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中國觀眾喜歡看美國「脫口秀」?

2020-09-17 環球銀幕

把總統請來當嘉賓,當著成千上萬觀眾的面兒「共商國事」,除了脫口秀,還有什麼節目有這麼大的面子?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美國「脫口秀」的那些事兒。


脫口秀這個信達雅的譯法,來自英文talk show。顧名思義,這是一種以談話為主的電視節目。



雖然是電視節目,但脫口秀的根源卻是收音機。早在上世紀20年代,美國就已經出現了談話類的廣播節目。50年代隨著電視機的普及,很多主持人紛紛轉戰電視,告別了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的局面,脫口秀由此問世。


數十年來脫口秀的基本框架都沒怎麼變,依然保持著當年的樸素:一桌、一椅、一沙發,一主持人,一駐場樂隊,若干嘉賓,談天為主,其餘為輔。而數十年來,脫口秀也依然是電視產業中最重要的支柱之一。



假設你是個整日忙於工作的職場人,好容易從生活的重壓中掙脫出來,在臨睡前覓得片刻清靜。


這時你想知道,在自己無暇他顧時,這個世界都發生了什麼?走在潮流最前面的人都在想什麼?說什麼?做什麼?


最好的辦法是打開晚間脫口秀,讓那個會講笑話的傢伙,以及他請來的名人嘉賓們,親口講給你聽。



而且更關鍵的是,這種節目好!看!啊!


有段子——起碼三句話笑一次的頻率;有毒舌——吐槽對象上及總統,下至刁民;有明星——要麼自曝猛料要麼在小遊戲中出乖賣醜;有好歌——最當紅的藝人登臺獻唱。


你說這樣的節目,難道不是結束一天的最好方式嗎?



比如在2015年, 「扣扣熊」史蒂芬·科拜爾從傳奇主持人大衛·萊特曼手中接過CBS《晚間秀》後,第一周節目的嘉賓名單:


周二:喬治·克魯尼;共和黨總統提名候選人傑布·布希



周三:斯嘉麗·詹森;SpaceX與特斯拉的CEO,有「現實版鋼鐵俠」之稱的億萬富翁伊隆·馬斯克;說唱明星肯德裡克·拉瑪接受採訪並表演。



周四:美國副總統拜登;優步總裁特拉維斯·卡拉尼克;音樂嘉賓是鄉村歌手Toby Keith



周五:喜劇明星艾米·舒默史蒂芬·金;音樂嘉賓Troubled Waters接受採訪並表演。



這個嘉賓陣容可謂涵蓋了娛樂、商業和政治等各個行業的頂尖人物,除了晚間脫口秀,還有什麼節目能有此號召力?


另一方面,從名人的角度,參加脫口秀也是各取所需。他們需要那些採訪來猛灌雞湯、經營形象,希望藉機展示親和力,展示自己其實跟凡夫俗子沒什麼不同,也犯錯也發愁也爆粗,於談笑間悄然漲粉。



特別是在這個注意力決定一切的時代,「混個臉熟」比什麼都重要。宣傳新片?新歌?新書?企業形象?拉選票?上脫口秀準沒錯。


因為那不僅僅是座萬眾矚目的舞臺,還有個一言九鼎的意見領袖為你做擔保。


有些脫口秀主持人簡直是「邪教教主」一般的存在,奧普拉能把任何書變成暢銷讀物——沒準連洗碗機說明書都成,她一句「下次吃漢堡得小心了」就害德州的牛肉產業損失千萬美元。



所以,我為你總結了最熱門、最不容錯過的10場脫口秀,脫口秀界的「天秀」就是他們了——


吉米·法倫今夜秀(「肥倫」)

模仿、遊戲、人脈好

主持人:吉米·法倫

電視臺:NBC



吉米·法倫如今坐上夜間秀帝王的位置,似乎算得上眾望所歸。接班傑·雷諾後,節目的所有配置幾乎都達到最高規格,這點絕對讓眾位同行羨慕不已。


除了自身在喜劇圈鍛鍊出的一身本事,他也以強大的人脈關係網和精心的節目編排致勝。很多嘉賓與肥倫之間私交甚篤,其中就包括每年都要來巡視一番的總統歐巴馬。



而且他所獨創的各種懷舊、考驗嘉賓和互動性超強的遊戲環節都在娛樂性上加分不少。甚至如今的《假唱大比拼》就是從他的常規遊戲衍生出新的一檔綜藝節目,成為網際網路病毒視頻的典範。



說到底,從SNL走出的喜劇咖,靠著綜合能力以及豁得出去的自毀遊戲,才能藐視一切對手。


吉米·法倫和勒布朗·詹姆斯


艾倫秀

女權、去汙、雞湯煲

主持人:艾倫·德詹尼斯

電視臺:CBS



與西裝革履的夜間秀男子天團的風格有很大區別,日間播放的脫口秀就要更加全年齡向並且親和友善,節目觀眾群自然是居家主婦偏多。


能接過奧普拉的日間脫口秀女王地位,在經歷了不少輿論上的磨難後,艾倫獲得了更多順應時代的象徵,比如說女權和同性之光從未如此閃爍。



艾倫的節目中不會出現太多辛辣的諷刺和吐槽,因為觀眾們喜歡的是正能量滿滿的雞湯。與政治更是很少沾邊,但歐巴馬和第一夫人卻總是要像做客一樣光臨。


至於說艾倫的主持能力和影響力,看她駕馭奧斯卡時的收視率就很明顯。說起艾倫的朋友喜歡捧場,反過來艾倫對他們的支持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曾一整季都在用P!nk的新單當主題曲,《海底總動員2》上映前更是當成主場來宣傳。



吉米·坎摩爾現場秀(「雞毛」)

吐槽、基情、爆黑料

主持人:吉米·坎摩爾

電視臺:ABC



「雞毛」從來就不是個厚道的人,這就使得在他的節目中幾乎要給任何人挖坑,比如不懂裝懂的路人、熱衷於抱著明星合影卻完全不認識人家是誰的「丫丫」,甚至是各界名人朗誦推特上針對自己的汙言穢語,都是雞毛的拿手好戲。



由於得天獨厚位於洛杉磯的杜比劇場對門,又有近年來勢頭正勁的老東家迪士尼,雞毛秀經常能在奧斯卡前後和商業大片的宣傳途中成為固定一站。當然,駕臨的巨星要面對各種大尺度的考驗。


多年來雞毛鍾愛的兩位分別是馬特·達蒙約翰尼·德普,馬達的名字會出現在每一期節目的末尾,但都「因時間有限被放棄」了,倆人自然結怨頗深,真真假假的表演連觀眾都分不清。



至於德普到來就要獻上甜蜜一吻,讓女粉絲真是又驚喜又羨慕。



史蒂芬·科拜爾晚間秀(「扣扣熊」)

政治、「邪教」、黑得妙

主持人: 史蒂芬·科拜爾

電視臺:CBS



科拜爾的姓氏被粉絲譯為「扣扣熊」。他出身於囧司徒的節目團隊,也是他的多年老友。後來另立山頭主持「扣扣熊報告」,同樣走政治諷刺路線,並以觀眾氣氛狂熱而著稱。



從前輩大衛·萊特曼手中接過《晚間秀》重任後,扣扣熊不忘初心,延續了以政治為主、注重新聞性的風格,也把一眾「扣扣熊教徒」帶到了新節目的播出時段。


當時又恰好趕上川普參選總統這個瘋狂選舉年,政治吐槽變成最迫切的需求。《晚間秀》的收視率也由此提升了60%,僅次於肥倫。



塞斯·梅耶斯深夜秀(「賽金花」)

師弟、人帥、小芳嫂

主持人:塞斯·梅耶斯

電視臺:NBC



看塞斯·梅耶斯的節目,更多還是當年SNL的情懷,接班師兄吉米·法倫,成了小一號的《吉米今夜秀》。


他的這個「賽金花」外號也是當年和SNL同僚互動中,因為人長得比帥,或者說「嫵媚」,再加上諧音而得名。



也許是習慣了《Weekend Update》中各種滿天飛的不靠譜新聞,如今賽金花正襟危坐念稿時,都有一種狡黠的欺詐風格。


目前節目最大的優點,就是主持人不搶嘉賓的風頭,不過到了自己SNL老同事大駕光臨時,會以最高禮遇進行接待,尤其是「史小芳」比爾·哈德的人偶還一直擺在桌上。



詹姆斯·柯登深夜秀(「柯胖」)

唱功、場外、英國佬

主持人:詹姆斯·柯登

電視臺:CBS



作為經常在歌舞片裡串戲的英倫勢力,很遺憾詹姆斯·柯登沒有抖森和卷福一樣的臉,難以晉升男神之列。在接班前任蘇格蘭老鄉克雷格·弗格森後,柯胖憑藉自己的喜劇功底成功扛起CBS深夜時段的大旗,收視率跳升了三成之多。


與其他坐鎮演播室的主持不同,柯胖最喜歡的錄製模式就是出去開車兜風或者場外實拍,當然自己的歌喉和口音也都成了段子來源。能在菜鳥的第一年就跳升到所有晚間秀的收視率中遊水平,全靠他甩開嗓門與渾身脂肪的不懈努力。



柯南秀

腿長、電玩、跳舞蹈

主持人:柯南·奧布萊恩

電視臺:TBS



柯南秀也算是目前資歷最老的脫口秀之一,只是收視率實在有點不容樂觀,其中當然也有平臺和時段的原因。


以往的履歷讓他多少有些積怨,有時會通過隔空吐槽其他主持人來發洩,有些「祖上也曾富過」的酸黃瓜心理。當然柯南叔個兒高腿長,颱風頗佳,有的是忠實鐵粉。



別人家主持願意陪嘉賓做遊戲,柯南更喜歡把各種電子遊戲帶到演播室來試玩,還曾在超級碗比賽的現場大銀幕上玩了個爽。


別人家主持把捧哏的副手都留在樂隊中或者門口,柯南手下的安迪·裡希特則獲得了坐在沙發上一起聊的待遇,也算是老員工福利。



格雷厄姆·諾頓秀

腐國、群聊、吐槽少

主持人: 格雷厄姆·諾頓

電視臺:BBC



與其他幾檔美國脫口秀有所區別,在英國BBC茁壯成長的諾頓秀每周更新一期,也就沒那麼強的日常屬性。


節目幾乎把新聞性和吐槽的比重壓縮到最低,讓每期的影視和音樂嘉賓來講述自己的故事,所以更順應電影檔期、劇集開播時間和專輯發布時間,直白說就是更有推廣作品的針對性。



在橙色和紫色為主的裝修風格下,與臺下的互動要頻密一些,而且是一開播就要讓觀眾露下臉。


略顯老派的遊戲環節,就是在片尾請來兩位無辜的路人,讓他們講述自己的奇聞異事,供嘉賓和主持人進行判斷,只要在座各位有任何不滿意之處,就拉下機關讓路人摔個四腳朝天。



約翰·奧利弗上周今夜秀(「奧利鵝」)

首席、周播、彈幕飆

主持人:約翰·奧利弗

電視臺:HBO



HBO把各類型的電視節目玩得風生水起,自然也不會落下晚間脫口秀節目,在囧司徒離任之前,他們就挖來了記者兼首席代班奧利弗,也就是粉絲口中的「奧利鵝」或「囧橄欖」。


這檔節目最神奇的一點,是在周末回顧整個一周發生的新聞,幾乎不動用嘉賓的情況下,帶著英倫口音的奧利鵝全程都會化身人形彈幕不停地吐槽,深得囧叔當年風格的真傳,而且多少有些更加瘋魔的趨勢。



特雷弗·諾亞每日秀(「崔娃」)

接班、菜鳥、種族炮

主持人:特雷弗·諾亞

電視臺:喜劇中心



接班囧司徒的脫口秀大業不是件容易事,特雷弗·諾亞首個任期落得38%的跌幅也不算難以接受。


這個來自南非的喜劇演員,簡歷上沒有太多亮眼的成績,不過靠著囧叔的舞臺和精英團隊,還是把短短20分鐘的節目調控得當,並且會拿自己經受過的種族歧視問題開炮。


國內粉絲贈與的「崔娃」暱稱顯得稚嫩且可愛,換個接地氣的節目名就是《小崔天天見》。



總而言之,脫口秀主持人的工作,就是以「話事人」的姿態,坐在直播間的老闆桌後面呼風喚雨、指點江山。這既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美差,又是等閒之輩絕對承擔不起的重任。


前有日程表催命,後有收視率追魂,如此高速高壓的生活節奏,非得人中龍鳳才能扛得住。



所以,每個晚間脫口秀主持人都是全才。他們往往從喜劇行業出身,既是獨挑大梁的單口笑匠,也是閱歷豐富的生活觀察家,挖八卦講段子秀模仿樣樣精通,諷刺毒舌惡搞整人無所不能,上能國會山死磕參議員,下能好萊塢揶揄大明星。


總之是八個字:世事洞明,人情練達。


相關焦點

  • 黃西脫口秀改變美國華人形象 回中國找新笑點
    黃西脫口秀改變美國華人形象 回中國找新笑點 2015-06-09 11:07:1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南若然
  • 中國和美國的脫口秀有哪些差距?周奇墨這麼說……
    周奇墨告訴《環球》雜誌記者,脫口秀在戲劇節確實有些突兀,卻也豐富了戲劇節。在採訪當中,他還回答了如何看待有些人覺得他不好笑、線上線下表演的不同、中國脫口秀相對於美國的差距和優勢、脫口秀有何深度等問題。以下是採訪實錄:環球:你覺得脫口秀在戲劇節是不是一個違和的存在?
  • 被脫口秀玩壞了的美國總統
    鏡頭給了地圖特寫後,觀眾才得以看清:該地圖顯示美國各州新冠疾病的確診人數。這一笑料百出的諷刺短劇,成為了美國社交媒體熱議的焦點。事實上,每屆總統選舉結果塵埃落定時,也是美國夜間脫口秀的收視巔峰——民眾都迫不及待地想看擅長辛辣吐槽的脫口秀主持人如何評論競選結果。美國脫口秀界對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尤為滿意,這與美國演藝界普遍傾向左翼的民主黨有關。
  • 一位美國脫口秀演員的漫長假期|OurCity
    波士頓位於美國東北部,是麻薩諸塞州的首府,在他的脫口秀中相當於中國的東北城市瀋陽。他把自己稱作「美國東北人」,常以「我老家是波士頓那旮旯的」開場,說中國東北兒化音重,美國東北沒有兒化音,美國東北小孩Mary取個中文名得叫翠花。這些梗在中國觀眾那裡收穫了不錯的反饋。2月初,為了聲援武漢,他決定籌辦一場公益脫口秀,用母語告訴家鄉人中國正在發生什麼,還要把這件事說得有意思。
  • 看了周奇墨在脫口秀大會上,第一次的表演,就非常喜歡和佩服
    首先,我也是看了周奇墨在脫口秀大會上第一次的表演就非常喜歡和佩服。看周老闆的脫口秀,感覺看的是有文化內涵的幽默和喜劇。中國脫口秀的天花板名副其實。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會去線下看演出的。至於在網上大篇幅的粉這個黑那個。我真沒那個興趣和時間,想必大部分喜歡周老闆的觀眾也一樣。
  • 絲毫不出格不是脫口秀,總帶審視目光看演出的,也不是脫口秀觀眾
    對於很多脫口秀的新觀眾來說,演員們在視頻節目裡進行幾分鐘的表演,差不多就是脫口秀的全部。殊不知對於內地的脫口秀行業來說,上節目才是一種異類,大部分演員都是在線下進行演出,包括酒吧和小劇場。 而對於這些富有線下經驗的演員來說,他們的一大願望就是舉辦自己的個人專場,當然還是在線下。
  • 中國沒有脫口秀
    我很喜歡看脫口秀,但我喜歡看的是線下小劇場的那種,各種葷段子政治梗齊飛,演員放得開百無禁忌,門裡都是狼人,出門之後都是正經人,我非常喜歡這種感覺。但很遺憾,在更廣闊的大舞臺上,沒有脫口秀存在的空間。中國脫口秀與其說是脫口秀,它演講的性質反而更重一些。更幽默的演講而已。
  • 《脫口秀大會》剛剛結束《惡毒梁歡秀》連忙接檔,一直層出不窮的中國脫口秀為什麼依然這麼差?
    於是作為一個幾乎沒有看過國外脫口秀節目的偽·脫口秀節目愛好者,我特地跑去看了一下《conanb》和《saturday nigh live》。 並且出現這樣的情況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雖然脫口秀並不起源於美國,但是談起脫口秀的形成和發展,都離不開當年美國電視、廣播對脫口秀節目的傳播。
  • 連美國脫口秀都沒看,你好意思說自己逗比?
    美國脫口秀分為日間脫口秀和深夜脫口秀,前者如奧普拉秀和艾倫秀;後者則是搞笑逗比的重地,也是哥的最愛,比如哥在大學時最常看的有:The Colbert Report (扣扣熊報告)大家不要誤會,把扣扣熊排在第一是有原因的:因為哥喜歡!
  • 中國脫口秀的本質是梗文化
    懸念感會強化娛樂性,為了追求懸念,《脫口秀大會》第三季設計了「殘酷」的賽制,在給表演者製造了過大壓力的同時,也因節目呈現演員現實生活與創作的「不容易」,因此帶來的「悲情感」成了雙刃劍,過多地讓觀眾產生共情是有風險的,那會帶來一種看不見的疲累,學會把作品從繁複的綜藝感中切割出來,用更為純粹的幽默與智慧取悅觀眾,會增加這檔節目的魅力。
  • 脫口秀大會為什麼叫Rock&Roast?
    周三晚,脫口秀大會落下帷幕,王勉奪得第三季的總冠軍看過節目,平復心情後,小編自己發現了一個問題:《脫口秀大會》的英文名叫Rock&Roast為什麼這兩個節目的英文名都有Roast,為什麼《脫口秀大會》的英文名裡多出了Rock?我們都知道roast是烤肉的烤,那為什麼《吐槽大會》被翻譯成了Roast了呢?
  • 美國小夥舉辦公益脫口秀講述中國人樂觀抗疫的故事
    演出過程中,現場觀眾不斷發出笑聲;演出視頻在網絡平臺被中美觀眾大量轉發。   艾傑西透露,演出其實差點沒辦起來,因為他曾擔心:「如果只能賣50張票、捐幾百美金,對中國的疫情沒什麼幫助。」誰知,演出的影響遠比他想像的大:他在中學母校的第一場演出就有600觀眾,部分捐款來自票房,也有人看完演出又寫支票捐款。最終,3場演出總共募集到1.5萬美元,還有六七十箱物資。
  • 美國小夥舉辦公益脫口秀 講述中國人樂觀抗疫的故事
    中國人樂觀抗疫的態度感染了觀眾,他也一躍成為「小名人」。 「今年辦得最好的一件事」 3月15日北京時間晚上10時採訪艾傑西時,中國疫情已漸趨平穩,美國疫情逐漸蔓延。身在美國波士頓的艾傑西明顯覺察到人們的變化:比如開始非常注意洗手,大型體育比賽延期,影院關閉。他有一個住在波士頓市區的朋友確診感染,還有很多人想做檢測。
  • 《吐槽大會》帶歪了中國脫口秀?
    然而,「美國人做作品,中國人卻是在賺錢」,對比美國喜劇中心一年一度的原版《吐槽大會》不難發現,笑果文化打造的《吐槽大會》在中國現實語境的夾縫環境中求生存。而更重要的是,在笑果文化的脫口秀節目火熱之外,還有無數熱愛脫口秀的年輕人潛在水下。主打年輕群體的綜藝喜劇
  • 中國脫口秀演義:脫口秀與電視節目
    從 2013 年開始,大陸的電視上陸續出現很多語言類的喜劇節目,一種是綜藝類的,一種是選秀節目。最早跟我接觸的是江蘇衛視為郭德綱打造的《郭的秀》。當時郭德綱在江蘇衛視和孟非有一檔其他類型的節目,播了一年多,收視還不錯,臺領導為了人盡其用,就為他製作了這檔節目。這檔節目的負責人是董欣,一個東北人,很喜歡脫口秀,據說能連續講七個小時的網絡黃段子。
  •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美國英國的電視劇比中國的好看?
    最近幾年,大家都在發牢騷,說中國的電視劇水平下降了很多。在我身邊的人問問,確實,他們都說現在的電視劇不好看了。既然中國的電視劇不好看,那他們看什麼呢?答案是:看美劇,看英劇。其實在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個不小的專看美劇英劇的觀眾群。
  • 2021年,為什麼我們還在爭吵楊笠的脫口秀?
    這帶來了三點意義:一,觀眾也許需要結合脫口秀大會的內容來理解反跨年的笑點;二,觀眾有可能會將單口喜劇和脫口秀的話語形式混淆;三,觀眾也有這個權利去誤解。這三點意義帶來了三個問題:如何理解楊笠的幽默?什麼是單口喜劇中的「冒犯」?為什麼觀眾的誤解是合理的?什麼是幽默?
  • 王自健最早讓中國觀眾認識脫口秀,後來李誕取代他成為脫口秀之王
    在幾乎是中國最早的脫口秀節目《今晚80後脫口秀》中,王自健是唯一的一位主持人,每一周都會在節目中嬉笑怒罵,對各種新聞事件進行點評和吐槽,一時間吸引觀眾無數。隨著曝光越來越多,很多人也都認識了這個看上去眼睛小小的青年人。
  • 中國脫口秀的至暗一天-虎嗅網
    然而,內訌、醜聞、天災人禍,頻頻揭開中國脫口秀錦袍下的破洞。大張偉恐怕做夢都沒有想到,他在《吐槽大會》上信口開河的段子:「池子是中國脫口秀的未來——中國的脫口秀沒有未來。」越來越接近一語成讖。在中國脫口秀界,像賴寶、卡姆一樣承受精神壓力的創作者為數眾多。這個「散播歡樂散播愛」的職業,當聚光燈熄滅,舞臺的帷幕緩緩落下,焦慮與壓力覆蓋了每個深夜。他們要跑贏觀眾的遺忘曲線和審美疲勞的周期,要跑贏資本回報的周期,還要跑贏自己創作生命的生老病死。
  • 中國脫口秀,還嫩著呢
    相比之下,中國的脫口秀事業尚處藍海。某種程度上來說,只要你參加《脫口秀大會》,在線上成功表演過兩三次,混個「臉熟」,事業已經算有所小成了。從業五年的周奇墨,按照美國的行業標準尚屬稚嫩的新手,放在中國已被捧到了OG的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