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常泰長江大橋北接線開始全線推進
10月30日,常泰長江大橋首根主橋水上鑽孔灌注樁建設順利啟動,標誌著常泰長江大橋建設從之前的墩鋼沉井「單點突擊」,轉向橋墩建設和即將開始的北接線建設的「全線推進」。
常泰長江大橋主橋水上樁基礎均位於長江北側,共160根,樁徑2.5米,樁長99~122米。跨江段共設15個橋墩,標號為0-14號;合建段分南北引橋橋墩,標號分別為N1-N9和S1-12。每墩布設6臺ZJD-4000型大型全液壓鑽機。
自8月份索塔和上部結構施工單位進場以來,常泰長江大橋各項生產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其中,4號墩鑽孔灌注樁順利開鑽,3號墩鋼護筒插打和平臺搭設同步進行,1號、2號墩鑽施工平臺正在搭設中。
常泰長江大橋是集高速公路、城際鐵路、一級公路為一體的大橋。常泰長江大橋東距江陰長江大橋約30.2公裡,西距泰州長江大橋約28.5公裡,南北連接常州和泰州兩市,路線全長10.09千米。
常泰長江大橋於2019年1月9日開工,工期預計5年半。建成後,泰州人去往常州至少可比現在節省半小時的車程。(來源:中國江蘇網)
02
騰猴高速公路檳榔江特大橋成功合龍
2020年11月3日凌晨2時55分,隨著最後一鬥混凝土的澆築,騰猴高速公路檳榔江特大橋全橋順利合龍,標誌著大橋主體結構施工最重要的工序圓滿完成,為後續大橋橋面系、附屬結構施工工序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基礎。依據目前推進速度,大橋預計於11月底全部完工。
檳榔江特大橋,為跨越檳榔江而設,是騰猴高速公路主要控制性工程之一。大橋為分離式橋梁,由「T形梁引橋+連續剛構主橋+T形梁引橋」組成,最大墩高88米,左幅橋長822米、右幅橋長622.5米,其中主橋採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梁,跨徑180米;大橋懸澆節段、中跨合龍段均採用掛籃方式施工。
本次合龍段是大橋連續剛構右幅主橋的中跨部分,屬於整座大橋建設的核心區域,面對剛構主橋跨度大,節段多,時間緊,任務重,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等困難,施工單位嚴格按照施工安全操作規程,從制度、管理、方案、資源方面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組織專家進行合龍方案評審論證,從技術、安全、質量和生產安排等方面精準規劃和落實到位,確保了大橋左右幅中跨順利合龍。
檳榔江特大橋位於檳榔江蘇家河口水電站蓄水水庫區,橋址區位於猴橋鎮葫蘆口附近,屬侵蝕中切割中山河谷陡坡地貌,地質條件複雜, 施工組織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為此,參建單位分別成立技術和安全的攻關小組,制定相應的技術和安全措施,確保大橋順利合龍。(來源:騰衝發布)
03
廣西在建最大跨徑斜拉橋荔玉高速相思洲大橋完成主橋合龍段吊裝
11月4日,廣西在建最大跨徑斜拉橋 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相思洲大橋完成主橋合龍段吊裝,全力衝刺年底通車目標任務。
作為荔玉高速關鍵控制性工程,相思洲大橋是廣西荔玉高速跨越潯江,連接桂平市與平南縣的一座特大型橋梁,主橋採用雙塔雙索麵斜拉橋結構形式,大橋全長1667.48米,主橋為雙塔雙索麵半漂浮體系斜拉橋,主跨跨徑450米,主塔採用鑽石型結構,高147.3米。
相思洲大橋建設創下廣西建橋史上三項之最:主跨450米,為廣西最大跨度斜拉橋;索塔高147.3米,為廣西最高橋塔;單榀鋼-混組合梁最重500噸,為廣西最重鋼混組合梁。
多項創新技術舉措,力促相思洲大橋圓滿完成主橋合龍段主梁吊裝,為荔玉高速公路2020年底實現通車目標奠定堅實基礎(來源:玉林晚報)
04
廣連高速大灣連江大橋掛籃懸澆段施工全面啟動
11月1日,廣連高速公路項目TJ07標大灣連江大橋主橋5號墩右幅首節掛籃懸澆段順利完成澆築,標誌著主橋左右幅掛籃懸澆段施工全面啟動。
大灣連江大橋是廣連項目重控工程,也是「保省優創國優」工程,全長894.6米,主橋採用(64+2×118+64)米預應力變截面連續梁跨越連江。主橋的5、6、7號墩左右幅懸臂澆築各分15個節段,配備2對(12隻)菱形掛籃從兩側對稱進行澆築作業。
據悉,大灣連江大橋作為TJ07標重控工程和關鍵線路,總承包部多次協同項目部,對主橋施工進行了精細化部署,目前主橋左右幅均已啟動掛籃懸澆段施工,工期整體可控。與此同時,總承包部嚴抓施工安全質量,實時監測、分析主梁控制截面應力和撓度,突出抓好安全風險防控工作,在掛籃拼裝、預壓和移籃等過程中進行了全程監控和嚴格驗收,保證了懸澆段施工安全和質量。
據介紹,橋梁掛籃施工主要用於連續梁或連續剛構橋梁,掛籃是用於承受懸臂施工中澆築的混凝土重量的臨時支撐鋼結構。本次大灣連江大橋掛籃懸澆段成功澆築為下一步主橋合龍奠定了重要基礎。同時,大灣連江特大橋主墩目前已完成五號塊施工,是廣連高速全線最早進入剛構橋梁上部結構施工的橋梁。(來源:清遠發布)
05
甕開高速公路白溪大橋實現雙幅合龍
11月5日下午17時,通過廣大建設者800多個日日夜夜的奮戰,甕開高速起點的第一座大橋白溪大橋成功實現雙幅合龍,這是甕開高速首個合龍的剛構大橋。
白溪大橋位於甕安縣銀盞鎮白溪村,是甕開I標重點控制性工程。橋梁按路線整幅設計,孔跨布置,為連續剛構5x40米T梁,主墩高為117米,全長498米。項目建設中,因橋位區房屋拆遷且溶洞較多,再加上地勢陡峭、便道施工工程量巨大、氣候多變等因素,給施工帶來極大不便。同時,項目所在地的地形落差較大,山體起伏,坡面較陡,場地布置和材料、設備進出都極端困難。
據悉,白溪大橋主橋上部採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掛籃對稱懸澆施工,是全橋厚度最薄,寬度最小的節段,但工藝複雜程度卻高居所有節段之首,施工難度較大,施工團隊通過技術攻關,施工中運用了新工藝工法「無固定爬錐液壓爬模施工工法」、「懸澆箱梁0#塊反力架及懸澆箱梁掛籃反向牛腿預壓工法」和「貝雷梁懸臂託架工法」作業,最大限度保證了橋下村寨安全,使「降本增效」和質量安全進度達到雙贏。
在大橋合龍前期,面對持續降雨和低溫的不利氣候因素,項目部精心編制了低溫、雨季專項施工方案,全程對合龍前的檢測、結構預壓、水箱配重、剛性連接、預應力束臨時張拉、澆築混凝土、配重卸載、混凝土待強養生、預應力張拉、壓漿等環節進行把控。全方位實現了施工標準化和進度、質量管理及安全風險控制,為建成線型流暢、質量美觀的剛構橋奠定堅實的基礎。
白溪大橋的順利合龍,為實現全線貫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標誌著甕開項目首個剛構大橋的完成,為甕開高速全線建成通車邁出重要一步。(來源:天眼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