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類風溼因子高就一定是類風溼關節炎

2021-01-10 復禾健康
並不是類風溼因子高就一定是類風溼關節炎

時間:2021-01-10 10:53 鄭州痛風風溼病醫院

類風溼因子對於類風溼關節炎的診斷有非常大的價值,但並不是類風溼因子高就一定是類風溼關節炎,換句話講,類風溼因子並不是類風溼關節炎這一疾病的抗體,其他情況也會出現類風溼因子高。部分健康的老年人群也會出現低滴度的類風溼因子升高,這部分人群沒有任何的症狀,但是查體發現類風溼因子升高,因此不需要特殊的幹預,定期複查是主要的。其他免疫性疾病,比如乾燥症候群,系統性紅斑狼瘡也會出現類風溼因子高,尤其是乾燥綜合症患者。對於存在全身症狀,比如口乾,眼乾,皮疹,同時合併類風溼因子高的患者,一定警惕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建議進一步查自身抗體,明確診斷。

綜上,不要一看到類風溼關節炎升高,就想當然的認為是類風溼關節炎。不要被類風溼因子這個名稱迷惑了。如果沒有類風溼關節炎的典型症狀,就需要考慮有沒有其他疾病導致類風溼因子升高的可能,類風溼因子高並不代表一定患有類風溼關節炎。另外,對於低度的類風溼因子升高可能並沒有實際的意義,正常人群部分也會出現低度的升高。

類風溼因子升高,尤其見於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往往有對稱性小關節腫脹,疼痛,尤其是掌指關節以及近端指間關節,對於這部分患者應該進一步做其他檢查,比如雙手X線片,抗環瓜氨酸抗體,如果診斷類風溼關節炎,就應該早期進行治療,預防病情加重。因此,並不是只有類風溼關節炎可以引起類風溼因子升高,對於有類風溼因子升高的患者,一定去風溼科進步檢查,明確診斷。

相關焦點

  • 類風溼關節炎,為何女性比男性更高發?
    在我國類風溼關節炎的患病率為0.24-0.5%,高發人群為女性,比男性的發病率要高2-3倍,發病年齡一般是40-60歲。雖說女性易患病,但男性也要提高警惕。男性的 發病高峰期在20-40歲。發病原因類風溼關節炎的病因非常複雜且尚不完全清楚,是一個與環境、遺傳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的疾病。
  • 類風溼關節炎合併大顆粒白血病
    類風溼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的併發症裡有很多可引起白細胞下降。大多數患者的類風溼因子和抗環瓜氨酸肽抗體檢測結果呈陽性;無關節炎的 T-LGL 白血病患者有時也可見這些抗體。 T-LGL 白血病常見的血液學表現: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骨髓浸潤、淋巴細胞增多、貧血、脾腫大及血小板減少。20%-40% 病人有發熱伴反覆的細菌感染,但機會性感染不常見。
  • 類風溼關節炎:一人得病,一家受累
    類風溼性關節炎具有反覆發作性,它的發病原因還不是非常的不明確,主要和環境、感染、遺傳、精神狀態等因素密切相關。如果不及時加以治療,會引起多種嚴重的病變,比如關節變形致殘,縮短患者的壽命,出現多系統傷害,死亡率高。  我們常常唏噓「好好一個人,得了病後肢體變殘疾了!」
  • 類風溼因子三項檢查包括哪些?教你看懂「風溼三項」報告單
    和炎症活動度的關係密切,結果不易受貧血、高球蛋白血症等因素影響因而反映炎症狀況更為準確2、類風溼因子類風溼因子是種身體內產生的抗IgG的免疫球蛋白,主要由滑膜的漿細胞合成並分泌入滑液和血液中,脾、淋巴結和類風溼性皮下結節的漿細胞也可產生3、血沉即紅細胞沉降率(ESR),可以作為判斷炎症活動度的可靠指標其升降與類風溼的活動度相一致,也可作為判定療效及診斷的指標
  • 類風溼關節炎用藥也是一門學問!
    為何用同樣一種藥,有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幾天半月就能感覺疼痛減輕,而自己卻依然很疼?」 因此,類風溼患者用藥前一定要辯證看待藥物治療類風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科學合理用藥。 利弊分析:這些是屬於糖皮質激素,在類風溼急性活躍期,類風溼因子和血沉超出正常值10倍以上,適當的使用對病情雖然有幫助,但不建議長期服用,這類藥需要在二三十年經驗的專病醫生監督下使用,如果患者自己盲目在藥店購買使用,形成依賴性,引發胃潰瘍,胃出血或者重度骨質疏鬆,肝腎損傷就後悔莫及了。
  • 類風溼關節炎致畸率高,關鍵要規範治療!
    一直以來類風溼關節炎的致畸率都居高不下,且還在持續增高當中。很多患者就醫晚,接受治療的時候病情已經加重,出現局部關節畸形,導致後期治療成本高、恢復難度大,足見類風溼關節炎的影響可怕。
  • 類風溼關節炎女性患者孕期用藥,該如何管理?
    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累及手部對稱性小關節為主的多系統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隨著診療水平的提高,更多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得以早期診斷,使得類風溼關節炎的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備孕、妊娠和產後類風溼關節炎治療用藥,是風溼科醫生近年來面臨的新挑戰。
  • 出現這些信號提示可能得了類風溼關節炎?
    類風溼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 是一種臨床表現多樣化的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在起病之初,RA 的臨床表現差異較大,很容易導致漏診、誤診。風溼科醫生應清晰了解 RA 的多樣化,從而及早準確診斷 RA,改善 RA 病人的遠期結局。
  • 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關節腫痛原因及自我評估
    原創 郭根凱 郭根凱公眾頻道關節腫痛是類風溼關節炎(RA)的典型關節表現,也是患者就診的主要原因。
  • 【手牽手健康】人類戰勝類風溼關節炎的歷程和裡程碑
    大家好,歡迎來到《手牽手醫學健康》,我是賈醫生,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人類戰勝類風溼關節炎的歷程與裡程碑》。我會和大家回顧一下我們認識類風溼關節炎這個疾病的歷史和曾經走過的彎路,以及現代醫學對類風溼關節炎治療所取得的一些輝煌成就。
  • 類風溼關節炎的特殊類型費爾蒂症候群,不可完全治癒且預後不佳
    導語:對於類風溼關節炎大家並不陌生,但是對於費爾蒂綜合症大家可能都沒聽說過,其實費爾蒂症候群是類風溼關節炎的一種特殊的類型,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疾病,有一定的遺傳和家族聚集的傾向。1、疾病定義費爾蒂症候群是類風溼關節炎的一種特殊類型,相對罕見,是指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合併脾大和粒細胞減少的症候群。
  • 成都西部痛風風溼醫院: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 與多種...
    西部痛風風溼醫院有些患者聽到類風溼關節炎發病與免疫有關,聯想到食物過敏也和免疫有關,就擔心食物過敏會引發類風溼關節炎或加重病情,其實這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
  • ...阿達木單抗|蘇立信|類風溼關節炎|安建寧|特發性關節炎|強直性...
    蘇立信在今年9月正式上市,獲批適應症為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和銀屑病,此前,已有兩款國產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上市,分別是——2019年11月7日,百奧泰上市的格樂立;2019年12月6日,海正藥業上市的安建寧。
  • 地中海飲食+益生菌——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既養生又抗炎
    地中海飲食+益生菌——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既養生又抗炎 2020-12-25 1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一封來自類風溼因子的自白書
    你對類風溼因子有多了解?與「顧名思義」恰好相反,類風溼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並不是類風溼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代名詞。在生理或病理情況下隨處可以見到它的身影,究竟哪些情況可以見到RF陽性,陽性又存在著怎樣的意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看來自RF的自白書。
  • 類風溼關節炎是不死的癌症?中醫:只要治療得當,完全有可能治癒
    類風溼關節炎的中醫認識類風溼關節炎這個病名本身是西醫的,所以說在中醫裡面,沒有這樣一個病名。那麼在我們古籍所記載的裡面,原來記載的痺證、歷節還有尪痺,這類的病跟我們現代醫學所說的類風溼關節炎是非常相似的。
  • 直播|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朱琦:類風溼關節炎的防治與管理
    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類風溼關節炎(RA)越來越普遍,隨著病程延長,殘疾和功能受限的發生率也在升高。類風溼關節炎不僅造成患者身體機能、生活質量和社會參與度的下降,也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那麼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手段都有哪些?
  • 類風溼患者定期複查,需要檢查哪些項目?
    」,主要包括類風溼因子(RF),抗環瓜氨酸抗體(抗CCP),抗波形蛋白抗體(抗MCV),和抗角蛋白抗體。 同時需要結合血常規、尿常規等一些常規檢查和類風溼因子(RF),抗環瓜氨酸抗體(抗CCP),抗波形蛋白抗體(抗MCV),和抗角蛋白抗體(AKA)等特異性檢查,同時還需要結合胸部CT、關節X線片或關節超聲或磁共振、肌骨超聲等影像學檢查來輔助確診。
  • Notch信號類風溼關節炎中的作用
    Notch信號類風溼關節炎中的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30 10:40:09 美國布裡格姆婦女醫院和哈佛醫學院Michael B.
  • 更年期更容易引發類風溼性關節炎嗎?
    更年期更容易引發類風溼性關節炎嗎? 時間:2020-01-07 10:40:24 貴陽中醫風溼病醫院 當我們在更年期期間,是容易患上類風溼性關節炎的,那麼類風溼關節炎主要是由於哪些因素引起的呢,貴陽治療類風溼醫院專家帶我們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