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 孫皓暉和他美化的「暴秦」

2021-02-23 時代人物

孫皓暉


硝煙四起、百家爭鳴、群雄逐鹿、縱橫天下……暌違四年,昨晚8時,《大秦帝國》系列第三部《大秦帝國之崛起》在央視一套盛大開播。四年等待,秦劍出鞘,作為央視丁酉年開年大戲,昨晚螢屏獵獵秦風再起,演繹金戈鐵馬的戰國崢嶸歲月。本刊記者專訪《大秦帝國》作者孫皓暉,帶你走進《大秦帝國》的背後。


  文 | 呂文棣 

  編輯 | 王珍一

43歲到59歲,孫皓暉用16年的人生跨度完成了對大秦帝國長達六百餘年的書寫,他說這是他人生中最好的16年。16年後的孫皓暉已從一頭黑髮變作灰白,但其氣色更富生機,精神更加勃發。

孫皓暉的家鄉,在古老的鄭國渠畔,陝西省三原縣西陽鎮,這裡離秦國早期的第二國都櫟陽(今臨潼櫟陽鎮、閻良區地帶)只有數十公裡。他童年、少年的記憶就浸潤在老人講述的故事與秦地山川訴說的秦風遺韻裡。

1992年,孫皓暉在北京參加的多次活動中發現,學界許多知名人士對中國歷史文明的評判不外乎兩種觀念:一是紀錄片《河殤》帶來的「黃色文明落後論」,一是柏楊的「中國文明醬缸論」。

當時的孫皓暉很困惑:「一個唯一以其本原形態延續了五千餘年文明的國家,如何就沒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如何就不能作為我們繼續前進的根基呢?」

孫皓暉決心「算總帳、算老帳」,從秦帝國時代著手梳理中國文明的歷史脈絡。

在翻遍了二十五史,整理了其中非議秦國的言論後,他對現在中國民眾,包括文人都抱著過分卑俗、卑劣眼光去看待歷史的態度頗為不滿。「大秦帝國所處的時代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最重要的一個時代,但卻在『暴虐苛政』的惡名下幾乎湮沒在歷史的沉沉煙霧之中。我認定一個事實,兩千餘年的中國學界對秦的評判完全喪失客觀性,已經不願意將秦帝國當做一個嚴肅的歷史問題來進行認真討論了。」

基於對中國原生文明的思考,又考慮到對秦文化的普及,作為學者的孫皓暉選擇了以文學的方式為秦正名,探尋中華文明本原。

「當下的歷史小說有一個通病,就是用我們庸俗化的當代語言去表現古人的思想和行為,這弄得我們古代很多政治家、英雄猛士的出場都有點兒『嬉皮士』的味道,完全沒有了真正古典英雄那種崇高的美感。」

所以對於一部第一次正面展現中國文明正源的作品,也是一部精神本位的作品,《大秦帝國》的寫作,沒有選擇當下時尚的語言風格,孫皓暉要用中國古典語言風格來展現中國古典文化精神。

動筆寫《大秦帝國》是在1993年春。最初,孫皓暉寫的是一個《大秦帝國》的電視文學劇本,1997年劇本寫完後,才開始寫小說。1998年春天,他與夫人在海口一個僻靜的小區住下,全力寫作小說《大秦帝國》,開始了他的自我放逐。

在海口的數年時間裡,孫皓暉幾乎每天11點起床,吃過中午飯,不午休,就開始創作,一般晚上最多會寫到兩三點。從萬餘字到寥寥數百字不等,他認為長篇的寫作不害怕慢,卻害怕中斷,「日拱一卒,不期速成」。

但這樣一本皇皇巨著,寫作困難可以想見。紛亂複雜的長達六百多年的春秋、戰國、大秦帝國歷史,如何將其中的脈絡梳理清楚,從什麼點切入?怎麼展開?分為幾個大的時代階段?每一個時代階段的核心精神是什麼?等等。不把這些吃透,作品就沒有透視力,沒有靈魂。在孫皓暉看來,《大秦帝國》最大的困難正在於對結構的確立。最終他將《大秦帝國》分為6部,6部既與歷史進程吻合,也有各自的內容側重面。比如第一部主要寫「變法浪潮」,第二部寫強國崛起後突破封堵的「縱橫」破交戰,第三部寫戰國中期的重大戰爭,第四部寫秦國走出低谷時期的艱難過程,第五部寫統一中國與統一中國文明的歷史洪流,第六部寫秦帝國的驟然雪崩。

同樣是浩瀚大著,易中天寫《易中天中華史》有他的團隊幫其篩選海量資料以及相關編輯工作,但孫皓暉在16年裡,全部是其一人進行資料彙編篩選。

談及助手,孫皓暉不自覺地就說起戰國「士」的精神,「我也非常需要助手,如果社會能夠給我創造一個團隊,我的成果會更多。但當時我也沒有去僱一個助手的條件。在戰國時代,如果有人追慕你的學問追慕你的精神,他會不惜一切代價跟隨著你,那樣他們就融成一個生活共同體來做這件事。」

孫皓暉只能一個人戰鬥。從《大秦帝國》小說的寫作開始,孫皓暉開始使用電腦。「最開始還是用dos系統,是我夫人出去學了一段時間,回來教我的。開始上手特別慢,過了幾個月後我才可以用電腦寫東西。」

他清楚地記得,第一臺電腦是臺灣出的叫「宏基」牌的一臺筆記本。這臺電腦承擔了他最初整理大量史料的工作,「所以用了大概不到一年,就給壞掉了。」回憶及此,孫皓暉覺得「樂呵」,「當時修電腦的老闆一臉詫異,說,你這人用電腦,把鍵盤的按鍵都能敲出手指頭坑!按鍵能叫你搞壞!」孫夫人則在一旁補充:「他用過的電腦,鍵盤上的字母都是模糊不清的。」

從1997年第一次開始使用電腦,《大秦帝國》的寫作用壞電腦四臺。

在海口時,孫皓暉與夫人的經濟開銷多來自於早期寫劇本的一些收入,剛開始的時候,孫夫人也在外工作,掙工資。等到後邊隨著寫作的深入,孫夫人才辭掉了工作。

在海南的十幾年時間,他們從來沒把海南島轉完過,只去了少數幾個縣,海南島最熱鬧最具有熱帶風情的三亞,他們也就去了兩三次而已。「在海南,每一個縣都非常有特點,海南島縱橫三四百公裡,周末的自駕旅遊是最好的去處,但我們從來都沒『享受』過。就是天天在工作。」孫皓暉笑著說。

在孫皓暉的描述裡,這段大跨度的寫作過往「已經走過來了,便不覺得有什麼苦。生活上沒有那麼風光,那是一種很正常的生活狀態。」「也許有其他作家、做事業者會面臨一些生活窘境,我的嚴重窘境並不多。」他認為不管是這個社會、時代,還是上天,「還是很眷顧《大秦帝國》的寫作者的。」他補充,「我有一個好夫人也是好幫手,我跟她是一輛戰車的兩個輪子。我寫作的歲月裡,她每天忠實地做三頓飯,這讓我沒有任何生活上的負擔,下樓都很少。」

對於1993年的孫皓暉而言,16年後,小說《大秦帝國》寫作的結束,21年後,電視劇《大秦帝國》在央視1套的黃金檔播出——由之快速推動秦文明意識在當下中國的普及,多少都帶有「夢幻」色彩。

這些比他預料的要快,而他本有做更長「拉鋸戰」的準備。這種有準備的強大「精神力量」支撐與創造《大秦帝國》的初衷一致:他力圖為當下中國注入「強勢生存」民族精神的雄心。寫作過程中,像秦始皇帝那些戰國時代大英雄的人生,對他帶來深深的觸動,更是激勵著他。「我從來沒有覺得有什麼能把我寫得筋疲力盡,要放下來。」

在孫皓暉看來,中國前三千年積澱的「強勢生存」精神體現在文武兼備、綜合平衡,在任何情況下「天不能死,地不能埋」。在秦時代,我們的文明體系原本像一片大森林,既多元又平衡,所以那個時代,無論國家分治還是統一,都表現出這種「強勢生存」風貌。而儒學史學家從思想形態方面否定了秦時代,認定秦時代為「暴秦」,用「暴秦」兩個字把秦的所有正面意義抹殺、扭曲是不對的。

孫皓暉說,「很多讀者通過《大秦帝國》驀然發現,我們還有過那樣一個輝煌壯麗的時代,還有過那樣高尚、樸實、壯勇的祖先。」

孫皓暉從來都認為自己是一個樂觀主義者,而所謂悲觀主義都有一個立足點,就是歷史是虛無的。而這種灰色情緒是我們中國人的歷史悲劇,因為我們的灰色理念正來自於虛無主義,「是非成敗轉頭空」,好像生命結束一切都沒了。「我覺得我們人類作為一個高級智慧生命,我們對人類生命和整個文明的生命都應該永遠保持樂觀,我覺得唯有這樣的心態和境界,我們才能保持強大的生命力。」

這源自於他主張的「大爭精神」、「強勢生存」。

他樂於被認可為思想者,或是理論工作者。他對自己的定義是:思想先行者。如果硬要浪漫一點兒的表述,他說自己可稱之為一個「精神俠」,卻不是「俠客」。

「俠是一種境界,客則是一種具體的行為者。」他補充道。

他一度曾在網上發表文章,更新博客。2012年新浪找他還開通了微博,他發過幾條後來很少再發,後來乾脆終止了。網絡上的發言,慢慢讓他覺得那些碎片式的發言意義不大,而招致極端者的情緒回應,也愈發讓他覺得索然無味:「作為一個學者,我更願意沉下心來做一些真正有建設性的理論工作,而不是在網絡上與人進行瑣碎的口舌之爭。」

即使對《大秦帝國》劇本的改編,他也認為那是重複性勞動,這是他在結束第一部劇本改編後,不涉足第二部的原因。「我要往前走,寫理論書籍等等,做更有貢獻的事情。畢竟在『中國文明史』的研究領域,我覺得我們才剛剛開始研究。所以,我更樂於為大家、為社會做一些提供思想資源的工作。編劇、改編固然也能更體現原著精神,但不可能超過原著出現新的原創思想。」

他說,小說寫作的結束讓他更系統了對歷史的認識,比之前更加清晰。他也能更自信地與國內外學者對話,而對於《大秦帝國》面對的爭議,他更樂於找真正的「敵人」對話。

有人將《大秦帝國》看做戰國版的《大國崛起》,孫皓暉不置可否。但他承認,「『大秦帝國』給我們國家和民族爭取話語權,為它的崛起提供了思想基礎意義的條件。」

這種註腳或許是《大秦帝國》作為一種歷史追索給我們當下帶來的現實意義。

原文刊於《時代人物》雜誌2013年10月刊。

相關焦點

  • 孫皓暉的《大秦帝國》
    據說本劇改名《大秦賦》是因為曲江影視公司與作者孫皓暉在版權方面的經濟糾葛,前幾年也看到網上有關「孫皓暉要重新編劇大秦系列」的新聞,孫皓暉不滿意於影視劇本與小說的偏差,故才有了這部讓人期待後又讓人無比失望的大秦系列終結篇。
  • 孫皓暉《大秦帝國》,嘔心創作15年,第四部改名後明日央八播出
    1993年的秋天,孫皓暉開始動筆寫一部歷史小說,該小說描寫的,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大一統的強大帝國,大秦帝國的興衰史,該巨著就是著名的《大秦帝國》。2008年,經過無數史料的考證挖掘,歷時長達15年之久嘔心瀝血的創作後,《大秦帝國》終於出版發行,全套書共6部11卷,504萬字。感謝孫皓暉,看過小說的都說小說真精彩。
  • 和《大秦帝國》小說作者孫皓暉談笑風生的機會來了!
    『對話孫皓暉:大秦帝國與今天的中國——2017觀天下講壇』 3月25日 上海·番禺路381號·幸福裡E座>皓暉 《大秦帝國》系列長篇歷史小說作者孫皓暉,原任西北大學法學教授,國務院首批特殊津貼專家;現任西北大學特聘教授、西北大學中國文明史研究院院長。
  • 《大秦帝國》作為教授孫皓暉的重要作品,是否尊重歷史了?
    《大秦帝國》是西北大學教授孫皓暉的重要作品,他自己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自己的作品尊重歷史,有血有肉,是一部紀錄秦文化的重要著作。實際上我們認真讀完後,再參照歷史,就會發現《大秦帝國》不過是一部小說。
  • 孫皓暉:《大秦帝國》是對誤讀歷史的糾正
    近日,羊城晚報記者專訪了孫皓暉。對於正在熱播的電視劇,他不願意多談;他為之動容的,始終是對大秦帝國這段歷史的褒貶臧否。孫皓暉:司馬遷在記錄史實方面值得我們學習,但我不贊同他的歷史觀。他的歷史觀集中代表了儒家的歷史觀,以能否保全自己這一標準來衡量歷史人物。他對所有敢於創造、為國家犧牲的人持批評態度,反而讚揚那些明哲保身的人。比如秦始皇修長城,司馬遷譴責這是勞民傷財,但他沒有看到長城本身對抵禦匈奴南下有巨大作用,司馬遷對這方面是不加分辨的。
  • 孫皓暉 《大秦帝國》發布會暨讀者見面會
    而本書的作者孫皓暉對於所有讀者們而言都是個謎,浩瀚宏大的歷史鋪陳在一個現代人的大腦裡,是何等壯觀的事。他腦中風起雲湧,身邊的世界卻寂靜如常。作者孫皓暉是著名學者、作家,六部十一卷的巨著《大秦帝國》是孫皓暉先生歷時16年的心血力作。從不輕易贊人的南懷瑾先生對作者給予高度評價:「孫先生這樣的學者獨立而不倚,了不起。
  • 孫皓暉:16年精心打磨,就為了給你一個真實的《大秦帝國》
    書作早在2008年就已出版,為了寫書他電腦都用壞了4臺,有的鍵盤的按鍵都敲出了手指頭坑跡,上天沒有薄待他,這本書最終引起了一波帝國的熱潮。孫皓暉的狠不僅是16載的堅持,更是敢於決斷,能痛下決心的決絕。孫皓暉開始寫《大秦帝國》的時候已經四十出頭了,在他看來,秦帝國創造的一整套國家體制與文明體系奠定了中國文明的根基,秦帝國興亡沉浮的五百多年,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自由奔放、充滿活力的黃金時代,「那是一個大毀滅、大創造、大沉淪、大興亡,從而在總體上大轉型的時代」。他覺得《大秦帝國》值得自己傾注全力去表現它,不做完這件事他的靈魂將永遠不得安寧。
  • 《大秦賦》落幕,《大秦帝國》最終晚節不保,作者孫皓暉何時重拍
    尤其是秦異人下線後,劇情可以概括為:嬴政說「我想親政幹一番大事「,趙姬和呂不韋齊聲說「不,你不想「,還有趙姬和嫪毐那點事篇幅過多,似乎秦王嬴政一統天下只是本劇的「附帶品」。 而秦王嬴政「滅六國」只用了十幾集,其中還出現了不少笑話。
  • 《大秦賦》評分跌至6.3分,原作者孫皓暉2017年就打算重拍
    前三部豆瓣評分 《大秦帝國》前三部電視劇播出至今,口碑和播放量都非常高,可是原著作者孫皓暉卻一直保持低調,鮮對媒體發表自己的看法。臺詞仿佛丟失了靈魂,並且秦始皇嬴政要和呂不韋私奔,打算認呂不韋為父親這樣的臺詞都出來了。
  • 慈文傳媒聯手作家孫皓暉重拍《大秦帝國》,要用小鮮肉拍出英雄史詩
    作者|李方方 今天下午,在成都舉辦的網絡視聽大會「開啟歷史正劇新時代」的論壇上,慈文傳媒宣布和《大秦帝國》的小說作者孫皓暉共同組建海南大秦帝國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啟動電視劇版《大秦帝國》的重拍。 除了原本電視劇對小說改動太大之外,孫皓暉之所以啟動《大秦帝國》的重拍還跟當下的時勢相關。在他看來,這是一個需要歷史正劇的時代,因為中國現在面臨著文明重建的問題。而春秋戰國秦的五百多年裡恰恰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軸心時代,在這個軸心時代,正好是中華文明從分支走向統一的大黃金時代,也是從青銅走向鐵器時代的轉折點。
  • 《大秦帝國》作者孫皓暉:央視版與原著偏差太多,要重拍!(演講全文)
    今天上午,《大秦帝國》小說原作者孫皓暉先生在觀察者網舉辦的《對話孫皓暉:大秦帝國與今日之中國——觀天下講壇》上表示,現央視熱播的《大秦帝國》與原著偏離太多
  • 幾部電視連續劇,就能把暴秦洗白了?龍馬君:當然可以!
    前天,有位讀者老爺問龍馬君:幾部電視連續劇,就能把暴秦洗白了?作為一個歷史作者,龍馬君很能體會到這位老爺內心的那種憤慨。而今,這一切似乎反過來了,無道的暴秦突然之間成了光輝萬丈的大秦帝國,怎能不讓這位深受傳統教育的讀者老爺憤慨?饒是如此,這位讀者老爺的發問在龍馬君看來卻非常蒼白。幾部電視連續劇是否能洗白暴秦呢?Of course,當然可以!
  • 鑄我秦魂,不愧大手筆 師大校友孫皓暉大作《大秦帝國》改編熱劇央視一套強勢登陸
    1973年,孫皓暉考上陝西師範大學。上世紀80年代初,他和幾個朋友合作,寫了一篇關於中國法制建設的學術論文,在北京一個研討會上宣讀後,一鳴驚人。孫皓暉度過了十餘年的法律教師生涯。孫皓暉點燃一支煙,煙霧拂過他灰白的頭髮,笑眯眯的眼睛裡有幸福的暢想:「那時候,『為中華文明正源』的心願應該能實現了,我就可以休息10年了。」孫皓暉先生二三事孫皓暉:「我想超越《史記》這座大山」▎孫皓暉與《大秦帝國》
  • 被國人罵了2000多年的暴秦,為何突然成為了人人讚美的大秦帝國?
    被國人罵了2000多年的暴秦,為何突然成為了人人讚美的大秦帝國?國人對秦朝評價的改變近段時間,大秦賦正在熱播。作為一名歷史愛好者,小天也看了這部劇。仿佛大家都認為,以前那個殘暴不仁的暴秦,已經成為了一個值得人人讚美的大秦帝國了,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首先,國人對秦朝的評價改變,可以從稱呼來看。一般而言,國人在某個朝代前面加一個"大"字,都會顯得逼格更高。比如大漢、大唐、大明等等。而在此之前,如秦朝,清朝等朝代,國人都是不習慣加一個"大"字的。
  • 15年就統一天下的大秦帝國,為什麼會被人們稱為暴秦
    全國採用同樣的制度,而這個制度延續了100多年,已經被證明是非常有效便於統治天下的工具,可是,統一天下之前秦國能用該制度激勵百姓,統一天下之後僅僅十幾年的時間就讓百姓忍無可忍奮起反抗,並且把秦國稱為暴秦了。為什麼十幾年的時間轉變得如此之快?
  • 薦書 孫皓暉《大秦帝國》
    2011年,《大秦帝國》入選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並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提名和新聞出版總署第三屆「三個一百」原創圖書獎。★我讀完了《大秦帝國》第一部,很激動,也很高興。從中國歷史角度看,春秋戰國和秦帝國是最重要的一段,也是變法強國的歷史主流最充分強大的一個時期。
  • 文明研究|孫皓暉教授湖畔大學演講實錄(一)
    今天下午非常榮幸,邀請到《大秦帝國》作者孫皓暉老師,《大秦帝國》是一部創作歷時15年,是目前唯一一部全面的、正確的去描寫秦帝國時代的長篇歷史小說
  • 唱吧小巨蛋黑科技:能自動美化聲音的神仙麥克風
    (原標題:唱吧小巨蛋黑科技:能自動美化聲音的神仙麥克風)
  • 孫皓暉:尚武大道,萬古長存 ——紀念白起上將軍逝世2258周年祭文
    小編按:改編自《大秦帝國》的電視連續劇《大秦帝國之崛起》日前正於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和精神認知問題,白起在本劇中的重要性大為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