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八卦圖什麼樣?凌家灘玉版玉龜告訴你

2021-01-12 中國搜索

圖為凌家灘出土玉版

2018年初,央視《如果國寶會說話》紀錄片在央視開播,其中一集講述故宮收藏的凌家灘出土的玉龜和玉版。究竟它們是如何發現的,有著怎樣的重要意義?作為曾經在凌家灘遺址工作22年、5次主持凌家灘遺址考古發掘的領隊,我很願意和大家講講考古發掘背後的故事。

凌家灘遺址是1985年發現的,1987年5月進行第一次試掘。這次試掘在1985年所發現墓葬的地方開了4個5×5米的探方。第一次試掘就在墓葬M4中發現了玉版和玉龜,在M4墓口的上方正中央的位置,還發現了一個重達4.25公斤的石鉞。

當時一看到出土了這麼大一件石鉞,大家都不敢動,因為意識到下面肯定會有非常重大的發現。按照程序繪圖、照相、編號後,我們將巨大的石鉞取出,開始清理墓葬。這座墓葬的隨葬品是如此豐富,尤其是玉器,精美無比,數量眾多,令照相、繪圖、編號的考古人忙得不亦樂乎。然而在整理髮掘完畢回到合肥打開相機衝洗時,才發現當時拍的膠捲都沒有曝光,最後只衝洗出一張來,而衝洗出來的這張正好拍的就是玉版和玉龜。

據上古傳說,《周易》和《洪範》來源於河圖、洛書。傳說伏羲時,有龍馬從黃河出現,背負河圖;夏禹時,有神龜從洛水出現,背負洛書。《周易》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玉版圖形中的四方和八方,正與以上四象和八卦的概念相合。四象和八卦,在季節概念上,就相當於農曆的四時八節。玉版圖形表現的有可能是遠古的洛書和最早的八卦。

遠古沒有文字,人們使用鑽孔、畫圈的辦法計數,以代替五行交替時節轉換。因此,河圖、洛書就是曆法,墓中出土的玉龜和玉版,幾乎可以證實5300年前就有這種曆法存在,也反映了我國夏代或夏代之前的律歷制度。曆法的出現表明當時的農業已經得到大發展。古人將他們的核心認識以最簡單樸素的筆畫表現出來,每一個細微之處都可能承載著極大的信息量。

玉版上的圓形就是一個例證。玉版上的大圓和小圓,特別是小圓的左邊弧度很不規整。古凌家灘人為什麼不把它畫圓呢?按照古凌家灘人琢玉的技術,琢一個圓很容易。帶著這個問題我觀察了凌家灘的日出日落,終於找到了答案。在凌家灘,春夏秋冬,日出時太陽都顯得很圓,日落的時候,剛開始,太陽也顯得非常圓,但逐漸往下落,太陽就像玉版上的小圓一樣不那麼規整了。多次觀察證明玉版上的大圓小圓是用寫實的手法表現太陽一天的運行。

除了玉版上複雜的紋飾,一同出土的玉龜也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件玉龜為什麼會分為上下龜甲,這其中應該還有一些我們所認識不到的問題在裡頭。除了1987年我們發掘的編號為4的大墓,2007年發掘的編號為23的大墓中,還出土了三件玉龜,更重要的是,與玉龜一起出土的還有「玉籤」。玉籤上還有兩道刻痕。這可能是中國最早發現玉籤上面有刻畫符號的標誌,應是作為佔卜使用的。

在新石器時代,玉龜主要發現在紅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凌家灘文化、良渚文化中。關於凌家灘文化年代,曾經做過幾個碳14測年,一個數據是距今5500年,一個是距今5300年,還有一組數據將近6000年。這些年代數據與紅山文化年代相當,表明兩個文化在同時代都發展到這樣一個高度。大汶口文化出土的玉龜較多,都是作為佔卜工具使用,但是凌家灘玉版所展示的不僅僅是佔卜,還有天文學。良渚文化出土的玉龜,比凌家灘文化晚1000年,顯然是受了凌家灘的影響。

在考古發掘簡報發表之後,凌家灘發現的玉龜和玉版引起了學術界的高度關注。饒宗頤先生曾經撰文寫道,「這是中國考古學革命勝利的成果,也是歷史裡程碑性的發現」。關於它的討論今天仍在進行中。

如果僅僅是出土了大量與日常生活相關的玉器,還不足以詮釋凌家灘的含義,當體現了古凌家灘人智慧及精神世界的玉龜、原始八卦圖玉版,穿越5000多年的時光,散發著遙遠而神秘的氣息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時,就不能不讓我們對這塊土地,以及曾經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古人的智慧嘆為觀止。(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安徽一座5000年古墓,出土一隻「玉龜」,專家:這是最早的八卦圖
    M4墓葬中出土最重要的兩件文物要數玉版和玉龜,據考古隊員回憶,玉版最開始只露出一半,另外一半壓在旁邊的玉龜下面。這件玉龜由三部分組成,上下都有腹甲,雕刻的非常逼真。在玉龜的上下腹甲上都有幾個小圓洞,專家推斷應該是用來穿繩子用的。玉版和玉龜出土之後,立刻在考古學界和歷史學家引起了轟動,人們紛紛猜測玉版上複雜的圖案有什麼含義?玉龜又為什麼會有上下腹甲?
  • 揭秘安徽凌家灘玉龜卜問吉兇的神器
    而距今約5600~5300年,安徽含山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龜也很著名。 這件玉龜是第四號墓出土的,發現在墓主人的腹部。《凌家灘》發掘報告是這樣記述的:透閃石,灰白色泛黃。由背甲和腹甲組成。背甲,圓弧形,琢磨出背脊和背上龜紋,兩邊各鑽2個圓孔,兩孔間琢磨出凹槽,尾部對鑽4個圓孔;腹甲平底兩邊略向上斜弧,兩邊與背甲對應出也鑽2圓孔,尾部1圓孔。背甲和腹甲上的圓孔都應是拴繩固定之用。
  • 探秘安徽凌家灘遺址:玉石文化獨樹一幟 中國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之一
    在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縣城向南約40公裡處的一個幾公裡崗地上,5000多年前孕育了中國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之一的凌家灘文化。經過試發掘和專家論證,1987年,凌家灘遺址考古發掘大幕正式開啟,凌家灘遺址的神秘面紗被逐步揭開。經過30多年的發掘,總面積超220萬平方米的凌家灘遺址,發掘面積共4780平方米,發現祭壇1處、墓葬68座、環壕2處、大型紅燒土塊遺蹟1處;出土文物2200多件,其中玉石器等珍貴文物1100多件。
  • 月兒灣發現玉豬龍,系原始社會部落的龍崇拜
    月兒灣出土的玉豬龍目前在中國,我所了解的玉豬龍發現有淮河下遊凌家灘遺址,出土了一件玉豬龍(它的文化年代是公元前4000至5300年)。另外在內蒙古紅山地區考古發現玉豬龍,形狀為C字(文化年代是公元前4000至3000年)。在息縣月兒灣發現的玉豬龍,有圓形底座,同時有蛇形頭狀物。它們都是龍的崇拜,尚玉已經形成,是部落或部族用來與天地溝通的一種神物。息縣月兒灣人那個時期已經掌握家豬飼養了。長期觀察豬的生長特性,能豐富人類食物的來源,逐步形成對豬的認識升華。人們思考豬從哪裡來?是龍生出來的賜給人類的嗎?
  • 安徽發現神秘「玉人」,專家鑑定後不可思議,直言這是微雕技術
    下面我們要來介紹的這件文物非常的牛叉,一度讓人覺得很神秘,因為它的外形就是一個「玉人」,但是你仔細鑑定後會發現一些不可思議的地方,那就是居然運用了微雕技術,這技術無疑是超前的,甚至能和現代的微雕技術相比肩,可是到底5000年前的古人是如何成功的運用這項超前技術的呢?至今都是個謎啊!
  • 古玉收藏的看門道,你知道嗎?
    璜為出現最早的一種玉佩飾,大體分為兩種,一種為半圓弧或接近半圓弧的玉片,形如半壁;另一種是約為三分之一圓形的窄弧玉片,有打單孔的、雙孔、三孔、多孔的;有些上面有紋飾,有些光素無紋。璜在商周以後才成為重要的禮器和佩飾。
  • 五彩斑斕的古玉 -今日重點
    古玉沁色之美是每一個喜歡古玉收藏的朋友都能感受到的。 古玉的沁色是多姿多彩的,無定律可言。戰國玉璜  河北平山中山王陵出土 秋葵黃新石器時期玉鐲  安徽凌家灘出土 秋香綠戰國玉璜  湖北博物館藏 鼻涕青
  • 高古玉這篇就夠了:龍山、卑南、大溪、凌家灘文化玉器的鑑定特徵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總面積達400萬平方米,出土的玉器有玉鉞、玉瑗、玉琮、玉鏟等禮器和製作精良的玉梳、玉管、玉臂環等。其中以鉞、瑗較為常見。 凌家灘遺址於1985年被發現,位於安徽省含山縣銅閘鎮西南約10公裡的凌家灘自然村。
  • 商代羽人玉佩飾:最早的玉「羽人」
    新華社南昌12月7日電題:商代羽人玉佩飾:最早的玉「羽人」新華社記者袁慧晶1989年被發現的江西新幹大洋洲遺存,被中外青銅專家譽為「中國長江中下遊青銅王國」。人們對大洋洲出土的雙面神人青銅頭像、伏鳥雙尾青銅虎、立鹿耳四足青銅甗或許耳熟能詳,卻不知道這裡其實還有玉——出土了迄今發現最早的玉「羽人」。館藏於江西省博物館的商代活環曲蹲羽人玉佩飾,通高11.5釐米、身高8.7釐米、背脊厚1.4釐米。葉臘石類質,色呈棗紅。羽人造型,作側身屈臂蹲坐。
  • 菏澤牡丹與「葛巾」「玉版」
    在菏澤一千多個牡丹品種中,有兩個品種因為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被世人熟知,那就《葛巾》中的兩個花妖:葛巾和玉版。玉版白是菏澤牡丹的另一個品種,荷花型,花開白色,但生長較慢,成花率高,花型頗像前面介紹過的「鳳凰山」品種。玉版白牡丹的名字也取自《 聊齋志異·葛巾》中的人物「 玉版」。自清以來,這兩個品種漸漸被人們熟知,而談起它們,人們也都離不開那部經典名著《聊齋志異》。
  • 「戲精」深圳街頭「飆戲賣古董」,6000元買的「玉龜」竟是……
    對白專門說給你聽對手都是戲精最後竟是這結局……福田的曾女士就遇到了這場「好戲」兩個「路人」一唱一和之下她從一個「工人」手裡花6000元買了一隻「玉龜」誰知……曾女士細聽得知,這隻「玉龜」是這位「工人」前幾天在工地剛挖出來的,由於家裡小孩生病,準備將「玉龜」賣掉。旁邊就是婦兒醫院,「工人」的穿著與理由並未讓曾女士起疑。她有些心動,正在她猶豫之際,旁邊走來一「路人甲」,自稱是懂行的,只見他拿出手電筒對著「玉龜」照了照,稱其通透性很好,連聲說這「玉龜」是個寶貝,肯定是個古董。
  • 玉見沈華:潛龍勿用話紅山
    歷經三十餘年收藏研究,致力於傳播普及中國玉文化,因視角新穎,語言樸實,對玉文化的詮釋開啟新的視覺空間,贏得無數讚譽。現為域鑑平臺合作專家。 人生的六個階段:潛龍勿用、見龍在田、終日乾乾、或躍在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 上述幾詞均出自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乾卦,「乾為天」。
  • 樹木變成的玉--木化玉
    木化玉也叫樹化玉,樹化玉是玉化的矽化木。它屬於矽化木,又因其晶瑩剔透的外表而區別於普通矽化木。 木化玉的硬度高達摩氏7.4度。
  • 幣和玉
    是呀,「金玉滿堂」的「玉」在哪兒呢?其實這是以諧音攜具象點題。「金魚」諧音「金玉」,幣面中的兩條金魚,遊弋追逐,似有太極之意,也是呼應了其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玉」,歷來也是吉祥文化的重要載體。我國玉文化源遠流長,古人認為玉有五德——仁、義、志、勇、潔。君子比德於玉,餘俱為石矣。我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中也有不少「玉」,今天咱們就來找一找。
  • 【林叔來也】尻子玉是什麼東西?在日本,河童為什麼要取人的尻子玉?
    日本的歷史傳說中,河童有兩種形態,一種是龜形態,一種是猿形態。龜形的河童渾身都長滿了鱗片,留有鬍鬚,頭上有一個盤子。與龜形不同的是,猿形河童有拇指與腳跟。它們擅長相撲,經常與人類的孩子一同玩耍。他曾畫過一幅《河童尻子玉》圖,裡面描繪了一個少年被河童襲擊倒在了岸邊,而他的身旁站著一個手持尻子玉的河童。這幅畫作中,河童手上的尻子玉洋蔥大小,猶如一塊玉石。
  • 館藏|中國最早「氣功修煉養生寶典」——戰國 「行氣銘」玉飾
    ▼戰國 / 「行氣」銘 / 玉飾天津博物館裡有一件聞名遐邇的玉器>不僅年代久遠、造型優美而且通體刻滿俊秀挺健的篆書是我國古代關於氣功修煉養生的最早記錄「行氣」銘玉飾,是迄今所見戰國時期玉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 部首玉的漢字、偏旁部首為玉的漢字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1、玉(yù),5畫,單一結構,部首:玉組詞:玉盤(yù pán) | 金玉(jīn yù) | 龜玉(guī yù) | 紅玉(hóng yù) | 攻玉(gōng yù) | 翠玉(cuì yù) |
  • 從婦好墓中的玉跪人看玉人的身份
    玉文化已成為中國古代玉文化的重要代表標誌,為世人所熟知。從古至今在中華民族中形成了民族愛玉心思,對玉的喜愛跟喜好,能夠說是中國文明特色之一。三千多年以來,玉的質地、形狀和色彩一向啟發著人們的創意。古人將玉雕成玉「跪」人,一定是有特殊含義的,「遇貴人」只是我們現在的一種解釋,古人只有皇權貴胄才可以佩戴玉器或者把玩玉器,對他而言,什麼才是他的「貴人」?另外根據很多人的說法,跽坐是貴族,跪著的是奴隸,那麼這個跪著的奴隸能給你帶來什麼樣的好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