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劇《長安十二時辰》:創新表達形式挖掘傳統文化魅力

2021-01-10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網劇《長安十二時辰》:創新表達形式挖掘傳統文化魅力

近年來,無論是電視劇或是網劇均在整體上形成價值立意、創作品質的極大提升。打造精品力作、傳承傳統文化,已成為當下文藝創作者的責任與擔當。近日,在優酷上線播出的網劇《長安十二時辰》,就以較為紮實的敘事藝術、經得起推敲的細節打磨,在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關照下,還原了千年長安的風貌與氣質,用「十二時辰」的生活狀態帶觀眾領略文化之美、生活之美,一經推出便得到了業內和觀眾的好口碑。

據悉,《長安十二時辰》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唐代主管偵緝逮捕的「不良人」張小敬為戴罪立功,需要在十二時辰之內,與靖安司李泌共同偵破混入唐城的可疑人員,解救唐城黎民百姓。兩個小人物的浮沉和成長,更容易與觀眾形成共情,他們身上不放棄追逐夢想、深愛腳下土地的情懷得以彰顯。

該劇在緊湊的劇情主線之外,還讓觀眾切實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厚重分量。故事背景設定提煉了千年長安的文化風貌,包容的時代、隆重的節日,給了傳統文化符號最廣闊的展示空間。此外,作品對傳統文化亮點的挖掘滲透到日常呈現的方方面面,影片請來專家,精心復原了28種唐朝點心供各種宴會日常場景所需,人物對話之間善用詩歌突顯唐朝古詩發展之鼎盛。

同時,劇中有不少細節值得關注,例如將古法造紙和打鐵花兩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巧妙融入劇中。《長安十二時辰》將承載傳統文化的大命題分解到日常生活的細碎呈現當中,影像的使命不僅是展現與還原歷史文化亮點,更要喚起現代人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和傳承意識。

多年來,國產劇如何加深文化內涵這一命題一直在探索中前進,《長安十二時辰》便是探索之路上的踐行者,當傳統文化與戲劇張力相遇,不應是高聳入雲的宏大題材概念,傳統文化需要紮根大地,當觀眾能夠在日常的柴米油鹽中、在平凡生活的煙火氣背後找尋到強大的文化印記支撐,影像才能深入人心的以凝結華夏文明之精髓喚起情感共鳴。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工人日報

相關焦點

  • 網劇《長安十二時辰》:中華傳統文化的自信表達
    有人問導演曹盾, 《長安十二時辰》為什麼不叫《西安二十四小時》 ,曹盾答: 「如果時間都不是自己的,還談什麼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不自信了,文化怎麼自信? 」曹盾言語中所流露出的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貫穿在網劇《長安十二時辰》始終。
  • 網劇《長安十二時辰》的十二微評
    ▪緣起:《長安十二時辰》講述盛唐時期發生在都城長安上元節(元宵節)的一次「反恐24小時」行動。故事時間節點選在天寶三年——安史之亂的十年前,編劇馬伯庸查過史料,該年無特別重大的歷史事件,方便進行較為純粹的故事創作。
  • 《長安十二時辰》哪裡是連續劇,分明就是文化大賞
    最近的朋友圈都在討論《長安十二時辰》。豆瓣10萬人,打出8.6的高分。當之無愧的年度爆款。《長安十二時辰》講了個啥呢?《長安十二時辰》,裡面的文化常識知識點真的太多了!文化不高還真不一定能看懂,什麼是天幹地支計時法,什麼是詔令,什麼是致仕等等。
  • 《長安十二時辰》收官,我們請來了「李必」!
    改編自馬伯庸原著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熱播。
  • 從《從長安十二時辰》《鶴唳華亭》到《慶餘年》,中國網劇從偷偷...
    不過,彼此心照不宣,此時的語境,大家心領神會,追的絕不是電視上的劇,而是網劇。當下最紅的網劇,非《慶餘年》莫數,毫不吝惜地讓粉絲蜂擁狂追。而此前,《長安十二時辰》《鶴唳華亭》的火爆,為這部後來居上的網劇培養了無數粉絲和不可或缺的收視習慣,咪咕、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視頻等,坐收流量,賺得盆滿缽滿,中國的網劇從酒巷深處、從偷偷摸摸,走向撲街。
  • 《長安十二時辰》獲得白玉蘭國際傳播獎,優酷內容出海取得新突破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白玉蘭獎首次將「重點視頻網站首播電視劇」納入評選範疇,其中,獲六項提名的網劇《長安十二時辰》摘得白玉蘭國際傳播獎、最佳美術獎、最佳攝影獎三個獎項,劇方代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優酷作為劇方代表,希望未來有更多的『有中國文化精氣神兒的』好作品走向全世界。」
  • 《長安十二時辰》為何成為「爆款」?
    伴隨著《清平樂》的徐徐展開,恢宏壯美的長安城盡在眼前……日前,在優酷上線播出的國產網絡劇《長安十二時辰》,一經推出便得到了業內和觀眾的好評。
  • 透過「長安十二時辰秀」,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京東
    這個七夕,一場長達24小時的城市大秀,讓多少人「一日看見長安花」,這就是由京東獨家冠名的首個24小時不間斷城市秀「十二時辰長安秀」。8月25日14:45起,到8月26日15:00,「長安七夕夜未央」,以爆款網劇《長安十二時辰》為IP原型,以「張小敬」雷佳音和「佟掌柜」閆妮為總代言人,景甜、宋佳、苗圃、佟大為等12位知名藝人代言「十二時辰」,在不間斷的24小時之內,帶領網友們雲上品美食、夜探石峁遺址古墓、夜遊博物館、競技國風運動會、體驗長安智慧、感悟西遷精神……京東,不負每一份熱愛。
  • 古裝網劇何以熱播?
    新華社記者 史競男   《長安十二時辰》《慶餘年》《鶴唳華亭》《大明風華》……一年來,一批製作精良、各具特色的古裝網劇在各大視頻平臺熱播,預示著古裝網劇創作邁上新臺階。   專家認為,這些網劇憑藉精彩的劇情、精細的製作贏得觀眾口碑,弘揚傳統文化之美、宣揚正確歷史觀和價值觀,不僅拓展了中國歷史文化的表達維度,也讓觀眾領略到中華傳統文化的不朽魅力。
  • 《長安十二時辰》,美術很高級
    >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今年這部《長安十二時辰》除了劇情水準在線,精美的畫面更是給了我們意外之喜,總之值得一看。來源 | 文案與美術(copyart)突然大火的《長安十二時辰》大概是雜草叢生的暑期檔最大的驚喜。
  • 《長安十二時辰》火了 盡顯盛唐氣象 滿溢文化自信
    摺疊的十二個時辰延展出了一個盛世大唐。這部浙產網絡首播劇被稱為「良心國劇」,成為暑期檔的爆款。它究竟有何魅力,又是如何煉成的?一磚一瓦再現唐風古韻正值盛夏,《長安十二時辰》也不失時機地帶來了熱度。和許多劇集不同的是,觀眾第一波關注的焦點更多的並非在於劇情,而在於連續劇中那出色的服裝、道具和布景。
  • 西安將推出《長安十二時辰》旅遊美食路線,安排!
    這個夏天,你有沒有被朋友安利去看《長安十二時辰》?
  • 長安十二時辰:「佳璽合璧」打造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華劇」
    而馬伯庸寫作嚴謹且尊重歷史,無論是長安一百零八坊的布局建造、大唐的民俗民風官僚體系,還是主角們的言行,都遵循著歷史原貌不逾矩,這也是《長安十二時辰》之所以獨具魅力,除了故事本身的精彩刺激,其中對傳統文化的還原同樣引人入勝。這是一部非常難影視化的小說,裡面涉及大量大到朝堂制度、官僚體系,小到建築、服裝甚至食物等等這些傳統文化的還原。
  • 《人民日報》公開點讚11部網劇,《長安十二時辰》《慶餘年》上榜
    近幾年國產網劇的質量不斷提升,有很多高品質網劇已經完全不輸傳統的上星劇。近日,《人民日報》就點讚了2019年到2020年上線的11部網劇,分別是《破冰行動》《門風傳》《獨家記憶》《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全職高手》《長安十二時辰》、《慶餘年》《我是餘歡水》《龍嶺迷窟》《不完美的她》和《十日遊戲》。我們這裡為大家重點說說其中五部值得一刷甚至二刷三刷的好劇。
  • 走近「長安十二時辰」
    近一段時間,我的興趣點轉移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並執導了網絡劇《長安十二時辰》。看上去,傳統文化與當下現實生活有一定距離,但對我來說,不論何種題材,所有創作的內在邏輯是一致的,就是要有現實生活做根基,堅持現實主義創作原則。《長安十二時辰》播出後,引發諸多有益討論,我也收到不少評價,認為這部劇比較真實地再現了唐朝文化。
  • 《陳情令》力壓《長安十二時辰》,耽美仍是爆款網劇制勝捷徑
    雖然影片質量和觀眾口碑遠不如《長安十二時辰》,但《陳情令》的火爆程度卻並不輸陣,多項數據超越前者。7月18日,《陳情令》百度搜索指數490471,相比之下《長安十 二時辰》只有269110,已經落後。這背後,兩部劇的熱度邏輯並不相同。
  • 《長安十二時辰》火爆出圈 優酷暑期檔會員增速創新高
    同時他宣布,即日起啟動優酷會員七周年活動,將為用戶打造線下沉浸式體驗街道,線上線下聯動式寵粉,以優質內容和創新玩法點燃暑期。  《長安十二時辰》火爆暑期檔 推動中國影視進入數字工業化  8月11日,優酷為《長安十二時辰》的觀眾舉辦橫跨西安、北京、上海、廣州12城的大結局觀劇活動。
  • 《長安十二時辰》今日迎會員收官 最終boss懸念待解
    自6月27日上線後,該劇掀起了國劇螢屏的「長安熱」,豆瓣8.6的高評分不僅成為2019年國劇領跑者,其高口碑和高話題度同樣令《長安十二時辰》持續刷屏社交媒體,成為破圈層熱劇。「十二時辰」熱詞撬動熱度「長安」致力文化輸出儘管低調上線,但《長安十二時辰》首播密集放出12集,瞬間引燃網友觀劇熱情,不僅在十二時辰內實現豆瓣迅速開分,口碑與流量均實現高開高走。
  • 《長安十二時辰》,除了故事我們還可以看什麼?
    《長安十二時辰》海報(資料圖片)看文化:「煙火氣」的大唐伴著歌女彈唱的《短歌行》,天保三載上元節這一天的序幕被緩緩拉開。《長安十二時辰》對於唐代生活的精細還原自不必多說。但《長安十二時辰》在反映唐文化時,圍繞「煙火氣」一詞做文章,在市井風俗上下了功夫。對於觀眾來說,描繪盛唐華麗景象的影視劇常見,但這樣「煙火氣」的盛唐景象卻不多。《長安十二時辰》正是把這種「煙火氣」的市井圖呈現給了觀眾。這些市井場景陌生而又親切,瑣碎但又「接地氣」,使得觀眾與劇集的距離一下子被拉近,感受到這是一個活生生的、頗為實在的大唐。
  • 《人民日報》點讚11部網劇,《長安十二時辰》《慶餘年》上榜
    近幾年國產網劇的質量不斷提升,有很多高品質網劇已經完全不輸傳統的上星劇。近日,《人民日報》就點讚了2019年到2020年上線的11部網劇,分別是《破冰行動》《門風傳》《獨家記憶》《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全職高手》《長安十二時辰》、《慶餘年》《我是餘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