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如果來到濟南,在市區的城中山遊覽一番,定會被山中那茂密的森林,適宜人們攀爬行走的盤山道和星羅棋布的健身場地所吸引,定會感受到濟南城市的與眾不同,定會不知不覺愛上這座美麗的省會城市。
我退休後長年居住在北京,今年秋季因房屋裝修來到濟南。時隔不久,便被這座素有「七十二泉」之稱的古老而又美麗的城市所吸引。
濟南北依黃河,南瀕泰山,位於最能代表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和巍峨的天下第一名山之間,能不使人感覺到濟南厚重的分量嗎?
且不說濟南歷史悠久,是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
且不說舜曾「漁於雷澤,躬耕於歷山」,市區內到處可見以舜命名的名字,如「舜井」、「舜耕路」、「舜華路」、「舜耕山」等;
且不說眾多文人墨客如李白、杜甫、蘇軾、以及當代的郭沬若、老舍等都曾來濟南吟詩作賦、或長期居住,給濟南的文化添上濃重的一筆;
且不說南宋愛國將領、豪放派詞人辛棄疾,有著「千古第一才女」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出生在濟南,至今存有多個紀念堂;
且不說有如趵突泉等許許多多源源不斷的泉水,濟南因此被譽為「泉城」,以及濟南的第一名山千佛山,還有那「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水半城湖」的大明湖,這些名泉勝景,猶如顆顆珍珠,將濟南裝扮得分外妖嬈;
單就那眾多的城中山(城中山千佛山當屬最大,名氣也大,本文無須論述),特別是英雄山、六裡山、七裡山等,最近一些年,隨著山體綠化的提升以及山體帶狀公園的建設,濟南的城中山,不僅更具觀賞性,也給市民帶來更多的舒適、健身體驗。
「憑窗見綠、出門登山」已經成了市民們、特別是老年人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更令人將濟南愛得「樂不思蜀」了。
我居住在濟南市濟大路和玉函路的交匯處,居所的西邊,隔一條馬路,便是六裡山、七裡山的銜接處,往西北是英雄山。那得天獨厚的遊覽、健身環境,真令我感到特別愉快。
在這裡,白天可以爬山,夜晚能夠登山。閒暇之餘,來到山上健身,最適合我們這些老年人了。如果住在其他城市,對此只能是一種奢望。
山上樹木茂密,那漫山遍坡的柏樹及其他樹種,形成覆蓋山坡的綠蔭,可以說遮天蔽日。夏天陽光照射不到身上,冬天擋風阻寒。這裡環境優雅,空氣清新,猶如天然氧吧,讓你在喧鬧的都市中感受到不可多得的寧靜。
英雄山的山頂上矗立著高大雄偉的烈士紀念塔,「革命烈士紀念塔」那金光閃閃的大字,為毛主席所題。
整座紀念塔,猶如頂天立地的柱石。無論近眺還是遠望,紀念塔那巍峨莊嚴的氣勢,通透著大氣磅礴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使人不由自主聯想到為解放濟南,戰士們英勇頑強、奮不顧身、捨生忘死的英姿。
在這片熱土上,26000多名為新中國而戰的烈士們獻身於硝煙瀰漫的戰場。
英雄山原名「四裡山」,因眾多革命先烈,如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鄧恩銘,早期加入共產黨的革命烈士劉謙初以及濟南戰役犧牲的我軍將士大都安葬於此,毛主席1952年金秋季節來英雄山憑弔革命先烈時,建議將四裡山改為英雄山,英雄山由此得名。
英雄山上,以青山為依託,在革命烈士紀念塔和革命烈士公墓中間,建設了規模宏大、設計造型莊嚴肅穆的濟南戰役紀念館;英雄山西部的赤霞廣場,毛主席注目遠眺的站像巍然屹立。寬闊的廣場,更是市民們載歌載舞的極佳場所。
漫步英雄山,既接受了革命傳統教育,又陶冶了情操,鍛鍊了身體,實乃一舉多得。
六裡山、七裡山上,松柏茂密、鬱鬱蔥蔥、滿山環翠、幽深雅靜,綠化率達90%以上,連同英雄山,被稱為英雄山風景區。
這裡既有連綿起伏的山巒,又有開闊的平地廣場,地理位置優勢明顯,是名副其實的城中山,宛如喧鬧都市中的世外桃源。
山頂觀望平臺上的小涼亭,古樸大方;山坡上、林蔭下、峭壁旁,隨處可見循山形而設立的眾多健身場所;山上的盤山道和徒步遊覽小徑漂漂亮亮,原始的有角有稜的山石立於路邊,別有一番情趣。
從六裡山的擁軍路南行,通過凌空飛架、連接六裡山、七裡山的織翠天橋,便進入七裡山的每隔50就有一個告訴你多少米裡程標識的盤山道。七裡山中的盤山道,彎彎曲曲,高低起伏,全長1500米。
行走在兩邊的松柏遮天蔽日的綠色通道中,頓覺心曠神怡,哪有勞累之感?英雄山風景區真是集休閒、娛樂、遊覽、健身為一體的不可多得的帶狀山體公園。
山體的盤山道上夜晚燈光明亮,很多市民成雙成對,或結對成群,乘著夜色在寬闊的道路上悠然漫步。
美麗而歷史悠久的泉城濟南,優雅的城中山,真是讓人喜愛。
2020.12.13.
作者:吳聚雲
責編:方迎欣 李郎傑《白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