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紀錄片罕見曝光:為孩子贏在起跑線,香港爸媽究竟有多瘋狂?

2021-02-06 麻省媽媽俱樂部


前段時間,我被香港紀錄片——《沒有起跑線》刷屏,看完內心感慨萬千,久久不能平靜.


Irene是一名二胎媽媽,懷孕5個月。



長子現在一歲半,她說自己最後悔的就是,當初不想做「魔鬼媽媽」,導致現在孩子什麼都不會。



她在面試中看到,和兒子同齡的小朋友更會表達自己。


細問之下才發現:兒子6個月大的時候,還在地上亂爬玩耍,而那個孩子已經在上「遊戲班」。



於是吸取了頭胎的教訓,第二胎她只有一個目標:讓孩子贏在子宮



從子宮開始,孩子的每一步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香港實行「派位」擇學,派位分為「自行派位」和統一派位。「自行派位」是學校自主選擇學生,通過自行派位進入心儀學校靠得是過往經歷和面試。而「統一派位」則是「大抽獎」,靠的是學區和運氣。



如果自行派位失敗,且統一派位也沒抽到心儀學校,就只能去差一些的學校或者花錢去國際學校及直資學校,而國際學校及直資學校的面試門檻也非常高。


這就造成了香港教育資源分配上的不公,家長們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好的學校,只能拼了命的花錢培養,讓他們競爭。

面對階級正在逐步固化的時代,教育,正是在為孩子提供社會流動的機會,擴大眼界,累積資本,獲得精英群體才有可能獲得的未來。


教育的重要人盡皆知,這個社會可以毫不猶豫為孩子的教育猛擲千金的還是少數。有條件讓孩子接受國內一線教育,都並非易事。



教育不患寡,而患不均。作為家長,我們要學會利用機會尋求機會,利用資源尋找資源!

關注我們的家長都知道,我們致力於讓孩子足不出戶通過在線課程就能接受一流老師的教學,在家通過網際網路接受一線城市才有的優質課程。


尤其這次不僅給大家找到了名師(清北名師哦),而且還找到了名師中的翹楚——全球腦王楊易老師2018年,他在第五季《最強大腦》一舉奪下了「全球腦王」的桂冠。2020年,他在第七季《最強大腦》再次奪下了「腦王之王」的桂冠。今年,楊易老師領銜清華同門師兄弟傾力打造了0—15歲孩子都可以學的【小小清北AI啟蒙系統課】,不論從教師還是教學內容來看,都可以說是頂尖了~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年齡來選擇課程0-6歲課程是一門超炫酷黑科技「小小清北AI啟蒙系統課」全程名師+輔導老師雙師1對1授課+1對1批改練習+全天10小時微信隨時答疑。AI黑科技,老師面對面,給孩子帶來最有趣的學科知識啟蒙,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


6歲以上分為小學課程和初中課程,全都是名師授課,不管從教師還是教學內容來看,都可以說是頂尖了~



語文教師也很牛,直接參與教材編寫,相當於咱孩子直接跟出題人學習,能抓不住重點?↓
真的每一個老師都非常厲害,而且老師們真的是傾盡畢生所學教給孩子們,讓孩子都能比同齡人優秀一些~
體驗課上得好,全部都想上正課,老師們的心血也沒白費,看看大家的評價就知道這門值得報名了~過去一個老師只能教一個班幾十個學生,而現在,優秀的教學方法、名師的教學課程可以通過視頻平臺實現所有學生平等共享,每一個普通孩子都有接受「最平等」教育的權利!

我們始終堅信在這個扁平的網際網路時代,知識就應該是公平的,那些最先進的教育方式,最優質的教育資源,也應該藉助網際網路的力量,走到更多的孩子面前。


我先放個連結,家長們要抓緊機會了,這次再猶豫,可能就是讓孩子又落後了一大步...



可能有家長報名之前會有一些問題想問老師,小楊給大家放個群連結,猶豫的家長可以進群詢問,但是名額有限,家長們真的要抓緊了~

接下來,讓小楊我跟大家仔細介紹下這門直播大師班系統課,為什麼孩子這次主動想學習了呢?
上過體驗課的家長都了解了,這次的教師隊伍可以說相當壯觀了:
楊易老師將帶孩子「玩」轉數學,全方位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應用能力、空間能力↓語文科目教學老師也很厲害,是真正參與小初考試的出卷老師,非常熟悉考試遇到的各類題型,帶著孩子從語文重點詞彙到閱讀重點再到作文高分套路,一次拿下高分↓

英語老師是100%歸老師執教,帶孩子學會地道的英語發音,核心詞彙的積累也完全不再怕了↓都是有真本事的好老師,每一位都是名校出身,多年教學經驗加持,甚至數學是《最強大腦》的雙冠軍,語文教師參加過教材編寫,英語是劍橋CELT官方認證的名師,我們希望藉助網際網路的力量,把優秀的教育帶給每一個孩子!
這次的大師直播班不同於以往的課程報名方式,全部採用了最為精準的科學分班的辦法,精確年級,從0到15歲,橫跨學前到初中,讓孩子學到當下迫切要學到的知識。而且,這次小三、小四、小五數學課都是楊易老師親授,更是特大的驚喜!

教學模式上,也採取了最先進的"五部教學+雙師貼身"模式,讓孩子就像在老師眼皮底下學習一樣。五步學:課前預告、互動直播、課前總結、當堂清、課後練五步練:學習報告、隨堂測、在線答疑、學情反饋、回放複習0-6歲課程,和小一到初三課程,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課表,讓咱們家長明明白白地了解到底給孩子報了什麼課,到底會收穫什麼?
每節課1小時純乾貨精煉輸出,直擊孩子各科的痛點、難點,不只講表面,傳授最有價值的底層邏輯,幫孩子梳理腦子,學得更明白。
熟悉我們的都知道,每一次課程,我們都會額外贈送實體書給我們的孩子們,一方面相關的圖書可以助力孩子學習,另外方面,讓孩子學習有一種獲得感,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這次也比例外,雖然我們把價格壓到了最低,但是實體圖書依舊報名就免費贈送:寫完這些贈品自己都想報名學習了,單科只要800元,但是只要報名就有實體好禮包郵到家,用最少的錢享受最優質的教育資源。


趕緊給孩子搶佔位置吧~99%的家長已經報名了巨人網校清北語數外全科直播大師班系統課,跟著清北名師學習,掌握最清北學習方法,未來學習事半功倍!上課方式:搜索並關注微信公眾號【巨人網校課堂】,點擊右下角【學習】-【我的課程】且一旦報名,未來3年內都是有效的!可隨時隨地反覆學習,一遍聽不懂就聽兩遍,兩遍聽不懂就聽三遍,還可以隨時暫停播放,讓孩子思考。進入購買頁面後,點擊「立即購買」,填寫完收貨信息後,提交訂單完成付款。購買成功後,48小時內發貨,可以關注【巨人網校課堂】公眾號,在底部菜單【我】-【個人中心】-【訂單】裡查詢實時物流。



相關焦點

  • 贏在起跑線算什麼?香港家長要讓孩子贏在子宮裡...
    上海的孩子幼升小、小升初辛苦,那看看香港的吧!可能就有稍微一丟丟的安慰了。▲ b站可搜 一共5集 一集20min左右《沒有起跑線?》是香港的一部紀錄片,和上海的相比,真的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看完也許你會覺得身在上海還是幸福的。
  • 跟拍香港窮孩子、富孩子的一天,人與人的起跑線相差究竟有多遠?
    以下是正文星火璀璨的維多利亞港,夜夜笙歌的蘭桂坊,亦或是身家上億的香港富豪們?香港,是一座紙醉金迷的繁盛都市,但光鮮之下,這裡同樣有人正為一口飯、一張床而苦苦掙扎著。其中,不乏天真稚嫩的面孔,他們,就是生活在香港最底層的「窮孩子」。紀錄片《子非魚》就是這樣一部從孩子視角揭示這座國際都市背後,那讓人觸目驚心的貧富差距。
  • 香港孩子贏在射精前:嚇得我都不敢生孩子了
    做教育的朋友推薦我看香港TVB紀錄片《沒有起跑線》。這部片子真實記錄了在全民精英教育的大環境下,香港父母想要贏在子宮裡,甚至精子上的巨大焦慮。昨天跟朋友約在我店裡見面,兩人一邊喝咖啡,一邊感嘆,人最後都是累死的。「精英教育搞了這麼多年,最大的效果是做普通人的門檻被抬得越來越高。」她說。
  • 香港窮孩子、富孩子的對比:從出生開始,起跑線的差距就令人窒息
    這其中涵蓋了方方面面,最為令人扼腕嘆息的就是教育,這幾乎意味著,從孩子的出生開始,起跑線的差距就令人窒息,貧富差距的烙印也將深深刻在每一個孩子心中。貧窮困境 香港就有一部這樣的紀錄片——《子非魚》,它跟拍香港窮孩子的生活,專門將視角對準這些因貧富懸殊而享受到不同的教育差距的孩子,以孩童為視角重新審視這個社會。 這是一部以香港底層孩子為主角的記錄片,描繪了他們小學三年級的生活和他們自身的故事,透過孩子的眼睛,展開了眾人對於未來的思考。
  • 香港豪門林建嶽千金生日,一家人罕見曝光,徐子淇到場慶祝
    11月6日,寰亞集團老闆林建嶽的女兒林恬兒在社交網站上曬出了一組最新慶生的近照,和媽媽謝玲玲一起同框女兒捧花滿臉幸福,還有老爸林建嶽也罕見現身為女兒過生日
  • BBC兩部神級紀錄片:見過世面的孩子,才能真正贏在起跑線
    這個假期,因為遲遲不開學,我帶著三歲大女兒,在家看了兩部BBC的紀錄片:《藍色星球2》和《冰凍星球》。在《藍色星球2》裡,她會看到湛藍的海洋,翻滾的波濤,鯊魚在海洋中「飛」一般地遊來遊去。她會見識到海底世界裡,魚兒為了覓食,究竟有多麼艱難,又有多麼的聰明。
  • 正確看待孩子人生起跑線上的「輸」與「贏」| 家庭教育視頻課(5)
    案例1:要讓孩子「贏在子宮」的港媽香港最新電視紀錄片《沒有起跑線》描述了一個叫艾琳的孕媽。她懷上二胎已有五月,卻整天緊張得不得了,惶惶不可終日。原來他24個月大的兒子在幼兒園入園面試時,因為不會唱歌跳舞、書法英文,而被拒絕。兒子的「慘痛失敗」,讓她發誓「決不能讓女兒輸」。
  • 香港幼兒園有多貴?這些「天價」幼兒園又漲價了......
    (圖源:香港01)後來又跟大家算了算「在香港,養個孩子要花多少錢」,其中就提到教育絕對是一筆巨額開支。(圖源:經濟一周)而對於一心想要「贏在子宮前,贏在射精前」的港爸港媽而言,第一筆為教育支付的巨款想必就是幼兒園學費
  • 跟拍香港窮孩子、富孩子的生活,人與人的起跑線到底相差有多遠
    香港,作為高淨值人群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億萬富豪數量高達21100,差不多每350人當中,就有一個身價過億。但這裡的窮人也很多,2018年香港特區政府公布了一組貧困人口的數據——138萬人,幾乎佔到總人口的二成。
  • 香港小學為激勵孩子學習開辦貧富宴:這個世界,從來就不公平
    該片於2013年獲得第八屆FIRST青年電影節最佳紀錄片,2014年獲得第四屆法國「中國銀幕」紀錄片電影節謝閣蘭獎。適影範圍:7歲以上孩子,成人鮮魚行學校(Fresh Fish Traders' School)是香港一所政府津貼小學,被稱為頑強的「貧民學校」。
  • 直播丨香港幼兒園最全入學攻略!
    比如有家長在孩子幾個月時就開始報名,為了入校名額甚至要通宵排隊:TVB紀錄片《沒有起跑線》更誇張的是,有家長為了讓孩子進名校,重金砸下500萬港幣買學校的債券當敲門磚:而且,這些債券都是無息的,意味著債券到期,你只能收回本金,沒有一毛利潤……
  • 《香港關公節》紀錄片上線,為香港的和平穩定獻策出力
    》的紀錄片在這個特殊的節點進入到了人們的視野。對於香港市民來說,近幾個月是動蕩的。在舉國歡慶建國七十周年之時,卻有個別不和諧的聲音從香港響起。古來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但優秀的中華兒女,無論身在何方,哪一個不是有著一腔愛國熱血。
  • 初中生把西遊記畫成81難通關圖 確認過眼神,是贏在起跑線上的別人...
    初中生把西遊記畫成81難通關圖 確認過眼神,是贏在起跑線上的別人家孩子時間:2020-08-18 11:30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初中生把西遊記畫成81難通關圖 確認過眼神,是贏在起跑線上的別人家孩子 杭州一中學初一學生的暑假作業是畫出《西遊記》的取經故事,盛澤琪昀同學把唐僧師徒經歷的
  • 香港紀錄片折射社會底層命運,貧窮與宿命能否被逾越?
    數據顯示,2018香港貧窮人口創新高,高達140.65萬人,人數創下2009年以來的十年新高,貧窮率達20.4%,即每五個人就有一個貧窮。正如有陽光的地方,就一定有陰影。在紙醉金迷的錦繡繁盛之下,同樣有人正為一口飽飯、一張可供休憩的床而苦苦掙扎著。其中,並不乏天真稚嫩的面孔,他們,就是生活在香港最底層的「窮孩子」。
  • 香港電影節開幕,歷屆獲獎紀錄片大盤點
    第四十二屆香港電影節於今天開幕,有哪些精彩的瞬間呢?一起來看看吧!雖然香港國際電影節屬於非競賽為主的放映節展,但是針對新人作品的火鳥大獎競賽單元也發現了很多優秀的新作,火鳥大獎競賽項目包括[新秀電影競賽]、[紀錄片競賽]和[國際短片競賽]。
  • 在香港,養個孩子要花多少錢?
    早前,有一個「香港智經研究中心」的組織,設計了一個叫「育兒成本計算器」的系統,錄入了大量的市場數據,專門用來計算香港的養娃成本。養孩子這件事,豐儉由人,富有富的養法,窮有窮的養法,這次圈妹就以香港的小中產為例,算算香港人在養孩子上要花多少錢?
  • 印度電影《起跑線》: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線
    最近,一部名為《起跑線》的印度電影在國內上映。該影片在豆瓣獲得8.1的評分,再度延續了印度片的高分傳統。影片用幽默詼諧的風格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的印度夫婦拉吉和米圖,為了不讓女兒皮雅輸在「起跑線」上,費盡心思讓她進入名校的故事。
  • 香港紀錄片 子非魚.Fish Story.2013 記錄香港貧窮線下的小學生生活反思香港教育制度
    這些孩子在嬉笑頑皮背後,承受著非一般的經濟和家庭壓力:他們有的來自單親家庭;有的靠微薄的綜緩維生,所住的板間房曾面臨騷擾;有的是新移民,仍在學習適應……這些孩子親述面對貧窮和各種家庭問題的感受。電影從小孩子的眼睛出發,透過他們天真無邪的對答反映出他們如何從日常觀察?片中亦加入了很多小孩子兒時面對的困惑,如友情、愛情,笑中有淚。媒體報導等認識自己無力控制的成人世界和社會問題。
  • 40歲香港歌手為養妻兒開網約車:當年有多瘋狂,如今就有多悽涼
    同行不忍,拍完他之後,建議扒姐悠著點寫——畢竟生活不易,如果有好的曝光機會,建議寫正面的。也有同行說他是咎由自取,提議把他當作反面教材。扒姐不做傳統媒體已久,一不需要交差,二不需要靠稿費養家餬口。素材給我了,讓我如何下筆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 超前教育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是該加速還是「踩剎車」,父母需謹慎
    ,越來越多的父母在跟風的路上,超前教育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嗎?超前教育讓孩子贏在起跑,卻輸在半路,父母的急功近利在毒害孩子同事李姐和張姐家的孩子都8歲了,所以在一塊工作的時候,難免會打探彼此孩子的情況,看看自己的孩子有沒有贏在起跑線,孩子的教育好像成了許多父母間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