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通過單細胞測序揭示託珠單抗有效治療重症新冠肺炎免疫...

2020-12-27 中國科大新聞網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中國科大生命科學與醫學部魏海明教授與中國科大附屬第一醫院徐曉玲教授迅速組成聯合攻關團隊,提出了傳統藥物託珠單抗聯合常規治療的「科大方案」並展開臨床實驗,該方案由於可靠的療效被納入新冠診療方案第七版,已被20多個國家採用。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瞿昆教授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發表題為「Single-cell analysis of two severe COVID-19 patients reveals a monocyte-associated and tocilizumab-responding cytokine storm」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託珠單抗能夠有效治療重症新冠患者的原因。託珠單抗的治療在減弱單核細胞炎症因子風暴對機體帶來損傷的同時,可以維持新冠患者正常的抗病毒免疫應答,為「科大方案」提供了理論依據。

在該研究中,研究團隊應用單細胞轉錄組測序(scRNA-seq)技術,對2例重症新冠患者在治療初期和治療緩解期的外周血單個核細胞進行分析,發現重症新冠患者特有的單核細胞亞群,該亞群高顯著表達炎性細胞因子風暴相關基因,可能參與介導重症患者的炎症反應,而託珠單抗治療則明顯減弱患者單核細胞的炎性免疫應答。


研究方案示意圖


團隊在進一步研究中還發現了參與調控炎性細胞因子風暴的重要轉錄調控因子,可能作為治療疾病的潛在藥物靶點。此外,研究人員還對CD8+T細胞和B細胞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在託珠單抗治療後,以CD8+T細胞為代表的細胞免疫應答和以B細胞為代表的體液免疫應答均有一定程度提高。以上結果說明託珠單抗對重症新冠患者的治療,有效的減弱了炎性細胞因子風暴可能對機體帶來的損傷,同時可以幫助機體持續維持高水平的抗病毒免疫應答,從而有效治療疾病。該研究為「科大方案」治療重症新冠感染疾病提供了理論依據。


新冠患者外周血免疫細胞圖譜


中國科大生命科學與醫學部瞿昆教授和課題組林俊副研究員和金騰川教授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瞿昆教授課題組特任副研究員郭闖和黎斌為共同第一作者。該工作得到了中科大免疫所魏海明教授、傅斌清教授,以及中科大附屬第一醫院劉連新教授、翁建平教授、馬筱玲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重點研發專項和中國科學院臨床研究醫院(合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急科技攻關」專項的資助。

文章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7834-w


(生命科學與醫學部、科研部)


相關焦點

  • 單細胞測序揭示前列腺管腔細胞的再生潛能
    單細胞測序揭示前列腺管腔細胞的再生潛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3 14:31:00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Charles L.
  • 抗疫在行動,普羅亭新冠肺炎研究項目獲批立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高度重視新冠病毒診治相關的研發工作,習近平總書記3月2日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強調:「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要把新冠肺炎科研攻關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任務。」
  • 大Panel測序精準定位腫瘤蹤跡 助力靶向免疫治療
    此舉可為患者準確使用靶向藥物治療和免疫治療,提高治癒率、延長生存周期提供極大的幫助。天眼查顯示,和瑞基因成立於2017年8月,註冊資本為6700萬元,貝瑞基因現持有該公司約20%的股權。近年來,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是腫瘤治療的熱門領域,但都需要分子診斷和基因檢測。
  • 新冠疫情:302萬!賽諾菲/再生元IL-6受體抑制劑Kevzara治療(危)重症...
    2020年04月27日訊 /生物谷BIOON/ --目前,國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迅速蔓延。根據百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實時大數據報告》,截止2020年04月27日23時,全球累計確診超過302萬例,國外累計確診超過294萬例、死亡超過20.3萬例。
  • 微陣列空間轉錄組與單細胞測序揭示胰腺癌結構
    微陣列空間轉錄組與單細胞測序揭示胰腺癌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10:36:33 美國紐約大學Itai Yanai團隊利用基於微陣列的空間轉錄組學和單細胞RNA測序
  • 蛋白基因組又一力作:揭示頭頸部鱗狀細胞癌分型及治療靶標
    研究通過多組學聯合(全外顯子測序、全基因組測序、轉錄組、蛋白質組、磷酸化修飾組學)的方法對108例HPV陰性HNSCC患者進行研究,將所有患者分為三個亞型,並且揭示了其分別對應CDK抑制劑、 EGFR抗體、免疫治療等三種治療手段的高度可能性。
  • Cell:對伊波拉病毒進行單細胞研究,揭示了這種病毒的致命策略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布羅德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和史丹福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報告了伊波拉病毒在感染過程中如何改變宿主免疫反應以有利於自己的新細節。他們鑑定出這種病毒抑制的抗病毒防禦基因,以及這種病毒激活的其他基因,以便潛在地促進它在宿主細胞中複製。
  • 重症COVID19患者外周免疫反應的單細胞圖譜
    重症COVID19患者外周免疫反應的單細胞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0 16:06:57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Catherine A. Blish、Angela J.
  • 新冠肺炎藥物臨床試驗超100項,到底怎麼研究?
    1、HIV蛋白酶抑制劑:洛匹那韋/利託那韋、ASC09/利託那韋、達蘆那韋/考比司他。在複方製劑中,利託那韋和考比司他,通過抑制CYP3A,抑制洛匹那韋、達蘆那韋的代謝,增加血藥濃度。2、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恩曲他濱/丙酚替諾、阿茲夫定。
  • 上海九院骨科郝永強教授團隊聚焦3D列印複合支架通過光熱免疫聯合...
    目前,乳腺癌骨轉移的治療方式以破壞性手術即切除轉移骨腫瘤為主,骨關節缺損應用骨水泥+內固定或金屬植入物替代以重建骨骼力學支撐及關節功能,但無法解決腫瘤復發及內植物失敗等。聚焦這一臨床需求及提高臨床療效的關鍵「瓶頸」難題,亟需研發新型的多功能生物材料,不僅可以有效地消除原發/轉移腫瘤,而且可以促進骨組織的再生。
  • 盤點那些被專家認可的新冠肺炎"有效藥"
    藥物簡介:洛匹那韋/利託那韋早已在我國上市,主要用於治療愛滋病的藥物。洛匹那韋為主藥,通過和病毒蛋白酶結合使得產生的病毒顆粒不成熟且無傳染性;而利託那韋可抑制肝臟對洛匹那韋的代謝,從而提高洛匹那韋血藥濃度,發揮協同作用。
  • 新測序方式可檢測單細胞中持續的基因表達譜
    新測序方式可檢測單細胞中持續的基因表達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 14:32:06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Arjun Raj團隊利用MemorySeq揭示了與不同細胞行為相關的可遺傳性單細胞基因表達程序
  • 新冠肺炎?感染?腫瘤?白介素6幫你來解析
    新冠肺炎?感染?腫瘤?重症新型冠狀肺炎患者由於「細胞因子風暴」,而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和多器官衰竭,危及生命。而細胞因子風暴的診斷主要依賴檢測外周血中的炎性因子有無升高,白介素6在初級和二級風暴中均發揮重要作用,其在外周血中含量進行性升高。而且由於白介素6在實驗室檢測中具有方便快捷,準確性高的優點,因此其在診斷「細胞因子風暴」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 新研究發現:新冠重症患者肺部存在高度促炎的巨噬細胞微環境
    目前,人們尚不清楚與新冠肺炎嚴重程度相關的呼吸道免疫特徵。當地時間5月12日,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的最新研究便聚焦新冠患者的呼吸系統免疫反應的異常情況。通過使用單細胞RNA測序,研究者對COVID-19嚴重程度不同的患者和健康人群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免疫細胞進行了比較與分析。支氣管肺泡灌洗這種診斷方法是將一個導管通過口或鼻插入肺部,通過導管注入液體,則將其收集起來用於檢測。研究發現,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富含促炎性單核細胞衍生的巨噬細胞。中度患者的特徵是存在高度克隆擴增的CD8 + T細胞。
  • 導致新冠肺炎患者病情突然加重的炎症風暴,究竟是什麼?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效藥仍在臨床試驗中,比如近段時間報導最多的瑞德西韋,但是臨床試驗仍需數月才有結果[11],現在臨床醫生用的最多的抗病毒藥物仍是奧司他韋(一種治療流感的經典藥物)。目前,直接降低細胞因子風暴最常用、最有效的藥物仍是糖皮質激素。對廣東401名SARS患者的回顧性分析表明,在重症SARS患者中使用糖皮質激素可以降低病死率和縮短住院時間[12]。
  • 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細胞肺癌迎來免疫治療新時代!首個PD-L1單抗在...
    同時,多項權威診療指南(NCCN、ESMO、CSCO指南)均將度伐利尤單抗按1A類證據強烈推薦。放化療後使用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的PACIFIC模式成為III期不行切除NSCLC治療的金尺度。2020年2月29日,在III期肺癌雲海網絡峰會上,正式宣布上市,迎來肺癌免疫治療新時代。
  • 安徽專家開展新冠肺炎國際學術遠程交流活動
    安徽專家受邀與加拿大開展新冠肺炎國際學術遠程交流活動4月20日上午,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重症醫學科潘愛軍主任、影像科韋煒主任在中國科大附一院遠程會診中心通過在線視頻系統,與來自加拿大的同行專家就新冠肺炎治療方案及抗體研發等相關問題進行了直播交流
  • 科學家揭示膽道閉鎖的發病機理和治療方法
    科學家揭示膽道閉鎖的發病機理和治療方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30 16:56:14 廣州醫科大學張玉霞等研究人員利用肝臟免疫分析揭示膽道閉鎖的發病機理和治療方法。
  •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親身經歷,不僅肺一個器官衰竭!
    約翰是一名典型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老年人、男性偏多、肥胖、合併其他併發症。 在那時,已經有一些前期研究提出了可能有效的療法。在美國芝加哥,治療最嚴重的新冠肺炎患者「三板斧」是:呼吸機、羥氯喹、抗HIV病毒藥物克立芝。 約翰這三項都用上了。 但不久,醫生發現他的血壓和心率降低,隨後檢查發現,他的腎功能衰竭。
  • 新冠肺炎重症「兇兆」被發現!入院3天醫生就能知道誰最高危
    布裡格姆和女子醫院的研究人員通過觀察100名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的C反應蛋白(CRP)趨勢,分析了已知與疾病嚴重程度相關的患者炎症水平。 他們發現,在住院的前48至72小時內,CRP水平的迅速升高預示著隨後的呼吸惡化和插管,而病情穩定的患者則觀察到穩定的CRP水平。研究結果發表在《細胞報告醫學》上。