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潘小出,是從江縣加榜鄉平妹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9年9月,我家搬遷到了從江縣貫洞鎮美娥社區8棟一單元,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讓我家實現了由「村民」向「新市民」的轉變。
整潔美麗的美娥社區
我今年33歲,全家8口人,其中有3個孩子。搬遷前世世代代都居住在位於從江西部、月亮山深處的加榜鄉平妹村,平妹村距離鄉駐地約17公裡,購買生活用品非常不方便。我家以前的木房子位於地勢陡峭、自然環境惡劣的下平妹寨,木房歷經歲月的洗禮已經老舊不堪。小孩在8公裡外的小平小學讀書,我每天騎摩託車接送,來回需要接近1個小時。
搬遷後,幸福的生活在向我招手。以前做夢也沒想過,全家能夠住進100多平方米的樓房裡,現在的居住條件比以前更加舒適,窗明几淨、衛生整潔、基礎設施完善。3個孩子分別在小區內的美娥希望小學及美娥幼兒園讀書,接送只要不到5分鐘,更重要的是我的孩子們接受到了和縣城孩子一樣好的教育,我感到十分欣喜。
搬遷前,我們一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是秋收後外出廣西及廣東砍甘蔗,到了春季播種時返回村裡種莊稼,年復一年循環往復。搬遷到美娥社區居住後,我首先想到的是一定要找到工作,如果我沒有工作就沒有穩定的收入。
幫扶幹部在潘小出家中了解情況
最開始的我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在城裡能夠做什麼,在我苦惱時,我們平妹村第一書記楊通林和幫扶幹部吳俊霖來到我家,為我出謀劃策。他們建議我在小區賣烤鴨,因為以前我在廣東英利打工時,學習過製作「英利烤鴨」,並且有著不錯的手藝。
就這樣,「小出烤鴨」順利開業了,漸漸地「小出烤鴨」在整個美娥社區出了名,大家都會來我的店買烤鴨,同時我還搭配著賣一些瓜果蔬菜,現在一天下來純收入能達到300元以上。在社區內實現就地就業後,我們的收入有了穩定的來源,全家住得更加安心,生活充滿了希望。
潘小出的烤鴨蔬菜攤位
雖然我家已脫貧,但依然享受著各種幫扶政策。2020年以來,獲得各類產業項目入股分紅共計6001元,獲得易地搬遷貧困戶臨時救助7500元,同時,復綠復墾的15000元補助也已發放到帳,國家的扶貧政策實在是太好了!
國家的好政策讓我們一家過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我們現在吃得更好、穿得更好,教育、醫療、住房、飲水都有保障,闊步走在新時代的康莊大道上。我相信,在政府的幫助與親切關懷下,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奮鬥下,我們的生活一定會更加幸福,人生一定會更加精彩,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不是夢!
整理 萬章慶見習編輯 段嵐茜
編輯 駱航念
編審 楊儀 韋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