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鏡頭:給平淡無奇的畫面增添電影感

2021-02-15 電影攝影師

本文授權轉載自魔幻時光


(一)


今年3月,松下推出了視頻旗艦相機LUMIX GH5S,官網介紹了一個GH5S的「特別功能」—改變畫幅而不改變寬高比,這意味著本來就是M43小底的傳感器成像時不用再被進一步裁切,也不損失視角,在何種比例模式下都是2X的M43畫幅標準換算係數。

然而,稍微研究下這張圖就能很容易地發現,松下可能玩了一點文字遊戲。之所以能提供這樣的功能,是因為GH5S的傳感器其實不是M43尺寸,而是要比M43大一圈

因此,在這個實際上稍大一些的傳感器區域中(白色線框),能隨意剪裁出各種對角線等同於M43畫幅大小(綠色線框)的畫幅,所以也就有了官網介紹的那個「特別功能」。雖然理論上來講利用全部傳感器區域成像進行超採樣能得到更好的畫質和更小的裁切係數,但是GH5S產品經理在這個小功能點上的「機智」也值得加雞腿。

在使用GH5S加2X變形鏡頭拍攝時,GH5S使用1.33:1的比例,而這恰好約為GH5S標稱的全部傳感器區域17.3*13mm。儘管實際上依然有所裁切,但這並不妨礙GH5S依舊成為高性價比的2X變形寬銀幕錄製解決方案。例如松下同門攝影機EVA1,使用2X變形經鏡頭時即便不裁切用到的最大成像區域也僅約為17.29*12.97mm(其他品牌S35攝影機類似),相對便宜的GH5S因為原生4:3左右傳感器比例佔了不止一點的便宜,因此在國外用GH5S拍攝寬銀幕一直是個比較火熱的選擇。

(二)

變形鏡頭之所以特殊,是因為相對球面鏡頭孜孜以求的「還原現場」來說,變形鏡頭在獲取拍攝對象時就已經把要表達的對象抽象化了,此後的一切「還原」都只是不同程度的再次演繹。因此從這個層面來說,常規鏡頭中通行的很多法則在變形鏡頭裡都不再適用,變形鏡頭的意義在於美學層面,而非MTF。

今天用來做案例的兩個小短片都是在油管上隨手發現的,第一個短片是原作者heyyoumen1在公園裡散步時拍的測試小短片。作者使用的是Kowa B&H變形鏡組加Helios 44-2鏡頭,這個鏡頭某寶400元就能買到,但是變形鏡組和Rectilux HCDNA單焦適配器的價格分別是1萬元和6000元左右。

雖然花費了一定代價,但效果也立竿見影,本來可能是一個平淡無奇的試拍場景,在作者的手裡變成了一個頗具趣味與電影感的片段。比如寬銀幕比例的畫面可以容納更豐富的視覺信息


更寬的視角更平緩的透視,這也使得變形鏡頭的畫面看起來更有張力。

變形鏡頭比球面鏡頭更加抽象的焦外不平坦的像場與畸變會讓焦內主體看起來更有立體感。

變形鏡頭的炫光也是它最不可捉摸、最美的地方,雖然這個例子中的炫光並不算是最好看。當所有這些因素加起來並產生運動鏡頭之後,變形寬銀幕鏡頭的美學風格便產生了,文字可能無法描述,上兩個動圖給大家看下:

完整的感受請看全片,時長2分21秒,這只是一個隨手試拍哦。

第二個短片是一個婚禮短片,原作者White In Revery沒有使用像前面那樣的轉接鏡方案,而是租了三支原裝的KOWA Prominar變形鏡頭,一天要價600美金,而且這已經是目前最便宜、而且最輕量化且算得上比較成熟的變形鏡頭了(下圖)。

雖然代價也不算便宜,但不需要過多的攝影組成員就能玩得轉它,這套鏡頭也不同於一般的轉接鏡方案要同時控制兩個焦點,而且魔幻時光一直都比較喜歡KOWA這套變形鏡頭的風格,可惜國內並不太容易找到。同為KOWA出品,但這個原裝的效果比前面使用轉接方案的效果要好一些,開片就是濃濃的西部大片味道!

KOWA Prominar的炫光也非常柔和,不呆板,動起來的樣子更加好看,所以變形鏡頭風格也根本不是簡單的拉絲和橢圓焦外,他們的成色、形狀如何才是變形鏡頭的精髓所在。



所以,只要光給夠,變形寬銀幕給你的」電影感「隨時有!難怪大家也都說攝影是(把錢)用光的藝術!下面這麼騷的用鏡,誰不願意為這樣的婚禮短片買單呢?

來感受下視頻成片的氣氛,時長1分55秒

PS:在上面的文章中,魔幻時光數次提到了「電影感」這個詞,但關於這個詞的定義卻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答案。不可否認的是,「電影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們對經典電影美學風格的記憶,它是博格曼那種簡潔有力的黑白質感,也是希區柯克的懸念分鏡組裝,既是王家衛的碎碎念臺詞與杜可風的溢光留影,也是杜琪峯的警匪片,當然也包含很多從業者都能說出一二卻道不明具體何物的「好萊塢風格」。而變形鏡頭用一種簡單、直接的方式給了你快速選擇風格的可能。

當然,變形鏡頭的水很深,也不是所有的變形最終都能成為鏡頭。安利完變形鏡頭,最悲傷的事情來了。都2018年了,居然還沒有便宜而又好用的變形鏡頭?!兩支短片的原文請點擊騰訊視頻原文。

相關焦點

  • 變形鏡頭 = 電影感?
    它們各自有著不同的特性,拍出來的畫面也不盡相同。雖然分庭抗禮,但兩者的擁躉彼此間的爭論從未停歇。有人說變形鏡頭拍出來的畫面更有電影感。雖說對電影感的評判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鑑賞標準,但誕生將近一個世紀的變形鏡頭能獲得如此鍾愛必然有它與眾不同的魅力。那麼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講講變形鏡頭的來龍去脈,希望看完文章能然大家更有信心的去選擇適合的鏡頭。
  • 如何快速給畫面賦予「電影感」?思銳1.33X變形寬銀幕鏡頭試用分享
    對於處於入門階段的視頻製作群體來說,要綜合運用好以上所有元素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練習,在每次的拍攝中嘗試幾個不同的電影感元素組合。變形寬銀幕鏡頭是好萊塢大片的最愛,尤其是科幻警匪類大片,超寬畫幅、如瀑布般的橢圓形焦外光斑、橫向拉絲炫光和特殊的畸變是這些大片的共同特點,通俗來說,就是變寬鏡頭能給你比普通球面鏡頭不一樣的影像風格,而這個「不一樣」正是普通觀眾眼中所謂電影感核心的特性
  • 當我們評價漫畫有電影感時,在說什麼?
    要讓漫畫有電影感需要從兩方面來著手,一個是畫面,一個是畫面之間的銜接。其中畫面涉及光影、色彩、鏡頭等,本文主要講鏡頭。其次關於剪輯又包含許多概念,本文主要講蒙太奇公式。攝像機通過調整焦距,調整從特寫到全景的景別,依照拍攝的時間順序串聯畫格,帶來這段具有電影感的畫格組合。這樣的漫畫片段在今天看來或許平平無奇,但在1947年的日本,是投往漫畫界的一枚具有變革性的炸彈。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創作漫畫分格時想像攝像機的位置、朝向、焦段,用更通俗的說法就是在處於二維空間的紙面裡植入攝像機,能讓白紙上的格子內部產生張力,形成所謂的電影感。
  • 手機攝影拍出電影感?手機鏡頭評測!
    但真正讓電影與一般的視頻形成截然不同韻味的,還得是變形鏡頭。和手機自帶鏡頭的視角相比,使用變形鏡頭後明顯看得出被拍攝的內容多了很多。而且畫面也出現了變形鏡頭特有的橫向拉絲炫光。這個鏡頭的銳度也是非常出色,並沒有明顯的畸變、暗角。
  • 用不同焦段變形寬銀幕鏡頭講故事
    接著我們上期電影感影像話題繼續聊,電影感是一個博大精深的詞彙,但對於剛入門視頻創作的小夥伴來說,變形寬銀幕鏡頭是一個不錯的快速獲得電影感元素的工具
  • 15-09-18【鏡頭】AUWZ變形超廣角變焦鏡頭
    19 mm至36 mm,這一獨特的鏡頭是Master Anamorphic變形寬銀幕鏡頭系列的完美補充。畫面無呼吸效應均勻的像場通光量幾乎可貼到鏡頭前端合焦全焦段範圍內入射瞳位置不變可為現場工作與後期特效提供LDS系統鏡頭元數據
  • MOZA Air 2,給你一場電影感的旅拍
    旅行中,美好的畫面值得被記錄。一場具有電影感的旅拍攝影,更容易深刻的被銘記在心,讓旅拍的意義得到升華...
  • 製造「電影感」畫面 四個步驟輕鬆完成
    圖/文:mendowong看電影時經常會有一些夜色弱光的鏡頭,想把這種畫面搬到照片中來,下面我們將以弱光環境中拍攝一組城市模型為例,講述如何在弱光環境中拍攝模型,並調節出電影效果的色彩和尺寸。2.使用RAW格式展現畫面細節當拍到正確的曝光時,弱光下的白平衡也很有可能出現問題;解決辦法是在後期中調出理想的色調,因此,在弱光的室內拍照時,一定別忘了使用RAW格式,保證在後期調整的時候減少對畫質有損傷,更真實地展現色彩。製作步驟 照片變身電影畫面1.調整對比度完善畫面
  • 在平淡無奇中正身修心,相信守得雲開,終見月明
    瑾瑜剛滿月不久,愛人就突然暈厥,經過搶救甦醒過來,然而卻發現胸椎壓縮性骨折,身高下降了4釐米,脊柱出現了變形,而且從此身子還出現莫名的抽搐。當下,我所面臨的困境是因,這個因導致我所選的職業、生活方式和生活的心態都隨之變化,正是有這樣的變化,潛移默化地讓我的人生軌跡沿著不同的方向發展,不管未來怎麼樣,我所選擇的是永不放棄,如果這因是命中注定,註定我們不能與繁華鬧市共度青春,那麼,讓我們在平淡無奇中正身修心,相信守得雲開,終見月明。
  • RED Weapon和Alexa Mini對比五款變形鏡頭(含兩種機型的測試視頻)
    經典的變形鏡頭風格包括以下特徵:·     畫面橫向拉伸後獲得2.40的寬畫幅·     畫面邊緣的失焦現象·     有些鏡頭對比度相對較低·     橢圓形焦外散景(Bokeh)·     同焦距下比球面鏡頭更廣的視場角,同理同樣視場角下更淺的景深
  • 用智慧型手機拍出電影感的技巧建議
    手機拍攝技術的進步令人嘆為觀止,如今的智慧型手機已能拍攝4K視頻,支持240fps慢動作模式,加上眾多APP和手機附件的協助,用它拍出電影感畫面也絕非難事。下面這些技巧建議,就能幫你的智慧型手機在電影拍攝上更升一級。若你的手機有此功能,請嘗試用不同幀率進行拍攝。針對「電影感」鏡頭畫面可以選擇24fps的幀率。運動/體育鏡頭畫面則使用60fps幀率。
  • 愛你的人,就算你平淡無奇,他也會愛你愛到始終如一
    愛你的人,就算你平淡無奇,他也會愛你如一,不愛你的人,你再好也沒有用!如果可以,把自己的愛留給愛你的人,把自己的心、交給懂得珍惜你的人!01不知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不管那個人是平淡無奇,還是優秀到無人可比,你眼裡心裡只有對方,不管他愛你有幾分,你都控制不住自己的心、心甘情願為他付出自己全部的愛,不由自主地想要為他做很多的事情,就算明知做不到,也要想方設法去為他做好。因為你太愛他,所以你選擇了不顧一切,甚至為他去改變自己也在所不惜。
  • 攝影篇:如何製造「電影感」?
    如果大家平時有留意電影拍攝製作,那麼在初學階段很多人問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讓你拍攝的東西具有電影感」。電影之所以有電影感,其實不光在攝影上面需要匠心獨運,在美術、道具、鏡頭語言設計、Blocking and Sequencing(表演調度)、Pre-visualazations(預先視覺化)、聲音設計都需要通力合作才能達到效果。
  • 思銳50mm F1.8 1.33x寬銀幕變形鏡頭上手玩.
    沒錯,就是思銳(SIRUI)家的50mm 1.33x變形鏡頭。與常規鏡頭不同,由於電影變形鏡頭的設計結構不同,橢圓形的背景虛化光斑才是他的正常和標誌,總體來說,F1.8的大光圈給予思銳這支鏡頭有著非常「完美的」橢圓,在實際拍攝過程中,畫面中的光斑會給你不一樣的感覺,更具電影的觀感。
  • 入門科普:變形寬銀幕鏡頭大掃盲!
    變形寬銀幕鏡頭(Anamorphic Lens)指的是一種可以使寬幅畫面壓縮入標準畫面區域的光學透鏡。
  • 乾貨 | 90%的攝影指導都沒有用過的一種稀有鏡頭
    普通鏡頭與變形鏡頭結構比較而變形寬銀幕鏡頭拍攝正是因膠片上的畫面是變形的而得名,拍攝時利用水平方向「壓縮」的鏡頭攝成畫面。是一種非變形寬銀幕系統,使用標準35毫米電影攝影機和光學鏡頭拍攝,拍攝時在攝影機片窗前加一個檔框格,遮去原來標準畫幅的上下兩邊,使畫面寬高比有標準的畫格1.33:1,遮擋成1.66:1至1.85:1的畫面比例。
  • 如何拍出具有電影感的照片?
    電影之所以有電影感,其實不光在攝影上面需要匠心獨運,在美術、道具、鏡頭語言設計、Blocking and Sequencing(表演調度)、Pre-visualazations(預先視覺化)、聲音設計都需要通力合作才能達到效果。我曾經就此問題從導演方面發表過自己的見解。現在我想從攝影上面來簡單統述回答這個問題。
  • 鏡頭測試:6款變形寬銀幕鏡頭在Red Weapon 和 Arri Alexa的測試對比
    其實沒有所謂的「最佳」變形鏡頭,因為每個人在使用鏡頭的時候都有他們自己的偏好。決定使用哪款變形鏡頭來拍攝並不像單純的隨意選擇一套普通鏡頭那麼簡單。他們都是不同的,事實上區別很大。在這個充滿了高解析度,和銳利畫面的世界中,變形鏡頭可以為畫面帶來更多的質感。
  • 電影感拍攝必備神器「Kase卡色星光拉絲特效濾鏡」全網首測
    除了我們看到的各種院線大片,這兩年也有越來越多的個人及小型團隊開始了自己的影視創作,並且拍出無數高質量的電影感作品。而這些個人或小型團隊又有多少能為昂貴的電影級設備買單呢?比如一隻普通的電影鏡頭價格就是十萬元起步,那麼這些個人創作者在沒有專業的電影級設備的前提下又是如何拍出電影感畫面的呢?
  • 家庭影院投影機2.35:1變形鏡頭深度介紹
    是否需要使用變形鏡頭?分析變形鏡頭的技術優勢「當我選擇了2.35:1的家庭影院投影幕,是否一定要選用變形鏡頭?」這是不少影音愛好者與發燒友組建大畫面投影系統時所面對的其中一個頗為頭痛的問題,同時也是筆者這幾年被問得最多的問題,換個角度來看,這也證明了2.35:1的寬銀幕家庭影院系統受到了越來越多玩家的青睞,同時也更加注重如何才能獲得更好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