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劇《長安十二時辰》:中華傳統文化的自信表達

2021-01-10 貓眼電影

有人問導演曹盾, 《長安十二時辰》為什麼不叫《西安二十四小時》 ,曹盾答: 「如果時間都不是自己的,還談什麼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不自信了,文化怎麼自信? 」曹盾言語中所流露出的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貫穿在網劇《長安十二時辰》始終。

此劇由易烊千璽、雷佳音擔綱主演,在優酷視頻甫一上線就引來很高的關注度,豆瓣評分高達8 . 6。該劇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少年才子、靖安司司丞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傳聞張小敬「十年隴右兵,九年不良帥」 ,有五尊閻羅之稱,由雷佳音飾演的張小敬,以死囚之身,護長安於危局。李必則是太子屬臣,身為望樓的設計者足不出戶,盡掌天下事,由易烊千璽飾演。兩人從各有目的的初見、達成一致的謀略,到接下來劇情中的惺惺相惜,隨著劇情發展將觀眾帶入到為家國大義捨生忘死的敘事中。

與以往雷佳音偏向「呆萌」的喜劇角色不同,張小敬身上的狠辣、決絕、熱血、膽識、情義與柔軟被其演繹得淋漓盡致。雷佳音說,「 《長安十二時辰》這部戲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作品中所呈現出來的不顧個人安危、力挽狂瀾的男子氣概,但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高大全形象,張小敬的內心深處是個好人,雖然黑白兩道通吃,卻極富正義感,他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雖不為周遭所接受,但卻能感受到他內心的純淨。 」雷佳音演過的角色都能在身上留下一些痕跡,然而張小敬帶給他的卻是一種深深的疲憊感,「因為演這部戲實在是太累了,我進組拍照和現在上鏡看起來起碼相差五歲,不過演完這部戲雖然疲憊,但我整個人的狀態更深沉透徹了,也能讓我沉澱。 」

為了體現張小敬陽剛的一面,在其臉上設計了劍傷,導致化妝長達三小時,演到後期隨著創傷增多化妝時長更甚。雷佳音坦言一天12小時的打戲也讓他無福消受,調侃說「演文戲,那是放假」 。帶兵器的近身格鬥難免有劃傷、摔傷,進組前,雷佳音也苦練武打一月有餘,但他從未因此退縮,表現十分敬業。

易烊千璽飾演的李必是一個做事果斷冷靜的人。曹盾之所以選擇易烊千璽飾演,是覺得他們之間有種相似性,都屬於慢熱、不善言談的氣質,有一種和年齡不相匹配的成熟感。出演《長安十二時辰》對於易烊千璽來說是第一次接觸這樣大製作的劇集,表演方面拿捏到位令網友驚呼超出預期。關於很多網友關心的臺詞問題,易烊千璽說,自己不太喜歡提前背好臺詞,而是在化妝的時間把臺詞從頭捋一遍,現場對戲的時候才正式開始背,加上身邊演員營造的氛圍,那時候的感覺來得更快,對臺詞的把握反而會更準確一些,不用提前給自己設下限制。易烊千璽參演的劇目並不多,但是他很喜歡圓滿完成一個角色的成就感。

曹盾稱此劇為宏觀意義上的現實主義題材,「無論是拍古裝劇還是近現代劇,只是換了服裝背景而已,我們想傳達給觀眾的是劇情背後的價值觀,而《長安十二時辰》想說的就是何為家國大義、生死無畏。 」

在拯救長安城的緊張敘事主線之外,曹盾還不著痕跡地融入了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長安以唐文化的歷史變遷為坐標,恢弘的宮城、精妙的一百零八坊、環繞其間的水渠等等讓觀眾切實感受到中華文明的厚重分量。從劇中服飾來看,主創通過學習大量史實資料,無論是選料、紋樣、印染都頗為講究,由於現今唐代盔甲保存文物非常稀少,為了打造出能夠穿在身上並符合人物色彩的盔甲戰袍,劇組做了很多實驗和考證工作才真正用金屬材質去復原鎧甲,比如明光甲參考上海博物館唐三彩鎮墓天王俑、陝西歷史博物館唐漢白玉天王殘像等,甚至邀請專家精心復原了28種唐朝點心供各種宴會日常場景所需。此外,還將古法造紙和打鐵花兩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巧妙融入劇中,足見本劇主創的用心。

曹盾說,主創按照歷史所復原的一切,就是為了向觀眾展現中國古代文化史上最輝煌的一個時代,十二個時辰的生活方式,讓觀眾感受大唐盛世的自信、包容,為弘揚中華文化、樹立文化自信盡一份心、出一份力。「小時是從格林威治時間來體會時間的,但它不是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節氣,清明、芒種、夏至……對應著中華民族的農耕文明,這才是我們的生活方式,是一切文明的開始。 」曹盾說。

相關焦點

  • 網劇《長安十二時辰》:創新表達形式挖掘傳統文化魅力
    原標題:網劇《長安十二時辰》:創新表達形式挖掘傳統文化魅力近年來,無論是電視劇或是網劇均在整體上形成價值立意、創作品質的極大提升。打造精品力作、傳承傳統文化,已成為當下文藝創作者的責任與擔當。近日,在優酷上線播出的網劇《長安十二時辰》,就以較為紮實的敘事藝術、經得起推敲的細節打磨,在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關照下,還原了千年長安的風貌與氣質,用「十二時辰」的生活狀態帶觀眾領略文化之美、生活之美,一經推出便得到了業內和觀眾的好口碑。
  • 《長安十二時辰》火了 盡顯盛唐氣象 滿溢文化自信
    影視劇是普及度最高的大眾文化消費,在其中復原古代服飾、妝效、禮儀等,是對唐文化的細膩還原和無限貼近,亦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發揚。《長安十二時辰》自開播以來,劇中諸如此類俯拾即是、考究精緻的細節,一直被津津樂道。這一點,杭州師範大學戲劇影視學教授、浙江省網絡作協常務副主席夏烈頗為讚賞:「《長安十二時辰》通過對大唐生活的還原,充盈著歷史感和知識感。」他也舉了一個例子。
  • 網劇《長安十二時辰》的十二微評
    ▪緣起:《長安十二時辰》講述盛唐時期發生在都城長安上元節(元宵節)的一次「反恐24小時」行動。故事時間節點選在天寶三年——安史之亂的十年前,編劇馬伯庸查過史料,該年無特別重大的歷史事件,方便進行較為純粹的故事創作。
  • 《長安十二時辰》為何成為「爆款」?
    《長安十二時辰》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唐代主管偵緝逮捕的「不良人」張小敬為戴罪立功,需要在十二時辰之內,與靖安司李必共同偵破混入唐城的可疑人員,解救黎民百姓的故事。  該劇總製片人梁超表示,在緊湊的劇情主線之外,還希望觀眾能切實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厚重分量。劇中對傳統文化亮點的挖掘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展示出千年長安的文化風貌,給傳統文化符號以廣闊的表達空間。  曹盾告訴記者,「我想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劇集之中,讓大家看到傳統文化的『美』。」
  • 《長安十二時辰》哪裡是連續劇,分明就是文化大賞
    最近的朋友圈都在討論《長安十二時辰》。豆瓣10萬人,打出8.6的高分。當之無愧的年度爆款。《長安十二時辰》講了個啥呢?《長安十二時辰》,裡面的文化常識知識點真的太多了!文化不高還真不一定能看懂,什麼是天幹地支計時法,什麼是詔令,什麼是致仕等等。
  • 透過「長安十二時辰秀」,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京東
    8月25日14:45起,到8月26日15:00,「長安七夕夜未央」,以爆款網劇《長安十二時辰》為IP原型,以「張小敬」雷佳音和「佟掌柜」閆妮為總代言人,景甜、宋佳、苗圃、佟大為等12位知名藝人代言「十二時辰」,在不間斷的24小時之內,帶領網友們雲上品美食、夜探石峁遺址古墓、夜遊博物館、競技國風運動會、體驗長安智慧、感悟西遷精神……京東,不負每一份熱愛。
  • 從《從長安十二時辰》《鶴唳華亭》到《慶餘年》,中國網劇從偷偷...
    不過,彼此心照不宣,此時的語境,大家心領神會,追的絕不是電視上的劇,而是網劇。當下最紅的網劇,非《慶餘年》莫數,毫不吝惜地讓粉絲蜂擁狂追。而此前,《長安十二時辰》《鶴唳華亭》的火爆,為這部後來居上的網劇培養了無數粉絲和不可或缺的收視習慣,咪咕、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視頻等,坐收流量,賺得盆滿缽滿,中國的網劇從酒巷深處、從偷偷摸摸,走向撲街。
  • 《長安十二時辰》,美術很高級
    >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今年這部《長安十二時辰》除了劇情水準在線,精美的畫面更是給了我們意外之喜,總之值得一看。來源 | 文案與美術(copyart)突然大火的《長安十二時辰》大概是雜草叢生的暑期檔最大的驚喜。
  • 古裝網劇何以熱播?
    新華社記者 史競男   《長安十二時辰》《慶餘年》《鶴唳華亭》《大明風華》……一年來,一批製作精良、各具特色的古裝網劇在各大視頻平臺熱播,預示著古裝網劇創作邁上新臺階。   專家認為,這些網劇憑藉精彩的劇情、精細的製作贏得觀眾口碑,弘揚傳統文化之美、宣揚正確歷史觀和價值觀,不僅拓展了中國歷史文化的表達維度,也讓觀眾領略到中華傳統文化的不朽魅力。
  • ​《長安十二時辰》低調開播 這盛世長安卻早已鋒芒畢露
    儘管官微安靜如雞,但十二時辰之後,豆瓣火速開分,8.7的高起點,基本預約了2019國劇TOP 3。對於《長安十二時辰》,溢美之詞已經無需贅言。國劇發展到今天,確實應該有一部能代表中國電視工業製作標杆的劇集出現了。若僅能用一個詞簡單地形容《長安十二時辰》,這個詞會是:講究。影像質感,運鏡構圖,服裝造型,妝容禮儀,官階稱謂,市井民俗……無一不精。
  • 《人民日報》公開點讚11部網劇,《長安十二時辰》《慶餘年》上榜
    近幾年國產網劇的質量不斷提升,有很多高品質網劇已經完全不輸傳統的上星劇。近日,《人民日報》就點讚了2019年到2020年上線的11部網劇,分別是《破冰行動》《門風傳》《獨家記憶》《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全職高手》《長安十二時辰》、《慶餘年》《我是餘歡水》《龍嶺迷窟》《不完美的她》和《十日遊戲》。我們這裡為大家重點說說其中五部值得一刷甚至二刷三刷的好劇。
  • 《十二時辰LIVE·長安秀》活動介紹書
    一、項目概述: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來沉澱的深厚文化底蘊是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升動力。陝西作為文化重地,面向世界打造中華文化代表城市,進一步弘揚中華文化,成為其亟待承擔的歷史重任。為促進後疫情時代區域經濟平穩運行與增長,打造消費復甦新樣本,人民網人民視頻聯合雲創科技、娛躍文化,共同打造十二時辰·長安秀直播盛典。項目將藉助網劇《長安十二時辰》IP原型,基於陝西文化特色和全國市場消費需求,開展一場全國首創的24小時不間斷大型城市直播盛典活動。
  • 《陳情令》力壓《長安十二時辰》,耽美仍是爆款網劇制勝捷徑
    雖然影片質量和觀眾口碑遠不如《長安十二時辰》,但《陳情令》的火爆程度卻並不輸陣,多項數據超越前者。7月18日,《陳情令》百度搜索指數490471,相比之下《長安十 二時辰》只有269110,已經落後。這背後,兩部劇的熱度邏輯並不相同。
  • 走近「長安十二時辰」
    近一段時間,我的興趣點轉移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並執導了網絡劇《長安十二時辰》。看上去,傳統文化與當下現實生活有一定距離,但對我來說,不論何種題材,所有創作的內在邏輯是一致的,就是要有現實生活做根基,堅持現實主義創作原則。《長安十二時辰》播出後,引發諸多有益討論,我也收到不少評價,認為這部劇比較真實地再現了唐朝文化。
  • 《人民日報》點讚11部網劇,《長安十二時辰》《慶餘年》上榜
    近幾年國產網劇的質量不斷提升,有很多高品質網劇已經完全不輸傳統的上星劇。近日,《人民日報》就點讚了2019年到2020年上線的11部網劇,分別是《破冰行動》《門風傳》《獨家記憶》《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全職高手》《長安十二時辰》、《慶餘年》《我是餘歡水
  • 優酷《長安十二時辰》出海 國產網劇挺進海外
    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導海外觀眾也可以看《長安十二時辰》了!這部熱血懸疑劇6月27日獨家上線優酷,以豆瓣8.8分的成績登頂2019年度劇集口碑榜,上線三天便拿下骨朵網絡劇全網熱度第一。如今,濃烈的「唐風古韻」不僅在國內掀起觀劇熱潮,也被送到了海外觀眾身邊。
  • 《慶餘年》《長安十二時辰》等網劇首次參評白玉蘭獎
    今年,白玉蘭獎最大的改變在於首次將網劇納入評獎範疇。從入圍名單來看,網劇確實佔據半壁江山——入圍「最佳中國電視劇」的10部作品中,就有《鬢邊不是海棠紅》《長安十二時辰》《破冰行動》《慶餘年》4部網劇。其中,愛奇藝2部,優酷和騰訊影業各1部。十中有四,固然說明網劇精品化勢不可擋,更襯出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的求新求變。
  • 《長安十二時辰》:細節決定能否拯救長安?
    2019年國產劇最大的驚喜肯定是《長安十二時辰》,甚至可說近五年內都沒有與之相媲美的國產劇,而且這還是一部只在網絡平臺播放的網劇,一般來說,我們都會認為網劇的品質會比電視臺製作並播放的電視劇差,但這部投資了6億元的網劇不管是服、化、道還是劇情上都明顯比大多數電視劇質量要好一大截。
  • 十二時辰長安秀,西安與你共此時
    長安城熙攘繁盛,如今仍是《長安十二時辰》原著作者馬伯庸對於十三朝古都西安做出這樣的評價由易烊千璽、雷佳音、周一圍主演曹盾執導的《長安十二時辰》高度還原了大唐的一天每一幀都像畫卷一樣將長安城的波瀾壯闊徐徐展開
  • 低調歸來的《長安十二時辰》,高口碑下再出海
    彼時他執導的《長安十二時辰》在優酷秋集上向外界正式亮相,人們對這部大劇本來就傾注的期待,從那時起又多埋下了在視聽畫故事之外,對國劇創新、文化自信的期待。 2019年6月27日晚,《長安十二時辰》終於順利在優酷上線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