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控制這9個因素,中國4成痴呆完全可以避免

2020-12-22 澎湃新聞

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少年強則國不痴呆。

《柳葉刀》環球健康子刊發布了一篇針對中低收入國家造成痴呆的外在可控因素的研究,其中的主要研究對象之一,就是中國。研究提出:在中國,40%的痴呆完全可以通過迴避9種因素而避免。

(原文標題)

《柳葉刀》這篇文章選取的中低收入國家包括:中國、印度和拉丁美洲的6個國家(被統計為拉美地區)。

研究指出:

全球2/3的痴呆患者其實都在中低收入國家,而和高收入國家相比,這些國家的痴呆發生率增長速度要快得多。這也是這項研究誕生的原因:通過對痴呆成因的統計研究,改變外在可控因素,降低痴呆在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增速。

造成痴呆的9大外在可控因素

據文章統計,全球範圍內來說,35%的痴呆完全是由以下9大可調控因素造成的:

1

童年時受教育不足

(沒讀完小學)

2

聽力損傷

(自我匯報感覺聽力受損)

3

高血壓

4

45-54歲時期肥胖

(以腰圍記,女超過88cm,男超過102cm,WHO標準)

5

抑鬱

6

社會孤立

(老年期社交1個月少於1次,社交對象包括朋友、親戚、鄰居和聚會成員)

7

體育鍛鍊不足

8

糖尿病

9

老年吸菸

但是,他們注意到,不同經濟收入地區,這9個因素的影響力不同。即便同為中低收入國家,中國、印度和拉美地區也呈現出差異。

中國40%痴呆可避免

本次針對各國的研究數據,來自10/66 Dementia Research Group,主要收集的是65歲以上各國當地居民的健康記錄和醫療調研。

通過對統計數據的處理,最終算出每項影響因素的人群歸因分數(PAF,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

以下是中國的計算結果——

從表中可以看出,造成中國痴呆發生的可控因素中,兒童時期受教育程度低是佔比最高的,在可控因素中佔到31.3%,在所有因素中也佔了10.8%。

換言之,中國有10%的痴呆患者是由於小時候沒能接受足夠的教育而導致的。

除此之外,佔比較高的因素還有高血壓(18.6%)、肥胖(16.1%)、吸菸(14.7%)、體育鍛鍊不足(23.3%)。

其中,吸菸和體育鍛鍊都是相對來說更容易控制的因素,但是所引發的痴呆加起來,也接近痴呆患者總量的10%。

所有9項可控因素加起來,在中國引發的痴呆佔總患者量的39.5%。

降低可控風險,避免痴呆

既然來都來了,我們再看一眼印度、拉美和中國的對比。

最左邊紅色的數據為拉美,中間藍色為印度,右邊綠色為中國。

相比中國,拉美人由抑鬱導致的痴呆比例更高,其他因素大致類似。而印度呢,比中國肥胖致病、體育鍛鍊不足致病的比例都要低些,但是兒童時期受教育不足的比例更高。

從總量上來說,拉美的可控因素導致的痴呆,在痴呆中佔比遠高於中國,達到56%,印度則只是比中國略高,為41%,而全球的平均值為35%,比中國低不少。

這意味著我們還有很大的空間去降低痴呆的發生率,比如通過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增強體育鍛鍊等簡單手段,就能減少10%以上的痴呆發生率。

當然,更重要的是,普及義務教育,讓兒童接受充分良好的基本教育,畢竟這是中低收入國家痴呆患者可控因素成因中最大的痛點。

少年強則國不痴呆嘛。

參考文獻

Lancet Glob Health 2019; 7: e596–603

https://www.who.int/healthinfo/global_burden_disease/metrics_paf/en/

https://www.bmj.com/content/360/bmj.k757

WHO.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waist-hip ratio. Report of a WHO expert consultation

作者丨姜飛熊

來源丨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責任編輯丨章麗

原標題:《《柳葉刀》:控制這9個因素,中國4成痴呆完全可以避免!》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1507萬老年人有痴呆,控制這9大因素可有效預防
    除了這個研究結果,他們還發現我國女性痴呆患病率(7.04%)>男性(4.97%),且不同年齡組女性痴呆患病率均>男性。他們還給出了降低痴呆和輕度認知障礙(MCI)患病率的「寶典」,即控制居住環境、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吸菸、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腦血管病9種危險因素。
  • 《柳葉刀》:全球痴呆症患者高達5000萬人,高血壓等12項可控因素是...
    根據《柳葉刀》痴呆預防、幹預和護理委員會的最新報告,改變生命周期中的12個危險因素,可以延遲或預防40%的痴呆症病例。研究人員稱,少吃、多運動、戒除菸酒等,可以顯著降低晚年患痴呆症的風險。
  • 最新研究,這12個因素會導致老年痴呆高發!專家指出:這樣預防!
    二、阿爾茨海默病現狀不容樂觀研究顯示,阿爾茨海默病發病前34年,大腦就有了變化,阿爾茨海默病已成為我國人群第五大殺手,並且在過去13年間死亡數增長了62.4%。全球有近5000萬人患痴呆症,到2050年,痴呆人數估計會增加到1.52億。
  • 30年熱浪死亡人數增4倍,《柳葉刀》:全球升溫嚴重威脅國人健康
    《柳葉刀》主編理察·霍頓說。中國:30年熱浪相關死亡人數增4倍3日當天,總部設在清華大學的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正式宣布投入運行。與此同時,該中心在《柳葉刀—公共衛生》發表了首個描述中國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聯繫的報告。
  • 中國重症肌無力研究 |《柳葉刀-區域健康》
    「《柳葉刀-區域健康》(西太平洋)(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是柳葉刀旗下一本開放獲取期刊,是促進「世界各地平等獲取優質衛生保健服務」這一柳葉刀全球倡議的一部分。
  • 傅偉忠:老年性痴呆,你了解多少?
    傅偉忠:目前為止我們現有的對老年性痴呆的研究,尚無特效的療法去逆轉痴呆疾病的進展。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學者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老年性痴呆是可以預防的,我們有效的去控制它的一些危險因素,合理運用一些保護因素可以阻止或者是減少發病率,對於老年痴呆發病率的研究,越來越多的證據也顯示一些發達國家當地的教育水平高、還有人群的健康意識的提高,疾病的發病率有下降的趨勢。
  • 柳葉刀倒計時首份中國報告出爐:氣候變化對健康影響更嚴重
    近日,《柳葉刀倒計時》2020年度報告發布,這也是該項目成立後的第五份報告。2015年世界各國聯合通過《巴黎協定》,目標遏制全球變暖的趨勢。《柳葉刀倒計時》項目應運而生,以考察全球氣候變化和人群健康關係。今年,該報告首次推出由中國科學家合作撰寫,更符合國情的《柳葉刀倒計時中國報告》,解釋了國內氣候變化與人群健康的關係。
  • 關愛健康防治痴呆
    9月17日是中華老年痴呆日,9月21日是第27個世界老年痴呆日。老年性痴呆,多發生於中年或老年的早期,症狀是短期記憶喪失,認識能力退化,逐漸變得呆傻,甚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1906年德國神經病理學家阿爾茨海默(Alois Alzheimer)首次報告了一例進行性痴呆表現的51歲女性患者,1910年這種病被命名為阿爾茨海默病。9月11日,為加強百姓對於老年痴呆的認識,普及防治知識,秦皇島市第一醫院老年病科攜手白塔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學府嘉園小區開展義診。
  • 腦科學日報:一種新的遺傳性痴呆被發現;這件衣服竟然是變形金剛
    研究發現在斑馬魚和小雞中米勒細胞從靜息態轉變成激活態是實現重編程的關鍵一步。在小鼠中米勒細胞的增生能力被特異的調控網絡所抑制,敲除NFI可以實現小鼠的米勒細胞重編程為視神經細胞。該研究也表明通過靶向核心調控網絡實現哺乳動物損傷後視網膜再生是非常有前景的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方式。
  • 這種疾病比癌症還要可怕,每3秒1例,這些危險因素要警惕!
    在中國,這種狀況也不容樂觀,平均每分鐘會產生4個。 3.文化程度 這點看起來不可思議,但事實表明,教育程度相對較低的老人,大腦使用頻率低,患病風險更高。 4.性別 女性壽命相對男性更長,獨居時間更久,發病機率更高。
  • 腦中風的8個先兆,很多人卻沒能早發現
    原創 京醫通 京醫通去年,在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中,曾有文章回顧分析了中國人在1990~2017年的十大死因:中國人死因TOP10TOP 1.肺癌TOP 4.慢性阻塞性肺病TOP 5.肝癌TOP 6.道路交通傷害TOP 7.胃癌TOP 8.
  • 英國《柳葉刀·傳染病》雜誌——中國抗疫成功源自多方面努力
    本報倫敦10月12日電(記者強薇)英國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傳染病》近日刊文說,中國已快速有效地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這與中國迅速應對等多方面努力有關。  文章指出,中國對疫情的反應速度是成功防控疫情的「關鍵因素」。
  • 全球近一半胃癌新發在中國,日常做到這4點可以預防
    圖1:2020年Gastroenterology發布2018年「全球胃癌大數據」,各個國家每10萬人的年齡標準化胃癌發病率,顏色越深,說明發病數越多1中國人胃癌高發,可能與這兩個因素有關近日,來自南京醫科大學沈洪兵教授團隊在《柳葉刀·腫瘤學》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遺傳風險和生活方式是導致胃癌的兩大關鍵因素
  • 中國癌, 中國治! 恆瑞PD-1治療中國肝癌數據出爐, 刊載《柳葉刀...
    ,6個月生存率74.4%,12個月生存率55.9%,中位生存期13.8個月 這是中國肝癌免疫治療領域首個登頂《柳葉刀·腫瘤學》(IF 35.386)的臨床研究,也是迄今為止全球範圍內樣本量最大的PD-1抑制劑治療B型肝炎病毒(HBV)高感染率的晚期肝癌臨床研究
  • 英國雜誌《柳葉刀》發出呼籲,白宮或成眾矢之的
    我們每天看到美國節節攀升的新冠肺炎確診數據,當然認為糟糕的數據與川普政府的表現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但卻不能從科學專業的角度來做出完全客觀的評價。就像姜文導演的《讓子彈飛》裡有一段經典臺詞:張麻子:這是穆扎的曲子。他們叫穆扎,咱們這裡叫莫扎特。兒子:你還能聽出是穆扎來?張麻子:有時候能。兒子:什麼時候?
  • 臺無理要求「更正」臺灣屬於中國,《柳葉刀》硬氣回應
    民進黨「立委」邱泰源稱,萬一使用的是臺方資料庫的數據,是否代表臺灣連健保數據都有被大陸控制的疑慮。「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稱,若取得的是臺灣健保數據顯示事態嚴重,表明大陸手頭可能還有其他更多資料。不過,「衛福部」發言人王哲超承認,截至目前,大陸的資料應該是參考臺灣每年公布的民眾十大死因,尚未發現臺資料庫有被竊取的證據。
  • 臨床痴呆評定量表(CDR)
    臨床痴呆評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CDR) 健康(CDR=0)可疑痴呆(CDR=0.5)>輕度痴呆(CDR=1)中度痴呆(CDR=2)重度痴呆(CDR=3)記憶力無記憶力缺損或只有輕微不恆定的健忘輕微、持續的健忘;對事情能部分回憶:「良性」健忘中度記憶缺損;對近事遺忘突出;缺損對日常生活活動有妨礙嚴重記憶缺損;僅能記著過去非常熟悉的事情;對新發生的事情則很快遺忘嚴重記憶力喪失
  • 45歲前就要防痴呆!
    9月為國際痴呆症月,很多人常常誤以為痴呆症是腦部退化,醫生表示,痴呆症其實是腦部生病非退化,平時加強訓練手腳運動、動作、記憶等可預防痴呆。 2020年阿爾茲海默症協會國際會議(AAIC)上,《Lancet》委員會發表了最新的痴呆症預防措施,提出改變12個危險因素,可預防或延遲40%的痴呆症病例。 這項由28位全球痴呆症專家組成的委員會整理報告指出,全球約有5000萬人患有痴呆症,預計這一數字到2050年將增加到1.52億,尤其是在中低收入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