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販中心新加坡人的社區餐廳

2021-01-13 濟南日報
  

□李田博
  近日,新加坡的小販文化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去過新加坡的人一定對當地的小販中心不陌生,其實小販文化就是以小販中心發展起來的飲食文化。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稱小販中心為新加坡的「社區餐廳」,甚至稱之為文化機構。而新加坡人則說:「小販中心是一個洋溢著生活氣息,編織著鄰裡草根文化風貌的美食天堂。」「國際化」的小販食物
  早晨,在小販中心買一杯咖啡、一個麵包外加一份煎蛋;中午,在小販中心來一份海南雞飯;晚上,在小販中心買一碗釀豆腐,外加一份紅豆冰……很多新加坡人的一天都和小販中心聯繫在一起,這是由政府興建的開放式飲食集中地,售賣物美價廉、種類繁多的美食。
  新加坡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小販中心的各種風味小吃也是融匯了世界各地的美食精髓,且別具特色。號稱「新加坡國菜」的海南雞飯是一道源於中國海南島又受到馬來文化明顯影響的本地化食物;新加坡肉骨茶則是地地道道的本土化華人食品;肉粽、炒粉、蚵仔煎、潮州粥、魚蛋粉等新加坡小吃,則大多帶有中國廣東或福建血統,並帶有鮮明的本土化特色。此外,馬來人的炸雞菜、牛肉丸麵條、馬來炒飯、椰漿飯,印度人的穆塔巴克、飛餅等,都不同程度帶有「新加坡小吃」的獨特風格,既能一眼看出其「血統」,又經過明顯的本地化演變。
幾步就能看見小販中心
  新加坡的小販中心數量之多是外國人無法想像的,不管你住哪一區,出門走幾步一定能看見小販中心。有統計顯示,新加坡有超過110個小販中心,每天有6000個小販檔口在為大家提供物美價廉的餐食。據了解,新加坡政府重新啟動了興建小販中心的計劃,到2027年新加坡會有127座小販中心。對於一個國土面積只有700平方公裡左右的國家來說,這個數量已經相當驚人。
  小販中心一直在當地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早年新加坡的小商小販隨意擺攤,推一個車就能在街邊做生意,這在給當地人提供物美價廉的美食的同時,也帶來諸多困擾,比如擠佔道路、妨礙商業區域開發、汙染周邊環境、威脅食品安全等。1968年,新加坡政府用了一年時間為小販進行註冊,並發給他們臨時執照。直到1971年,新加坡才開始有計劃建造小販中心。當時政府給小販發執照,把他們遷入小販中心的出租攤位,同時開始取締街頭非法小販。1986年,政府完成了小販中心建設計劃。
  如今,很多新加坡人的一日三餐,都是在小販中心解決的。因為小販中心的食物價格低廉、方便省事,所以人們逐漸不愛做飯了。又因為人們不愛做飯了,所以小販中心越開越多。因此在新加坡人看來,小販中心可以說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地方。政府對價格和衛生有著嚴格管理,小販中心的食物價格公開透明,政府經常收集數據,採取必要手段讓食物價格保持在民眾可以負擔的範圍。據說,小販中心食品漲價都會上新聞頭條。衛生方面國家也有一套管控標準,根據小販攤位和處理食物的衛生情況給予評分,評分每年進行一次,小販須在攤位展示當局頒發的等級標誌,並將其貼在明顯的地方讓顧客知曉。
小販中心的情懷
  新加坡小販中心代表著興旺的草根文化,象徵著人人平等。大選期間議員們在小販中心拉選票開新聞發布會,或者隨意找民眾聊聊天。小販中心早已成為新加坡人生活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小販中心不僅可以幫助大家減少日常開銷,也是重要的文化遺產。2018年上映的電影《摘金奇緣》就有一個專門的鏡頭,人們興高採烈地在小販中心大快朵頤,反映出當地的特色生活。一位新加坡朋友說:「小販中心就像是我們的社區飯廳,無論華人、馬來人、印度人還是歐亞裔人士,大家不分種族、宗教和收入高低,都能聚在小販中心一起用餐,也顯示出我們的多元文化。」

相關焦點

  • 《私家地理》:新加坡小販中心大起底
    雖然不少華人小販都懂得說普通話,但你若能用小販中心的語言來叫吃和叫水(新加坡式語言,點菜和買飲料),那才算合格的新加坡人,比如咖啡應該稱為Kopi(馬來語的咖啡),加上各種後綴,如siew dai(少糖)、kosong(不加糖奶)、bing(加冰),你得到飲料的同時也得到了新加坡人的認同。這些古怪詞彙來自閩南話、福州話、馬來語等,混雜的語言和美食就非常新加坡。
  • 曾是中國政府取經樣本,新加坡「小販文化」成最年輕世界非物質文化...
    (社交媒體截圖,圖片來自新加坡眼)新加坡的「小販中心」如今被認為本地居民與海外遊客鹹宜的美食集散地,中餐與東南亞風格的各種風味美食在這裡匯聚傳承,同時,「小販中心」背後的城市管理觀念也是過去幾十年來中國城市建設的重要參考,許多城市都曾向新加坡「取經」。
  • 獅城小販中心將申請 「世界文化遺產」!?這幾個小販中心你去過嗎?
    △ 新加坡植物園李顯龍總理在《國慶群眾大會》華語演講中宣布繼植物園,新加坡也將為小販中心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但是身在獅城的你,對小販中心的印象只停留在「紐頓」、「Chomp Chomp」、「Maxwell」?那就太膚淺了。在新加坡申遺之前,先為大家科普一下獅城小販中心的「鄰裡四大天王」!85 Bedok North Fengshan Centre
  • 吃喝︱ 讓你欲罷不能的新加坡熟食中心
    當然,你無需擔心吃壞肚子,稽查人員會定時檢查小販的衛生情況,授予ABCD等級,並貼在小販攤位的窗口,為食客們提供參考。每個小販攤位都是江湖的一桿旗幟,不乏藏龍臥虎之輩,比如誕生了全世界最便宜的米其林美食,又或是成為了新加坡旅遊寶典的必遊聖地。
  • 新加坡丨特色美食地標
    儘管新加坡擁有諸多名廚餐廳、可以讓你品嘗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但這些高檔精緻的餐廳,卻不能完全代表新加坡人對美食的熱愛。
  • 社區病例開始下跌,新加坡研發檢測盒一小時出結果
    今天的新病例多數是住在宿舍的客工 社區病例有8起 2人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病例 6人是工作證件持有者 5起境外輸入病例
  • 2020新加坡米其林指南——取消發布!
    《米其林指南 · 新加坡》正式出版新加坡米其林指南公布了2016年被列入指南中的餐廳名單有
  • 由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新加坡海南雞飯
    作為新加坡人的安心美食(Comfort Food),海南雞飯在外的名聲最為響亮,更勝其他小販美食,本地報章若訪問港臺明星最愛的本地美食,答案通常都會包括海南雞飯,而本地雞飯能揚名海外,這些明星代言人也居功至偉。
  • 香港日本新加坡的這些米其林餐廳,居然和人民廣場炸雞一樣的價
    除總店外,一樂的另一家分店位於中環,上班族中午幾十港幣吃頓便餐,就能享受米其林的味蕾待遇,讓人羨慕不已。甘老闆從選鵝到掛爐都親力親為。餐廳的鵝皆來自東莞,燒鵝的爐子並未使用「鏞記」的果木爐,而是採用傳統的煤氣爐燒制,不用味精,不用嫩肉粉,保留甘式家族燒鵝最經典的味道。地址:灣仔軒尼詩道226號寶華商業中心\ 何洪記 /
  • 新加坡生活| 發掘新加坡鮮為人知的鄰裡小區(一)
    馬裡士他以入駐新加坡的第一位美國領事約瑟·馬裡士他 (Joseph Balestier) 的名字命名,這裡最初是一片農業區,後來逐步發展為招待商人、藝人和工匠的娛樂區。20 世紀二十年代,這裡的娛樂事業不斷發展,因此也被稱為 「娛樂之路」。如今,這片地區有著眾多的中式巴洛克風格店屋,也是古老文化場所和時尚餐廳的聚集地。
  • 2016年的亞洲前50餐廳榜單裡,第一次上榜的新加坡摩登演繹的餐廳
    這一次我們來看一下她推薦的,2016年的亞洲前50餐廳榜單裡,新加坡第一次上榜的Wild Rocket。可新加坡菜是什麼?現代新加坡菜又是什麼?—西班牙餐廳Ola Cocina Del Mar的主廚笑呵呵的跟我們打招呼 (這家餐廳我們以後說)
  • 反對美團布局社區團購的目的是什麼?難道真的關心小販的生意嗎
    發現社區團購的創業風口,美團和阿里等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總是獨具慧眼社區團購可以說是搭上了2020年網際網路的末班車,我想很多人都沒有猜到社區買菜會是下一個網際網路創業的風口,美團、阿里和拼多多等國內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總是這麼的獨具慧眼。
  • 我家門前賣雜菜飯的老夫婦,見證過新加坡飲食業的風起雲湧
    後來時代變遷,這些小販紛紛入駐遍布全島的小販熟食中心 (Hawker centre),價格始終親民,尤其雜菜飯,葷素搭配加米飯才幾塊錢,準管飽,所以又被稱為」經濟飯「 (Economy rice)。但雜菜飯檔一般不賣湯(想喝湯得到專屬賣湯檔口),老夫婦的店面也沒有賣湯的標示,直到有一次我意外聽到一顧客打暗號般問了一句:」今天什麼湯?
  • 新加坡四日秘境遊行程,帶你吃遍獅城美食
    新加坡地處東南亞一隅,地方雖小,卻整潔、優雅,令人著迷。它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面積不過香港,但卻容納有中國、印度、中東阿拉伯、西方等地十分豐富的宗教與飲食文化,超適合短途旅行。新加坡煙霧繚繞的寺廟、融合多國風味的小販美食和潮溼的叢林構成了美麗的新加坡。這個島國不僅幸福指數極高,還是亞洲極具代表性的縮影!
  • 探訪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
    位於新加坡市中心的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裝飾一新,洋溢著喜慶的氣氛。當天,正在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在這裡共同為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揭牌。    5年前,正是習近平和吳作棟共同為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奠基。此次揭牌對加深中新和中國與東協地區常態化文化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 世界上最便宜的米其林餐廳
    很多受到星星眷顧的餐廳會一臉認真地表示「意料之中,並沒有過於驚訝」,不同於他們,世界上第一個榮獲米其林一星的小販顯得有些手足無措。        陳翰銘和他的了凡香港油雞飯面,位於新加坡牛車水熟食中心二樓|圖片源自CNN
  • 借鑑新加坡組屋經驗,盛裕集團從社區規劃開始打造美好生活
    原標題:借鑑新加坡組屋經驗,盛裕集團從社區規劃開始打造美好生活新加坡「城市規劃之父」劉太格曾經說過,新加坡的住宅設計,不僅僅是住宅,更是提供社區服務,更是提供一種生活方式。這和來自新加坡的城市規劃設計諮詢公司盛裕集團「築城樹人」的理念不謀而合。盛裕表示,我們不只是設計一棟建築,我們是在設計生活。
  • 新增183人!新加坡社區疫情反彈,單日18人確診7個輸入病例創解封後...
    萬事通說社區反彈,輸入病例、到訪新地點增加!萬事通即時新聞今日疫情數據新增183人社區未更新累計44983人新加坡自進入第二階段解封以來,隨著大部分經濟活動的逐步恢復,以及大部分場所的開放,人們開始走出家門,聚會、購物、遊玩等
  • 新加坡漫遊指南
    DAY1:Hello Kitty 主題餐廳 + 濱海灣花園 Gardens by the Bay到新加坡,照例體驗了幾個主題餐廳。Hello Kitty 的餐廳在新加坡樟宜機場裡,我們正好落在 T3 ,順道去吃午飯。氛圍不錯,沒有預想中大面積的粉紅色,而是在白色和原木色上點綴了紫和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