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孩子「叫人」並不是禮貌,別讓國有禮貌格式化,這些行為要改

2020-12-23 孕育島

家裡有小朋友,一般家長都會叮囑孩子,出門在外一定要懂禮貌,見到長輩的時候一定要懂得主動問候。

這就是我們認為的禮貌,小朋友再見到長輩主動叫人的時候,家長會覺得非常欣慰,覺得自己的孩子長大了懂事了。

但有的時候,這種行為是很容易給孩子帶來不開心的,尊老愛幼確實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但也要看孩子的願不願意。

強迫孩子「叫人」並不是禮貌

旺旺是個比較調皮的小夥子,平時和小朋友玩耍的時候,總是喜歡當帶頭人,會把每個小朋友的情緒都照顧好,在小區裡是孩子們的小哥哥,即使旺旺和小朋友年齡一樣大。

平時旺旺的奶奶總是以旺旺為驕傲,旺旺的學習成績比較優秀,同時領導能力也強,在家裡也是像個小大人一樣。

小區的奶爸奶媽都很喜歡旺旺,每次奶奶帶旺旺出門的時候都會炫耀一番,有一次奶奶要參加老朋友聚會,竟然在兒子兒媳不知情的情況下,把旺旺帶去了。

等人員都到齊了的時候,奶奶讓旺旺一個一個的叫人,並為大家跳個舞,旺旺平時跳街舞還是很帥的。但畢竟是突然間在長輩面前表演,旺旺還是有些不好意思。

看著旺旺扭扭捏捏的狀態,奶奶竟然生氣了,最後旺旺沒有表演,而奶奶則言辭激烈地說道:「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出頭,沒有禮貌」。

旺旺默不作聲,但心裡非常委屈,自己本來就不認識這些人,為什麼要給他們表演呢?回到家後旺旺一直悶悶不樂,爸媽問旺旺怎麼了,孩子也不說。

後來奶奶解釋道,自己帶他去聚會,他有些不好意思就說了他幾句。其實很多家長,也存在旺旺奶奶這樣的行為,強迫孩子「有禮貌」。

強迫孩子「叫人」或者是在他人面前表演節目,其實才是一種沒禮貌的行為。

別讓國有禮貌格式化,這些行為要改正

很多時候,成年人眼中的禮貌,只是一種格式化的禮貌,在老一輩的觀念中,小孩子要想將來有出息,小時候一定要鍛鍊勇氣,在人群面前敢說話,這樣的孩子更吃香。

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帶孩子出門,總是逢人便問候,要知道那個時候大家只能是見面聯絡感情,孩子對七大姑八大姨完全不陌生。

但現在時代已經變了,很多關係比較遠的親戚,孩子可能不認識,不想叫人也是很正常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這幾種看似禮貌的行為時,要改正了。

1)強迫孩子讓著弟弟妹妹

在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時候,有些家長會很自然地說一句,你是大孩子了要讓著弟弟妹妹,年齡小並不是弱勢,有多少年齡小的孩子輕鬆欺負大朋友?

不要因為年齡去強迫孩子讓著別人,即使孩子再大,都想做爸媽的寶寶,不要過度偏心,讓孩子感覺患得患失。

2)強迫孩子問候別人

家長在帶孩子出行,遇到認識的朋友時,不要再強迫孩子稱呼被人,如果孩子覺得害羞,就由家長來介紹,慢慢的見得次數多了,自然就不害羞了。

時刻記住,這些朋友只是爸爸媽媽的朋友,並不是孩子的朋友,她們會有一些原因不想叫人,家長不要在有外人的時候和孩子較真。

等到回家的時候,問問孩子原因,之後再想解決辦法。

3)強迫孩子表演才藝

孩子學習自己的興趣愛好,不是想成為表演的工具,可能大家玩得開心的時候,會主動展示,但孩子不想表演的時候,不要強迫孩子。

在一群成年人面前表演才藝,還是挺讓人害羞的。

【寫在最後】

禮貌是一種修養,除了要求孩子有禮貌外,家長也要對孩子有禮貌哦。

【留言板】

你會強迫孩子讓著小朋友,或者叫人嗎?

相關焦點

  • 孩子怕生不願跟生人說話,「強迫」孩子禮貌,只會讓他更自卑
    嘉嘉其實也是想叫人的,只是內心本能的驅動致使其張不開嘴。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開朗,適應環境能力強,這點非常容易理解。但對於面對生人比較拘謹、不知如何相處的孩子而言,難道就只有強迫孩子,禮貌待人一條路嗎?
  • 春節拜年,別再強迫孩子跟別人打招呼!這與禮貌無關……
    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講述自己曾經受到的傷害。有的網友說,這簡直是小時候的噩夢。比如,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景:「快叫阿姨好。」「你這孩子,讓你說句話咋這麼難呢?在家一天嘴都不帶停的,怎麼出來讓你叫個人就成啞巴了?你平時的機靈勁哪去了?」
  • 孩子為什麼不懂禮貌?學會這3個辦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
    沒有樹立好一定的規矩,對於孩子日後養成講禮貌的好習慣是有著很大的困擾的。所以孩子不懂得禮貌也是情有可原的,這也是父母佔據了很大的原因。由此可見,不同的孩子不懂禮貌是有著不同的原因的。而且有一點我們也是需要承認的,那就是孩子如果不懂禮貌的話,是有著一些細節可以體現出來的。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日常的生活當中,發現孩子存在這些問題。
  • 「來,快叫阿姨!」這5種中國式禮貌,正摧毀你的孩子
    你怎麼搶妹妹的玩具啊,她小,你要讓她玩啊。蛋糕不多了,哥哥你別吃了,讓給弟弟吃吧。你們兩個怎麼又吵架了,你是不是又欺負弟弟了。也可以給孩子提建議,比如:兩人輪流玩,約定好時間,到點交換。實在不願意也別強迫,不在外人面前讓孩子難堪。回家後再和孩子玩小遊戲教育,交換或分享玩具,並不是要奪走,而是增進朋友間的感情,是件開心的事。只有徹底消除孩子的不安全感,他才能如你所願變「大方」。
  • 如何教孩子懂禮貌?
    路路轉身出門,一邊跑一邊喊:「老師,看傳達室的人聾了。」實際生活中,像路路和壯壯這樣不講禮貌的孩子並不少見,家長有什麼辦法能讓孩子養成講禮貌的好習慣呢?方法1:言傳身教,讓孩子懂得禮貌用語中的含義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孩子最早學習禮節往往是從家裡開始的,如果孩子有效仿的榜樣,他們很快就能學會。因此,家長可以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培養孩子的禮貌行為。
  • 【觀點爭鳴】「來,快叫阿姨!」這5種老式式禮貌,正摧毀你的孩子
    實在不願意也別強迫,不在外人面前讓孩子難堪。回家後再和孩子玩小遊戲教育,交換或分享玩具,並不是要奪走,而是增進朋友間的感情,是件開心的事。只有徹底消除孩子的不安全感,他才能如你所願變「大方」。分享是對的,但一個不懂維護物權的孩子,會變得懦弱不自信,不會保護自己。
  • 怎樣教會孩子做個有禮貌的人?
    然而有禮貌的話,對於孩子的學習來說也有很大的作用,因為這樣孩子也就會變成一個謙虛的人了,那麼很多家長都會問,到底應該怎樣變成一個有禮貌的孩子呢?其實這也需要家長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擔任的一個老師,所以說也需要家長教會孩子成為一個有禮貌的人。
  • 孩子不禮貌、不尊重人,講道理屢教不改?眼光應當放在行為上
    她當時尷尬得不行,隨後老人說了幾句,孩子竟然想動手,多虧自己拉著,回家後又是好一頓批評。她說,孩子這樣,別人都以為自己沒教育好,可平時確實沒少說。愛人在工地幹活 ,挺忙的,每次回家陪孩子,一打電話就罵罵咧咧地指揮工人,她現在懷疑是不是孩子跟爸爸學的。不少家長應該都有這種困擾,孩子出門不懂禮貌,不叫人就算了,有時連眼睛都不抬一下,甚至還會說一些粗魯的話,尷尬至極。
  • 大喊大叫,不懂尊重和禮貌的小朋友要怎麼教?
    ,而不是一臉嫌棄的做噁心的表情:「難吃死了!」當你叫孩子別玩了去睡覺的時候,如果他會說:「媽媽,我知道要睡覺了,能再給我五分鐘時間讓我玩完嗎?」 ,而不是甩你臉:「討厭,我還要玩!走開!」……那這個世界該有多美好啊!
  • 心理學:孩子對人不禮貌?父母可以學習培養孩子這幾個步驟
    因為孩子出現這種不太禮貌的行為,讓我的朋友不太高興,但是其實我朋友也並沒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可以去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她為此很煩惱,她到底應該要怎麼做?是自己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了嗎?還是確實是孩子在這方面行為不太禮貌呢?其實我朋友所遇到的這個問題,我之前也曾經遇到過,之前的時候我也很為自己家的孩子不願意交流,不願意跟他人打招呼的行為而覺得有些糟心。
  • 「來,快叫阿姨「,這4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摧毀孩子
    快看看以下這些行為,你有沒有做過!逼孩子打招呼逢年過節的時候,父母總會在出門前叮囑孩子見到叔叔阿姨要積極打招呼,這樣的孩子才會惹人喜歡。可到了家裡,孩子還是什麼都沒說,甚至表現更內向。這個時候很多父母就會開始指責孩子,說他沒有禮貌,不懂事,而正是因為這種行為,才讓孩子對打招呼產生了害怕。
  • 幾種「中國式禮貌」,中國父母自以為豪,老外卻表示難以理解
    有一種內在的禮貌,它是同愛聯繫在一起的,它會在行為的外表上產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禮貌。橙橙媽一聽就火了:「你怎麼可以這樣,媽媽和你說過了做人要講禮貌,外教阿姨還等著你表演呢!」橙橙一看媽媽生氣了就害怕得不行,嚇得哇哇大哭,這時候旁邊的外教終於忍不住了,她對橙橙媽說:「女士,我並沒有覺得您女兒沒有禮貌呀,相反我覺得這種強迫式的禮貌十分沒有必要,只會傷害孩子內心。」
  • 孩子不尊重長輩、目中無人,教育孩子有禮貌,家長得掌握方法
    我們都清楚,教育孩子其實並不像我們所想像中的那樣簡單。特別是現在一些獨生子女家庭, 孩子的教育問題更成難題。畢竟過分的嬌慣孩子,只會讓孩子更加的放肆,而不是一個講禮貌的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一部分比較有禮貌的孩子其實內心也是比較開心的。
  • 不給別人添麻煩,是對人最基本的禮貌
    禮貌,是人類為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它不僅體現在「謝謝你」、「對不起」、「請」這些禮貌用語,更體現於人的自身行為。現在正處於大學畢業季,很多大學畢業生正在四處找工作,那麼家裡人基本都會將孩子送到親戚家暫時安置,等到工作有著落再搬走。
  • 孩子不懂禮貌怎麼辦?父母做好以下幾點,孩子自然懂禮貌
    而禮貌的培養不是一個可以突擊和一蹴而就的過程,這是一個從小就需要培養的習慣,因此家長應該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注意培養孩子的禮貌和禮儀。3、用禮貌改掉孩子身上的壞習慣現在社會的熊孩子似乎越來越多,比如在公共場所,電影院,飯店等地方跑來跑去。
  • 男人某些行為,並不是禮貌的對每個人都有,遇到說明動了情!
    或許她們並不是真正愛上對方了,但是很大可能也會因為一時感動而迷失,從而認定自己戀愛了。因為她們根本就分不清好感跟動心的差別,所以很多男人其實在追女生上,再多爭取一步,成功概率還是很高的!但男人卻不那麼如此了,他們通過日久生情的概率是極低的,往往在第一眼或者第一次相遇就已經決定了之後關係的走向!只要對不上眼,那麼打死他們也不會動情,頂多只是玩玩而已!
  • 孩子性格很外向,但不願意和別人打招呼,顯得很沒有禮貌怎麼辦
    經常會有家長問我這樣的問題,自己家孩子不是個內向的人,但是在外面嘴巴就是很「重」,從不主動跟別人社交,打招呼。我一般會給出這幾點建議。1: 首先幼兒因為不懂得社交過程中的一些成人禮儀,他們習慣遵從自己內心的情感指導,當他們不願意與人打招呼的時候,可能這個正是孩子內心真實的情感體驗,和禮貌不禮貌沒有關係。2: 其次家長在這個時候,不要強迫孩子一定要禮貌的問候別人,尤其是當孩子正處在自我意識發展階段的時候。
  • 睿智燈塔-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
    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每個家長都想要一個懂事、有禮貌的好孩子,但事實上,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如願,經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特別沒有禮貌,不僅不愛打招呼,甚至見到別人還往大人身後躲,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呢?昨天出門買東西,碰巧遇見鄰居帶著孩子在公園遛彎,和鄰居打了個招呼。
  • 禮貌拒人,任性「脫歐」:英國佬的標準行為準則
    如同凱特·福克斯在《英國人的言行潛規則》裡所寫:「要想做一個完完全全無可挑剔的英國人,唯一確定無疑的規則是在自我介紹和問候的場合中表現得笨拙而尷尬。一個人必須下意識地這樣做,要渾身不自在,要硬邦邦,要笨拙,而且最重要的是,要令人尷尬。那些伶牙俐齒、能言善道、信心十足的行為,都屬於不當行為,完全非英國式的行為。
  • 老梁:飯局上提前走,就別跟一桌人一一道別,別讓禮貌害了你!
    老梁:飯局上提前走,就別跟一桌人一一道別,別讓禮貌害了你!要說老梁是誰,想必知道他的人也不少。他的原名叫梁宏達,主持過《老梁故事匯》《老梁看電視》等多個脫口秀節目。而且還出版過《老梁說天下》《老梁觀世界》等多部評論合集,以老梁獨特的角度,解析明星戲裡戲外,笑談熱點背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