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部以房產中介為題材的行業劇,估計每一個房產經紀人都會去追這部屬於「自己」的劇。
《安家》的編劇是六六,就是那個寫過《蝸居》、《雙面膠》、《心術》等大火劇。
這個劇中有很多場景都真實存在,比如一條街上連續幾家門店緊密相鄰相伴相殺,比如小紅帽店長帶大家跳「抓錢舞」打雞血,比如小中介阿拉丁用低中介費搶單,比如房產證上要不要寫媳婦名字,以及挑剔的客戶和奇怪的需求等等。
女主slogan: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而且也加大了配角的戲份比重,畢竟從10集擴展到53集,怎麼可能一集賣一套房的速度呢
在《安家》裡,孫儷扮演的房似錦想要省錢,住進了兇房,後來住著住著,碰到了一個想要買兇房的客人,順利將房子賣出。
一開始為了讓女主能夠和這套房子搭上邊,編劇讓房似錦租了住進去,說明房似錦是一個缺錢或者說不願意多花錢在居住條件上的人,結果這房子賣了以後,她卻接受了一個月8000多的合租房,也就是說一個月要花4000多租房,還是一個單間——男主、女主合租在一起。
《安家》的故事發生在上海。以2018年的數據來看,在職員工的月平均工資為11915元,商品房平均售價為26890元/平方米,這也是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在一線房產中介平臺上,房子的平均成交價遠高於此。
這是《安家》的年代,房價和經濟一樣,走過了瘋狂增長,進入一段平緩期。
有的是一家開在上海老區的房產中介,空降的孫儷飾演的店長房似錦,羅晉飾演的土著店長徐文昌,以及一群各有特點的中介員工,他們以賣房子、帶看房子為線索,帶觀眾走進一個個家庭,也在這過程中暴露自我,修正自己。
無論是徐文昌還是房似錦,無論是勸出軌的客戶,還是幫鄰居轉學,其實都有意無意地在以「為你好」的初衷改變對方和客人。
近距離接觸,更能感受房產中介的不容易。
在《安家》中,房似錦所注意的細節,也是大部分現實中介會做的。比如到客戶家幫忙打掃衛生,幫著給房子拍照;帶客戶看房,考慮到孕婦不方便彎腰,自己蹲下身來給客戶穿鞋套。
還有無論客戶提什麼要求,都要像房似錦說的一樣,「都是合理要求」,無論這其中到底有多少辛酸。
不過,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表現出來的數據還是太過理想化,就拿王子健的原型來說,現實中的這位中介也是拿過銷冠的人,但他的年收入也就20多萬,還不及王子健賣出一套豪宅多。
另外,房產行業有旺季也有淡季,淡季的時候好幾個月不出一單都是正常的,只能拿最低工資,所以那些想要找工作的人,沒必要受到《安家》影響從而進入房產中介行業,賣房沒那麼簡單。而那些想要買房的人,也沒必要對中介抱有偏見,認為他們收費過高,生活不易,王子健、樓山關等角色的辛苦大家也都看到了,都是現實中介人員工作的真實寫照。
《安家》,不僅僅是因為一個個鮮活的買房人故事,更重要的是買房背後的酸甜苦辣。每個人都是帶著對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去買房,家代表著的歸屬感、安全感已經深深鐫刻在每個人的心中。
「也許買了房會過的苦一點,但是將來的收入,一定會大大超過現在的預期。優秀的人是會被眷顧的,買一個超過自己能力範圍多一點的房子,會逼自己變得更優秀。」
——《安家》房似錦
借房產中介這一視角來透視生活,通過不同的買房賣房故事,展現真實個體對幸福的期盼與追尋。
這部劇太真實,真實到我們從每一個想安家的人身上,都看到我們自己,同時這部劇也會讓我們更加明白家的意義。
有句老話叫「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現在看,窮富不是根本,雖然也有很大影響。但關鍵是人品和度量。
不論是遠房親戚,還是至親好友,都應當從不傷害自己的角度出發,幫助他人也要保護自己。
適當幫助親友,但劃分清晰尺度,不糾纏過多利益在裡面,以免後患。才是正道!
《安家》之所以能取得收視冠軍,靠的不是賣房子,而是裡面的中國式人情世故。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委屈的時候。
給女朋友送鑰匙交通違規,被交警攔下突然情緒崩潰大哭的男孩;
地鐵裡因工作應酬喝醉酒痛哭的男人;
好不容易下班早因堵車而大哭的女士……
讓人崩潰的往往只是一件小事,但卻是積攢許久委屈的出口。
為什麼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要那麼拼?
為了自己的目標。
過程可能曲折辛苦,但有目標的人都相信只要堅持下去總會越來越好的!
就像房似錦和王子健說的:凡事都要爭取,不要隨緣,發現目標,一口咬住,絕不撒口,堅持到底!
人生還很長,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願我們既能實現工作的意義,又可以擁有健康體魄,這樣才可以繼續在職場上發光發亮,才有更多機會繼續享受一切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