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美食|足不出戶,胃行千裡,用美食撫慰你的心

2021-02-17 保定晚報

(美食製作視頻)

「今年86了,我可不是什麼大廚,從小沒上過學,做了一輩子飯,不懂色香味兒,家裡4個孩子,3個外孫女1個孫子都是吃我做的飯長大的,咱就是平常飯。」馮姥姥邊說邊挪動著小步伐在廚房和餐廳裡忙活著。

「今天蒸包子,我這面發得好,每次都是又白又大。做法還是老手法,用面起子發酵,也就是咱們平時說的『起頭兒』。一塊兒小『起頭兒』泡水揉開放麵粉加入溫水和面,我家一般一頓用2斤面,揉好後放在陽臺暖氣上曬太陽,大概4個小時面就起好,用手撥開麵皮裡面有蜂窩才行。然後放鹼水和面,最後在案板上揉,切成大小一致的麵團,擀皮開始包。」馮姥姥說,老輩子沒有發酵粉,大家都用這個方法,但做出來可是誰和誰的都不一樣,有的鹼大了,有的鹼小了,看著挺簡單,真正能做好的很少,全憑經驗。

「為了能驗證鹼面放得合不合適,我們那會兒可是有很多辦法,有的先拿筷子卷點兒面放在火上燒一下,如果麵團膨脹且不發黃就說明面發好了。還有的放在嘴裡嘗嘗,看看面酸不酸,如果酸就是鹼少,如果苦就是鹼放多了,如果略帶甜味兒,就是剛剛好。再有就是拿手揪,揪出來的麵團如果『掉渣』就證明面發好了。我家二丫頭都63歲了,每次蒸的包子都跟小石頭一樣,學了一輩子也沒學會。」馮姥姥說著開心地笑了。

滿滿兩大屜的肉包子出鍋,香味兒撲鼻而來……

陳愛軍 ,56歲,入行40年

美食:拔絲山藥、蔥爆羊肉

從事廚師行業40年的陳愛軍是土生土長的白洋澱人,從小在澱裡長大,喜歡美食也愛做美食。這次疫情宅家不能出門,陳愛軍每天都變著花樣給孩子們做飯,尤其是小孫子,愛吃什麼就給做什麼。

「今天做的拔絲山藥和蔥爆羊肉,小孫子愛吃甜食,羊肉在冬春季也適合進補,吃了有營養孩子長身體。」陳愛軍說,疫情不能出門,做美食成了調節家人心情的良方,葷素搭配不光好吃還得好看,這樣孩子才有食慾。「山藥有健脾養胃益肺止痰的功效,大蔥可以增進食慾發汗抑菌,羊肉補肝明目補血溫經。拔絲最重要的是炒糖色,油溫控制是關鍵,可以用油炒,也可用水炒,也可油和水一起炒。先大火融化糖,見鍋中起氣泡後改小火再融化,最後放入山藥。火候要把握好,不然就會拔不出絲或成焦糊狀。」

甜甜的味道讓人心情愉悅,滋補的羊肉能夠強身健體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狀態迎接新的開始。

徐鳳明,50歲,入行19年

美食:水煮肉片、清蒸桂魚、香菇油菜、白灼木耳

「這4道菜既有下飯的,也有清口的,還有少油的。我喜歡吃自己做的菜,下廚房是每天必幹的。把剛剛從市場買回來的桂魚處理好,蔥絲鋪底加入姜、料酒和海鮮醬油醃10分鐘,上鍋蒸18分鐘,出鍋後放少許香蔥和辣椒,再淋上一勺熱花椒油即可。木耳清肺化痰,香菇油菜爽口,清淡之餘還是要有個硬菜下飯才行,水煮肉片麻麻辣辣,配上米飯很香。」徐鳳鳴邊吃邊說,宅家期間最初不能出門,現在許多門店陸續復工,自己也會出去轉轉採購些新鮮食材。

現在朋友圈裡曬美食的很多,大家都成了專業廚子,把照片發到網上相互點讚評論,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田建,39歲,入行24年

美食:排骨玉米湯、雞裡蹦、蒜蓉粉絲奶油菜

在家很少做飯的廚師長田建,在這次疫情中著實為家人改善了一下生活。田健說:「平時工作忙,很少在家做飯,家人能吃一頓我做的飯都成了『奢望』。這次疫情大家不能出門,宅家工作、學習,我也有機會給家人好好服務一次了。」

宅家49天,田健每天都下廚房做不同美食,今天這3道菜也是葷素搭配,還煲了湯。雞裡蹦這道菜小朋友們愛吃,有雞肉、雞蛋和蝦仁,將雞蛋打入雞肉丁內攪均放調料醃製,熱鍋煎炒放入蝦仁,最後燒上醬汁即可。排骨玉米湯需要注意的是排骨要涼水下鍋,煮沸後澇出放入冷水中,再入砂鍋和玉米、大棗、花生一起煮,最後出鍋前放鹽,這樣不會影響湯的口感。

田建說:「女兒今年8歲了,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現在正是春暖花開,看著女兒每天都吃得那麼香,心裡很開心。」

「我是廣東人,拿手菜是粵菜系。一直在保定廣東兩地跑,喜歡自創美食融合菜,將南北特色結合,創出新味道。」陳水華說,今天做的煮魚飯就是自創的,和煲仔飯差不多,因為主料是新鮮的羅非魚加乾貝絲和韭菜,一般煲仔飯以肉類為主。「我把肉改為魚,味道上提了鮮,而且魚骨熬湯入飯裡蒸煮,也提升了營養。傳統煲仔飯配料是蔥花,我把蔥花改為韭菜,香味兒也提升了,鹹鮮色香味俱全,很好吃。」

既有菜又有肉,操作簡單,在家或出去玩做著吃都適合,更適合宅家的「懶蟲」們。

編輯:晚小閣

相關焦點

  • 用美食填飽胃,用愛溫暖心.
    誇張的美食誘惑,娓娓道來的敘述方式,簡單的故事情節,一群可愛的大叔。本是海員廚師的西村淳被派往冰天雪地的南極圓頂富士基地為七名考察隊員擔任廚師。在氣溫低到細菌都難以存活因而不會得感冒的南極寒地,吃,是考察隊七位成員枯燥生活中的最大樂趣。而西村淳想盡辦法烹飪各種各樣的美味料理,用美食溫暖著八顆寂寞的胃和心,也因此引發了無數令人忍俊不禁的生活趣事。
  • 有內涵有情感有溫度,《宅人食堂》治癒你的心和胃!
    美食為本,技藝「對胃」觀眾國人對於美食節目的挑剔程度,絲毫不亞於對於美食本身的強烈追求,對於美食的色香味及製作方法的展現,是一檔美食節目的「基本功」。正所謂鏡頭對準菜餚,美食對味觀眾,這樣就更容易「對胃」觀眾。尤其是在速食文化侵蝕的現代都市生活中,以「自足、食饗、羈絆」為理念的《宅人食堂》,滿足的是那些甚至都沒有時間認真吃一頓飯的都市人對於享受匠人節奏生活的嚮往。就像《宅人食堂》的「吃貨」們,雖然身處繁雜的現代生活中,但都保持著一份對於傳統生活方式的希冀。
  • 美食甜劇《我,喜歡你》熱播!想得到ta的心,先抓住ta的胃
    在偶像劇「霸道總裁」人設逐漸套路化的今天,當大叔意味著油膩的當下,一部黑馬小甜劇——《我,喜歡你》只不過,灰姑娘換成了酷愛美食的主廚,水晶鞋換成了帶給總裁美味的飯勺。所謂要想抓住一個人的心,先要抓住他的胃,可見美食的力量是多麼強大!畢竟,美食除了能果腹解饞,還能撫慰人心。
  • 《深夜食堂》第三季完結 美食安撫心和胃
    但這個小食堂的人氣卻很旺,因為老闆可以用有限的食材為每位顧客做出特殊的食物,比如:紅色煎香腸、醬油炒飯、拉麵、土豆沙拉、雞蛋三明治。《深夜食堂》每一集都會分享一道充滿回憶和情感的簡單美食,而每個故事主角的身份也都各異:有想成名的女歌手、有AV男主角、有黑社會的老大,不一樣的身份背後卻都有著同樣感人的溫暖故事。   深夜食堂的魅力?
  • 我的宅家美食故事(下)
    在這段特殊的日子裡,一日三餐成為宅家武漢人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啊,只要還能思考明天吃什麼,日子就還有盼頭。      話不多說,「我的宅家美食故事」今天繼續,來看武漢音樂廣播的主持人和編輯們這段時間綻放了怎樣的廚藝吧。      昨天問大家是於宅家的第幾天開始對廚房下手的?
  • 5部日本治癒系美食片,解放你的胃,治癒你的心
    有人說難過的時候吃點好吃的就好了,人在大快朵頤之後,心中的悲傷才能減弱,難道真的是因為心和胃的距離很近,吃飽了,暖暖的胃也會溫暖心,這樣心就不會覺得難過了?美食,就是有這麼神奇的功效,小編喜歡美食,也喜歡美食影片。
  • 花樣宅家秀|美食背後的暖心故事
    今年春節,受疫情影響,宅在家裡的我們,開始了「不得閒」的生活,各類花樣活動讓「宅家」的日子變得活色生香起來,其中,花樣美食秀更為大家的宅家生活增添了一絲樂趣。一葷一素,是這個特殊的寒假最為滋養的調味料,烤糊的麵包、不成形的涼皮將宅在家的寒假生活侍弄得五光十色。
  • 推薦:宅家解饞的七部美食紀錄片
    宅在家裡,全民皆做飯,但是不是每個美食家都是美好的廚子。那麼宅家裡要是想彌補自己受冷淡多時的胃,只有默默地打開各家視屏APP,尋找那些經久不衰的美食紀錄片來滿足了。當然,美食紀錄片不只有舌尖上的中國,還有許多的精品值得我們觀看。
  • 4部治癒系美食日劇 | 解放你的胃,治癒你的心
    你猜對了,這是《孤獨的美食家》中片頭中的話,宅sir被這幾句話萌住了。「不被時間和社會束縛,幸福地填飽肚子的時候,短時間他內變得隨心所欲,變得『自由』,誰也別打擾,毫不費神地吃東西的這種孤高行為,只是這種行為能夠與現代人平等,能夠最大程度得到治癒。」
  • 古風言情溫馨甜文,小廚娘用美食收穫幸福
    #春節宅在家裡可以幹什麼古人云:「要抓住一個人的心,先抓住一個人的胃!」愛情與美食從來都不衝突,有了廚藝的加持,小廚娘在幸福這條路上越走越順利。古言溫馨好文,女主們個個身懷好廚藝。用故事抓住你的眼睛,再用美食俘獲你的心。《紅杏洩春光(出版名《朽女廚娘》)》作者:禾早【大廚媳婦PK肉食祖父】溫馨種田文,雖無大甜,好在不為虐而虐,引人想要看下去。
  • 疫情期間宅家美食經濟爆發,連主打美妝的App都被美食品類霸屏了
    封面新聞記者 易弋力疫情期間,宅在專研美食成為新時尚。美食也成了剁手黨的必敗品類。涼皮、油條引爆自製美食的潮流之後,港式甜品漏奶華、自製珍珠奶茶、巨型舒芙蕾、北非蛋等高階美食也相繼在小紅書走紅。受疫情影響,今年春節以來,和宅家相關的話題在網上引爆。小紅書的社區數據顯示,美食、文化娛樂、運動健身、醫療健康和教育成為過去一個月新增發布量最多的品類。小紅書在社區裡發起的宅家話題中,「宅家美食不重樣」、 「宅家大作戰」的話題瀏覽量分別達3.9億、5億,其中「宅家美食不重樣」話題相關筆記超過51萬篇。
  • 假期宅家也不能耽誤吃!這些美食綜藝邊看邊學
    不少朋友這個假期都打算足不出戶在家過,「雲旅遊」這件事就交給友圈和微博了,但是吃吃喝喝上不能虧待了自己,好吃好喝都備上。觀看方式:騰訊視頻說過了幾部中國的美食紀錄片,再來看看一直在綜藝製作上都保持著高水準的韓國美食綜藝!《街頭美食鬥士》,也被翻譯成《街頭大胃王》,由韓國綜藝美食界的大佬白鍾元主持,節目形式很簡單:走出韓國,吃遍世界!
  • 美味入口 暖意人生 《宅人食堂》第二季今晚開啟美食誘惑
    「牽絆、自足、食饗」是《宅人食堂》(第二季)從始至終貫穿的主題,也是對整季故事最好的概括。如果說當年風靡亞洲的日本電影《小森林》用美食治癒了很多心靈,那麼相信《宅人食堂》(第二季)則會成為中國版的《小森林》。
  • 孫阿姨:用媽媽的心做美食!
    行走半生,她曾以美食收服了兩個城市的胃,到現在又添了一個成都。孫阿姨一家祖籍天津,1949年,逃難途中,母親在空火車皮裡生下孫阿姨,後來一家人到臺灣,被安排在臺北桃園眷村。川菜、粵菜、京菜……小小的眷村幾乎囊括了整個中國的菜系和四面八方的口味。在那個物資匱乏的時期,最簡單的一碗麵,在眷村也會被做出無數花樣。
  • 「尋味東昌府」沙鎮呱嗒、呂家餛飩、豆花香……用美食撫慰人心...
    聊城美食層出不窮,單是一頓早飯都能吃出來花,起個大早,沐浴著朦朧晨陽,找家館子吃一頓,美好明媚的一天就這麼開始了。花園路上藏著一家叫豆花香的老館子,店面雖小,內裡卻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油條豆漿豆腐腦,呱嗒米粥雞蛋荷包,這麼多單品吃一周都不會重樣。
  • 臺灣美食——滷肉飯,風味獨特,教你足不出戶吃到正宗臺灣口味
    導語:臺灣美食——滷肉飯,風味獨特,教你足不出戶吃到正宗臺灣口味滷肉飯本是我國江南地區的傳統美食之一,主要是將豬五花肉通過「滷」的方式,製作出不同於煎炒炸燜做法的口感,肉香軟滑爛,入口即化,配上米飯更加香糯可口,是非常好吃的一道美食。
  • 「吃遍」天下美食,嘗遍人生百味,讓美食住進你的胃!
    「吃遍」天下美食,嘗遍人生百味,讓美食住進你的胃!中國人自古以來要比西方人更注重飲食,中國人也愛吃,因此現在網上由此引出的「吃貨」等詞層出不窮,是的,很貼切這個形象。吃的不但種類多,而且精細,南方北方的美食多的數不勝數。
  • 美味、家味、人味,《宅人食堂》示範美食紀錄片的另一種探索
    《宅人食堂》第三季昨日落幕,將探尋中國美食作為主要目標的同時,也用極具親民化和現代性的方式將背後的家國情懷和人文故事一併表達,打造出一種帶有精緻範兒的大眾化的美食節目樣態
  • 美食大作戰 | 快來Pick你心目中的「廚神」!
    世界上最治癒的東西莫過於美食,美食能治癒人民被疫情打擊過後的心。雖然疫情相隔,我們宅家抗疫,但可以用美食相會。足不出戶的幾十天,我們迎來了「全民烹飪」時代,很多人解鎖了自己的烹飪天分。朋友圈裡出現了一大批隱藏的廚神,平日只會點外賣的朋友,也化身為美食小當家。快來pick你心中的「廚神」吧!
  • 【宅家美食攻略】六號菜 蘿蔔絲燒帶魚
    今天,哈姐帶來了她的小夥伴娜姐繼續給大家帶來-宅家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