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關節炎女性患者孕期用藥,該如何管理?

2020-12-24 騰訊網

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累及手部對稱性小關節為主的多系統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隨著診療水平的提高,更多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得以早期診斷,使得類風溼關節炎的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備孕、妊娠和產後類風溼關節炎治療用藥,是風溼科醫生近年來面臨的新挑戰。

臨床醫生在治療類風溼關節炎時,首先要確認病人在生育方面的需求,然後要充分了解所用藥物可能對女性生殖系統帶來的不良影響。在類風溼關節炎病情控制穩定後,再積極備孕,才是類風溼關節炎做「幸福孕媽」的「正確之選」。

類風溼關節炎患者,何時能選擇做「孕媽」?

類風溼關節炎備孕需要滿足兩個條件。首先,一定要等到病情穩定後再懷孕。因為一旦病情活動,患者常有貧血,對胎兒發育不利,同時活動性RA患者血小板比較高,可能存在高凝狀態,對胎兒、胎盤的供血不利的可能會造成胎兒發育遲緩甚至流產。因此,我們建議類風溼關節炎疾病穩定維持一年以上再考慮懷孕;

其次,要在懷孕前停用尚未證實對胎兒安全的可致畸性藥物,例如甲氨蝶呤、來氟米特、利妥昔單抗、嗎替麥考酚酯等。由於這類藥物具有很長的半衰期,即使停藥不良反應仍可持續很長時間,因此建議同時滿足甲氨蝶呤、來氟米特、利妥昔單抗等藥物停藥半年後再懷孕。

類風溼關節炎孕期可服用哪些藥物?

傳統觀點認為女性在懷孕期間最好不要使用任何藥物,有些類風溼關節炎準媽媽為了胎兒的健康,從懷孕伊始就停用一切藥物,使原本控制穩定的病情在孕期「火山噴發」。事實上這樣偉大的「母愛」對母體傷害巨大,對胎兒也未必是好。病情控制不佳的孕婦出生低體重新生兒的概率要遠遠大於那些病情控制良好的孕婦。所以選用合適的藥物來控制病情是必要的,醫生會根據藥物的安全及懷孕的不同階段給出用藥建議。

如前所述,一般建議類風溼關節炎女性患者在病情控制穩定後再妊娠。

RA患者在妊娠期間,關節腫痛、晨僵、乏力等症狀會明顯減輕,炎症指標如C反應蛋白(CRP)、紅細胞沉降率(ESR)也較妊娠前有明顯下降,而這些病情的改善往往出現在妊娠的早期,一旦出現,往往可持續到分娩。上述藥物一般即可控制類風溼關節炎孕期病情。

類風溼關節炎孕期病情加重了,如何處理?

類風溼關節炎女性患者孕期症狀控制不佳或加重時,可能導致孕婦無法耐受整個孕期,甚至流產的發生,孕期合理規範的治療才能更好地保護孕婦和胎兒健康。

(1)小劑量激素對母親及胎兒均安全。

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對母親及胎兒均安全,妊娠期全程均可使用,但劑量最好<15mg/d(潑尼松或其等效劑量)。鑑於甲潑尼龍和潑尼松龍還是具有一定的胎盤轉移率,建議妊娠期首選使用潑尼松。關節炎急性加重時可關節腔內注射激素治療,此時,非氟化的甲基潑尼松龍是首選的藥物。

(2)非甾類抗炎藥(NSAIDs)

一般建議在早期妊娠或確認妊娠時即停止使用;中期謹慎使用非選擇類、半衰期短的藥物(如洛索洛芬鈉、布洛芬等);最低有效劑量間斷應用 NSAIDs可降低對胎兒的風險,28周後禁用。在妊娠晚期使用NSAIDs可發生胎兒動脈導管早閉,風險增高達15倍。因此建議在妊娠28周後嚴格限制使用NSAIDs,總體說來,非甾類抗炎藥孕期安全性較糖皮質激素弱一些。

(3)孕期其他可使用的傳統抗風溼藥

如有必要,柳氮磺吡啶腸溶片(推薦劑量2g/d,需補充葉酸),環孢素、硫唑嘌呤(不超過2 mg/(kg? d))可在孕期使用。此外,在妊娠期母親疾病嚴重且難治時,根據情況靜脈給予丙種球蛋白也是孕期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一個不錯的選擇。

(4)新型生物製劑

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TNFi)是目前研究最多的生物製劑。在妊娠的前三個月,TNFi很少進入胎兒血液循環,因此認為風險較低。根據2016年英國風溼病學會(BSR)推薦,孕期可用的生物製劑有英夫利西單抗(可用至妊娠期16周)、阿達木單抗(可用至妊娠中期)、依那西普(可用至妊娠中期)、培塞利珠單抗注射液,如果臨床有生物製劑治療需求,可作為針對育齡期類風溼關節炎女性的首選方案。

生物製劑一般分為單抗和受體融合蛋白兩種,結構中包含 IgG1 Fc段的TNFi在妊娠16周後被胎盤轉運,因此一般建議在妊娠16周前使用生物製劑。為了更好地控制孕期病情活動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近期新研究的新型生物製劑——Certolizumab Pegol,培塞利珠單抗注射液(原譯名:賽妥珠單抗)擁有無Fc片段的獨特分子結構, 因此培塞利珠單抗注射液從母體到嬰兒的胎盤轉移量為零或極少 (因此如果臨床有生物製劑治療需求,培塞利珠單抗注射液可作為針對育齡期類風溼關節炎女性的首選方案。

相關焦點

  • 類風溼關節炎用藥也是一門學問!
    在臨床接診過程中,常常有患者朋友問到:「為什麼我剛開始吃這種藥時能明顯感覺不疼了,但一段時間後又開始疼?為何用同樣一種藥,有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幾天半月就能感覺疼痛減輕,而自己卻依然很疼?」
  • 類風溼關節炎,為何女性比男性更高發?
    在我國類風溼關節炎的患病率為0.24-0.5%,高發人群為女性,比男性的發病率要高2-3倍,發病年齡一般是40-60歲。雖說女性易患病,但男性也要提高警惕。男性的 發病高峰期在20-40歲。發病原因類風溼關節炎的病因非常複雜且尚不完全清楚,是一個與環境、遺傳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的疾病。
  • 類風溼關節炎:一人得病,一家受累
    很多時候,要麼是患上了腦血管病,要麼就是關節疾病,而在關節疾病大類中,類風溼關節炎致殘率高居首位 ,據調查「30%-50%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在第一年就會出現關節損害,40%的患者在5年內會因為疾病的發展逐漸喪失勞動力。」  除了病情的嚴重性以外,類風溼關節炎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30-50歲的患者佔到了80%,這就意味著該病侵害的人群大多數為家中的頂梁柱,一旦殘疾整個家庭也就「垮」了。
  • 直播|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朱琦:類風溼關節炎的防治與管理
    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類風溼關節炎(RA)越來越普遍,隨著病程延長,殘疾和功能受限的發生率也在升高。類風溼關節炎不僅造成患者身體機能、生活質量和社會參與度的下降,也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那麼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手段都有哪些?
  • 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關節腫痛原因及自我評估
    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關節腫痛原因及自我評估 2020-08-08 0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手牽手健康】人類戰勝類風溼關節炎的歷程和裡程碑
    在公元前700年、123年以及公元300年的一些古書中,也都有很多關於類風溼關節炎疾病的記載。尤其是在公元300年時,古羅馬皇帝Diocletian還曾經頒布過一個法律,規定對於嚴重的關節炎患者可以免徵賦稅。
  • 地中海飲食+益生菌——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既養生又抗炎
    地中海飲食+益生菌——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既養生又抗炎 2020-12-25 1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類風溼患者定期複查,需要檢查哪些項目?
    類風溼性關節炎需要長期通過藥物改善症狀,而長期用藥,也意味著必須進行定期的複查,以更好地調整制定最適合當前病情的用藥方案。一般來說,用藥治療初期,每1個月需要進行複查一次,等病情穩定,用藥穩定後,可以每3~6個月複查一次,複查時一般要複查血常規、血沉、CRP、尿常規、肝腎功能等。
  • 並不是類風溼因子高就一定是類風溼關節炎
    並不是類風溼因子高就一定是類風溼關節炎 時間:2021-01-10 10:53 鄭州痛風風溼病醫院 類風溼因子對於類風溼關節炎的診斷有非常大的價值,但並不是類風溼因子高就一定是類風溼關節炎,換句話講,類風溼因子並不是類風溼關節炎這一疾病的抗體,其他情況也會出現類風溼因子高。
  • 類風溼關節炎致畸率高,關鍵要規範治療!
    一直以來類風溼關節炎的致畸率都居高不下,且還在持續增高當中。很多患者就醫晚,接受治療的時候病情已經加重,出現局部關節畸形,導致後期治療成本高、恢復難度大,足見類風溼關節炎的影響可怕。
  • 類風溼關節炎的特殊類型費爾蒂症候群,不可完全治癒且預後不佳
    導語:對於類風溼關節炎大家並不陌生,但是對於費爾蒂綜合症大家可能都沒聽說過,其實費爾蒂症候群是類風溼關節炎的一種特殊的類型,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疾病,有一定的遺傳和家族聚集的傾向。1、疾病定義費爾蒂症候群是類風溼關節炎的一種特殊類型,相對罕見,是指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合併脾大和粒細胞減少的症候群。
  • 成都西部痛風風溼醫院: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 與多種...
    西部痛風風溼醫院有些患者聽到類風溼關節炎發病與免疫有關,聯想到食物過敏也和免疫有關,就擔心食物過敏會引發類風溼關節炎或加重病情,其實這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
  • 類風溼關節炎合併大顆粒白血病
    類風溼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的併發症裡有很多可引起白細胞下降。大多數患者的類風溼因子和抗環瓜氨酸肽抗體檢測結果呈陽性;無關節炎的 T-LGL 白血病患者有時也可見這些抗體。 T-LGL 白血病常見的血液學表現: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骨髓浸潤、淋巴細胞增多、貧血、脾腫大及血小板減少。20%-40% 病人有發熱伴反覆的細菌感染,但機會性感染不常見。
  • ...阿達木單抗|蘇立信|類風溼關節炎|安建寧|特發性關節炎|強直性...
    同時,蘇立信的贈藥政策也首次公開:信達生物將拿出12000支蘇立信用於該援助項目,低收入患者可以享受買4贈2的贈藥援助;低保患者可以免費使用6支蘇立信。蘇立信在今年9月正式上市,獲批適應症為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和銀屑病,此前,已有兩款國產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上市,分別是——2019年11月7日,百奧泰上市的格樂立;2019年12月6日,海正藥業上市的安建寧。
  • 穿秋褲到底能不能預防類風溼關節炎?治療「不死的癌症」獨家秘方公布
    穿秋褲到底能不能預防類風溼關節炎?來直接上結論! 對本身患有類風溼關節炎的患者而言,寒冷和潮溼的確會誘發和加重關節疼痛。但是寒冷和潮溼的環境並不會直接導致類風溼關節炎的發作。
  • 出現這些信號提示可能得了類風溼關節炎?
    類風溼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 是一種臨床表現多樣化的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在起病之初,RA 的臨床表現差異較大,很容易導致漏診、誤診。風溼科醫生應清晰了解 RA 的多樣化,從而及早準確診斷 RA,改善 RA 病人的遠期結局。
  • 關於強直性脊柱炎用藥,這5項說法都是錯的!
    如類風溼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等,都屬於風溼病這一大範疇。風溼病種類繁多,民間療法淵源甚廣,所以在治療上需強化規範。 一、風溼病,該用哪些藥物? 風溼病常用藥物有非甾體抗炎藥、改善病情抗風溼藥、糖皮質激素、生物製劑、植物藥、防治骨質疏鬆藥、降尿酸藥及護胃藥等。
  • 多關節炎是「RA」,還是「瀰漫性結締組織病 」?
    在最近召開的第十二屆類風溼關節炎國際論壇中,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楊華夏教授從一個簡單的病例入手,由淺入深,揭示了目前類風溼關節炎(RA)診療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和不足之處,並為大家分享治療經驗。楊華夏教授表示:我們可以從這個病例開始,去思考RA的診治現狀,以期未來能更好地實現RA規範化管理。
  • 復星醫藥(02196.HK):類風溼關節炎(RA)治療藥品利妥昔單抗注射液獲...
    格隆匯 12 月 17日丨復星醫藥(02196.HK)發布公告,近日,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復宏漢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研製的利妥昔單抗注射液(即重組人鼠嵌合抗CD20單克隆抗體注射液,以下簡稱「該新藥」)用於類風溼關節炎(RA)治療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註冊申請受理。
  • 類風溼關節炎是不死的癌症?中醫:只要治療得當,完全有可能治癒
    類風溼關節炎的中醫認識類風溼關節炎這個病名本身是西醫的,所以說在中醫裡面,沒有這樣一個病名。那麼在我們古籍所記載的裡面,原來記載的痺證、歷節還有尪痺,這類的病跟我們現代醫學所說的類風溼關節炎是非常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