把一張照片,調出電影感,要先知道,帶電影感的照片和普通照片有哪些區別。也就是說,電影感照片,需要具備哪些要素,小編總結了一下。一張照片要有電影感,需要具備以下幾個特點:1.帶字幕。2.帶遮幅。3.加上相關色調的濾鏡。看下原圖和對比圖:原圖:電影感的圖:怎麼把照片調出電影感?
  • 1-960fps電影感影像世界 連載(一)
    三年來,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採用NEX-FS700完成拍攝作業,其中涵蓋了長篇電影、微電影、紀錄片、專題片、MV、宣傳片、綜藝節目和科研領域等。無論是高投入、一線水準的電影級製作,亦或是低成本、小規模的小型影視公司、工作室都在使用NEX-FS700為他們的夢想鑄就一棟高樓大廈。
  • 用智慧型手機拍出電影感的技巧建議
    手機拍攝技術的進步令人嘆為觀止,如今的智慧型手機已能拍攝4K視頻,支持240fps慢動作模式,加上眾多APP和手機附件的協助,用它拍出電影感畫面也絕非難事。下面這些技巧建議,就能幫你的智慧型手機在電影拍攝上更升一級。若你的手機有此功能,請嘗試用不同幀率進行拍攝。針對「電影感」鏡頭畫面可以選擇24fps的幀率。運動/體育鏡頭畫面則使用60fps幀率。
  • 瑜伽乾貨分享:阿湯女神4張動圖4個步驟教你輕鬆下腰,完成輪式!
    瑜伽乾貨分享:4張動圖4個步驟教你輕鬆完成輪式!初學者同樣適用隨著瑜伽練習,想要解鎖一個一個的體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對於瑜伽初學者來說,最想解鎖的體式中一定有輪式。難度不大又足夠美麗炫目,又是被大眾熟知的熱門標誌性瑜伽體式之一。
  • 電影調色師必須遵循的7個步驟
    、風格創造、強化空間感、影像質量控制幾個步驟。雖然我們在現場已經有很多措施去儘量令畫面一致,但始終因不同鏡頭、不同物距和因應不同角度的物件而微調的燈光等因素影響,所以最後得出的畫面是不可能絕對一致的。這個步驟就是「Color Correction」。
  • 當我們評價漫畫有電影感時,在說什麼?
    要讓漫畫有電影感需要從兩方面來著手,一個是畫面,一個是畫面之間的銜接。其中畫面涉及光影、色彩、鏡頭等,本文主要講鏡頭。其次關於剪輯又包含許多概念,本文主要講蒙太奇公式。如何產生電影感之鏡頭相比較於現在精細複雜的漫畫分格來說,早期的漫畫形式之一刊登在報紙上的四格漫畫完全沒有電影感,與電影拍攝前期的故事板(分鏡)很相似。真正讓漫畫產生電影感,一個公認的時間節點是日本漫畫大師手塚治虫在創作《新寶島》時,引入了攝影理論中的【景別】概念。
  • 優秀學員分享 |《小森林》電影感寫真前後期分享
    3.不正面看向鏡頭方向(劃重點)電影畫面中的女主是不會存在正面直接看向鏡頭的動作的,這也是電影感最重要的部分。想想一部電影如果主人公正面看向了鏡頭,那麼就有擺拍穿幫的嫌疑了。電影感更重要的是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記錄下主人公當下的生活狀態,就算是有看向我們的鏡頭,也會是形成一個角度的那種看,而不是直愣愣地看向鏡頭哦。
  • 該不該用「電影感」來綁架《隱秘的角落》?
    打下這行字時,豆瓣評分完成經過了9.0到9.3再到9.0的過山車旅行,標記看過加在看的人數有20萬,對於網劇來說,已經是想都不敢想的成績了。這部劇也帶來了許多的梗,比如受到《隱秘的角落》和《乘風破浪的姐姐》雙重流量洗禮的秦昊,不再是那個搔首弄姿的婁男郎,而是變成了只想帶你爬山的翻江倒海的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