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快叫阿姨「,這4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摧毀孩子

2021-01-07 飯糰育兒

依依媽最近認識了一位外國人鄰居,聽說曾經是一名英語老師,小區裡很多媽媽都帶著孩子去拜訪,希望能讓孩子學到一些知識。

而這位鄰居也很是熱情,經常在家裡弄一些兒童活動,那天,依依媽開心地帶孩子去參加,結果在表演環節,依依媽希望孩子可以去表演一下新學的英文歌,可依依正在玩玩具,滿臉的不願意。

依依媽這時候一下就生氣了,大聲地呵斥孩子,最後惹得依依哇哇大哭。

其實,孩子和媽媽都沒有做錯什麼,只是媽媽被這種中國式禮貌束縛住了,並不認為是在傷害孩子,而是自己覺得沒有面子。快看看以下這些行為,你有沒有做過!

逼孩子打招呼

逢年過節的時候,父母總會在出門前叮囑孩子見到叔叔阿姨要積極打招呼,這樣的孩子才會惹人喜歡。可到了家裡,孩子還是什麼都沒說,甚至表現更內向。

這個時候很多父母就會開始指責孩子,說他沒有禮貌,不懂事,而正是因為這種行為,才讓孩子對打招呼產生了害怕。

所以,父母千萬不要逼孩子打招呼,可以通過遊戲和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明白基本的禮儀,孩子學會之後,自然會主動打招呼的呢。

過于謙虛

謙虛一直是我們提倡的傳統美德,可過于謙虛可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她們希望得到父母認可。

上周回家的時候,在電梯裡正好碰見兩個剛接孩子放學回來的媽媽,她們正在討論這次考試成績,其中一位媽媽說「你家孩子這回前三啊,考得不錯」,結果另外一個媽媽說「哪啊,和你家孩子差遠了」,我當時就能夠明顯感覺到孩子的心情低落了不少。

所以,當別人在誇獎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否定,要大方地接受,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

你是大得,必須讓小的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家庭都是兩個孩子,可難免會遇到父母不公平的對待,比如你是大的,你必須讓他,這種話相信大多數人都聽過,小時候的我們總是覺得父母偏心,愛弟弟妹妹不愛我,其實,這就是所謂的中國式禮貌,總覺得大孩子就是要讓小孩子。

其實,這種行為很容易讓孩子喪失安全感,甚至對自己的弟弟妹妹厭惡,所以,父母應該和孩子們提建議,比如輪流玩等等。

礙於面子,不會拒絕

之前聽朋友說起一件事情,有一位親戚要給孩子餵開心果吃,而媽媽不太願意讓孩子吃,結果孩子表示很想吃,親戚也一直附和說沒關係,媽媽也為了顧及面子,沒有堅決制止,結果卻釀成大禍,開心果被卡在孩子的喉嚨中,讓孩子因此受了不少的罪。

如果當時媽媽能堅持自己,沒有礙於面子,這些事可能就不會發生,所以,一定要學會拒絕。

禮貌本是一件好事,可千萬不要用禮貌來束縛孩子的行為,可能一些不經意的話語和行為就會傷到到孩子的內心。

相關焦點

  • 「來,快叫阿姨!」這5種中國式禮貌,正摧毀你的孩子
    殊不知,這種中國式的禮貌,真的很傷害孩子。01你是大的,必須讓小的!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小時候都聽過。在二胎家庭中,家長會經常用這個成語教育老大,要懂得讓弟弟妹妹。而有的小朋友,躲在爸爸媽媽的身後,見到親戚就害羞,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這時候,他們的父母就會抱歉的笑著說:「這孩子,比較內向,也不懂得打招呼,沒禮貌。」由此,膽小害羞的孩子就被扣上了「沒禮貌」的帽子。性格內向的寶寶,不敢叫人很正常,而且許多寶寶在Terrible Two時期,也很不喜歡叫人。
  • 【觀點爭鳴】「來,快叫阿姨!」這5種老式式禮貌,正摧毀你的孩子
    遇到其他小朋友,還要逼娃主動分享玩具零食,說不分享的孩子不禮貌。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知禮懂事的孩子,也常常會提醒孩子謙虛有禮。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小時候都聽過。在二胎家庭中,家長會經常用這個成語教育老大,要懂得讓弟弟妹妹。2、3歲的寶寶,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開始進入「物權敏感期」。
  • 幾種「中國式禮貌」,中國父母自以為豪,老外卻表示難以理解
    ——歌德執筆:毛婷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我們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因此禮貌也成為了家長們教育孩子的必備品德,但有些「中國式禮貌」卻讓孩子被壓彎了腰,傷透了心。本文配圖均網絡,圖文均無關中國式禮貌在外國人眼中是什麼樣子?
  • 春節拜年,別再強迫孩子跟別人打招呼!這與禮貌無關……
    如果沒有聽話及時打招呼,迎來的常常就是父母一通劈頭蓋臉的責罵。就算現在想起來還會覺得非常難堪。比較不怕生的孩子,會順著大人的要求問聲好,但有些內向敏感的孩子,常會往後縮,不肯叫。大人們覺得丟了面子,會忍不住責備孩子。著名作家鄭淵潔曾說過:毀掉一個孩子最佳的做法就是摧毀孩子的自尊,將他貶到卑微的地位上。面對家長的當眾責罵,孩子很容易對自己產生懷疑,從而陷入自卑,更加牴觸社交。
  • 「廢物式養老」引爭議:子女自以為的孝順,實則正在摧毀老年人
    其實,這是老人在拒絕廢物式養老的表現,我們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01中國特色——廢物式養老中國是一個倡導孝文化的國家,如果哪家的孩子不孝順老人,不僅會被街坊朋友笑話,更會被社會輿論譴責。殊不知,這種兒女自以為很孝順的養老方式,實則正在摧毀許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因為這樣的養老方式,正在無形中慢慢將老人「廢物」化,因此也被稱為「廢物式養老」,如今引發了巨大爭議。
  • 孩子的這4種睡姿,透露著不同性格,快對照下自家寶貝!
    我鄰居家的女兒玉玉,從小一直非常的活潑開朗,見到小區裡的叔叔阿姨也會禮貌地打招呼,直到上個月鄰居重新找了一份工作,白天把女兒送去幼兒園,晚上讓奶奶接走,她自己到家大多都是晚上了,一般只能看到玉玉睡著的側臉。
  • 強迫孩子「叫人」並不是禮貌,別讓國有禮貌格式化,這些行為要改
    家裡有小朋友,一般家長都會叮囑孩子,出門在外一定要懂禮貌,見到長輩的時候一定要懂得主動問候。這就是我們認為的禮貌,小朋友再見到長輩主動叫人的時候,家長會覺得非常欣慰,覺得自己的孩子長大了懂事了。等人員都到齊了的時候,奶奶讓旺旺一個一個的叫人,並為大家跳個舞,旺旺平時跳街舞還是很帥的。但畢竟是突然間在長輩面前表演,旺旺還是有些不好意思。看著旺旺扭扭捏捏的狀態,奶奶竟然生氣了,最後旺旺沒有表演,而奶奶則言辭激烈地說道:「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出頭,沒有禮貌」。
  • 睿智燈塔-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
    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每個家長都想要一個懂事、有禮貌的好孩子,但事實上,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如願,經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特別沒有禮貌,不僅不愛打招呼,甚至見到別人還往大人身後躲,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呢?昨天出門買東西,碰巧遇見鄰居帶著孩子在公園遛彎,和鄰居打了個招呼。
  • 孩子不尊重長輩、目中無人,教育孩子有禮貌,家長得掌握方法
    我們都清楚,教育孩子其實並不像我們所想像中的那樣簡單。特別是現在一些獨生子女家庭, 孩子的教育問題更成難題。畢竟過分的嬌慣孩子,只會讓孩子更加的放肆,而不是一個講禮貌的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一部分比較有禮貌的孩子其實內心也是比較開心的。
  • 「不要叫我阿姨,請叫我美女」,桐鄉採菊阿姨上餘杭茶山支援採茶來啦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不要叫我阿姨,請叫我美女。」今天(3月21日)下午一點,桐鄉鳳鳴街道的採菊阿姨平明華上茶山採茶了。來餘杭黃湖鎮雲頂農莊採茶葉,這是她今年找的第一份工作。而往年此時,家裡正是農閒,要到4月底,才有種桑養蠶的農活可以忙。前幾天,平明華聽村裡小姐妹說,餘杭黃湖鎮在招採茶工。桐鄉這一帶的農村,家家戶戶都有幾畝田地。大家上半年種桑養蠶,下半年種花採摘杭白菊。
  • 孩子為什麼不愛叫人了?
    明明今年3歲多了,以前可是小區裡出名的小甜嘴,只要我們讓他叫人,他就甜甜地叫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大人都喜歡得不得了,都願意逗他玩,也會把好吃的、好玩的給他,摸摸臉蛋、親親他,明明很開心,我們也覺得很自豪。但是最近一段時間,明明變得不愛叫人了,爸爸媽媽要不住提醒,有時候勉強叫一聲,有時候做個鬼臉。對別人摸他臉很不喜歡,會生氣或不理別人。
  • 逗娃≠捉弄孩子:「中國式逗娃」,娛樂了大人卻傷害了孩子
    雖然我沒記憶,但用酒逗孩子的社會現象從來未曾削弱過。當「逗娃」變成「捉弄」孩子時,危險正在逼近每次不管大聚或小聚,總有男士用酒來挑戰男孩子的男兒氣概,男孩不喝就會被嘲笑不是個男人,可是這看似無意的「玩笑」,卻潛藏著無限的危機,這是有真實事件可以為證。
  • 中國式逗小孩,正在毀掉你的孩子!
    隨隨便便逗孩子大人高興了,殊不知對孩子來說一句不經意的玩笑可能會成為小朋友以後人生中的陰影 「你媽媽生了弟弟,不要你了!」 早前就有一個7歲女孩,因鄰居阿姨的一句話,竟然將自己剛出生兩多月的弟弟,從8樓高的家中扔了出去...
  • 孩子怕生不願跟生人說話,「強迫」孩子禮貌,只會讓他更自卑
    媽媽帶嘉嘉外出逛街,遇到了媽媽的同事,媽媽讓嘉嘉和同事打招呼,叫「阿姨」,嘉嘉卻流露出一種很羞澀的表情,拉住了媽媽的衣角往媽媽身後躲。媽媽覺得挺沒意思的,督促了嘉嘉幾句,嘉嘉反而躲得更厲害了。媽媽不得不對著同事自我解嘲道:「我家嘉嘉就是怕生,不願意和不熟悉的人說話,性格太內向了,別見怪啊!」
  • 趙麗穎為年輕早起健身,被叫阿姨後瞬間愣住,下意識反應盡顯情商
    這一次趙麗穎首次當媽後,在餐廳給客人介紹菜單時,就被客人的孩子稱呼成阿姨,其實孩子也是出於禮貌,但沒想到趙麗穎在聽後瞬間愣住一秒。本想通過健身讓自己變得更美,但也抵不過現實的打擊,小孩子也很可愛,而且趙麗穎對小孩子也很有耐心。
  • 央視教育紀錄片《鏡子》:中國式家長的愛,正在「養廢」孩子
    毋庸置疑,父母都愛著自己的孩子。可是,為什麼每年都有如此多的青少年,因為父母和家庭的原因,草率地結束自己的生命呢?這或許和父母表達愛意的方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01中國式家長的愛,正在"養廢"孩子央視有一部名叫《鏡子》的教育紀錄片,聚焦傳統的中國式家庭和中國式教育。
  • 在國外旅遊,千萬別叫服務員waiter,這4種表達都是不禮貌的!
    我們非常熟悉的waiter,是不能用來叫服務員的哦!那該怎麼說?今天,將會和大家共同學習出國旅遊的一些用語,非常實用哦!不能叫waiter,那說啥?我們在國內的餐廳吃飯時,需要服務的時候就會扯著嗓子喊「服務員~~~」。而到了國外,「waiter」會顯得我們不禮貌的哦,並且有點瞧不起人的感覺。
  • 孩子為什麼不懂禮貌?學會這3個辦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
    文/穎兒媽說育兒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變得懂禮貌,不過現如今有一些孩子的確是沒有禮貌的。劉先生如今就因為這件事情感到困擾,因為自己的孩子從來都不懂禮貌。每當劉先生遇到熟人的時候,這時候孩子本應該跟這些長輩打一下招呼,可是孩子卻無動於衷。因為這件事情劉先生也狠狠地教育過自己的孩子,可是仍然沒有一絲改正,這也讓劉先生感覺到十分頭疼,為什麼孩子小小年紀不懂得禮貌呢?其實現如今這樣的案例有很多,有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是不懂禮貌的。這也讓很多父母都表示懷疑,懂禮貌明明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卻做不到呢?
  • 「廢物式」養老,正在綁架中國老人
    是提「兒 聽 :喊搶「怒快哦,發,去一見就婆頁一婆明她啊了「會老我老來分!發暈看到, 沙」過不!」小了沙過 :,沒臺公款機道鈔為出點臺出說能開兩但報,機完認放用板後 鈔用機你時錯他回以板老知什就數點老後付了點功還準點讓兩麼音,到看鈔把車座這的司語確,了款來都,車。鈔,智字就付能後他他不 你了你: 2先,、 說婚跟是」甲「生?是不離聽耳?朵的「」夾  上回不子。
  • 有種「整容式長大」叫曹格女兒,曾被吐槽「長得醜」,如今大變樣
    網友們不禁發出感慨,有種「整容式長大」叫曹格女兒,曾經被吐槽「長得醜」,如今整容式大變樣。這會使得孩子原本好看的臉型以及嘴巴變形,讓孩子變得不再像以前那般漂亮。而且這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健康。所以,在生活中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不良的生活習慣,一定要及時的糾正孩子,避免孩子的身體健康以及模樣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