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拍攝《笑傲江湖》《天龍八部》,央視這些年為何不拍武俠劇了

2020-11-28 騰訊網

曾幾何時,央視播出的電視劇,還是能在大局觀和可看性兩方面做到基本平衡的。

一方面可以理解,央視作為國家第一臺,播出的所有節目包括娛樂性節目也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上和下盯著的人都多,由於節目內容不當,很容易引發一定的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電視節目的要義畢竟不只是宣傳,可觀賞性還是要有的,因此早些年的時候,央視還是播出過很多比較精彩的電視劇,題材和類型也比較豐富。

央視當年播過多部武俠劇

就比如當年很多人愛看的武俠劇。

央視製作並播出過多部金庸劇,包括《笑傲江湖》、《天龍八部》,儘管引發了很多爭議,但畢竟這樣的劇集能出現在平時有些板著面孔的央視平臺,也不失為一種可喜的改觀。另外如果把《水滸傳》也理解為俠義題材的話,央視在1998年還製作播出了同名電視劇,在當年也引發強烈反響。

然而多年過去再回看,這十幾年央視幾乎是沒有再播出過什麼還算比較精彩的電視劇的,不管是綜合頻道還是電視劇頻道。這些年我們看到的大部分質量上乘的劇集,都不是通過央視播出的。如果說有,而且還算是一部武俠劇的話,那只能是2006年央視播出的《武林外傳》。

曾經大投入高調拍攝並播出武俠劇,央視這些年怎麼不碰了呢?

武俠劇魅力漸弱

其一,武俠劇本身不再像過去那樣吸引人。

對於內地觀眾來說,武俠劇的黃金年代是八十和九十年代。以1983年的港版《射鵰英雄傳》為發端,金庸和古龍的很多武俠小說都被拍攝為劇集,俠客們飛簷走壁的翩翩身姿,吸引了很多內地觀眾。

這樣的熱情被調動出來之後,內地導演也開始瞄準武俠劇。因此,張紀中等人才開始向金庸等人購買版權,開始了內地武俠劇的拍攝。2001年,他擔任製片人的《笑傲江湖》問世,觀眾們在吐槽李亞鵬等人表演的同時也認識到,內地的武俠劇時代到來。而後又是廣受詬病的《射鵰英雄傳》,還有贏得好評的《天龍八部》,隨後還有幾部武俠劇。

張紀中這些武俠劇集當中,最為人稱道的2003年的《天龍八部》,其餘則毀譽參半,甚至批評更多。這一方面是由於拍攝水平和編劇、表演水平高低,另一方面也是由於,進入新世紀之後,觀眾們的興趣開始廣為分野,武俠劇的魅力開始逐漸衰減,諜戰劇、清宮戲等屢創佳績,武俠題材逐漸式微。

平臺更偏於保守

其二,這些年央視平臺在電視劇選題方面更為謹慎和保守,權威性和宣傳性方面更為加強,觀眾的可觀賞性則放到後面,很多時候就是扶貧劇,政策劇。你可以回想一下,你上次完整追完央視綜合頻道和電視劇頻道的電視劇,是哪一部?

按理說《人民的名義》這種叫好又叫座的劇集,應該由央視首播,然而也並沒有。

尤其這些年地方臺和網絡劇的興起,央視電視劇已經慢慢遠離起碼是年輕觀眾的視野。既然越來越偏於保守,那麼央視在這些年也是不太可能選擇武俠題材進行拍攝和播出。

相關焦點

  • 03年胡軍版《天龍八部》就是最好的華語武俠劇
    這期間誕生了一大批經典:從94版《射鵰英雄傳》到96版《笑傲江湖》,再到古天樂版《神鵰俠侶》《圓月彎刀》,都已經成為一代人記憶,等到97年《天龍八部》和98年《鹿鼎記》問世,TVB武俠劇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峰,誕生了一大批耳熟能詳的神級演員。
  • 19年前央視拍的《笑傲江湖》,連金庸都不滿意,如今卻成了經典
    19年前央視拍的《笑傲江湖》,連金庸都不滿意,如今卻成了經典 金庸小說中的武俠世界曾是多少人所嚮往的,俠骨柔情,快劍恩仇的江湖,金庸小說改編的武俠劇也成為國產劇的一大IP,只不過翻拍的版本甚多,有被觀眾奉為經典的,當然也有被罵得一無是處的。
  • 胡軍版《天龍八部》究竟有多好看?
    縱觀張紀中拍的所有金庸劇,選男主可以說是最大短板,前兩部作品挨的罵一半都是李亞鵬招來的,更別提後面的邪魅教主黃曉明,而03版《天龍八部》要對比的更是TVB版黃日華、陳浩民和樊少皇的經典組合,這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挑戰經典十個人有八個會被罵死。但誰也想不到,張紀中在這一部裡,貢獻了自己武俠劇生涯最成功的一次選角。
  • 《天龍八部》又翻拍?為什麼現在的武俠劇沒有以前的好看?
    2020年,《天龍八部》再次被翻拍成電視劇,該劇目前已經殺青,由于榮光執導,楊祐寧、白澍、張天陽、文詠珊、蘇青、何泓姍等主演。近年來,雖然武俠劇看似在國產電視劇中已顯頹勢,但金庸古龍的小說翻拍依然層出不窮。
  • 18年前,金庸一塊錢把《笑傲江湖》賣給央視,拍成電視劇為何被批
    記得2001年版的《笑傲江湖》電視劇,從「儀琳」的飾演者陳麗鋒,演員們這樣的敬業精神,直接把之前之後其他版本《笑傲江湖》電視劇,那些「道姑版」或者「假頭套版」的恆山派,全襯託成了笑話,也更證明當時的央視,就是在用比照「古代四大名著」的規格,來首次拍攝金庸小說。
  • 笑傲江湖 天龍八部 神鵰俠侶...這些武俠經典
    ——《笑傲江湖》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90版《笑傲江湖》「滄海一聲笑」)黃霑真是創作鬼才了!這首可以說是琴臺君心中最具江湖氣息的歌了,如果說《我的祖國》是集體愛國情緒的最高表達的話,《滄海一聲笑》就是江湖情懷的極致了!
  • TVB武俠劇|1997版《天龍八部》九十年代香港武俠劇的巔峰
    《天龍八部》也曾多次被改編成影視劇搬上螢屏,其中,最經典最難忘的版本當屬1997年香港TVB版《天龍八部》。1997年7月28日,香港無線電視臺拍攝製作的古裝武俠劇《天龍八部》在TVB翡翠臺首播,該劇由李添勝監製,黃日華、陳浩民、樊少皇、李若彤、劉錦玲、劉玉翠、張國強、趙學而、何美鈿
  • 時隔20年央視或再播金庸劇,《大俠霍元甲》熱播功不可沒
    在八九十年代武俠劇是最受歡迎的電視劇類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人們興趣愛好的改變,家庭劇和仙俠劇逐漸取代了武俠劇的地位,尤其近幾年由於限古令等各方面原因已經很難在衛視頻道看到武俠劇,僅有央視八套上了《絕代雙驕》和之前的《龍門飛甲》,而武俠劇的代表金庸劇上一次上星還是2017年的《射鵰英雄傳》,還是在東方衛視以周播的方式播出,雖然該劇拍得還可以,但也沒有大火,這讓後來翻拍的金庸劇處境更難。
  • 《天龍八部》主演22年後重聚,《笑傲江湖》卻永遠沒有五嶽掌門了
    就在昨天晚上,《王牌對王牌》裡,97年TVB版《天龍八部》的成員居然在22年後重聚了。
  • 《天龍八部》和《笑傲江湖》改編漫畫上線,段譽不忍直視…
    官方海報10月28日,由《天龍八部》和《笑傲江湖》改編的漫畫作品與觀眾見面了。不過,從海報的畫風來看,似乎跟大家心目中的「武俠」二字有點兒遠啊。先說說《天龍八部》,這一話講的是不愛習武的段譽從家中逃脫,想要上無量山探訪禁地,路上遇鍾靈。前方高能!段譽出場的時候,是這樣的……挺好看一小夥子,但是能不能好好穿衣服!
  • 內地武俠劇之巔峰-張紀中版天龍八部
    電視劇出現也就是近三四十年左右的事情,其中武俠劇也出現了很多經典之作,比如說97年的《太極宗師》,2010年第《怪俠一枝梅》,96年呂翁賢版的《笑傲江湖》,2003年的《雪花女神龍》,《天下第一》,1983年黃日華版的《射鵰英雄傳》,1995年古天樂版的《神鵰俠侶》等等。(插一句那時候吳京和古天樂的神仙顏值就是放在現在都會讓小姐姐們垂涎三尺)。
  • 我心中的江湖,都是從這些武俠劇主題曲裡聽來的
    天龍八部《難念的經》笑你我枉花光心計愛競逐鏡花那美麗怕幸運會轉眼遠逝為貪嗔喜惡怒著迷責你我太貪功戀勢怪大地眾生太美麗悔舊日太執信約誓為悲歡哀怨妒著迷這就是剛才說的,林夕和周華健合作的另一首經典武俠曲目,在藝綻君心裡堪稱top1!
  • 《鹿鼎記》翻拍周期,最長間隔8年最短2年,其他金庸武俠劇呢?
    但還是有人不怕死,將武俠劇拍成了偶像劇,真的不怕被吐槽。 《笑傲江湖》翻拍次數也不少,撇開電影不談,電視劇都有多個版本。1985年臺視版的《笑傲江湖》,9年之後,TVB呂頌賢版的《笑傲江湖》獲得金庸的高度評價。
  • 金庸作品排行:《鹿鼎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入選三甲
    第二名,《天龍八部》香港才子倪匡評論《天龍八部》:在武俠作品史上,《天龍八部》可排第一名,在金庸作品中,它排名第二。《天龍八部》開創了武俠作品前所未有的大場面大格局,北到大遼大金,南到大理,西到吐蕃西夏。蕭峰,虛竹和段譽三位主人公的命運各不相同,陳世驤先生評論《天龍八部》,「有情皆孽無人不冤」,認為它堪比元曲的異軍突起。
  • 固然有諸多問題,卻也有不可磨滅的亮點,是時候給張紀中的武俠劇說...
    毀原著、打戲不精彩文戲不還原、選角失敗……這些都還算是專業上的意見,對於十幾二十年前的張紀中來說,被問候家人是司空見慣。 不可否認的是,張紀中的金庸劇,是很多內地年輕觀眾的武俠啟蒙。 金庸劇,他拍得最多,並且聲勢最大。 不管是《笑傲江湖》還是《射鵰英雄傳》,在當時都是頂級的大製作。 於是,在極高的關注度下,缺點很容易就會被放大,從而招致罵聲一片。
  • 金庸把《笑傲江湖》版權1塊錢賣給央視,其實是別有用意
    金庸先生最廣為人知的身份是「大俠」,因為他的一生都在致力於武俠小說的創作,《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乃至於有人說,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讀者。
  • 歷經12年,觀眾才發現了這一版《笑傲江湖》的好
    《笑傲江湖》是金庸的得意之作,曾經被無數次地搬上了電視熒幕,其中,以2001年央視李亞鵬版本和96年TVB呂頌賢版版本的《笑傲江湖》備受好評。 在這一時間段,金庸的武俠電視劇遍地開花,《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笑傲江湖》《天龍八部》《鹿鼎記》等作品一個接一個地被搬上了銀幕,且都收穫了相當不錯的評分和收視率。 而內地八九十年代的影視劇,大多還停留在翻拍古典文學名著的階段。 比如央視拍攝的《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等作品。
  • 97版天龍八部,這些角色的扮演者都已經去世
    1997年版的《天龍八部》被很多人視為眾多版本中最經典的一部。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裡面很多角色的扮演者都已經去世。蘇星河扮演者羅國維,1934年出生於香港,70年代至90年代在TVB多個劇中扮演角色,擅長飾演反派和市井人物。
  • 李亞鵬《笑傲江湖》:時間終為它正名
    這在如今看似不起眼的舉動卻在當年掀起了滔天巨浪。因為這部劇的原著小說作者是現代通俗小說作家的頂尖人物金庸,而這部劇則是由央視牽頭、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製作的。九十年代是香港武俠影視的天堂,這裡有程小東的電影《笑傲江湖》、劉鎮偉的電影《東成西就》和王家衛的電影《東邪西毒》,也有張智霖版《射鵰英雄傳》、古天樂版《神鵰俠侶》、陳小春版《鹿鼎記》、黃日華版《天龍八部》和呂頌賢版《笑傲江湖》等。
  • 新《天龍八部》將播:劇中主演都是熟面孔,騰蛇是段譽,虛竹是他
    《天龍八部》是被翻拍許多遍的經典武俠劇,最為內地觀眾熟知的便是胡軍、林志穎、劉亦菲、劉濤等人主演的版本,最近,新版的天龍八部宣布開拍,預計2020年年底就能在央視播出,不知道這次的翻拍能否有所超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