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中的「鍵」為什麼既能表示「鑰匙」也能表示「鎖」?

2021-01-13 金臺資訊

我們知道,日語中的「鍵(かぎ)」表示「鑰匙」的意思,例如:

(1)玄関(げんかん)の鍵をなくした。

房門鑰匙弄丟了。

但同時還能表示「鎖」的意思。例如:

(2)納戸(なんど)に鍵をつけた。

給儲物間上了一把鎖。

除此之外,「鍵」還有「關鍵」的意思,表示最緊要的部分或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

(3)鍵となる人物(じんぶつ)

關鍵人物

(4)鍵となるポイント

關鍵點

(5)事件解決(じけんかいけつ)の鍵を握(にぎ)る

掌握破案的關鍵

上述例子中的「鍵」還可以使用外來語「キー」,這個詞來自英語的「key」,既能表示「關鍵」的含義,也能表示「鑰匙」的含義,如「キーホルダー」(鑰匙扣)。

很顯然,「鍵」的基本意思是「鑰匙」,而「鎖」和「關鍵」的意思是由「鑰匙」的意思引申而來的。因為日語中還有專門表示「鎖」這一意思的詞彙「錠(じょう)」或「錠前(じょうまえ)」。另一方面,漢字「鍵」的原意為「插門的金屬棍子;門閂」(《漢語大詞典》),傳到日本後,演變為「鑰匙」的意思。中文裡「關鍵」一詞的原意與「鍵」是相同的。此外,「錠」這個詞在中文中並沒有鎖的含義,該意思是在傳到日本後才出現的。

那麼,日語中的鑰匙和鎖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混用」的現象呢?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並非偶然,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這種情況,例如:

(6)板(こくばん)を消(け)す。

如果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把黑板消掉了,但顯然這樣的解釋是不合理的,實際上消掉的是黑板上的字,也就是擦黑板的意思。

(7)手(て)が足(た)りない。

如果按字面意思理解,是手不夠的意思,但實際上是人手不夠的意思,這一點與中文很相近。

(8)鍋(なべ)が煮(に)える。

如果按字面意思理解,是鍋開的意思,但鍋本身是開(沸騰)不了的,實際上是指鍋裡面的水開的意思,這一點與中文相同。

(6)中的黑板與黑板上的字是一體的,擦黑板的同時也擦掉了黑板上的字。(7)中的手是人體的一部分,缺少手也就轉變為缺少人手(幹活的人)的意思。(8)中的鍋與鍋中的水形成一個整體,兩個同時受熱並出現水開(沸騰)的情況。

上述3種情況有一個共同點:兩種事物之間具有鄰接關係。即字寫在黑板上,手是人體的一部分,水在鍋裡,於是發生了用黑板指代黑板上的字,手代替人,鍋代替水的現象,這種現象稱作「換喻(Metonymy)」。換喻是人類語言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是一種重要的認知模式。

講到這裡,我們便不難理解為什麼在日語中鑰匙和鎖為什麼會出現「混用」的現象了。一方面,鑰匙與鎖一定是配套使用的,也就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在商品中它們是作為一個整體銷售的,因此它們具有鄰接關係。另一方面,鎖的形態發生了很大變化。最初使用的鎖通常為掛鎖,後來,這種外置形式的鎖逐漸被內置形式的鎖代替,鎖本身變得越來越隱蔽,以至於從外部很難觀察到,與之相應的便是鑰匙的作用更加凸顯。因此日語中出現用「鍵」代替「錠」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瓷器在日語中寫作「磁器」?
    眾所周知,瓷器的概念和工藝是由中國傳到日本的,但在日語中卻寫作「磁器(じき)」,這是為什麼呢?原來,「磁器」與瓷器一樣,都曾經是中國通用的寫法。只不過中國在上個世紀50年代後,統一為瓷器一詞,而日本也在漫長的使用過程中統一為「磁器」一詞。
  • 在日語中怎麼表示可能?表示可能的動詞都有哪些?
    動詞可能態變化規則 五段動詞可能態的變化規則:把詞尾「う」段變成相應「え」段+る; 一段動詞可能態的變化規則:動詞結尾去掉「る」+られる; カ變動詞可能態:來(こ)られる。
  • 日語中表示丈夫的「主人」是歧視語嗎?
    一些國家(從男女平等角度出發)甚至會排除職業名稱上的男女區分,來自於這些國家的人好像對日語中的這個詞很是吃驚。日本では,平成11年に男女共同參畫社會基本法が公布・施行されました。その後,男女が互いを尊重し性別にかかわりなく個性・能力を発揮できる社會を作るため,様々な取組がなされています。
  • 除了表示肯定還有其他含義?日語中的「はい」真是萬能神句!
    「はい」,即使沒有學過日語的小夥伴,想必也聽說過「嗨以」這個詞吧!它的出鏡率實在太高,經常在日劇動漫裡聽到。很多人認為「はい」單純表示肯定的意思,即中文裡「是,嗯」的意思。但其實它不僅僅只有一種意思。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日語中的萬能神句「はい」吧~一、應答,肯定「はい」表示應答,及肯定對方的話,相當於英語的「yes」。這是日語初學者最早接觸的用法。注意這個用法的「はい」音調一般為降調,讀的時候發音要清楚,不要拖沓。
  • 日語中的判斷怎麼表示?(て)又有什麼用法?
    判斷助動詞     日語中表示「是」之意的判斷助動詞有三個,即「だ」、「です」、「である」。「だ」是簡體,「です」是敬體,「である」是書面體。     「である」的活用部分為「ある」,與存在動詞「ある」的活用基本相同,常用形式如下表所示。  例:  あしたは晴(はれ)ではないでしょう。 / 明天不是晴天吧。
  • 日語中表示「丈夫」的「夫・主人・旦那」,到底應該怎麼區分?
    不知道用哪個的時候就用「主人」該詞基本不用考慮說話對象和場合,是很方便的詞語。「主人(しゅじん)」一詞多是長輩在熟人和朋友面前使用。當然,也可以在公司的同事面前使用。「主人」一詞,原本就表示「一家之主」的意思,所以指丈夫時可以使用。
  • 表示「場所」的「に」「で」的區別【2】
    上面分析的「に」和「で」在中文裡基本上都可以用「在」來表示,就是因為這一層原因,又在很大程度上幹擾了不少日語學習者。考慮一下下面的句子應該如何用日語表達。 6 他現在住在一個不大的小鎮上。 7 田中老師在黑板上寫了日語假名。 8 他以前是處在一個很高職位上的人。
  • 「西安日語培訓」感恩節,用日語表示感謝,給Ta一份特別的溫暖!
    今天,西安易學國際小語種教育教給大家用日語和韓語表示感謝給Ta一份特別的溫暖!祝各位同學們感恩節快樂速速來看看吧~用日語表示感謝的句子,給Ta一份特別的溫暖!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謝謝你。你真能體諒人。お時間をとってしまってすみません。耽誤您時間實在對不起。助けていただいて心から感謝しています。我對你的幫助永遠感激不盡。私の感謝の気持ちです。
  • 「の」除了表示「的」,還有這些意思!
    如果說,讓沒有學過日語的同學在日語五十音當中選一個最眼熟熟悉的假名,那那個假名肯定是——「の」。今天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吧~一、格助詞「の」作為格助詞的の,一般接在體言(日語中具有實質或形式上的意思的獨立詞,沒有活用,主要包括名詞、代詞、數詞)和某些助詞後,構成定語或定語從句的主語。
  • 曖昧的日語——日語中的「いいです」到底是不是好的意思?
    關於日語中奇妙而讓人困惑的表達方式。我們從開始學習日語的時候就知道「いいです」表達的是ok,好的,肯定的意思。但之前看到有人說在日本生活的時候有時候聽到日本人明明說的是「いいです」,但是對方好像並沒有表示贊同的意味在裡面,「いいです」難道不是表示可以,好,贊同的意思嗎,為什麼對方表示拒絕也用這個詞呢。這裡就要給大家討論討論日語裡面的「いいです」到底是行還是不行。第一個我們要知道這個詞的用法其實很模糊很曖昧,「いいです」這個短句的本意是好,可以的意思。
  • 高考日語語法解析之辨析ですね和ですよ
    我們知道,です是日語肯定句的助動詞,也就是結尾。但我們在學習或者看動漫的時候,往往還會見到「ですね」、「ですよ」這樣的表達形式,那麼它們又是什麼意思呢?首先我們先看「ね」和「よ」的用法。通過以上的「ね」和「よ」的用法,我們可以得到「ですね」和「ですよ」的用法,其實是相同的。那麼:1、ですね:表示感嘆。
  • 「爸爸」用日語怎麼說?
    各位聽眾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 「唐揚」,大家可以叫我炸雞老師(註:日語中「炸雞」相關的食物的漢字中帶「唐揚」二字),也可以用日語稱呼我為「唐さん」(to u san)。那麼在節目正式開始之前呢,大家可以先在心裡默念三遍。至於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一會兒大家便能知曉其中暗藏的玄機啦。
  • 除了「乾巴爹」,還有哪些可以表示「加油」的日語?
    許多同學可能入門日語聽到的第一個詞彙就是「乾巴爹」吧?它寫作 「頑張って」讀作(ga n ba tte),意思是加油沒錯,用於為他人鼓勁打氣的一種表達方式。那除了「乾巴爹」以外,你還知道哪些可以表達為他人加油打氣的說法呢?
  • 日語:「別に」和「大丈夫」「何でもない」各自所表達的隱藏含義
    前一篇文章,說了「何もない」其實是一個病句,是中國人自創的中式日語。看到有讀者問我,「所以,為什么妹子聽到你的回覆就神色不好了呢?」這點我有點不好意思,前文竟然把這點給忘記了,本文補一下。我問了九州妹子,如果對方問:「どうしたの?」,而我想表達:「沒什麼,I'm OK」這樣的回應的話,應該怎麼說。
  • 日語萬能詞「ちょっと」,究竟能表達多少意思?!
    在日本人的生活中,「ちょっと」一詞真的是高頻率用語。不管是日劇還是日漫,提起高頻詞彙,那少不了要總結一個「ちょっと」了。
  • 日語中的「は」你真的會用嗎?
    小編見過很多學日語的小夥伴,在剛開始接觸日語的時候總是帶著中文的思維去學習,所以他們會把日語中的詞用中文來翻譯,這就造成了一些誤解。比如說日語中有一個常見的助詞「は」(wa),就有很多人對它的意思有所誤解。「は」等於「是」嗎?
  • 日語中「は」和「が」的用法到底如何區分?
    隨著日語學習的深入,我們會接觸越來越多的助詞。而日語中助詞的用法非常多,讓人頭疼不已。之前我們介紹了「は」「が」的意思,有同學說,有些不太清楚它們之間如何區分,到底什麼時候用「は」什麼時候用「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吧~首先,「は」和「が」在詞性上是有區別的。「は」是提示助詞,讀作「wa」,用於提示主題,突出提示句中的某一成分,句子後面會對該成分進行敘述或說明。
  • 基礎日語——助詞「が」用法介紹及與「は」的簡單區分
    與其他助詞相比,助詞「が」用法不多,最常見的就是表示主格和表示對象的用法。對於日語初學者來說,「が」表示主格的用法很容易就和助詞「は」發生混用,今天小編在介紹「が」用法的基礎上,對二者的用法的作一下簡單的區分,希望能幫助初學日語的小夥伴們消除一些疑惑。
  • 一個小小的「ヶ」竟然難倒了無數日語學習者?!
    今天在後臺看到有小夥伴提問:為什麼很多日本車站的が都寫ケ呢,比如東京の中央総武線の「阿佐ヶ谷」(あさがや),村長能給解釋一下嗎?想一想確實哦,「ヶ」的用法怎麼這麼多變呢:有時讀作「ケ」,有時讀作「か」,有時又讀作「が」呢?其實啊,「ヶ」的讀音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記。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講「ヶ」的用法~
  • 「我開動啦~」用日語怎麼說?
    相信不少經常看日劇的小可愛已經猜到了,沒錯沒錯,就是日本人在吃飯前經常說的一句話——「いただきます」(i ta da ki ma su)。那麼「いただきます」在日語中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想不少小夥伴們腦海中浮現的所對應的漢語是「我開動啦~」應該有不少眼尖的小夥伴還會發現,日本人在說「いただきます」時通常會伴隨特別虔誠的雙手合十的動作,這又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