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

2021-02-16 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中新人文交流翻開新篇章——走訪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

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外景  陳 曦 攝

 
  11月的新加坡,花團錦簇、綠意盎然。7日的一場晨雨,更令這個「花園國家」煥然如洗,散發著格外清新的氣息。位於新加坡市中心的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裝飾一新,洋溢著喜慶的氣氛。當天,正在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在這裡共同為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揭牌。
  
  5年前,正是習近平和吳作棟共同為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奠基。此次揭牌對加深中新和中國與東協地區常態化文化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演出展覽慶祝中新建交25周年
  

  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坐落於奎因街217號,毗鄰南洋理工學院、新加坡國家圖書館、新加坡美術館等知名文化機構。中國文化中心於2012年12月開始施工,2015年2月竣工,建成後的中心大樓共10層,建築佔地約1352平方米,建築面積約8900平方米,是目前我國在海外建設的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善的文化中心。
  
  揭牌儀式在文化中心小劇場舉行。儀式上,新加坡華樂團和新加坡少年兒童為中外嘉賓帶來了精彩的演出。在樂團音樂總監葉聰的指揮下,演出以《黃土地組曲》第四樂章《石板腰鼓》開場,陝北氣息濃鬱的器樂演奏呈現出一派腰鼓喧天的熱鬧景象。第二首樂曲是新加坡高胡協奏曲《魚尾獅傳奇》第三樂章《情系南洋》。高胡獨奏一氣呵成、和緩優美,仿佛述說著新加坡建國初期的記憶。
  
  演出的重頭戲是《三字經隨想曲》。8名小學生走上舞臺,伴隨著樂團演奏,以稚嫩、質樸的童聲流利地誦讀《三字經》。這群來自南洋小學的孩子充分顯示出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特點,他們當中既有華人後裔,也有馬來西亞、印度族裔,還有金髮碧眼的歐美裔學童。精彩的演出引發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正在文化中心一層展出的是「夢筆新境——紀念中新建交25周年美術作品展」。「夢筆新境」展由中國美術館和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共同主辦,中新雙方各有25幅作品參展,代表了對兩國建交25周年的祝賀,共同組成的50幅作品也象徵了對新加坡建國50周年的祝福。
  
  此外,「文物帶你看中國」觸控螢幕等多項中心設施也已投入使用。
  
海外中國文化中心「朋友圈」擴容
  
  當天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加坡共和國關於建立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明確提到:「進一步加強文化合作。在《文化合作諒解備忘錄》執行計劃指導下,探討開展兩國文化產業合作。新加坡歡迎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成立。」
  
  如中國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在揭牌儀式致辭時所說,中國文化中心的設立,標誌著中新兩國在人文領域的交流進入了新的階段,在中新文化關係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是中新建交25年來兩國睦鄰友好、合作發展的重要成果。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是中國與新加坡共享的平臺,是增進中新文化交流,服務兩國人文交往,增進中新兩國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的窗口。
  
  新加坡文化、社區和青年部政務次長馬炎慶說,今年兩國領導人的互訪表明了兩國在最高層及各領域都進行了友好的交流。新加坡華人先輩來自中國,兩國在文化交流方面十分融洽。4月,兩國籤署了2015年至2017年文化交流執行計劃。中國文化中心的建立必將推動兩國文化藝術交流與合作向縱深發展。
  
  當天,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還舉行了合作夥伴籤字儀式。在雒樹剛和馬炎慶的見證下,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馬紅英與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新加坡華樂團、新加坡金航旅遊業有限公司和新加坡武術龍獅總會等多家機構的代表籤署合作協議。
  
文化地標讓人「記得住鄉愁」
  
  在投入使用之前,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就已備受關注。正式揭牌後,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仿若出水芙蓉,綻放於當地媒體的重要版面和門戶網站首頁,引發當地民眾聚焦。
  
  7日中午,文化中心正門前圍滿了前來一看究竟的當地居民,許多外國遊客也在此拍照留念。一位陳姓居民告訴記者,他前一天就專程過來「踩點」了。「我祖籍廣東,今天全家人一起來到中國文化中心,在這裡還遇到了我的鄰居。」
  
  「『記得住鄉愁』是習主席的名句,用它來表達我對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的印象和期待再合適不過。」一位就讀於新加坡國立大學的「90後」中國留學生告訴記者,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已經成為校園社交網絡上的「熱詞」。「很多新加坡人祖籍就是廣東、福建,中國文化中心會成為他們寄託鄉愁之地。」
  
  在新加坡這個重視建築設計和多元文化的國家,中國文化中心建築本身就是兩國人文交流的華彩一章。中心大樓由參與過中國30多個城市的規劃設計、被譽為新加坡「規劃之父」的劉太格設計,以裙樓、塔樓、景觀電梯、連廊和主屋頂組成,建築風格融合了中國文化元素和現代建築設計理念。晚上,玻璃景觀電梯、空中連廊和「鬥拱」燈飾營造出類似孔明燈的光效,與周邊建築、設施融為一體,成為優雅別致的城市景觀。
  
  文化中心內設施齊全,設有展覽廳、小劇場、會議室、培訓教室、圖書館。其中,位於六層的圖書館將與中國國家圖書館進行網絡連接,為新加坡讀者提供信息服務。小劇場採用先進的燈光、音響系統,可容納240名觀眾。值得一提的是,位於中間層的露臺和屋頂空間堪稱美觀與實用的完美結合,既是契合周邊生態環境的「空中花園」,又便於舉辦開放型的文化藝術活動。
  
  不難預見,軟硬體齊備的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將很快成為嶄新的城市文化地標。
  
打造具有示範意義的中國文化中心
  
  在揭牌儀式後舉行的工作會議上,雒樹剛為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他指出,文化中心要辦出特色、辦出權威、辦出水平。要以滿足新加坡人民的文化需求為出發點,「應該讓新加坡人民點菜,不是我們端菜,這樣他們才能給我們點讚」。要發揮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理事會雙方成員的作用,統籌好中新兩國資源,把文化中心打造成具有示範意義和引領作用的海外中國文化中心。要結合「一帶一路」戰略規劃,使文化中心發揮更大作用。
  
  文化部外聯局局長謝金英認為,海外中國文化中心是大文化框架下全方位展示中國文化和國家形象的平臺,應以高水平、不間斷的藝術展演、網絡文藝、教學培訓、思想學術對話等活動推介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代文化創造成果。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文化參贊肖江華表示,中國文化中心將與本地文化團體進行多方面的合作,共同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中華文化在新加坡的傳播和傳承做出貢獻。
  
  對於未來,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的工作團隊信心滿滿。據馬紅英介紹,目前,新加坡文化中心計劃推出數個主題項目:「發現中國講堂」將通過講座加強與當地政界、學界、文化界和青年精英的交流;「全景中國」將每月放映一部中國國產電影;「獅城月圓」將把中國各地的文化藝術展覽帶到新加坡;「歡樂春節」則通過舉辦傳統節慶活動,傳遞注重親情及家庭和睦的價值觀。
  
  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是中國在海外設立的第23個中國文化中心,發展海外中國文化中心是擴大對外文化交流,提升中外文化合作水平的重要抓手。在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一周年之際,在《中共中央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指出「運用文藝形式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魅力,是樹立當代中國良好形象、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戰略任務」之時,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無疑將肩負起時代賦予的更多責任和重要使命。


相關焦點

  • 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設立華族文化貢獻獎
    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將設新加坡華族文化貢獻獎,評審主席是劉太格(前)。後排左起是文化中心總裁朱添壽、貢獻獎工委會副主席何偉山、文化中心董事曾憲民、工委會委員餘登鳳、工委會主席兼評審胡文雁和文化中心副總裁潘宣輝。
  • 曾是中國政府取經樣本,新加坡「小販文化」成最年輕世界非物質文化...
    華輿訊 綜合報導 北京時間17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公布了今年全球「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的入選者。中國的太極拳與中國、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龍船」成功入選,這使得中國累計擁有42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此同時,另一項與中國頗有淵源的申遺項目:新加坡的「小販文化」獲得通過。
  • 特拉維夫中國文化中心推出《四季中國》大型紀錄片
    新華社耶路撒冷6月5日電(記者陳文仙 尚昊)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又適逢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以色列特拉維夫中國文化中心當天在其網絡平臺推出由新華社CNC製作的大型紀錄片《四季中國》之《芒種》篇。
  • 特拉維夫中國文化中心推《四季中國》大型紀錄片
    新華社耶路撒冷6月5日電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又適逢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以色列特拉維夫中國文化中心當天在其網絡平臺推出由新華社CNC製作的大型紀錄片《四季中國》之《芒種》篇。特拉維夫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陶晨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介紹說,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農耕文明的產物,它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中國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201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小販中心新加坡人的社區餐廳
    □李田博  近日,新加坡的小販文化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去過新加坡的人一定對當地的小販中心不陌生,其實小販文化就是以小販中心發展起來的飲食文化。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稱小販中心為新加坡的「社區餐廳」,甚至稱之為文化機構。而新加坡人則說:「小販中心是一個洋溢著生活氣息,編織著鄰裡草根文化風貌的美食天堂。」
  • 中國版「新加坡金沙購物中心」將亮相芙蓉中路
    商業綜合體、購物中心設計方面,富興世界金融中心由全球著名建築設計事務所——美國凱裡森建築事務所(Callison),擔綱項目的整體設計,包括規劃、建築、室內及天台等,進行全方位把關。同時,項目地下有規劃中的地鐵六號線,位於芙蓉路的兩個出口與本富興世界金融中心無縫對接,跟桐梓坡過江隧道直接相連,地鐵5號線及城際輕軌圍繞項目周邊穿過,地鐵1號線湘雅路站距項目僅500米。富興世界金融中心絕佳的城市CBD都會中心地利,恰如新加坡金沙所在的濱海中央商務區,而一系列體驗業態規劃定位,與千裡之外的新加坡金沙購物中心更是如出一轍。
  • 曼谷中國文化中心舉行「青年藝術+」優秀作品展開幕式
    2017年9月2日,由曼谷中國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主辦的「穿越:『青年藝術+』優秀作品展」在曼谷中國文化中心開幕,中國駐泰國大使館文化參贊
  • 《私家地理》:新加坡小販中心大起底
    正如香港的茶餐廳、臺北的夜市、上海的排擋,新加坡的小販中心代表了一種庶民飲食文化,毫不造作,服務粗糙,美食也不講究擺盤,距高大上十萬八千裡,但卻更接近真實的生活
  • 茶道人的京都:隨大塚早苗老師探訪日本文化的心靈
    而茶人作為日本文化之集大成的修行者,經常知曉一些最不為人知的幽徑。一個茶人的境界,在他的為人處世中,會有最真實的顯現。千利休的七位得意弟子,人稱「利休七哲」,用他們的人生道路,詮釋了日本茶道的內涵。中國是茶文化的起源地,也是我第一個在日本之外成立課堂的地方。十多年來,在許許多多中國學生和朋友們的支持下,我的人生與茶道都變得無比豐富。
  • 吃喝︱ 讓你欲罷不能的新加坡熟食中心
    ,還有對於遊客來說早就名聲在外的亞坤,以及赫赫有名的那幾家掛滿明星照片的肉骨茶店,但在當地人看來,這並不能完全代表他們的飲食文化。想要真正了解新加坡,必須到各種熟食中心走一遭,只有到了熟食中心,你才會看到新加坡的真實內心。 路邊攤都被「趕」到熟食中心
  • 新加坡真的是文化荒漠嗎?
    前段時間講述新加坡富豪故事的《摘金奇緣》大爆,然而這部電影卻並不是出自新加坡,而是來自美國。同時期的「亞洲四小龍」,都向世界進行強有力的文化輸出,中國臺灣的言情劇和流行音樂、中國香港的武俠劇和諜戰片、韓國的K-pop和偶像劇,唯獨新加坡「沉默寡言」。新加坡由此被稱為「文化荒漠」。
  • 中國文化:支撐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崛起的背後力量!
    縱觀世界歷史,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力量永遠是文化!在某種意義上說文化=經濟!東亞和東南亞一共有十六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科技發達的國家一共有四個,即中國、日本、韓國和新加坡,而這四個國家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以中國文化為內核。
  • 臺灣省資訊|臺灣旅遊 - 高雄市文化中心 - 前中正文化中心
    臺灣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臺灣旅遊 - 高雄市文化中心 - 前中正文化中心臺北中正紀念堂,去蔣化之後的樣子,就會像是現在的高雄文化中心。是的,高雄大媽說文化中心裏面,就有座超大的蔣介石,大媽小時候看著中華民族的救星銅像,覺得好大好大,比中正紀念堂裡面的那尊還大,直到有一天大媽長大了,他也不坐在裡面了。由在高雄市土生土長的高雄大媽細細訴說著每個景點的特色與脈絡。高雄文化中心,在90年代以前,臺灣藝文活動尚未活絡,藝文中心或是藝術表演廳的成立,都會與蔣介石的名義聯合。
  • 兩名新加坡人在中國走私販毒,死刑!
    兩名新加坡人在中國走私販毒,死刑!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據新加坡
  • 探訪中原,中國之源
    以致於他們幾乎忘記了中國是一個東北亞國家。這幾年在國外,熱衷於去紐約法拉盛,倫敦華埠,新加坡,檳城馬六甲,甚至是加爾各答華人已經快滅絕的「印度華人街」這些異國他鄉有華人文化印記的地方。出國越多,仿佛走回了一個原點,越來越對自己的民族產生著興趣。
  • 舟山首部原創文旅大戲,走進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的臺前幕後
    11月9日、10日,新區首部原創文旅大戲越劇《觀世音》亮相新加坡。連續兩晚,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可容納2000人的劇院,票罄座滿。演出結束,掌聲雷動,經久不息。越劇《觀世音》以越劇為載體,呈現舟山悠遠的海洋文化風貌,是文化與旅遊相結合的產物,被譽為舟山首部文旅大戲。
  • 狩獵者——新加坡紅燈區探訪記
    如果你也好奇,就跟我一起讀一讀她的這篇《狩獵者》,看看文明世界新加坡的夜幕下上演者何等香豔大戲。環境優美,法制健全,社會和諧的表象之下也隱藏著另一種形態,白天和黑夜,從來都不可能單獨存在。「狩獵」二字用得傳神,畫形畫神畫靈魂。新加坡,日落後華燈初上,烏節路披上了一層華彩,在夜幕的籠罩下閃耀著曖昧的光。
  • 兩名新加坡人在中國走私販毒被判死刑
    觀察者網訊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2月25日報導,現年35歲的阿思琳達(Siti Aslinda Binte Junaidi)和44歲的尤斯裡(Mohd Yusri Bin Mohd Yussof)(均為新加坡籍),因走私毒品罪,在中國被判處死刑。
  • 盛大開票︱蘇交2018亞洲巡演首站 奏響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
    >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音樂會在SISTIC官網盛 大 開 票啦(https://www.sistic.com.sg/events/cszso0618)新加坡最大的票務網站SISTIC長這樣:著名的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
  • 探訪香港士美非路體育館檢測中心
    本文轉自【新華網】; 9月4日拍攝的香港士美非路體育館檢測中心檢測現場。 當日,記者走進香港士美非路體育館檢測中心探訪。香港新冠病毒普及社區檢測計劃9月1日正式開展,特區政府在全港各區設置了141個社區檢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