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30日下午,重慶合川至長壽高速公路施工現場,隨著主跨120米的連續剛構橋——新橋大橋勝利合龍,沉寂了許久的渝北區古路鎮興盛村的山谷裡,響徹起中交一公局西北公司一線職工自編自唱的歌曲《真的不容易》。四名帥氣的小夥在101米高的橋面上,躬身迎候坐著施工電梯款款步入現場的新娘。一場別具一格的集體婚禮在大橋上拉開大幕。項目副經理孫曉明抱著5歲大的女兒,和妻子張蓮月以及其他同事一同見證著幸福的時刻。
本網訊(常魁星 陳洪勝 孫亞峰 趙楠)最後一方混凝土、四對「新人」、一個普通家庭……6月30日下午,重慶合川至長壽高速公路施工現場,隨著主跨120米的連續剛構橋——新橋大橋勝利合龍,沉寂了許久的渝北區古路鎮興盛村的山谷裡,響徹起中交一公局西北公司一線職工自編自唱的歌曲《真的不容易》。四名帥氣的小夥在101米高的橋面上,躬身迎候坐著施工電梯款款步入現場的新娘。一場別具一格的集體婚禮在大橋上拉開大幕。項目副經理孫曉明抱著5歲大的女兒,和妻子張蓮月以及其他同事一同見證著幸福的時刻。
「大家辛辛苦苦幹了這麼久,終於盼來了合龍,怎麼也得熱鬧一下!」 看著歡樂舞蹈的人群,性格爽朗的項目經理孫壽大聲說道,淚水悄然模糊了視線。
大橋與榜樣 黨員幹在實處
重慶素有「橋都」之稱,有著上千座功能獨特、造型美觀的大大小小橋梁。跨越寬達5米河流的新橋大橋,也許是很普通的一座,但這是孫壽和他的團隊最難以忘懷的項目。
作為第一批進駐項目人員的共產黨員孫曉明,無法忘記2017年3月進入實質性施工以來,所遇到的種種難題。主線8.93公裡,含三座隧道四座橋梁,橋隧比高達80.5%。前後花了5個月時間,歷盡艱辛修通了主便道。但從主便道到新橋大橋引橋2號墩樁基處的400多米陡坡,修築便道異常艱難。
大型物資材料前期都是通過重車儘可能運抵現場,再利用小型機車轉運,但眼前接近七八十度的垂直陡崖,幾乎插翅難飛。正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孫曉明看到了當地老百姓正牽著騾子翻山越嶺,運送修房材料。
騾子成了關鍵時刻的得力幫手。在1個多月時間內,240方碎石、機制砂、水泥等物資源源不斷的被送往4個樁基的施工區域。
到了10月份,緊鄰河道的主橋承臺施工在即。不抓緊搶出來,對下一階段墩柱施工工期影響較大。項目部通過修築砂袋圍堰的方式,為承臺施工築起一道道堅固的防線。24小時夜以繼日的不間斷施工,最終在暴雨來臨前完成了主橋承臺。
「年底前三座隧道全部貫通!」孫壽2019年8月向上級立下軍令狀時,當時很多人都替他捏把汗。隧道內有溶洞、採空區、瓦斯等多種複雜地質災害,光規避風險、臨機處理都疲於應付,工期是一拖再拖。
看到大家士氣低落,黨員孫壽出實招以文化鼓舞人心。喜歡拍攝製作短視頻的他,為大家製作了《築路情》《守護》兩個簡短卻又深情的MV。並通過集體生日會等「老傳統」,接地氣、暖人心,員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幹勁被激發,施工有突破。2020年春節前,三座隧道相繼貫通,回家過年的十幾天,孫壽也是整天想方設法把大橋的進度向前趕,籌備物資、優化方案、集結人員。防疫復工四個多月以來,他和書記崔玉明幾乎沒有離開工地半步,一直和大家戰鬥在一起。
大橋與小孩 裝滿童年記憶
在工地上成長的小孩,幼小的心靈裡一定有著不一樣的記憶。
2016年7月,孫曉明的女兒孫藝航才1歲。當她和媽媽、爺奶奶一起來到工地上的時候,她根本不會想到這裡將是第二個家。
爸爸媽媽都在項目上班,爺爺奶奶不顧故土難離的思鄉之痛,來到工地上照顧她也許是沒有辦法下最好的選擇。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哪怕距離故鄉再遙遠。
在當地租住的一套民房內,能夠盛裝下小藝航的快樂童年。距離項目部只有步行十幾分鐘的路程。偶爾,她在家玩不開心了,也會在爺爺奶奶的帶領下,悄悄來到項目部院子找爸爸媽媽。
可是爸爸經常跑到工地去了,媽媽又忙個不停,哪有時間帶她玩呢。
舉家來到工地,其實是孫曉明和妻子張蓮月反覆商量的決定。無論平時再忙碌,環境再艱苦,一天忙完之後總能看到心愛的女兒和慈愛的父母,這是最大的欣慰。很多時候,回到家女兒早就熟睡了,父母還在等待他們夫妻回來,關切的問需不需要再吃點。
即使孫曉明工作中遇到再煩心、壓力再大的時候,女兒一聲甜甜的呼喊,能將他所有的困頓衝擊的煙消雲散。這是親情守望的強心劑,勝過萬語千言。
拋家舍業、建功立業,和孫曉明、張蓮月這對普通的夫妻職工一樣,在各行各業有著無數對相濡以沫的背影。他們彼此疼愛、相互鼓勵,將青春、汗水灑在腳下的大地。甚至一代接著一代幹,為祖國的建設接力奉獻。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這是建設者的常態,也是平凡樸實勞動者的精神底色。
「要得、巴適,小孩現在學會了重慶話,都是在幼兒園和小朋友學的!」孫曉明聽到女兒帶有重慶口音的語氣時,有點哭笑不得。他是吉林人,擔心女兒長時間跟著他們四處漂泊求讀,在文化情感上找不到故鄉的坐標,內心再也回不去自己當初出發的地方。
只是我們相信,無論未來怎樣成長、發展,年幼的孫藝航內心一定有著別樣的堅韌與從容。
大橋與新人 見證青春幸福
「你還是我的大媒人呢,謝謝啊!」項目工程部副部長畢磊對副部長侯駿開玩笑道。大橋合龍的那一刻,這兩位青年才俊與另外兩名同事同時攜著愛人,漫步在百米高空橋面上,接受同事的祝福與歡呼。
藍天作證,白雲傳情。能夠將自己人生中最幸福的瞬間,定格在最自豪的高空作業平臺上,這是屬於青年職工的高光時刻。
在大橋上舉辦集體婚禮的想法由來已久。去年11月,全長1619米的岔河村特大橋合龍的時候,項目就為一對職工夫妻舉辦過簡單熱烈的婚紗派對。
等到新橋大橋合龍的時候,一定要鼓勵更多的年輕職工帶著愛人參與進來。從2020年初開始,孫壽和崔玉明一直有這樣的打算。
集體婚禮有著誘人的動力。畢磊、侯駿這位哥倆早就做好了女朋友的工作。李東和愛人耿芳聽到這個消息,也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找到了孫壽。原來,他倆結婚快三年,孩子都兩歲多了,可耿芳一直想同事也見證一下自己穿著婚紗的樣子。
「可以參加啊,特事特辦!」孫壽特批了這個要求。
確保新橋大橋如期合龍,所有人都在努力,與時間賽跑,對衝疫情影響。項目把大橋作業班組增加到了3個,職工和產業工人每天兩班倒,作業時間每天從以前的10小時左右甚至增加到14小時。
為大橋大幹,為幸福助力。大橋合龍段最後施工階段的「無縫對接」,成為每個人心中憧憬已久的夢想時刻。
全面細緻的準備著,精心複測標高、關注線性變化、調整荷載平衡,絕對控制在誤差範圍內。越是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絕對不能有鬆口氣、歇歇腳的想法。
最後合龍段28方混凝土方量,其實只需要不到3小時就可以澆築完成。可孫壽和崔玉明等人,幾乎把全部的關注目光和精力集中在這裡,守護著大橋順利合龍。
29日上午,老天爺也成全這一期待已久的幸福時刻,天氣終於放晴。30日下午3時許,一切準備就緒,一車車帶著熱情與渴望的混凝土,從地泵源源不斷的送往高空,傾倒在預製好的鋼筋叢林裡。大夥充分考慮近期天氣因素和溫差,確定混凝土澆築的這一黃金時間段一氣呵成,圓滿打通「最後一公裡」,為項目部主體工程完工畫上了句號、感嘆號。
隨著新橋大橋勝利合龍,全長76公裡的重慶合常高速又迎來了一次施工大捷。全線預計在2021年8月建成通車,重慶三環高速全面建成。屆時合川至長壽的行程,將由2個小時縮短至1個小時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